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甚至自卑焦虑,怎么办?

李辰晓


想摆脱自卑,我们先弄明白自卑吧。

我们来看:自卑是怎么来的呢?什么人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呢?


1 成长中被忽视的。比如,一个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习,考了95分,他特别兴奋,希望全世界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绩。他兴冲冲地回到家,拿给爸爸妈妈看,他原以为爸爸妈妈会夸夸他,或者奖励点啥,但是爸爸妈妈没当回事,看他一眼,知道了他考了这个成绩,就去做别的,或者谈论其他的话题。他顿时感觉像被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他想要被看见,被认可的愿望就被压抑了下来,就像一个皮球浮在水面,按是按不下去的,皮球总会浮出来。也就是,他想要被认可的愿望总出来。“我好想知道,别人怎么看我”“他们认可我吗?”


2 成长中被贬低、被打压的。比如上面那个孩子,他通过努力考了95分,同样的,他特别希望爸爸妈妈认可他,回到家,他兴奋地告诉父母这件事情。他没想到,父母说:“95分有什么了不起的~100才行”“你看看谁谁谁,总考100,你考个95就满意啦?翘尾巴啦?”同样的,他想要被看见被认可的愿望也只能压抑下去,然后在心理猜想别人怎么看自己。


也就是,早年在家没有被认可,长大去外人眼里找认可。

所以,自卑是有历史原因的。

你想摆脱自卑,我的理解是你想有自己独立的看法,想自信起来。


我想你可以从2个方面下手:

1接受自己自卑,“我有那样的经历,所以我是自卑的”。接受自卑是放过自己,只有放过自己,不跟自己冲突,才可能真正自信起来。


2多读书,学些技能。就像我早期做咨询师是不自信的,但是我一直学习理论,一直钻研案例,持续督导。几年下来,我见过几百个案例,来一个来访,我能做出正确的评估和诊断,知道治疗的方向和回应的方式,自信就出来了。


也就是,自信不是空中楼阁,是由能力或思想堆积出来的。

同样的,如果你在某一个你喜欢的领域一直钻研,总有一天,你会在这个领域有话语权,你的自信会随之而来。


另,阿德勒有本书《自卑与超越》写的非常好,推荐给你!


丁梅英说心理


自卑是正常的,人人都是在自卑的驱使下去努力。

正是因为自卑,你尤其渴望他人的认同和赞美,当他人评价不如你意时,你开始焦虑,因此更加自卑。

一、接纳自卑的自己:

人人都是自卑的,毕竟即使你功成名就也只能是某个领域得心应手,总有手忙脚乱之时,尤其是期待过高,或拿自己短板和理想人物的优势相比。

你我只是凡人,自卑是正常的。

请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请接纳自卑,惟有如此你才不会再和自己较劲。

如下图的高二男生,只有正确认知真实的自我,不逃避,不否定,才有可能努力改变。

二、正确认识自我:

之所以自卑,有两种可能,一是对自己认知片面,只看到了不足的地方,忽略了自己的天赋优势;一种是现实的确不如意,需要聚焦优势,努力改变。

那么,你属于哪一种呢?

1、写出自己的自卑:

拿几张白纸,找个可以独处的时间,安安静静地坐在一个房间里,静静思考一下让你自卑的地方,无论任何事、任何感受都可以写下来,不必拘泥于形式、内容,想写什么,就写下来。

写完之后,静静看看你眼中的自己,觉察一下感觉如何?

深深拥抱一下自己吧,曾因你的不曾善待,自己受了多少苦呢?

