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我?

喷火的猫


什么是无我?

什么叫无我?就是说世间成物都是因缘和合。没有一个常住,独立,自在,主宰的实体或者自性的我。佛法中,无我思想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 就是人无我,法无我。一方面什么是人无我(人空)?是从有情众生体来说。我,依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组成。因缘的离散则为五蕴灭了。无实体存在。另一个方面,什么是法无我(法空)?法无我是从世间万法来说的,就是一切法由因缘生。又从因缘而灭。就是没有实体的存在。由此可见,人无我谓我空,法无我谓法空。人是有色法,名法构成的。世间没有永恒的我,也没有灵魂组成的人,这些极其微妙的色,我不过是无数细胞于流变不息的心,组成了一个暂住的存在体,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善与恶的种子。实际上。有我也好,无我也好,都不要执着于我的相的存在,法的存在,《金刚经》的核心就是离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是《金刚经》对无我的最好诠释。一切有为法,似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我乃是人为的符号,或者是一个代名词而己。


慈音1



一、儒学的无我: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相对而言,儒学中的无我,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在现实中的关系,它比较侧重社会群体性。它的无我是通过彼此的合作,整体的协调而达到双赢的格局,它既有社会的政通人和,又有人自身的道德圆满。

儒学中自无我思想,先决条件不是自私为出发点,而是利他之后,再来成就自身。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经典的儒学无我思想。这种无我思想实际上就是去掉自私的前提,大公无私地去成就人的仁义礼智信,也达到社会的和谐、昌盛。

二、道学的无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道学的无我,侧重于人自身的精神性解脱,像老子的这句话,就认为人的这个肉身,成了解脱的束缚、羁绊。他之所以说人的肉身是大患,是因为人身体的眼睛总想看到美景美色,耳朵听好话,鼻子闻香气,舌头尝美味,身子想舒适,意识思虚荣。

它的无我,强调的是去掉人余冗的欲望,不让欲望来禁锢自己的思想,以达到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道学的无我侧重点在于人的肉身与精神,它与儒学的无我是人与人,人与社会有着区别。虽然它们都强调道德圆满,但是道学的无我还上升到生与死的思考,如庄子的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就说明了有我的束缚,只有无我才能了结这生死循环。

三、佛学的无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佛学的无我,相对内容丰富许多,它论述的角度也是多维的。先是人的肉身上,佛学认为它是地、水、火、风的假合,人之死亡,仅是这四大的败坏,这是肉体上的无我。接而它进一步从肉身上升到意念论述:无人相。无人相,就是人的贪、嗔、痴、慢、疑造成的一切现象,都是假象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这是意念上的无我。

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是前两者的继续深入论述:“能所”而造成众生六道轮回,“能所”造成有时间、空间存在的假象,所以要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能所”是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它的起因是一念无明,这个需要一定的佛学知识才能理解了。


总而言之,佛学的无我,就是无常迅速中,达到绝对的无我所执,真正的我,只有一个,就是真如本性,也有经典称之为圆觉自性、如来藏、本来面目等等。


醉墨客林世伟


关于“无我”,大多人会想到与佛教相关的内容。这个问题的范围实在广泛,提到这两个字自是各有感触,有人不屑一顾,有人深受其扰,很久一段时间笔者也陷入其中思索而不能挣脱。最近在读与具身认知相关的书籍,便从这一方面切入来简单谈谈所思所感。

在谈“无我”之前,想先谈谈“无常”。经验是无常的,我们所体验的经历,所拥有的回忆甚至是正在活着的当下是无常的。“无常”不仅仅是所有人都熟悉的树叶飘零、美人迟暮、英雄末路(传统上称为粗无常),而是个人心智活动无所不在的无常,每时每刻新的经验生起又消逝,就好像我们的意识变迁的急流。而这样的变迁,这样的生起又幻灭的不仅仅是我们知觉的对象,还包含知觉者。也就是说连我们这个意识的主体都是不稳定的,始终在变。经验的对象、经验者、经验没有一个立足的平台。以上这个真实的无家园的体验就是“无我”。

生活中每一刻我们都在体验着进行着,我们正在听、看、闻、思考,我们高兴、恐惧。我能感受到我正在被我自己的情绪控制着,别人表扬我会骄傲,批评使我沮丧。那么这个波动着的看起来如此恒常却又如此脆弱,如此熟悉又飘忽的自我是什么呢?这个中心是什么呢?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相信我们的同一性:我们有人格、记忆和回忆。所有这些似乎都凝结在一种连贯的视点中,凝在一个中心,以此为基点我们面向世界。

可以说以上的明晰心态便是“我执”。我们想要在变化无常中抓住一个恒常的根以此来确证自己是活着的,是存在的。若没有这样的同一性我们就会焦虑,会虚幻,会陷入无目的的自毁。这样的执着、焦虑、渴望便是“苦”。习俗中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个固定的自我存在而理所当然。其实这样的“自我感”是不存在的。

