空战,巴基斯坦赢在哪里?“幕后之王”浮出水面

空战,印度为什么输了?“幕后之王”浮出水面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以美军创新发展为代表的“新军事革命”风起云涌,这一番冲击对全球军事战略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学习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这已经成为各国军队的座右铭。

信息化作战,网络中心战概念已经深入到各国军队的骨髓里,没有听说谁还在故步自封、墨守成规,不思进取。

再落后的国家在引进武器装备时,都要引进几架预警机,然后注重C4ISR的建设(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及监视与侦察),所以,全世界的空军都在进步,印度和巴基斯坦也不会例外。我们目前能得到的有关印度和巴基斯坦空战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恐怕能知道的信息的距离真实情况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我们印象里多多少少好像还是二战那样的“空战”,忽视了背后的信息化作战和舆论战和宣传战的作用。


现代空战,不是我们了解到的表面现象。

我们只能从表面现象分析一下,梳理一下这次印巴空战(根据公开的媒体和网络信息),然后再进一步分析较为深度的内容,找出它的“幕后之王”。

起因就不多说了,就是二月十四号的自杀袭击,造成印度警察部队惨重伤亡。穆罕默德军对印度军警的袭击不是新鲜事儿,但这次袭击的确与以往不同。首先,是伤亡人数很大。其次,采用的是汽车炸弹袭击。以往穆罕默德军对印度军警的袭击鲜有采取这种方式,这也是为何印度人毫无防备,造成惨重伤亡。这种袭击方式,反倒是在中东更为流行,不分青红皂白,以死人多为目标。联想到目前中东面临大洗牌,以及最近土耳其的表现,令人怀疑土耳其在这次自杀汽车袭击中的角色。

袭击过后,穆罕默德军认领了这次袭击的责任。这么惨重的伤亡,别说是印度的穆迪,换谁都不干了,更何况印度是民选政府,而穆迪又面临新大选,你不反应一下都说不过去。所以,穆迪决定对巴基斯坦境内进行打击。

印度的准备还是比较充分的,到二月二十六日,,印度空军的幻影2000-5一直在演练长程突击,因为印度的幻影和苏30MKI的部署都是靠后,在印巴边境前线都是用米格21顶着。印度一直认为自己的苏30和幻影2000-5对巴基斯坦除了F-16之外的战机有压倒性优势,但自己的这些第三代战斗机都是买来的,不像米格21可以自产,经不起消耗。但印度的米格21经过以色列的升级,也是可以发射中距弹的。


印度空军的幻影2000-5在后方演练长程突击,印度人认为神不知鬼不觉,可以迷惑巴基斯坦。但两家都是老对手了,彼此双方知根知底。印度人属于那种脑回路比较逗的那种,特别好面子,属于一扎就跳,尤其不能让巴基斯坦扎了。印度人自认对巴基斯坦有心理优势,只要巴基斯坦敢动它,它一定会反手一巴掌打回来。所以,要说巴基斯坦没防备那肯定不可能。技术上讲,巴基斯坦对印度空军在后方演练长程突击也不可能不知道。巴方不但自己有情报系统,后头还有中国这大佬提供战略情报支援呢。


26号的突袭,据印度人自己讲,动用了预警机一架,加油机若干,幻影2000-5十二架。但印度人干啥都很喜感,竟然没关掉预警机的应答机,导致预警机的航线全世界都能看到。要么是印度人干活太粗,忘了关。要么就是印度人过于自信,认为自己可以碾压小巴。印度人自述,对巴方雷达事先进行了电磁压制和干扰,然后两架幻影突入巴方控制线后突袭,另外十架殿后,如果巴方战机对这两架执行轰炸任务的幻影实施攻击追击,另外十架就上去围殴。

印度对巴方境内的目标的确进行过挑选,就是位于巴方控制线一侧离控制线不远的地区。是不是穆罕默德军的营地另说。轰炸过后,印度空军全身而退,宣称轰炸成功,打死恐怖分子300多。印度全国上下一片欢腾,载歌载舞,按下不表。


巴方则说,巴方起飞枭龙战机一批两架,对两架幻影实施了拦截驱离,迫使对方匆忙扔下炸弹逃之夭夭。而印度的炸死300人之说,纯属谣言,因为印度的炸弹都扔在了野外无人区。巴方顺带公布了印度炸弹的炸点的照片,以及炸弹残骸。

但因为印巴双方长期以来在边境冲突中对敌我双方的损失都有报假账的习惯,所以大家都沿用一贯的思路判断,把印巴双方的歼敌数量打个折扣。空袭恐怖组织野外营地炸死300号人,常识看绝对不可能。印度人喜欢挑战常识和正常人的智力水平,这不是新闻。但从印度战机全身而退看,战果肯定是有的。巴方战机恐怕也是事后赶到,放个马后炮。这种思路放在印巴陆军身上可能是八九不离十,但这次是纯空军交手。巴基斯坦的陆军相比较印度弱点,但空军却是精英建军,十分严谨。


这两天西方独立分析人员根据卫星照片分析,证明了印度幻影2000-5投下的制导炸弹严重偏离疑似目标,的确只炸到了几棵树。印度幻影2000-5这次使用的制导炸弹为SPICE2000,是以色列制造,具有复合制导功能,兼具GPS光电激光制导,理论上可以滑翔60公里。

