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再发展十年可以超越上海吗?

武大东湖


完全有可能,目前武汉具有三大优势:

城市规模优势:

武汉被誉为“东方芝加哥”,美国人评选的中国最大的城市,城市规模已经超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位居中国第一,武汉光谷、武汉长江新城都是规划面积超过500平方公里的新城。

经济规模优势:

武汉拥有全球最丰富的淡水储备资源,两江四岸全国独有,湖北乃千湖之省。武汉是中国四大科教中心城市之一,武汉设计之都闻名华夏。武汉的铁路客运量于2013年首次超越北京、广州,达到1.2亿人次,居大中华区第一,成为中国铁路运输的最大中转站。

人才规模优势:

武汉在校本科及大专生数量仅次于北京居中国第二,全国重点大学7所、 国家重点实验室2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数百所,均仅次于北京、上海,居中国第三;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106.95万人居中国第一。30年后还会变成‘武北上广深’,武汉,别称“江城”,中部六省当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特大城市,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城市、长江中游的主要航运中心,其交通运输的发展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更是目前我国华中地区当中唯一能够通往四大洲的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就综合实力来说的话,它在全国城市排名当中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排在全国第3的位置。除此之外,武汉还是一座著名的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汽车、冶金、化工、造船、医药、激光等工业体系的发展都非常优秀,每年都能够吸引大量的中外游客前往游玩;并且还有着众多211、985,在教育方面也是全国排得上前三,它“九省通衢”与“东方芝加哥”的名头可不是徒有虚名的,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位,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真的可以说是“锋芒毕露”了,2018年GDP总量就达到了1.4847万亿,人口却只有1076.6万,而上海的人口却达到2420万,2017年武汉人均GDP与上海人均GDP仅仅相差67元,2018年武汉人均GDP13.79万,高于上海人均GDP13.51万,略低于北京人均GDP13.95万。

不黑不吹,所谓的大城市比如北上广深GDP都是靠高价支撑的,哪里房价高哪里GDP就高,GDP都是靠房价涨上去的,你仔细看看就明白,上海房价国内第一高,GDP就是第一,北京第二高,GDP排第二,深圳房价第三,GDP第三,离开房地产狗屁都不是,武汉就不一样,房地产GDP占比很小,房价很亲民,远程区几千元的楼盘还不少,三环线遍也还有12000元/平的地铁房,若是把武汉房价上涨到上海的高度,能买下两个上海,GDP也会秒杀上海,并且武汉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未来世界三足鼎立的三座超级都市:纽约、伦敦、武汉,东京都得靠边站,何况上海,武汉目前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崛起和壮大,发展潜力和前景可以想象有多大,并且早在两年前的时候国家就将其定义为超大城市,甚至因此还有人曾经多次提出过“武北上广深”的说法,这也是对其实力的肯定了,武汉的发展辐射面积大,受益人群多,比上海的带动作用大,都是中国人,希望大家不要对武汉存有偏见,中央也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而非刻意……

国内“锋芒毕露”的省会,GDP破1.48万亿,交通网络发达。武汉这座城市,虽说在以极快的速度成长,但是却依然没有摒弃自身原有的文化和特色,若是有机会能够来到武汉的话,你就会发现这里依然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而且在吃这一方面也是有着独特的讲究,美食独具特色。如今的武汉也是吸引了许多人的向往,希望能够来到这座城市发展。大江大湖大武汉,山美水美人更美……




沉沦在你的世界1


武汉超越上海只是时间问题。从地理上看,武汉是由7个被水分割的区域组合而成,相距不远不近,分开即是7座城市,合起来又相当于是一座城,即相当于武汉拥有7座城市,且各自发展空间巨大又相互促进,武汉再扩张几倍都不存在摊大饼的问题,有超乎想象承载甚至超3千万人口的自然条件。而上海再扩张,环境己无法承受,己不适合于人类居住。江南有武昌主城及光谷副城。武昌在东湖,汤逊湖与长江之间的狭长地带,四面环水,西面北面临长江,东面临四大湖泊,东湖,南湖,野芷湖,汤逊湖,南面临青菱湖,黄家湖。武昌北面拥有青山庞大的钢铁石化造船工业区。武昌南面主城发展医疗教育商业金融旅游服务业。光谷副城在武昌东面,与武昌主城中间隔着前述的四大湖泊,光谷己经发展成一座具有相对独立的高新技术工业体系和城市综合体系的大城市。长江以西及北,又分成5大块,汉江以南由汉阳主城和沌口副城组成,沌口与汉阳由后官湖与南太子湖将其分开,沌口己发展成我国最大的汽车与家电制造产业城。汉江以北分成3座城,由长江以西,汉江以北,张公堤以东及以南包围的区域是汉口主城,张公堤西面为天河港副城,己发展成规模巨大的食品轻工,机械,纺织,建材,航空工业城市。张公堤以北及长江以北为长江新城。武汉三座主城,四座副城独立发展,又联合起来组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超级城市,预期2049年前武汉整体综合实力超越上海,那时武汉就将建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老乡2439


