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

缠中修禅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俗话说:皇家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提到长子,在普通百姓家,可能意味着更多的责任,长子在传统时期,可以照顾年龄跨越比较大的弟弟妹妹,帮助减轻家庭的负担。因此大哥这个词,在古代社会意味着很多,所以也有大哥如父,亲姑如妈的这个说法。

在皇室中,长子同样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做好接班准备的大任。特别是正妻所生的嫡长子,地位甚为重要。

在周代的嫡长子继承制确定下来之前,也就是夏商的漫长时期,皇位继承原则比较混乱,除了传说中的禅让制,更有兄终弟及这种原始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古人寿命没有现在这么长,如果一个皇帝突然挂掉,还是弟兄出来主持朝政比较牢靠,儿子们可能年龄小,并无治国理政之能力。草原民族很长时期都是兄终弟及,与其崇尚武力不无关系。当然,兄终弟及有个明显的缺点,兄弟很多,究竟哪个该上?所以汉人说:胡虏无百年之运,就是因为这个。

相比兄弟,还是父子更亲,直接血缘关系,比什么都有说服力,话说虎毒尚不食子。于是周人就确定了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主要是正妻所生之老大,好了,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只要能淡定的等着,基本上都会有皇位等着。

这个原则,将皇位继承原则简单粗暴定下来了。同时也开启了嫡长子这个特殊群体的风云历史。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嫡长子没能登上皇位的情况数不胜数,因为漫长的等待期,有太多的不确定,权力这东西,有时候失去了它就是失去性命。



直到清代,雍正时期,规定秘密立储,不管是哪个孩子,都有当上皇帝的可能,但是在答案揭晓那一天,谁也不知道是谁。

综上,古人重视嫡长子,还是因为对其寄予厚望,代表着一个家族,一个王国的希望。正因如此,也有很多的长子,不堪其重担,也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而备受压力,活得并不自由。


历史宝藏


古人重视嫡长子是基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也就是说嫡长子在家族中具有继承权,继承的主要是权力。那么为何非得规定是嫡长子继承呢?因为古代贵族阶层实行的是一夫多妻制,更确切的说法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妻妾众多带来的结果就是子嗣众多,那么,在这些儿子中有谁来做继承人就会个大问题。

毕竟,权力这个东西,没有谁会不喜欢,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定,谁也想成为家族的继承人,而且谁也不肯服谁,这样的结果就是出现内乱,一旦出现内乱,这个家族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甚至倒退,如果是帝王家的话,斗争更厉害,皇帝的诸多儿子甚至皇帝的弟弟们都来抢这个皇位,这不是乱套了吗?

这这样的背景下,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应运而生,嫡庶有别,贵贱不同,将家主正妻的第一个儿子立为继承人就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制度,这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权力的平稳过渡,并且提高了家族的凝聚力,这无疑对一个家族来说是非常正确的做法。

那么为什么非得是嫡长子呢?嫡子是家主和正妻所生的儿子,是家族中身份最尊贵的存在,因为正妻是明媒正娶的,而妾只是抬进家中的,实际上还是妾,正妻和妾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主仆的关系,子以母贵,正妻所生的儿子自然比妾所生的庶子要尊贵。而在嫡子中选择嫡长子则是为了避免争权。

这种宗法制是在西周建国之后正式确立的,正是西周人在总结殷人继承法的基础上建立的制度,商朝时期实行的继承制是比较混乱的,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王族争权夺势的现象非常多,所以在商朝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频繁迁都,这固然和自然环境有关,但和王族的争权夺势也脱不了干系,一个新的王登基后,会非常受掣肘,为了加强王权选择迁都来稳定自己的势力就是一个必要的手段。

商朝的灭亡,其实也和继承制的混乱有关系,王位待定的继承人太多,因此很容易形成多股势力。因此商朝末期实际上已经开始考虑嫡长子继承制,而到了西周建国后,周武王就将嫡长子继承制做了明确的规定。

