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让远方宾朋如沐春

4月23日,雨中的青岛港码头面貌整洁清新。应邀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俄罗斯、泰国、越南、印度等13个国家的18艘舰艇在青岛港码头集结,大港泊位就是它们临时的“家”。当天海面有雾,但在一周前,青岛港已在仅200米能见度的大雾下,成功完成了雾航安全靠离模式实验。

“青岛港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与人民海军共拥一湾海水,同用一条航道。我们为庆祝活动提供多项保障服务,一系列工作在安全周密有序进行。”青岛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奉利说。

早在4月21日,韩国海军812舰首度驶进青岛港,由主引航员李景龙和副引航员王宝赞引领,徐徐靠向大港指定泊位。码头上,整队待命的青岛港带缆工人在码头管理长指挥下,不到5分钟就干净利落地带好舰缆。舰桥上的812舰舰长朴龙天竖起了大拇指:“青岛港的引航、拖轮、泊位保障服务体现了国际大港的专业水平!”

有朋自海上来,青岛港给来访舰艇第一个拥抱——这些来自国外的海军官兵,见到的第一个中国人是引航员,踏上的第一块中国土地是青岛港。为展示好“第一印象”、当好“最美名片”,青岛港从方案到场地、从人员到设施进行了精心准备,挂图作战,落实于每一个细节。

当一辆带有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通行证的车辆驶入青岛港时,只见一人身着礼仪制服,迅速手持红、绿双色小旗,做出一连串规范到位的手势。其动作整齐标准,看上去像训练有素的军人。令人惊讶的是,这是青岛港一名普通的门卫执勤人员。他的旗语正向同事及车辆传递着“做好准备”“请进”等信息。

在海军节活动前夕,青岛港对执勤人员强化了外事礼仪和基础英语等培训。经过不懈努力,没接触过外语的他们,如今也能用简单的英语口语与外宾进行对话、引路。门卫师傅王盛说:“能为国家海军活动出一份力,我们很自豪!”

向世界展示形象的同时,保障安全是青岛港最重要的职责。活动期间,青岛港全面加强“人、车、物、证”的查验,成立礼仪分队、特勤分队、后备分队等,成员个个精神饱满、认真负责,又礼貌相待、温馨服务,对通过大门的人员和车辆都严谨对待。

现代化高科技手段成为了执勤人员的“有力助手”。他们充分利用人脸识别、人证比对、车底检测系统、车辆通行留痕等现代化的查验设备和系统,细致查验、严格把关,确保安保措施落实到位。

驻青岛港的官兵,换上便装到港外“采风”,一路走来,一路风景。废旧集装箱改造的公交候车亭,彰显绿色环保;德国威廉港赠送的航标等来自世界友好港口的礼品,错落点缀于花团锦簇的园林草坪。

青岛港以“鲜花烂漫,海港风采”为主题,对港区进行了绿化、美化,老港区12栋建筑物约4万平方米的墙面焕然一新,整修沥青路面14万平方米,改造码头混凝土地面6万多平方米,20根高达9米的不锈钢旗杆营造了钢铁“旗阵”。粮食储罐上巨大的“青岛港”LOGO喷绘表达着海港的热情;“众志成城”“走向世界”等雕塑代表百年大港的历史情怀……

为了方便外国官兵进出港,青岛港在港区各个码头重点位置设置了20多块双语港区分布图,详细标注了各个码头位置、服务点、出口通道以及医务室等场所,让外国官兵能一目了然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你们这里不仅风景美、环境好,而且人也热情,有问题都能及时解答,很舒心!”很多外国兵官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