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读一本书,并掌握内容?你有什么方法?

生活资调


一个人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多阅读,是增加他知识量的一个重要基础。只有他的知识量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有效提高他的表达能力,那么快速阅读,并掌握内容,就是一个很迫切的基本功了,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第一步,拿到一本书,看到书的名称以后,你把它盖起来,自己认真的想一想,假如是作者,你你要解决读者的痛点问题是什么?是什么情况促使你想写这本书的欲望?你决定要写这本书的时候,你将怎么来写这本书?怎么来表达这本书的内容?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表达?当你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以后,就把这些问题列成一个清单。

第二步,打开书的目录,从头到尾的把书的目录看了一遍。他的目录安排与你第一步想的内容有没有重合的。如果没有,那你想一下,他为什么要安排这个目录条目?然后从头到尾,把这个目录的内,内容大致的想一下,哪一个方面是这本书里面的内容?哪一个章节,是这本书里面的重点,他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同时,理清楚这本书的目录安排的逻辑框架与结构顺序。

第3步,把整本书从头到尾认真的看一遍,在看每一章节的时候,先看看后面的习题或者思考重点。这样你在看书的时候,就会带着问题去阅读,并想办法在阅读的过程寻找你问题的答案,也就是所谓的以“输出强迫输入”,同时,准备好一支笔让你认为是问题答案的重点做记号,并写下你的感悟和思考。

第4步,把书合起来,从头到尾思索一下,哪个地方有印象,哪个地方没印象,然后,再重点地印象的地方,以及书上做记号的地方再重点细读,如此下来了以后,你就可以把整本书的内容都大致的把握起来,也大致的达到了快速读书的目的。

以上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创业成长


好多时候读书,大部分人都是本着丰盈头脑的想法来阅读的,如何在时间成本极高的今天有效率的读书,美国作家托马斯·福斯特给了我们这样的答案:世界上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原创文学,天下的故事都是一样的。

文学模式的识别,部分原因在于天赋,但更多的不外乎是练习。

01 善于对书籍进行提问

只要一提到读书,相信99%的人的第一动作都是打开书籍第1页,快速进入阅读状态。其实,这样的做法会扼杀掉对书的整体认识。

正确的做法是:

1.拿到一本书,细细地观察它的封面、封底、书脊、靳口、腰封,能对书籍进行最直观、主要的了解

我们以《反溺爱》这本书为例,了解一下书的这几个部分

2.现在,我们尝试对每一部分进行信息提取:

封皮:(1)《反溺爱》的作者是美国的罗恩·利伯

(2)这是一本教给孩子财富知识、幸福学问的书籍

书脊:(1)《反溺爱》的出版社是中信出版社集团

封底:(1)这本书里有学校不会教的金钱观

(2)财商教育可以培养价值观和优秀的品格

(3)有5位经济、教育、商学院的大咖联名推荐

腰封:……

靳口:……

2.现在,我们尝试对每一部分进行提问:

封皮:(1)这本书的溺爱和我所理解的溺爱有何不同?

(2)要培养自控、乐观、坚毅孩子,如何把握与物质的距离?

封底:(1)如何培养教育观?

(2)金钱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

(3)如何同我自身情况结合起来进行金钱观教育?

腰封:……

靳口:……

好了,腰封和靳口留给你了,现在,试着进行提取信息和提问吧!

在拿到一本书的时候,把提取出来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写在前面的空白页上,在读书的时候带着思考去读,找寻答案的过程就是对读书进行高效率阅读的过程。

02 读“大故事”类别的书

曹操的《短歌行》中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其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就出自《诗经》。

不仅,中国的文学如此,国外的文学也如此。

《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与大鱼搏斗了三天、拖回鱼骨、重获新生、背着桅杆像背着十字架、双臂张开,对照《圣经》中的“基督式人物”,有很多相吻合的地方,如双臂常常张开、背着自己的十字架、独自一人待在荒山野岭、经历了很多磨难。

很多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常常会借用所读过书籍的元素、名言、人物特质、片段,这样人们在读的时候会发现,这本书里的内容之前也有读过,既保持了故事的熟悉度,同时因为作者的再创作,又产生了新颖感。

所以读书时,选择“大故事”类别的书。

03 总结书中的主题

假如你在读一个故事:

一名普通的16岁儿童,在1968年夏天,希望在入伍前能把脸上的粉刺治好,在去商店的路上,他骑着一辆补课变速的倒刹闸自行车,路上他与一只德国牧羊犬有不太愉快的相遇、看到了自己孟总的女孩凯伦正在托尼·沃克斯豪尔崭新的豪车里面玩耍嬉闹。这里发生了什么呢?如果你是一名英语老师,你会发现,你刚刚目睹了骑士遇到敌人的一幕。换句话说,刚刚出现了一次探险。

探险的必备因素有哪些?

探险者、要去的地方、要去的公开的理由、途中的艰难险阻、要去的真正的理由

如果你的手头有《马克的完美计划》这本书,请你打开它,看看它的目录,就能很快地罗列出这5项因素。

同样主题还有《指环王》、《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星球大战》和《别有洞天》。

04 看懂故事后面的大背景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小说中的大多主人公都是他们所处时代典型的“边缘人”,他的许多作品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如《红与黑》、《论爱情》、《阿尔芒丝》等。

司汤达的作品之所以久盛不衰,一是因为情,一是因为政治。而爱情、政治也是许多作品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家安徒生发表于1846年的一篇童话故事。这一作品的属于安徒生的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增加了对丑恶的鞭挞。

在公元前1万年左右,日德兰半岛开始有人类居住;公元前4200——前3400年左右,进入新石器时代,公元前400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丹麦人擅长航海,常南下罗马帝国以琥珀、燧石等换取谷物和其他用具,他们往往亦商亦盗。公元前793年丹麦海盗袭击了英格兰的林第斯法恩岛,在此后的一千年里,丹麦一直处于战争和动荡之中。

政治斗争最大的受害者是民众,最苦难的是属于底层的民众。在社会背景下去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或者是再去读其他类型的作品,都会发现相通之处。

05 一种元素引申出多种象征

托马斯·福斯特认为书中的天气不仅仅指天气,下雨也并非仅仅指下雨。

雨可以设计情节、渲染气氛、代表苦难,还可以代表干净、生命和新的希望。

春天与童年、青春有关;夏天代表成年、浪漫、激情和满足;秋天代表机体衰竭、虚弱、中年、倦态、丰收;冬天代表老年、幽怨和死亡。

Tips:

1.读书不止可以读一遍,在读完后第一遍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二次发问,再阅读

2.永远思考如何将书中的知识转换成提升自己的能力

3.看书不要局限某一个领域,有时候攻克你困惑的恰恰是其他领域的知识

读书是一场与书的对话,也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我们在读书中升华自我;读书是一个增加知识、输出思想的过程。

在书中浸润,未来大家一起读书呦!


丝瓜君的问候


下载一个应用ApP专门为你朗读,我以前用过叫什么名啊大概是海豚有声吧,可以读文章,读书需要复制转发到上面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