当时的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的妻妾数都是有规定的,周天子有妻妾大约百人以上,而诸侯是一妻八妾,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为一妻一妾,之所有妻妾众多,为的就是保证有子嗣来做继承人,而且有妻有妾也算是贵族的标配。当然妻妾一多,子嗣就可能会多,所以嫡长子继承制就成了最好的继承办法。

以周室为例来说明,嫡长子是未来的周天子,是为大宗,而庶子和其他的嫡子就被封为诸侯,是为小宗,小宗紧紧的团结在大宗周围。而诸侯的嫡长子是下一任诸侯,其他儿子就是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是下一任卿大夫,而其他儿子是士。就这样一层层分封下来,建立起来一个由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尊卑有序的制度。

这种制度在古代延续了三千年多年,虽然清朝皇室实行秘密立储制,但在皇室之外,还是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一旦这种制度崩溃,动乱必然来临,因此历朝历代对嫡长子继承制都是万分维护的。

《唐律疏议》中对立嫡有律法规定:如果嫡长子死亡或者有罪疾,继承人就是嫡长孙;如果没有嫡长孙,继承人就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次子,继承人就是庶长子;如果没有庶长子,就立嫡次孙;如果没有嫡次孙,就立庶长孙等等,如果违反这种规定,判刑一年。如果正妻年过五十还没有生子,或者所生之子已经夭折,那么庶长子就可以被立为继承人。

萧晓四姑娘


古人为啥重视嫡长子,其实不止嫡长子,一般嫡子都要比庶子地位高一些。

在古人,嫡长子一般是正妻所生的。古人也讲究一夫一妻制度,不过和今天人们理解的一夫一妻制度不一样,古人的一妻一夫但是可以多妾。

正妻一般要娶门当户对的大户人家,一般女方和男方的家庭条件,财富,权利等,都相匹配。

因为有娘家的资源,正妻生的孩子能获得更多的帮助照拂。也能保护家产不被外掠夺。

算是一种强强联合。

正妻必须门当户对,但是小妾则可以。不问家庭出身,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啦进娶进家门。

家庭地位上妻子和丈夫是平起平坐的,小妾地位相对要低。

妻妾生的孩子地位亦然。

从名门大族到帝王家基本都是这种传承,不过在皇帝家继承人的问题上有时候会有波折。

贵族集团和皇帝本人的愿望有时候是相悖的。比如康熙朝的九王夺嫡。大臣愿意拥立的是八皇子胤禩,因为八皇子母亲良妃出身低微,必须依靠群臣。



其实雍正皇帝胤禛的母亲出身也很低微,但是清朝的制度是,生母不能抚养自己的孩子。所以不管是八皇子还是四皇子。都是由康熙别的妃子抚养长大。

抚养八皇子胤禩的惠妃,是大阿哥的母亲,而抚养胤禛长大的是孝懿皇后佟佳氏。

佟佳氏没有孩子,把胤禛当成自己的亲儿子抚养佟佳氏的父亲佟国维,兄弟隆科多,都是权倾一时的人物。

所以,雍正上台可以很强硬。而且雍正能战胜胤禩大约也是因为,她的养母是皇后的缘故吧,这也算是一种嫡子继承吧。

古人发明的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度,很好的避免继承人间,因为财产利益的分配问题互相扯皮,制度写得明明白白,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争也没用。很好的抑制了内斗,保护了家族产业的传承。

所以古人选择接班人的原则就是这么两条: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其实这两条说的都是立嫡子而不立庶子。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原来立的太子李承乾后来立的太子李治都是皇后长孙观音所生的,继承人虽然有变动,但是只是在三个嫡子之间选择谁的问题,其他儿子根本没有染指的权利。



汉高祖刘邦宠爱戚夫人,顺带也很宠爱戚夫人生的儿子赵王刘如意,他曾数次想把皇位传给赵王,但是迫于群臣和舆论的压力,始终没能做成这件事。强大如刘邦这种开国之主,都不能改变继承人要立嫡子这件事,其他皇帝更是无力改变这种规则。