每个人的心底,都住着一个脆弱的孩子,渴望认同和爱。

那么,你可以先把认同和爱给自己吗?你值得你的认同,你值得你的深爱。

当你与自己握手言和,不再嫌弃它,不再试图抛弃它时,它就会深深的依偎着你,风雨同舟,如影随形。

2、写出自己的优势:

把自卑倾倒出来后,洗净心房,让阳光照进去,你的优势必定呈现。

再拿几白纸,写下你的优势,无论是你自认为的,还是亲人、同事、朋友评价的,还是一些成功的经验,无论大小全部写下来,越多越好。

如果一时想不起,可以多花几天时间思考,或者打电话给亲近的人询问,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像发现自卑一样敏感地去探索去觉察,把它找出来,这就是让你自信的源泉,如同太阳一样。

写完后,多读几遍,品尝回味曾经的高峰体验,当你自卑时自动重放,疗愈自己。


三、你该如何做?

在意他人评价是人之常情,若过度关注因此忽略了自己的本心,便是本末倒置了。

他人评价如何,你无法决定,你能决定的是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回到自己身上来,寻找自信,做好自己的事,努力争取他人认同,但不执于此。

1、拟定合理计划: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每天用3个词语赞美自己;

每天写3件值得感恩的事;

工作上找一件迫切改变的事,如果找不到可向上司求助,明确后写下具体的截止日期、目标,努力做好它;

生活中找一件迫切改变的事,如果找不到可向父母、同事、朋友求助,明确后写下具体的截止日期、目标,努力做好它;

觉察自我:当你否定打击自己,比如用笨、傻等词语形容自己,记得告诉自己——瞧,我习惯性地打击自己了,可不可以换个积极的词语呢?比如反应慢了些,这些知识我不知道。或者有些事情没有做好遭遇批评时,记得告诉自己——我只是这件事情没有做好,不是我人笨,我可以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

做些自己喜欢但一直没做的事情,大事小事皆可,寻找心底最真的喜悦。

如果可以坚持写日记,周期自定,长短自定,记录下自己的情绪变化。若发现自己陷入自卑的惯几天思维模式时,记得用对话或文字的方式,让自己停下来,跳出桎梏,重建新的思维模式。

自卑的原因很多,积水成冰,非一日之寒,莫太心急。

当你正视这个问题时,问题基本解决大半了,其余可按以上循序渐进。

放下完美之心,有进步马上赞美自己,开始行动便是胜利。

祝安好。


——段晓岚写于2018.12.13


职业生涯规划师段晓岚


在意别人目光的人,也即对他人的批评敏感,极力地想要获得他人对自己的好评。

董明珠曾在演讲中说:自己是个只要认定了正确的事情,无论别人说什么都要去做的人。

成为董小姐这样的人,需要的是自信,相信自己知识的积累,有正确的思维和决策;

二是懂得有边界。虽然别人有评论和批评的权利,但这并不能构成必然的影响或伤害。也就是说:你是你,我是我。你有评论的权利,我有坚持自己的自由。其实每个独特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独立的价值,也都要对属于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这样我们存于这个世上,才是一棵独立的橡树,而不是依赖于他人的藤蔓。


苏叶子谈心理


人生活在一个立体的世界里,有你我他,还有各自的生活环境,工作团队,交流交往的圈子。

人都想在他人的眼中,在环境、在团队、在圈子里,有个好人缘,获得好好评,也很在意别人的评价。

这是人生五个层次里,被尊重的需要。有此需要,会让我们更努力更勤奋,通过自己的业绩能力品德,获得别人的嘉奖和赞许。

但是,如果过多地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甚至感觉别人瞧不起的时候,产生自卑心理,就没有必要了。

因为,一个人生活在一定的圈子里,都会有人评说,无论是好的不好的,看得起的瞧不起的,都属于正常的看法。

因为每个人站在各自的角度不一样,无论是公与私,偏与倚,都会不一样。只要做好自己,做人做事保持公道良心,能力上提高自己,业绩上表现出来,走得正 ,行的直,身正不怕不怕影子斜,你就能在他人眼里获得好评,赢得点赞。