从印巴双方自己公开的报道看,我们现在可以拼凑出这么一个场景。印度出动预警机和12架幻影2000-5,经过长途超低空奔袭,其中10架幻影在后方游弋待机掩护,两架携制导炸弹低空突防,对象是巴方控制线一侧50公里外的目标。但两架幻影突入巴方控制线一侧才3到4公里,就遭到巴方枭龙拦截。幻影重载之下无法缠斗脱身,遂扔下炸弹逃逸。印度的制导炸弹基本可以排除使用激光制导,因为使用激光制导,要么在空中由飞机激光照射,要么由地面特种部队人员照射,但因为过早遭到拦截,激光照射显然不可能。那么只有使用GPS和光电制导。先说光电制导,使用这种模式就必须事先在炸弹芯片里输入目标的图像,炸弹在接近目标时将光电头扫描到的景物匹配内存的图像来确认目标再击中目标。如果这次印度扔出的炸弹,先以GPS坐标指导炸弹滑翔至目标区,然后光电头扫描,再攻击,可能不太会偏离目标太远。如果再有地面特种部队配合激光制导,那精度就会很高。


但从结果看,印度并没有派出地面特种作战人员,战机又遭到拦截,匆匆之下只选择了GPS制导,可能连目标图像都不具备。印度号称自己也搞了个卫星导航系统,但不论是使用GPS还是自己的导航系统,显然精度有问题,或者受到了干扰。


从巴基斯坦的反应看,印度声称的对巴方的电子干扰并未奏效。枭龙能够对印度的幻影及时拦截,就说明巴方的雷达预警系统工作正常。特别是幻影使用超低空渗入,刚进入巴方一侧就遭遇拦截,说明了俺们中国给巴方的ZDK-03预警机非常给力。巴方不但对低空突入的目标了如指掌,而且对后面游弋待机的十架幻影非常清楚,所以枭龙在成功驱离印度的幻影后并未追击。第一回合就此结束。

体系对抗的最新典范。

严格的说,分出胜负的还是这次印巴空战双方体系的对抗。

印度的体系作战师承苏联和俄罗斯,我们从印度空军的部署就能看出来,还是苏联那套,什么前线歼击机,战术歼击机,远程歼击机的纵深部署,被击落的米格21比斯就是典型的前线歼击机,而第一次行动的是远程歼击机掩护战术战斗机(法国的幻影2000)。这种部署有突击力量强,持续攻击的厚度比较大的特色,是典型的苏式战术。印度进口的也是俄罗斯的A50预警机,虽然是以色列的雷达,但是使用遵循的是苏式战术运用。

巴基斯坦的体系作战师承美国,是一支从装备体系、日常训练、作战指挥全面西方化的空中力量,并且在与印度的多次战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中国ZDK-03型预警机能够通过巴基斯坦空军的测试,在西方同类预警机中脱颖而出,说明其搭载的国产雷达性能是过硬的。这使得巴基斯坦空军很自然的同时也接受了中国使用预警机的战略和战术,由于都是中国装备,ZDK-03型预警机与枭龙在信息化作战中实现了无缝对接,使用起来非常顺手。

特别要说明的是,中国ZDK-03型预警机是中国的第二代预警机专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比中国的空警2000的第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还要先进,而号称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的E3“望楼”预警机还没有装备有源相控阵雷达。


ZDK-03预警机由中国独立制造,是陕西运-8预警机家族为巴基斯坦定制的新改型,采用四台涡桨发动机,具有比瑞典萨伯预警机更远的航程。机上装备了电子扫描有源相控阵雷达系统,飞机上电子设备运用了开放性设计理念,以方便今后进行完善和现代化改装。

所谓先进,一是看得远,最主要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探测和制导的精度先进,发现目标快、制导各种武器的精度精准,这使得预警机、战斗机、超视距空空导弹、光电吊舱、通讯数据链及指挥自动化设备等全套空战武器系统不但比印度先进,谦虚的说至少媲美美国的这套体系和系统,优于苏联和俄罗斯的这套作战体系和系统。

ZDK-03预警机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600公里,可以精确锁定1000架飞机,相当于具备了“定睛凝视”能力,跟踪能力达到非常高的水准,这比美国的E3望楼和俄罗斯的A50先进就不是一点半点,那两种预警机是老式的机械旋转扫描,精确锁定能力要差一个量级。形象的比喻,就像一个是定睛凝视,一个是坐着旋转木马,转一圈看一眼,而目标都是移动的,当然是定睛凝视要精确的多。在空战中ZDK-03预警机显然在系统和体系作战上就要先进一个量级,在引导我方战斗机与敌机作战的态势感知上就会占尽先机。

如果巴基斯坦再引入我们传授的“网络中心战”的概念,印度的古董级别的作战系统当然就相形见绌了。

问题是,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与“网络中心战”概念的结合,不是一时半会能学会的。俄罗斯其实在网络中心战上也不算落后,苏35和苏57都植入了网络中心战的硬件,整体空战体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是,印度既不买苏35也不买苏57,俄罗斯肯定也不会教授印度,毕竟这也是一大笔钱。


上下图:ZDK-03预警机内部,各种信息化装备非常先进


总而言之,巴基斯坦在这次空战中显示了技高一筹的技战术水平,而战后却对兵力兵器的使用三缄其口,基本上不强调、不解释,不多说。

反倒是印度方面,“细致入微”大张旗鼓的吹捧空战中印度的表现,但是却处处驴唇不对马嘴。

目前,世界上运用预警机信息化作战实现了很多非常先进的延伸技术,比如一般人了解的很少的CEC技术,美国在这种技术上也是三缄其口透露的极少,这就是通俗说法的“A射B导”术。不客气的说现在能实现这样的技术的只有美中两家,这可是真正的压箱底的绝技,那么,中国是不是传授给巴基斯坦了,就只有天知道了。

如果是那样,你就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力的翅膀,而真相将一直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者 上海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