清朝开国时在继承人问题上也发生过很多变化。康熙时期的九王夺嫡,其实就是一次立嫡或者立贤之间的斗争,但是也是最后一次斗争。

从雍正皇帝开始,这种斗争就再没发生过。

因为雍正皇帝把皇位的传承,再一次拉回到立嫡子这条线上来,所以清朝后期的皇位传承都是在嫡子之间进行,也就再没有九王夺嫡这种朝局大乱斗的场面发生过。



其实直到近现代,嫡长子依旧是选择继承人的一个重要条件,比如小六子。

文:薛白袍

袁术:袁绍是小老婆养的,哪有我这嫡子有出息~


薛白袍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其实说的就是咱们传统嫡长子继承制。

这个制度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代表了,其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嫡长子继承制 是西周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

所谓嫡长子,指的便是大老婆所生儿子中的长子。妻子生的其他儿子叫次子,小妾生的叫庶子,次子和庶子统称余子。



有人一直以为,中国过去实行的都是一夫多妻制。其实这是不对的,应该洗成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除了一个正房的妻子以外,其余的都是小妾。要知道,小妾和正房妻子的地位可是差距非常大的,基本就是奴仆于主人的关系/ ,生的孩子地位便更不一样了。

正妻的儿子将享有优先的继承权,具体规定为“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大致意思就是继承人必须自己的嫡亲长子优先,不管他是否贤能,也不管他是不是长子。如果没有嫡子,也就是正妻没有子嗣,再按照长幼顺序来选择。



这个制度在皇权上得到了很明显的体现,是中国古代大多数朝代君主们为自己挑选接班人时候大都沿用这个制度。

作为皇帝,后宫佳丽三千。而最有权势和地位的是皇后,其余的都是妃、嫔、贵人等。甚至有些女人,一辈子都见不到皇上。一般的情况下,皇帝的嫡长子,也就是皇后所生的长子了!他将成为太子,一般在皇帝驾崩了以后,他将继承皇位!

这个制度影响到底有多大呢?举个例子吧?当初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有二十多个儿子,可他偏偏将皇位传给了白痴儿子司马衷,最终导致西晋王朝的覆灭。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这个司马衷是他的嫡次子(嫡长子早死了)。



最厉害的是朱元璋,他在大儿子朱标死后,根本不在其他孩子里面挑选太子,而是直接传位于长孙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样的一个接班人选拔制度非常的不合理。仅仅是因为出生的不同,就导致自己无法正常的继承皇位。这对于其他的皇子们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 此外,即便这太子的母亲是皇后,让他的身份看起来比较高贵。但是这也不能表明,他的工作能力,就肯定比其他的兄弟们更厉害呀!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确实是有些不公平。但是就是这样的一种制度,却能够保证王朝的相对稳定,防止外戚过度干预朝廷内政。

而且,这一种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皇子们之间手足相残的概率。如果真的是以皇子们的能力作为选择的标准,那么诸多皇子之间必定会展开更加惨烈的斗争!

特别是,我国古代的时候,多数都是以中原地区作为核心,建立起大一统的王朝的!像匈奴、鲜卑、突厥、羌族、蒙古等草原游牧民族,一直都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

如果以能力来选择接班人,那么皇子们和各党羽大臣们,就有可能将大量的财力物力,都用在内部消耗上了,致使国力严重的亏空。而那些草原游牧民族完全有可能趁虚而入,夺取江山。那个时候,对于中原王朝,必定是灭顶之灾!

其实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比如说发生在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事件。原本按照康熙的意思,他是想让皇太子胤礽继承皇位的!

原本,如果胤礽不做出一些大逆不道的事情,那么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坐上皇帝的宝座。只是,胤礽太过于目中无人,败坏天理人伦,使得自己两次被废。这才引发了后来的九子夺嫡!

早学学咱们汉人,不就啥事儿都没有了?


