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头版发文,认为股市进入价值博弈阶段,你怎么看?

咨询师天生


确实如此。截止4月19日A股市场收盘,上证综指已经在3300点整数大关下方徘徊了两周;市场在此点位上分歧较大,缺乏明显的上攻意愿,与《证券日报》股市已由“估值修复阶段”进入到“价值博弈阶段”的观点不谋而合。

本人自今年元月至今,一直坚持“修复性牛市”和“结构性牛市”的观点。而《证券日报》的“价值博弈阶段”一词,形象地表明了目前沪深股市的生态环境。

而中信证券等多家券商,提出“牛市第二季”,则是A股市场出现结构性调整的信号。从4月中旬上证50指数走势强于中小创指数的情况来看,主力资金正在试图进行股市的优化组合。大批老牌蓝筹股比如贵州茅台等,已经创出历史新高,由此表明基金券商的价值导向。其市场基础,乃一大批跑输上证综指的绩优股票。

一季度上证综指大涨23.93%,深证成指大涨36.84%,创业板指数大涨35.43%。数据显示,截至3月29日,股票型基金今年来平均收益率为27.3%,混合型基金为17.8%。

还有“中国中冶”等流通市场很大的股票,平均市盈率远低于A股市场,但是明显跑输了上证综指。

于是积极引导市场资金,进入此类板块成主流机构的重要任务。而相对于炒预期等短线行为,“价值博弈阶段”里蓝筹股的机会或更大一些。然而,在资金背景异常复杂的背景下,“价值博弈阶段”成否成立还要市场来印证。


陆燕青


比较赞同证券日报的这个观点,不过这个“价值博弈”四个字我觉得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上证的3200点,到底是被高估,还是依然在价值洼地?

上证自站上3200点以来,市场的分歧就一直很大,看多看空的人都有很多,有人认为上证从2440点反弹到3200点,短短3个月已经大涨了800点,短期回调的风险非常大,而看多的人则认为,上证自站上3100点以后,市场向上的空间被打开,市场将会看得更高、更远,上证的3200点到底是被低估,还是存在泡沫,也许在下周市场就会给出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说,认为股市进入了价值博弈的阶段,我认为是正确的!

二、到底是该参与低价股的炒作,还是该进行绩优股的价值投资?

第一点说的是市场总体分歧,接下来说的则是市场风格的分歧:到底是该跟风炒作没有业绩支撑的低价股、垃圾股,还是该坚持价值投资持有绩优股、白马股、大盘蓝筹股?前段时间很多没有业绩支撑的低价垃圾股被炒上天,而业绩优良的个股反而趴着不动,于是有人就断言:A股市场不适合价值投资!我不认同这个观点,我觉得科创板上市之后,绩优股、白马股的行情将会来临,因为注册制实行以后,机构为了规避踩雷的风险,会更加器重有业绩支撑的绩优股,而选择性放弃没有业绩支撑的垃圾股,前段时间机构炒作垃圾股不过是趁科创板未上市之前,先炒高出货,然后再转战科创板和主板市场的绩优股、白马股!

其实,从最近的盘面也可以看出,市场的风格在逐渐转换,例如:前段时间炒茅台,炒保险(例如中国平安),周五又有资金去追逐格力电器、苏泊尔、中国人寿、中国船舶、大同煤业等等,这些无不都是绩优股、大盘蓝筹股的典范!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K涛资本