有时候,别人会误解你,贬低你,甚至诋毁你。你更要保守初心,不急不躁不卑不亢,用行动证明一切,让时间去做出结论。


平野视角


我能想象的到,这样的人其实是在想获得认同感,也许是在原生家庭里,被父母认同的太少了,甚至是总被父母打骂,渐渐长大后变成了一种讨好的心理。

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往根本上说是没有自我,也可以说自我是支离破碎的。

自我感有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父母的认可,安全感也是一样。

我们这一生都在学会处理好独立和依赖的关系。很多与父母处不好的关系的人,往往也会刻意梳理人群,外人看来是很独立,但只有当事人知道原因,ta不知道怎样与人舒服的相处。

太过依赖的人,往往是在别人身上渴求父爱或母爱,即便已经长大,但心理依然是一个婴儿。而且ta会拒绝长大,想一直保持孩子的状态,享受被宠的感觉。

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退化的现象,但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就不是正常状态了。

而一个人自卑、焦虑,又去讨好,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ta会把ta的标准降得很低,在职场老板或同事要求ta做一些份外事,不敢推辞,只好硬着头皮去干。

因为ta怕别人脸上流露出失望的表情。

可职场往往是会压榨人的,别人会以为你愿意做,所以不停的给你找活,你感到累了,但不能抱怨。

你感觉到你又回到了小时候,那个不敢去向父母反抗的自己。

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个社会有很多人是为别人活着,看别人的脸色,得去迎合别人。

自己内心很痛苦,每天都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感到累了早早睡去,以便应付第二天的工作。

这样的人往往工作能力是很好的,因为ta们总工作啊,智商是没问题,问题出在情商上。

ta们不敢自信的拒绝别人,不敢委婉的拒绝别人,因为ta们给自己下了一个定义:我只有通过别人给我的认可,我才能知道我的价值。

但是这个矛盾不攻自破,在没有别人时,你难道就没有价值了吗?你有怎样的价值,是你自己赋予的,不是别人给你定义的,你是一个怎样的人,完全是根据你每一天的言行决定的。

你是有选择的,被动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其实被动选择是你主动选择了放弃,主动选择了依靠别人的评价来肯定你自己。

人要自信一些,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就为自己活一次。蔡康永出了一本新书《为你自己活一次》,光看书名,我觉得就有很多人想去看这本书。

我们多数人都没有在原生家庭那里,得到过足够的爱和温暖,我们往往是通过后天的努力,通过学习开启了智慧,明白了道理,才知道自信是自己给自己的。

我们是我们人生的掌控者,我们没有活在任何人的阴影里,那些要求你必须为他做事的人,当你感觉到你的工作量已经饱和了,你可以选择拒绝。

你选择拒绝,不代表你冷血,相反,你让他知道了,他是一个很自私的人。他不顾及你的感受,不去了解你的情绪状态,他随意指使你,企图控制你,但你可以不受他控制呀。

人确实会通过获得什么,而成长,但也可以通过拒绝什么,而变得更有边界感。

拥有边界感,是人成熟的标志。你需要先不断的爱自己,把自己内心调试得很平和,人在内心平和的时候才最有力量。

你可以看到别人的需求,但你可以不去满足别人的需求。要去主动接触那些真正对你好的人,那些对你不好的人,你可以远离,也许那些对你不好的人里,有你的父母。

但你不需要背负着孝道去接近他们,武志红在《愚孝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里写到:这些被过分索取的孩子,难道就不知道父母的行为过分吗?为什么他们反而会发展出对只知索取的父母,进行无限付出的愚孝呢?最简单的答案是,这是他们能接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式。

但是你不能只通过这一种方式去获得所谓的爱,这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你只有先自己成长成熟起来,去好好地喂养你内心缺失的爱。而不再像一个乞丐一样,向那个只是让你去付出,却给不到你足够的爱的父母那里祈求他们给你爱。

你要做你自己的“父母”,才会让自己真正变好。而这是你要不断地用爱心,智慧和时间去修炼你自己,完善你内心,滋养你的心灵,你就会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心灵之音的空间


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你这样永远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自卑人人都有,只不过分事情。