白话历史君


我们在看一些古代电视剧时,大多数古人传位,都是留给自己的长子,尤其是嫡长子,所谓嫡长子,便是男主人与正妻所生的长子,在家产继承上,拥有绝对的优先权,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一直以嫡长子为尊,欲废长立幼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在三国中我们熟悉的袁绍,因为想把位子传给游戏袁熙,结果导致三个儿子各自相斗,最终被曹操一网打尽,那么由此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人重视嫡长子呢?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下这个制度是什么是开始的,在后世的历史课本中,也有说到这个,夏首创王朝统治以后,一开始实行的是家天下,父亲死后传位给儿子,到了商朝后,又变为两种制度,前期实行的是兄终弟及,兄长死后其弟即位,等弟弟全部死亡,才轮到下一辈,后期这一制度便父死子继取代。到了周王朝,正式定下一套完整的传位制度。


这也就是影响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之所以被古人们重视,其核心在于保证权力过渡的稳定,以及正妻外家的权力,相信不少人也听过这句话,娶妻一定要娶贤惠的,纳妾则看美色,但凡贵族们娶妻,肯定是要门当户对,世家子弟不可能娶平民女,平民男子也不可能娶世家女。立嫡长子有诸多好处,以往人们立贤不立长,但这个贤很难去判断,毕竟人们的想法是不同的。

立嫡长子的话,无论是他贤或不贤,都是未来的继承人,会避免许多争斗,在古代只要你不是嫡长子,那么无论你的能力如何,只要嫡长子不出事的话,根本没有继位的可能,即使嫡长子不在,还有其子继承,从根本上杜绝其余儿子的觊觎。这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朱元璋的长子朱标,也就是当时太子去世后,朱元璋直接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太子,根本没有考虑其他儿子。

在唐朝,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杀兄杀弟武力夺权,给后续的人树立了一个十分不好的榜样,那就是即便不是嫡长子也可以通过权利通过武力来获取,直接造成了自唐太宗以后,权利更替时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的事比比皆是,这就是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的代价。



历史上经常出现,因为嫡长子犯错或去世,导致国中继承人位置空虚,皇帝的儿子们互相争斗的时间,例如康熙的九个儿子,闹出的九龙夺嫡。这还只是嫡长子犯错时,才出现的情况,若是按照以前立贤不立长,王权的争斗只怕来的会更加激烈。


最后一个保证正妻家族的权力,只有正妻的儿子才是嫡子,其余妾所生的为庶子,古人娶妻人选,一般不会娶比自己阶级低的,最好是门当户对,古人可以说很多妾,但妻子只能有一个,因此嫡长子也是保证了其外家的权力,并且正妻的娘家也可以给予到一定的支持,这是其他侍妾所不能比的。

总的来说,古人们重视嫡长子,乃是为了稳定权力过渡,一个正妻所生,就可以杜绝诸多麻烦,让那些庶出的儿子,看不见继承的希望,还有正妻的家族也会给予帮助,当然也可以看出是场合作关系,这也是封建社会下最理性的选择,历史上废长立幼的例子,已经足够古人们去铭记了。


木剑温不胜


古代讲究“母凭子贵”,无论是皇家还是平民,女人生下儿子地位就稳固,而儿子中嫡子地位最高。

所谓嫡子就是“大老婆生的儿子”,在皇家就是皇后的儿子,民间就是正妻的儿子。所谓嫡长子就是皇后或正妻生的第一个儿子,妃子或者小妾给皇帝生的大儿子是庶长子。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一个家庭里嫡子地位高于庶子,而嫡长子地位则嫡子中最高的。为什么古人这么重视嫡长子?

中国人生活在关系网,由1个人开始,他关系的扩展是家人,再扩展就是社会或者说是国家。因此,家庭是“小家”,国家是“大家”,中国人“家国一体”。

那么,维护这种关系,就需要在道德、法律上给予确定。否则,某些人乱来,就容易乱套,破坏社会稳定。

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就开始打造这套制度,我们讲的“周礼”就是要维护这套制度。简单来说,周天子是诸侯王的头,诸侯王要服从周天子;而嫡长子就是未来家人的头,所有家人要服从嫡长子。

那么,儿子这么多,为什么要不选非嫡长子,像庶出的儿子、嫡子里的其他人?