本人在打开月K线图后真不知身背后凉凉的,今年三个半月的走势是喜还是…?从去年六月跌破3100点后至今经过十个月又升至3288点,这是中国股市吗?是啊,中国股市就喜欢大起大落!2016年11月沪市冲过3100点用十个月才冲过3250点至2018年1月至3578点,目前有八个月指数高于3250点,那这3100点至3250的十个月升幅这次却用不到二个月就升没了!后面将面临八个月的3250至3578点的升幅,不觉得奇怪吗,股市可是玩钱的游戏啊!因为单从17年8月至18年3月有40万亿成交量,(指沪市,如加上深市40多万亿呢?)(可以这样认为从16年11月至18年3月大量被套盘大多在此区域),能过去吗?当然有人认为过去牛市也是这样的,是的,中国股市牛市本来就疯,可这是有一个基础的,即长期低位横盘,上次熊市的低位横盘大至振幅在25%上下,可是从11年11月至14年7月,经历近三年的低位横盘啊,而前次牛顶可是发生在2o07年11月啊!!而目前呢?才十个月,上有大量被套盘,下没经过长时间低位横盘,这牛市能形成吗?不敢再想下去了,除非将有天量资金了!目前沪市市值已达35.7万忆了流通市值也有30.5万亿了,深市分别为23.7万亿及17.8万亿了,


手机用户6651497671


笔者百度了一下,是证券日报董少鹏的文章,作者是证券市场的专家,其观点是意味着股市已由“估值修复阶段”进入到“价值博弈阶段”。

本轮股市反弹最初的估值修复,也就是流动性改善带来的估值提升,主要是中低价股和科技题材股的上涨带来的估值升高,是一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普涨,不分业绩只管概念,这就是估值提升的盘面特征,权重股像银行涨幅滞后。

周一冲高回落,银行较为坚挺,科技股大面积下跌,理论上可以看做的进入到价值博弈极端,但是记住一点,A股偏好概念没有改变,很难单边走出权重上涨科技题材股下跌的格局。更多的是一种权重搭台题材唱戏的格局,但题材唱戏未必就是普涨普跌,那些没有业绩支撑的个股很有可能分化,走出调整的态势,或者涨幅跟不上大盘。这就是价值投资阶段。

三月底四月初的时候,笔者就已经认为银行股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并开始逐渐布局银行股,主要是基于银行妹子滞后、股息率较高、资产质量有改善的迹象,另外有降准预期,但是降准并没有如期来临,银行涨势也不凌厉,有的个股下跌较为明显,但是跌幅并不大,周一银行冲高回落,今天银行大涨,稍有收获。

就未来投资机会而言,笔者作为小散,投资风格一直并不激进,还是看好银行的投资机会,但并不代表投资者马上就要追高买进,能够逢低买进更为妥当。

但看好银行,并不代表就此看空全部的科技成长股,对于5G、芯片半导体、软件信息和大数据云计算中一季报增速较好的个股还是看好的。

价值投资不是死抱权重周期股不放,而是减少对于概念的过度投机,减少妖股的参与投机。寻找更为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像科技股有的业绩不佳就少参与,参与业绩增长确定的个股,寻找估值比较低的个股。


杜坤维


说实话,看了一遍这位贞观日报头版发布的文章,其实就是一种模棱两可的回答!而且我认为对于目前的阶段来说根本没有从估值修复阶段”进入到“价值博弈阶段”。只是一个指数搭台的过程,离所谓的价值修复完毕还有一定的距离!!

数据来看,2019年4月16日 上证A股平均市盈率(PE):16.27,而历史的中位数为20.93,当前市盈率在历史数据上的分位数:31.02%,当前市盈率在最近10年数据上的分位数:55.37%!

2019年4月16日 中小板平均市盈率(PE):28.87,其中历史(中位数)为36.48,当前市盈率在历史数据上的分位数:26.52%,当前市盈率在最近10年数据上的分位数:21.49%!

2019年4月16日 创业板平均市盈率(PE):43.28,其中历史(中位数):50.37,当前市盈率在历史数据上的分位数:34.26%,当前市盈率在最近10年数据上的分位数:34.26%!

2019年4月16日 深证A股平均市盈率(PE):26.32,其中历史(中位数):35.87,当前市盈率在历史数据上的分位数:26.74%,当前市盈率在最近10年数据上的分位数:29.75%!