如何解决这样“无根基”式的困境,如何学会在无常、无我的现实生活中去生活?也许我们总是仰望梦想,祈求在外部世界坐落自己的丰碑,留下存在过的痕迹,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自我的最根本的、最踏实的存在——身体被视而不见。身体是一个“牢固”的存在,是唯一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可以信赖和依靠的。有人会问,身体就是我们的自我吗?身体就不会改变吗?会的,在人之中生理性的身体是最为脆弱、孤独、不稳定的,它的损坏常常发生。然而身体又是稳定的,我们生气、沮丧,体验着人情冷暖,而这些感觉的落脚点就是身体。思维、意识、心智的发生、漫游,最终都渴望回到同一的身体。

既然经验着的我们和我们正经验的对象是“无常”的,抓住过去或是理解未来都无法让我们在当下获得踏实的稳定感,唯一的方法是觉知当下。注意当下我们具身的情景,对正在作用于我们感官的知觉体验进行自我意识的反思,感受着变化流也接受着变化流从而渐渐进入静心的佳境。这样的正念/觉知打破俗世的我执而真切珍惜、体验当下自我的存在。

的确,我们总是误解佛教中的一些观念,或是洋洋自得于领悟了它的精髓。无论是信奉或是漠视,不可否认佛教正在渐渐救赎着人的生存困境,以独特有力的进路穿破凡尘的迷雾。

以上是笔者浅谈,还望与诸位友人留言交流。若觉本文尚可,有所助益,望不吝点赞。感谢您的阅读!


懿清欢


无我就是忘我,忘了小我,只记得大我。要秉持一颗公心,跳出个人喜怒憎恶利益,甚至身家性命,要一往无前地做事,要百折不挠地为国家为大众谋福祉,因天下而忧,为天下而乐。不管前方几多艰难险阻,无论未来多少狂风暴雨,都无怨无悔,选择了远方选择了前行,开弓没有回头箭,是精卫也好,是夸父也好,是愚公也好,是大禹也好,是悟空也好,是唐僧也好,是失败者也好,是胜利者也好,走下去,为了大我的赤胆忠心得以回报人民,坚定不移地一步步走下去,不问小我,就当小我都全数供奉给了大我。为国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毕生献给神圣的祖国,绵薄之力倾尽于自己的民族,为这样的信仰而生,为这样的信念而活,只有这样才觉得值得。


梦动心动行动


人有这样的习性:看到那人那东西,我心里好烦喔!嗅到那臭气味,我好怨恨喔!尝到那难吃的饭菜,我心里很不舒服喔!等等,总是执着我怎么怎么样?这就是有我。反之,就是无我。无我的境界与忘我的境界是两回事,无我是觉悟的境界,达到无我境界的人深信自己所受的好事或坏事皆是自己过去,甚至在不可说劫时所造善业或恶业之所感召,能心神安定,能以智慧化解,而不会怨天怨地尤人。而忘我境界仅是专注的境界,自然比不上无我的境界。说多几句,想修行的人要慢慢地悟,看经文而不能理解的时候,不要恐惧慌张、自暴自弃,要多读诵。修行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修行,有能力做的事尽量的去做,不要以为小事就不去做,开启人的智慧光明往往是这些小事。修行的人应该观想自己信奉的圣贤,此圣贤庄严相好,威仪具足(具体形象百度搜索)、智慧圆满(要了解该圣贤曾经通过什么方式修行证得智慧)、功德具足(要了解该圣贤做了何等善事成就功德)。观想自己将跟圣贤一样庄严相好,提醒自己要勤奋修行,增长智慧和功德,同时不失威仪。庄严相好,威仪具足,人所共敬。智慧圆满,功德具足,度人度己,永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法界藏大慈大悲大愿大行大喜大舍大智大雄救苦救难阿弥陀佛!!!!!!!!!!


无漏加持V大光明藏


我是什么?如果把我看成一个点,一个源那么我就是宇宙。我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徘徊在我周围的分子。其实我就是道。每个人都是道,每个人的做法,活法,都是自己的法。

世间每个人都是道的一部分都是源,每个人都愿意顺应自己的法而排斥别人的法。

人只有忘记自己的法让自己透明那么自己就可以融入万法,可以说我是我,我又不是我。我可以容入任何人任何物,我是看不见的我就是自然。我既能融入别人,也可以被别人所融入。我就是包容,包容也就是我。既是有我也是无我。

我觉得无我就是看透自我把自己看做宇宙的一部分,何其他人一样都是同样的一部分。和其他人或者物没有区别是一样的个体。所以无我讲的也是众生平等。

我就是道可以任周围的一切围绕我为中心变化我没有变化。我又可以万化。与众生平等。与众大同。所以我是源也是无。

综上所述无我就是一种境界,与众人平等,可以容入众人。和众人都是一样的。既然都是一样的我就是众人,众人也就是我。是种大无私的表现。我既是山也是水。我在山水中,山水看不见。





飞猪美文


这个问题我非常清楚, 无我? 我存在又不存在!以正常人思考这个问题有些矛盾,冲突,因为这是灵魂境界,一种灵魂上体验,一种奇妙境界,把自身融为空间,成为它们一部分,你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存在,洞察它们,但没卵用,简单来说,就是会享受灵魂世界的生活。