我以前就这样十六七岁的时候。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老替别人着想。而忘记自己。总怕做的不好。有时候也因为做的不好,心情沮丧。

慢慢的长大踏入社会接触着形形色色的人,你就明白啦。你不是重点。

自卑的人永远是懦弱的。

自信的人才有就会成为强者。



感悟自然清新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也是一个在意别人眼光的人,不自信,有自卑,有焦虑,我能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但是渐渐地发现,在意别人的看法并没有什么用,我们总是在猜想别人在意我的一切,其实实际别人心理想的是不是我想的那样呢?即使是那样,又能怎么样呢?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有我的优点,也有我的缺点,那就是我,独一无二的我,我们自身的各方面条件没办法在一时去改变,但是我们不偷不抢不做不道德的事,不去危害别人和社会,身正不怕影子斜,做好自己,凭自己的双手、大脑、努力和毅力去创造自己想要的,去制定目标,让自己某些方面变得更好更强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坚持了,会学习和收获到很多,我们掌握越多的知识和技能,我们越不会焦虑,会越自信。你想别人怎么看你,你就努力朝那个方面去努力,在意太多并没有用,还记得我一个高中同学,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穿着也不干净整洁,我们都很嫌弃他。后面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穿着也干净了,也主动地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后来的改变令我们刮目相看,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就看自己有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决心。

在我小时候,我经常会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因为自己感觉别人看法对我很重要,但是后来我一下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你去教别人一个数学题的话,有的人会说你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总是帮助别人,但是对于有些人来说的话就是这个孩子真能装,不就是会一个数学题吗、。有什么了不起的,于是就是从那时候我感觉出来,其实如果你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就会什么都得不到。就算是学习也是学不进去的。

为了生活可以更好的继续下去,我们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只有这样,才会有一个比较完美的人生,不会因为一些比较不好的事情影响我们的心情。





店铺督导邹文平


每天问自已:我是为谁活着,活在别人的看法,目光里,别人会给你快乐吗?别人要是没有什么看法,你是不是觉得活着无意思。换句话,你挣了钱会无偿送给评价你,议论你的人吗?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你的心灵,你的人生,你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静下心来,清扫心灵,把别人的议论驱赶走,力求少听或不听,学会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把别人的议论当个屁放出去,是不是有一种如释至负的很轻松的感觉?议论,看法,是垃圾不应由其任其胆大妄为左右你的心,主宰你的脑子,活出真实的自己来,坚信世界没有第二个与你相同的人,烦恼不快忧虑天天有,不往心里放,不弯腰拣,自然无。人生有这么多美丽美好美妙的事,哪有闲暇闲情,去听他人如风一样有无可无的闲言碎语,走你的人生路,轻装上路,怀揣宁静,从容,既然堵不住他人嘴,大胆走,莫回头,让他们说去吧。


用户83639371923张杰


曾经我也是很在意别人的看法,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后来我发现越是谨小慎微,越是故步自封,越容易出错,搞得最后很郁闷,所以如果你此刻还是这样的想法,希望你多接触不同的事物,多与不同的人交流,实际大家都差不多,想法也差不了多少,只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差异,造就了个体差异,走出去你会发现自己并不是那么重要,何必在意别人的想法呢,人只有一生,还是按自己的思路来活吧,什么时候制药问心无愧,不用太在意的,不过都是过眼烟云。


栗子话说


其实生活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很多事儿等着我们去经历,去磨炼,然后塑造出最好的自己。

为什么要为别人的行为奉上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你,既不寄人篱下,也不弱不可欺。他人的指手画脚又岂能出现在你的未来,你时刻在意着别人的看法,永远活得不开心,对不对?那就做自己该做的事,走该走的路,不要去在意别人怎么看。给在拼搏路上的自己打打气,加加油!我们都是生活中的勇士,人和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是可以一直不说话,也可以随时说话。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每个人的眼光都不一样;也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活得真实有时往往比活得完美更重要;往后的时光里,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