可以看出的是,除了上证指数的市盈率已经超过了50%之外,其他的更市盈率都是保持在一个中位数之下,甚至远远低于10年期的50%水平!因此如果只是从上证角度来看的话,价值修复过程可能已经完毕!

但是如果把整个A股拿来作为参考的话,你会发现根本没有修复完毕!因为前期涨幅较大的主要还是集中在金融股,券商股,热点炒作概念个股身上,所以这些个股的价值修复显然已经到位!

而其他大部分的中小创个股其实还是处于一个底部区域的状态,滞涨的状态,根本没有启动真正的上涨行情,那么哪里来的修复行情!!

我们从周围的缓解,和散户投资者的资金仓位就可以知道,大部分的散户只是亏损略有减少,而真正回本,甚至盈利的其实并不多,只是少部分!所以根本没有进入所谓的价值博弈阶段!!

A股是一个周期市场,熊市过后必然会进入牛市,从来没见过熊市过后,依然还是熊市的样子!再说,底部区域里那么大的持续成交量,明显是主力资金的介入,散户筹码的被骗,那么既然主力是一个修复指数,价值,甚至让散户回本的局面,会那么早早了事吗?难道主力都是在做好事,帮助散户解套,自己买套吗?逻辑上也说不过去!

因此未来势必是一个继续修复价值,一批一批帮助散户解套,让散户逐步成为韭菜的过程!历史一直是这样重复的上演着!!

股市的规律无非就是:熊市挤泡泡,牛市吹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但无论市场如何认准自己确定能赚钱的股票,坚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而现在却远没有到吹泡泡的周期,前期是指数搭台,未来才是中小创个股的唱戏行情,大部分个股的价值都没回归合理区间,哪里有看到股市进入价值博弈阶段?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琅琊榜首张大仙


今年,国内股市在政策等多方支持下大幅回升,多数股票价格都得以较大幅度的修正,不少股票估值已经逐渐接近合理区间,而部分股票不仅恢复了合理估值且估值明显偏高,这时市场的风险就会逐渐体现出来。

股票市场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在几次牛市行情当中,多数股民最终都出现了较大的亏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盲目投资导致的,大部分投资者由于对市场或者股票的估值认识不清,追随市场博傻,不畏风险,恶度投机,结果导致了最后灾难性的结局。

当股市行情不断向上推动时,反而是股票投资价值不断递减的过程,而当股票价格推升至合理估值之上时,又是风险不断提升的阶段,这个时期就要将风险控制放在首要位置,没有风控就没有资金合理落袋的过程,缺乏资金安全落袋的过程,投资就不会有合理收益,投资失败的概率就会增加。所以证券报关于价值博弈的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得到广大投资者的重视。

前期股市大涨,一些绩差股或者未来发展不明的股票反而出现了大幅上涨,这让很多投资者对这些股票蠢蠢欲动,高利润勾起了很多投资者的赌博心理,又忘记了以往历史中的惨痛教训,由于严重缺乏风险意识,一些股民又开始四处追涨杀跌,四处打听消息追题材,四处追踪所谓的妖股与黑马,这样的投资必定以失败告终。心随境转就如无根浮萍,离开价值就是踏上危险旅程,这样投资想要赢利,那都是梦幻泡影。没有投资理念,没有投资策略与方法,没有成熟的投资心理,最重要的是还没有风险控制体系,所有投资成功的必要条件都不想完善,还想获得投资的成功,那都将是黄粱美梦,美梦一醒就是一地鸡毛。

随着市场行情的延伸,主导市场的必然是价值核心,离开这个核心就是风险敞口的放大。后市行情越涨,越能体现出股票质地的优劣性,只有好马才会跑的远,跑得安全,所以当前的行情应该放下浮躁心理,尊重价值规律,尊重市场风险规律,逐步减持估值偏高的股票,向价值核心转移,这样才能为未来盈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馨月1967


