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五月魔咒”即将凶猛来袭,做好这几点预防工作有备无患!

作者 | 魏华

来源 | 北京渔美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随着小龙虾市场的火爆发展,苗种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进入四月上旬,苗种价格还依然能卖到35元/斤以上实属罕见,在这高价苗种的背后,是无数虾农对今年成虾市场的行情持续看好,也是越来越多的人进军小龙虾养殖的突出表现。在这热火朝天的龙虾市场上可谓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短短几年我们见证过无数亩效益过万的养殖成功者,也见证过无数亏本惨重被淘汰出局的养殖失败者,但永远不缺后来者。不管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从事小龙虾养殖的,希望你选择了这条道路,就一定要用心去养好,不然“学费”交了不少,最后你都不知道交给了谁!

对于龙虾养殖来说,因为是“露天工厂”,所以面临的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人为因素、有自然因素、也有疾病因素等等,不到成虾上市,卖出去钱进自己口袋那一刻,都不能说自己能赚钱。在所有风险因素中疾病因素只要认真去分析致病原因,做到科学预防、科学管理,是可以大大减少发病几率的。

众所周知,每年5月份开始龙虾就会出现大规模发病死亡的现象,部分池塘在短短的一周时间内就会出现“空塘”的情况,让许多养殖户不知所措、损失惨重!在行业中被冠以“五月魔咒”,给龙虾市场的健康发展也造成了重大影响,成为养殖效益成功和失败的分水岭。

导致“五月魔咒”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细菌性疾病(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豚鼠气单胞菌等)、病毒性疾病(白斑综合征)、寄生虫疾病(纤毛虫等);其中弧菌病和白斑综合症发病率达80%,是5月小龙虾最主要的疾病,而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小龙虾致死率高达90%以上,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早在2016年5月渔美康就联合国内水产病理学权威专家、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汪开毓教授开展了大量的小龙虾疾病检测试验,经过2年多的时间对众多染病虾体进行PCR检测、系统发育树分析、人工感染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等先进技术检查,结果显示,引起大规模死亡的病原主要是白斑综合征。)。


在整个发病池塘当中主要的症状是:龙虾吃食量减少,肢体无力、两大螯不能举起、甲壳溃烂、头盖壳易剥离内壁有一层新的甲膜、部分龙虾尾扇有水泡、肝胰腺变色发白水肿、肠道空肠充血(蓝色)、体内出现积液;并且往往从规格大的虾开始死,逐渐向中等、小个体传播,死亡量上升很快,严重时一周左右能将一池虾死空等。出现这些情况通常是多种疾病混合感染所致,这也加大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难度,最后导致方法用尽,死亡还是无法控制,这也是行业冠以“

五月魔咒”的主要原因!


对于任何事物发生的规律来看,事出必有因,找准引起疾病发生的前提因素,就可以很好的做好预防工作,进而减少养殖重大损失的出现。关于疾病的发生离不开病原、体质、环境这三大要素,我们只要针对这三要素来做预防工作,许多疑难杂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也是“

以养代防 扶正祛邪”养殖理念的精髓所在,下面就针对五月龙虾疾病的预防工作给大家提供些方法和建议。

首先在病原上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和控制其在池塘中的数量,可以通过四个方面的工作去实现:

①定期改底:定期使用含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氧化型底改产品,不但起到杀菌、增氧、提肥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分解底部的残饵粪便、死草烂根,减少细菌、病毒、寄生虫滋生的温床,从根本上减少病原大量爆发的几率。

②定期抑菌:这里不建议大家在龙虾没有发病的情况下去使用化学消毒剂,而是通过添加有益微生态制剂去占位有害细菌的生长空间,从而减少致病菌在池塘中的含量。另外可以通过定期使用蛭弧菌去“吃掉”水体弧菌(虾蟹中最常见致病菌)或有害菌。这种用生物方法抑菌的最大好处在于对龙虾刺激性最小,保护时间较长,不会产生耐药性,但需在发病时节定期使用。

③及时处理病死虾:每一个发病死亡的龙虾身上都携带着大量的病原,健康龙虾又有吃死虾尸体的习性,会加快病原的传播,造成越来越多的龙虾感染。我们要及时捞出死虾,同时在发病期间,投饲量不能减少,以免因饵料不足导致龙虾蚕食病虾尸体。

④定期换水:如果外源水质比较好,周围没有污染,没有发病的池塘,可以3-5天加一次新水,反之就不能加换水。

其次在体质上,我们要注重提高小龙虾自身的抗病免疫能力;外界病原千万种,防不胜防,但只要小龙虾体质健康有免疫力,就能很好的抵御疾病感染的风险。对于免疫提升可以通过三方面来实现:

一、我们要选用口碑好、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饲料,在投喂过程中要做到定质、定时、定点,每次的量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水质情况、脱壳情况适当增减,以不出现夹草、水混为宜。

二、要定期添加一些保肝护胆的中草药、维生素、微生态制剂等,养护好龙虾消化器官的健康,促进营养的消化吸收,从而提升龙虾的抗病能力。

三、在易发病时节的前半个月可以选用一些非特异性免疫抗体、特异性免疫抗体进行投喂,可以很好的预防减少“五月瘟病”的发生。目前这类免疫增强剂对企业的科研技术要求比较高,一般企业难以生产,购买时需谨慎!

最后在养殖环境上一定要构建和谐稳定的生态系统。龙虾生活的环境其实就是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可以减少很多问题的出现。比如我们要增加产量势必会加大饲料的投喂量,饲料量的增多,残饵粪便就会增多,从而加大了池塘自我净化的负荷,加上我们不科学的投喂管理、消杀药物的滥用、气候的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会让池塘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和不稳定,一旦生态系统出现了问题,各种疾病、各种水质问题就会出现,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对龙虾的健康造成重大的影响。


对于池塘生态系统的养护重点做好以下三个工作:

一、底质健康是基础:龙虾是底栖动物,底部的好和坏,关系到龙虾的健康,也关系到龙虾的品质,每隔7-10天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可以很好的解除底部的残渣粪便、有毒有害气体、有害细菌、寄生虫等。

二、水草养护是根本:水草就像是池塘的水质的净化器,有了它白天可以为龙虾遮阴避暑,晚上会成为龙虾休闲娱乐场所,能帮助龙虾健康快乐的生长。但水草养护重在对其密度和长势进行合理控制,在水草长势较差或发黄、烂根、飘草的时候要及时进行营养补充。当水草长势过快的时候,要及时“打头”或提高水位,避免出水。当水草密度过大的时候,要及时捞草,将水草密度控制在40-50%左右为宜。给龙虾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

三、水质调控是核心:

水质管理主要是对水体中的菌相、藻相的稳定进行调控,平时适当补充点微量元素肥料,可以培育出以小型有益藻类为主的水体,这种水的透明度一般有30-40公分,非常适合小龙虾的生长需要。另外适当补充一些有益微生物,可以对水质起很好的稳定作用!


“五月魔咒”虽然每年来势凶猛,死亡量巨大,给广大龙虾养殖者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但是只要通过“以养代防 扶正祛邪”的健康养殖理念去做好预防,是可以减少发病死亡现象的,也可以减少养殖风险和损失的。特别是今年气候不稳定,长期阴雨天,各种疾病相对往年有所提前,目前已经有不少池塘出现零星死虾的现象,加上今年苗价高,所投入的成本在增加,赚钱更加需要有保障;另外今年普遍放苗较晚,大部分成虾预计到5月中旬才能上市,这与发病高峰季节相重合,所以今年的预防工作更不能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