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为何能和乔峰齐名?

徐州微评说


在黄日华版电视剧《天龙八部》的开篇,慕容复便和乔峰较量了一场。那时慕容复在西夏“一品堂”当卧底,伪装身份用了新的姓名,叫做李延宗。在四大恶人帮忙之下,慕容复用了家传绝技“斗转星移”,才勉强和乔峰打成平手。

慕容复和乔峰的第二次会面,是在大理天龙寺内,慕容复为了了解玄悲死在大理的真相,就躲在外面偷听,被段正明和黄眉僧等人发现,慕容复使出斗转星移却落在了下风,关键时刻还是乔峰用了降龙十八掌击败了三人,成功救走了慕容复。随后,二人又过了一招,乔峰认出李延宗正是慕容复。

当然,以上都是电视剧情节,毕竟黄日华版《天龙八部》太过深入人心,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乔峰和慕容复早就见过面,早就有过较量。实际上,在原著中,乔峰和慕容复第一次会面是在少林寺。而且,乔峰压根没有和慕容复一对一较量,正如乔峰也从来没有与鸠摩智交手一般。

也就是说,电视剧中过于夸大乔峰英雄形象,实际上与原著有较大的改动。实际上,慕容复的实力相比乔峰,差了一个档次。

所以说,慕容复每次遇到敌人,基本都是不敌,或是被打得落花流水,若非他表妹王语嫣对其指点,慕容复真是被虐的体无完肤。像多次面对段誉,鸠摩智,甚至段延庆等人,他一次次不敌,甚至连招架之力都没有。

虽然“南慕容”和“北乔峰”齐名,可是慕容复确实是不堪一击!



慕容复虽然顶着南慕容之名,可是他名不副实,他对武功的了解不及王语嫣,他的发挥远不及乔峰,所以慕容复一直给人感觉就是失望。

慕容复让人期望很大,失望越大的原因有三点:

首先,慕容复之所以名气如此之大,可能并非源于他的武功。

慕容复自家有秘籍库“还施水阁”,舅妈家有“琅嬛福地”,这两大秘籍库里面包含了各大门派的武学典籍,除了大理段氏的一阳指,六脉神剑和丐帮的降龙十八掌,打狗棒法外,一应俱全。

除此之外,慕容家的家传武功斗转星移“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也算得上一门奇功,可以把敌人的功力原方不动还给对方,自己却毫发无损,因为这两样东西的加持,慕容复才能从年轻一辈中脱颖而出,勉强和乔峰齐名。

其次,慕容复的天赋比乔峰差太多,而且个性骄傲自满。

一个学武之人,如果看不到自己的短处,那么很难能够提高自己的境界。慕容复的武功大概介于一流和二流高手之间,取胜大部分是靠王语嫣在旁边指点,灵活运用能力太差。

像在练习打狗棒法的残篇时,这套棒法是以巧劲为主,王语嫣一眼便看出端倪,提出他练错了,慕容复却不往心里去,坚持自己刚猛的练法,不仅没有练成,反而耗费了精力。不得不说,后天努力确实很重要,但是天分更加重要。

再者,慕容复太过急功近利。

练武之人,讲究的就是循序渐进,稳扎稳打,急功近利是大忌,慕容复肩上背负家族的使命,从小就被母亲严格训练,一生的意义就是想要把大燕国复兴,但是造物弄人,始终没有成功。

这些沉重的压力让慕容复始终都难以真正的把所有精力放下修炼武功上面,最终也只能是银样蜡枪头。



相比乔峰,慕容复一生都在奔波,都想着实现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想。

慕容复把心思都放在了复国的事情上,而乔峰自幼便练习武功,又经过了无数次历练,这些经历让乔峰更为老成。

就像在电视剧里面呈现的那般,乔峰这一辈子似乎不是在打架,就是在打架的路上,音响一开,天下无敌。这份实战阅历就比慕容复强太多。

慕容复一生机关算计,想要复兴大燕,不惜牺牲表妹王语嫣,又亲手杀了自己的舅妈,不料天意弄人,慕容复不仅没有复兴大燕国,还落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这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慕容复不懂得顺应天意,逆天而行注定是没有结果。当初,慕容博把这个重大使命托付给自己的儿子,直接将自己的儿子压垮。

当然,慕容复武功是花架子的重要原因也是“还施水阁”所造成。毕竟慕容复坐拥天下绝学,他肯定想把这些武功都修炼到位,这恰恰是练武的大忌:贪多嚼不烂。

再说,姑苏慕容家武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内功。慕容复所修炼的武功大都是招式,这些招式如果没有内功作为基础,注定是难以发挥最大的威力,其实连家传绝技“斗转星移”,慕容复也只是学到皮毛。这叫他又如何能够纵横江湖,兴复大燕呢!

一心不可二用这个道理很浅薄,但是很多人却做不到,如果慕容复能够把精力全部放在练功上,不去想别的事情,再加上表妹王语嫣的指点,那么未必不是乔峰的对手,也不至于最终疯疯癫癫,只是慕容复只是想着不切实际的皇位。



*忠肝义胆岳老三聊武侠第344期*


忠肝义胆岳老三


首先,慕容博和慕容复,都是金庸先生经典武侠名著,《天龙八部》当中的人物形象,而且慕容博还是慕容复的父亲。

按《天龙八部》原著小说的描述,鲜卑慕容氏,乃是昔年的鲜卑“大燕国”,皇室的后裔。因此,慕容氏世世代代,都以光复大燕国为己任。而这在当时来说,就是谋逆诛族的弥天大罪。所以,对于江湖人士而言,慕容氏行事风格,给人感觉总是神神秘秘的,甚至是莫测高深的。

然后,在《天龙八部》原著小说里,慕容氏有一门家传绝技,叫做“斗转星移”,有名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其实只是一门很巧妙的,借力打力的功夫而已(类似于武当派的“沾衣十八跌”功夫)。昔年慕容复的先祖慕容龙城,首创“斗转星移”绝技,结果就天下无敌了。接着,慕容氏“斗转星移”绝技,传到慕容博这一代,在慕容博还小的时候,仅用几招就打败了大理国鼎鼎大名的“黄眉僧”。再接下来,到了慕容复时期,大概是由于一则是太年轻,修习的时间太短;二则是没有人指导(慕容博已因为大搞阴谋,而被迫诈死了);三则是太分心于复国大计……总之,斗转星移绝技传到慕容复手里时,威力已大打折扣了,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厉害了。

而且幕容氏与人拚斗时,只有在有十成以上的把握,能把对方打败并杀死对方的时候,才会使用“斗转星移”之技。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而旁人决难知道底细。再加上,在少林寺少室山,萧峰与慕容复首次正面对决,结果是慕容复的武功,明显要逊于萧峰一筹的!所以,有鉴于此,也有观点认为,“北乔峰,南慕容”这一名号当中,与北乔峰齐名的“南慕容”,其实指的是慕容博而非慕容复,或者说“南慕容”这一名号,主要是靠慕容博,打拚出来的!不是慕容复。慕容复只是这一荣耀你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