先要了解当下的市场行情是牛市还是反弹,如果说仅仅是反弹,当然是到了价值博弈的阶段,毕竟资金入市买低估值绩优股是首选,但是成交量从几千亿到上万亿,再到后面指数不断走高,就不一定是价值博弈了,大部分的个股都会有资金在炒作,都会存在上涨的行情。

而证券日报提倡的也是价值投资,话是没有错,但往往很多股票的上涨不一定看其价值,也是看其是否存在被炒作的机会,后续上升空间有多大,比如茅台这只股票,大部分人都知道会上到一千元,可是散户没有几个会买的,既然大概率上一千能赚钱,为什么没有人买?就是太贵,就是收益达不到预期,这就需要不仅仅是价值博弈,更需要的是它有足够的空间让投资者能实现投资后的回报收益。

随着跌了将近四年的股市在今年迎来春暖花开的时节,预计A股将在一季度上涨后四月经过调整会迎来新一轮涨势,此时无论是价值投资,还是价格投机,买对股,赚足收益才能对的起这波的整轮上涨周期,股市几年才有一次机会,把握好了,能实现财富自由,把握不好,价值博弈的投资可能也没有多少收益。

感谢点赞并关注,欢迎评论和转发,每日分享更多观点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估值”的本意是对于价值“评估”,估值不能正确的反映价值,“估值修复”所修复的是人们的“认知”,而不是市场价格。所以说这种提法有失偏颇,不过市场就是以错就错,把错的当成对的说。都错就不叫错,也是“约定俗成”。其实当前A股正在进入“价值回归”过程,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首先投资人对于价值的理解不是很透彻,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风气主要就是炒作。更多人津津乐道的是“炒股”,“投资”却很少有人说。当股民逐步认识到“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道理,炒作之风会逐步削弱。所以说价值回归是长期的,价格向价值靠拢,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而这样的过程应该是“贯穿牛市始终”。所以说,“价值回归是未来行情主流”。价值回归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就是价格低于价值的股票会逐步向上攀升。而价格严重脱离价值,被“高估”的股票,会逐步向下回落,投资人会经历一段痛苦的过程。两种不同的经历,会产生“股价分化”,所以在指数涨跌的过程中,“待遇”并不平等,把握不好,就会“满仓踏空”。所以我始终强调“选股是第一位的”,不要每天跟着指数涨跌折腾,最好不要参与消息概念炒作,因为大多数人根本看不懂。另外股市的一大功能就是“价值发现”,作为散户,应该在这方面下下功,不要总是跟风。提前发现股票的“投资价值”,就是“先人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是我常说的一句话,“坐上轿子等人抬,爱抬不抬,不抬我就不下来”,迟早有人抬。因为价格围绕价值波动是价值规律,不可撼动。所以说,投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投资人主要精力应该放在分析股票价值上,而不应该每天只是讨论“波动”。所以我说,要有“大局观”,要做“大行情”,而不是跟风炒作,来回折腾。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事,遗憾的是有些人永远搞不懂。赔钱不知道为什么,直到“割肉”才知道疼。价值投资就是不割肉,重在结果而不是过程。


麻辣SC


不拉不行了,今天拉的都是前三年救市的主力,盈利筹码超多,机构成堆,至今未大跌,谁也不会接,纸面富贵,本轮行情谁也不理银行,被逼无奈,今天主力开始自救,制造赚钱效应,估计没效果,毕竟有几千只股票,只要找不到人接盘,指数就只有这么挺着。机构抱着获利筹码盼接盘侠呢。


56724915


这是让老乡吃了三月细粮,回归该吃粗粮的时候了,哪些有价值?哪些没价值,没价值的你们发审委是怎么让它们上市的啦?没价值的股为什么不退市,还让它在股市骗百姓投资者的钱啦?你们不是坑纳税养你们的亲爹吗?放些屁自相矛盾。一句话,你们村委会准涨的就有价值,不准涨的就没价值,3千5百多支,估计不足1百支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