基本没有可能性,武汉虽然是中部老大,但和上海比起来,弱点还是太明显。这几年武汉大搞基础建设,城市面貌变化很大,但更多着眼于一些大的工程,民生工程反而被忽略。全国闻名的光谷居然有很多路都是坑坑洼洼的,而且长期无人修理,武汉人俗称搓板路,另外,因为长期搞建设,整个城市的灰尘特别大,路上跑的车几乎没几辆是干净的,这些都无形中影响了城市形象,等军运会结束后可能会有所改观。

基础建设通过一段时间的追赶是有可能达到一线城市水平的,但一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更多还是取决于软件方面,比如居民的收入水平,幸福感,政府的服务能力,企业发展等等,武汉在这方面的差距还很明显。

总之,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课题,不是你我在这里扯几句嘴皮子就能实现的。认清差距,正视差距,别整天想着超越这个超越那个,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后的事谁说的准呢。


皮皮会客厅


能不能超过上海我不知道,我关心的是什么时候工资能和上海看齐就行,武汉这边中介多如狗,黑厂遍地都是,别的城市我不知道中介多不多。反正武汉太多了,大多数公司招人都是外包工,福利待遇差,如其去想不着边际看法,不如把武汉的企业管理一下,老百姓的幸福感提升一下。别天天去想那些不切实际的,看看武汉这边普遍拿着4000多工资的普工。当然不是说所有人都这样,有一些工资高的也有,我说的是大多数,武汉消费早已经看齐了深圳,上海了,我就在想什么时候能把收入也看齐


青灯谷酒


再给你30年,你都不可能取得超过马云的成就。为什么?时代环境已经变了。浦东的发展借助改革开放已经确立了先发优势,武汉作为中部老大,与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国际化程度上差了不止几个量级。首先上海是直辖市,且又是各种改革政策的试验田,资金技术优势远远超过其他省份。此外,国家一直将上海打造为中国经济的标杆,立足于全球化发展。上海对于外地人才的吸引力足可见一般。


小僧不搞研究


純属套流量!為甚么不說超过美國呢?可能嗎?武漢綠地636超过了上海世貿嗎?再說,49年之前,國内虽有大武漢,大上海响亮名声,但在國际上武漢远不及上海!上海是國标,加上高快速發展,已經領先武漢最少30年!再用10年時間武漢發展超过上海?簡直是痴人說梦!天方夜談,誰让你,批准你,支持你10年超上海?除非,武漢出現一个國家主席。


宽广胸怀13


二十多年前买了第一台车,那时候有车的人很少去哪里都可以随便停也很少堵车,现在的车到处都满坑满谷。以前有几套房子被别人羡慕是富人,现在身边朋友有几套十几套房子多的是。社会在发展,基础的建设和城市容貌都在无限接近,何况是武汉这样被定位为国家中心的城市,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人因各种原因融入进来,和别的几个大型中心城市齐头并进不是什么难以做到的高度,继续发展几十年全国地域差别也会无限接近的


江汉君子何其多


近50年的差距,把武汉自己的事做好。

武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武汉长江、东湖和青山区的“污染源”——“武钢”和青山热电厂的巨大烟囱还在冒烟啊,(还有80万乙烯等等),扎扎实实彻底“关停并转”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实事。

武汉既没有“铁矿”,也没有“煤炭”,更没有大型“油田”,钢铁生产、火力发电、化学产品成本高昂,对长江环境的污染极其的严重,有百害无一利,如此显性明摆的事实,“关停并转”是必然出路。长痛不如短痛,壮士断腕,本着为人民负责的态度,担负起历史责任!

“武钢”、“青山热电厂”、“青山化工区”(80万乙烯),就像是长江边上的“毒瘤”一样,……


股市如和平年代之战争


我来说说,武汉和上海都呆过!从下面评价:①武汉是大江大湖大武汉,武汉三个大。上海是大上海,上海一个大。武汉秒杀上海。②武汉历史名气秒杀上海清末洋务运动汉阳工业知道吗?还有卢汉铁路!武汉秒杀上海。③武汉三镇,上海就一个上海!武汉相当于三个上海,武汉秒杀上海。上海房价是武汉的5倍,由此可知,上海经济总量虽然是武汉的2.5倍但是上海gdp是靠房地产支撑,武汉靠实体经济支撑,武汉经济秒杀上海!汉口是第一个直辖市,而上海呢?武汉秒杀上海!上海在不努力只会北被武汉踩在脚下,永远不能翻身


SSSS谁随水随


我看难,这不是只看硬件,高楼大厦,还要看人文,单单今天和过往,我从汉口火车站往武昌方向的打车经历就已经说明了,人不行,再好的建设硬件也赶不上上海,上海人虽然排外,但是至少面子上过得去,而武汉不仅排外,甚至排斥本地人,只比狠,不讲道理。只看价格不看本质,只看关系,不看能力。这是我对武汉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