当然嫡长子死掉了,其他儿子就会有机会。除此之外,选择嫡长子是有原因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首先,嫡长子容易确认,就这么一个,需要用心培养。而用“贤能”来选择,一个伪善的恶子很可能就会上位,对国家或者家族来说,承担不起这种风险。那么,嫡长子是伪善的人呢?来不及废除就是“投资失败”,这是“嫡长子”制度的代价……

其次,选用嫡子为贵,也是一种规则。大老婆是被视为“母仪天下”“母仪家族”的人选,其背后的资源、人脉相比其他配偶来说,往往是最强的一方。让她的儿子来继承祖业,是最优化的选择。

因此,古人重视嫡长子,绝不是随机定下的,而是理性博弈后的最好选择。


子屠龙


接班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上到一个国家,下到一个公司,接班人某种程度上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很多人会想既然继承人这么重要,那么肯定得选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来做继承人。所以嫡长子制似乎并不合理,毕竟一个人是嫡长子,并不意味着他能力最强。这样岂不是非常的不合理?

可问题在于能力强的人不好筛选。换句话来说,这在实际选继承人中操作性不强。比方说李渊有好几个儿子,无论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还是秦王李世民,能力都很强,那么到底该选谁呢?李渊儿子还少点,像康熙皇帝这样儿子众多的,评价起来就更困难了。毕竟评价一个人的能力是一件主观性很强的事情,不具有说服力。试问哪个皇子谁自然为自己的能力不如另一个皇子呢?

所以我们再很早的时候就实行了嫡长子制。嫡长子制并非是秦汉以后所发明的,而是从先秦的时候就开始了。

据说嫡长子制度起源于周公。根据《春秋·公羊传》的记载,嫡长子制度可以简单的概括如下: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简单的来说,继承人先选身份尊贵的,然后就根据年纪长幼,最后才是这个人是否贤明。这个制度自周公创立以后,成了“百王不易之制”。

为什么周公要创立这个嫡长子制度呢?因为周朝之前是商朝,朝政的王位继承是兄弟相继,这在实际操作中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比方说一个皇帝去世了,到底该他的兄弟继位,还是该他的儿子?这样是非常容易导致权力争斗,造成内乱。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周公创立了嫡长子制度。当然,这和当时的宗法制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因为父亲地位的继承问题上是宗法制度的核心。处于稳定家族的需要,必须严格的选择一个人拥有继承资格,从而将其他人排除在外。这便是嫡长子制度。

嫡长子制度确立以后,就成了公认的准则。历史上除了秦朝短命没有确立太子、清朝采取秘密建储以外,基本上大多数的王朝都是采取嫡长子制度。

比如朱元璋的儿子朱标去世以后,他就把自己的孙子朱允炆选为了继承人。


历史是什么


重视嫡长子跟私有制的发展是相适应的,只有当你有足够的财产需要继承的时候,你才会重视嫡长子,即便是古人,那也是“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从感情上说,父母一般都是爱子女的,但对不同的子女喜爱程度又不一样,而最受宠的,往往就是幼子。因为儿子大了以后要跟父亲分家,幼子最后分家,且分家时父母的年级已经比较大了,不得不说,父母对子女的溺爱是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的,幼子因而能够获得父母的爱。

幼子一般也更会讨大人开心,长子则因为见世面更多,更具有独立性,这就使得父母对长子和幼子是两种态度,长子要磨练,幼子要宠爱。

百姓家还不明显,到了国君家里,这个差异就较为明显了,如秦始皇,长子扶苏派到长城,幼子胡亥却是带着南巡。

话说回来,皇家注重长子尤其是嫡长子,也是有很多考量的。

自从禅让制下的远古民主崩溃后,私有制的家天下取而代之,据记载,夏朝的继承制度的父死子继,我们并不清楚是不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接下来的商朝却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相结合的制度。

商朝的制度很容易引发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君主没有弟弟继承的时候,他是要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还是兄长的儿子?如果是他的内心,应该是更倾向于自己的儿子的,可兄长的儿子必然心生不满。不满的结果就是政变,一旦发生政变,政局必将动荡,国家有危。