天人合一,和无我之境,我个人认为是有一些不同的, 天人合一,是具有能量来掌控周围,洞察周围,也是把自身融入空间一体,但自身得具有某些东西才能控制它们,洞察它们,洞察一切?不免有些夸张了! 得看你的能量能不能分布到你想要的那个位置,够不够。

摘自(玄幻小说)

吾神也经常用这一招, 发出光子,散播出去,只要你吸收到,或者你的东西,需要使用光能量来支撑动力,就能控制光子自行破坏,也能知道全部信息,不需要亲自出手,那些发出去的光子如同是手下,但它们只能量,如果把太阳的光能量吸干,只要被照射过的东西还有那些别的能量,多会被一一浮现在记忆了,也可以说控制了太阳系所有一切, 倒是控制不了宇宙,因为吸收能量是有规定的, 不是想吸收多少就能吸收多少, 不免让他们怀疑你想干嘛? 混沌神多是... 能从噩梦环境下留存下来的与众不同,技能有很多。


用户3142877825586842


“无我”是无我的身体而言的。但愿我在这里说,有读者能理解,理解了对他是一件好事,他会懂人应怎么活下法,有了一种全新的活法。“无我”是中国佛家探究到的,坐在大树下面,夜睹明星,追根究底,终于发现人是四大物质的集聚而成的一个生命体,本质是地(泥土),水(淡水),风(氧气),火(温度),这四大凑一块,不独会有人,还会有地球上的所有动物,包括病毒在内。那么人体是什么构成的呢?是饭和莱构成的,没有了饭和莱,还会有人体吗?还会有我吗?我是什么?认识到了吗?我是饭与莱,我是饭碗,饭锅,饭桶,有差误吗?我从哪来?我从饭莱来,有差误吗?我去哪儿,我去种菜种饭,养菜养饭,有差误吗?人真正的活法,能不能找到呢?您除衣食住行,还能图什么?您所之图,可带一丝一挂吗?人活应活心识,也就是寻找最好的活法。人活活一段时间,给这段时间自赋一些意义,不能太多,不应太多。多了您做不了,做不到。人贵自知之明,让自已成个家,有后代,因为人老了会死的。让自已立个业,有自已的衣食住行,把自已的自然寿命赚回来,人已相当了不起了。其所有的意义都可以浓缩到成家成业四个字里面了。怎么活?见仁见智,人各具自性,人各有志。志才是人的精神,人类独有,除精神以外,人与动物无任何区别。精神能人生自赋意义,为人成家立业。


李198588733


转动一个火把,速度够快的时候,能够见到一个光圈,停止转动火把光圈就没有了。我就是那个转动形成的光圈,因转动而有,因不转而消,所以说无我。

一颗钻石放在舞台灯光下,随灯光颜色变化,钻石也会呈出不同的颜色。钻石本来无色,随灯光映照而有七彩颜色。众生视那钻石上的七彩颜色为我,而不知钻石才是我,这就是颠倒从事。我只是真性上虚映的七彩颜色,无我则视其钻石本性,不再颠倒。明悟钻石本性,则能真正明悟无我。

大海无波的时候,大海在。有波的时候,大海也在。波是大海,波亦不是大海。我只是真性大海上的一个波浪。

我也想理解“什么是无我“,是因为我怕自己有一天没有了,想抓牢一根稻草。但有我在,就无法真正明悟”什么是无我“。毛毛虫爬遍千山万水,修尽世上之法,也是无法明悟蝴蝶之世界,但它变成蝴蝶后冷暖自知。


槛内小红


关于无我。

澄清一下概念:

所谓无我,是指没有一个固定而且恒久不变的我,但,这里的恒久不变,是试图指现象出现或存在,消失的我。换言之,就现象而言,我,是一个全时段的变量,以我为主体的现象由于其全时段的变量属性,所以,就现象而言,我,是不可能“恒久不变”的。所以,无我。

其二,现象,是一个在适配条件下呈现出来的结果,这就如同随着季节变化或场合变化,我们会穿上不同的衣服,会呈现出来不同的身份 ,不同的工作,学习,生活状态一样,现象的不同,适配的条件也不同,但是,呈现出来的状态,现象,尽管是千差万别的,作为现象的真正主体,我,是一直贯彻全时段全过程的,换言之,冬天穿羽绒服,夏天穿体恤,在公司穿职业装,回家穿家居衣服,无论衣服穿戴如何变化,穿衣服的那个人,只能是自己,而不可能是别人。由此,我,其实是一直都没有改变的,也是恒久不变的,我,是一直都有的。

三:就现象而言,我,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变量,就现象的主体而言,我,是一个恒久不变的常量。

四,无我,是指没有一个恒久不变的现象的我,而诸多现象的主体,只有一个,并且是恒久不变的有我。

五,人们通常以眼耳鼻舌身意的得到而认知为有,其实,这种“有”,是一个全时段的变量,也是不确定性的现象之有,但是,作为现象的主体或本体,则是一直都有,也是唯一性的有,恒久性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