有人猜测商朝这种制度是因为当时农耕水平低下、需要经常迁徙,需要年长君主,但人均寿命短,前任君主的儿子很可能太小,没能力带领大家迁徙的缘故。不过到了商朝中后期,农耕经济有了不小的发展,商朝已经不必到处迁都,继承制度也多为父死子继。

周朝则真正确定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政治制度,显然是认识到了兄终弟及给政权交替带来的危害,周朝之后的朝代也基本沿袭这种继承制度,还延伸到社会各界,只要家中有足够财产的,继承制度基本就是这种。

嫡长子继承制有几大优点,一就是保证政权过渡的稳定性,而不会造成频繁的内乱。

从功能上来说,所有继承制度都有保证稳定性的功能,只是优劣的分别,嫡长子继承制的好处在于,嫡庶和长幼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妻为嫡,妾室为庶,这在子女出生前就确定了,而长幼顺序更是直接,谁先出生谁大。

二则是嫡子往往拥有庞大的政治、财产、人脉资源,有助于继位后迅速保持稳定,因为古代联姻往往都是作为正妻,而国君的联姻对象资源都不会太差,这就保证了嫡子有足够的资源,且长子年长,可以避免幼主失权的情况。

三则是嫡长子早早被确立为太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历练,当然,被当成活靶子搞的几率也大大增加,这就关系到太子本身的能力了。

不过这些好处都是相对,很多时候嫡长子继承制并不管用,因为有人在诸多方面超越了嫡长子,如唐朝李世民,大哥照样咔擦。后面的李宪就学乖了,乖乖让位给弟弟李隆基,李隆基对这哥哥也够意思,还追封其为皇帝。

到了清朝,皇权独尊到巅峰,以上说的都不适用,选谁继承看皇帝心意,皇帝想让谁接班就暗中选好,等他死了再拿出来。


平沙趣说历史


古人重视嫡长子,这一制度源远流长。西周时中国确立了宗法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所谓嫡长子继承制,指的是贵族,不论是天子、诸侯还是大夫、士,主要的家业都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吃肉,其余的儿子只能喝汤。

比如,天子的嫡长子可以继续做天子,其余儿子或做诸侯,或任大夫;诸侯的嫡长子是诸侯,其余儿子为大夫;大夫的嫡长子继承大夫之位,其余的儿子降为士;士的嫡长子还是士,其余的儿子可能就是庶民了。

西周为什么要确立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为何如此重要,以至于延续了几千年?甚至齐桓公在葵丘会盟诸侯时,盟约中还专门写了一条:“无易树子”,也就是说不要更换太子。

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保持权力传承的稳定。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说君主制的缺点之一就是君主的更替缺乏连续性,容易产生混乱,因此“人们把王位固定由某几个家族世袭,并规定了一种继承的顺序,以免在老国王驾崩之后发生争议……宁要表面的平静而不要贤明的行政,甘冒把一个小孩或一个恶魔或一个白痴捧上王座的风险,而不愿在选举好国王的事情上发生争论。”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发现了这一点,而嫡长子继承制就是一种非常确定的继承顺序,完全没有争议。只要不是嫡长子,不管你能力怎么样,都不能继承权位,从根本上杜绝了其他儿子的觊觎之心。

历史上经常出现嫡长子继承制没有顺利实行,结果国君的儿子们相互争斗,引起大乱的事情。比如齐桓公重病,他的五个儿子各自率领党羽争夺齐国国君之位。结果导致齐桓公饿死,五个儿子互相攻打,齐国一片混乱。齐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无人收敛,结果尸体上的蛆虫都溢出了房门。


第二,保证正妻娘家的权利。

嫡长子是正妻的儿子,而正妻一般出另一个自权势相当的家庭。比如天子的正妻可能是大诸侯的女儿,诸侯的正妻可能是另一个诸侯的女儿。

一个诸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另一个诸侯,必然希望两国结好,最好是世代交好。如何能世代交好呢?如果这个诸侯的女儿生了儿子能继承君主之位,两国的亲戚关系就能延续下去,岂不是世代交好了吗?

所以诸侯在嫁出女儿时,往往会让自己的侄女作为陪嫁,称为“媵”。这是一道保险,万一自己的女儿没生出儿子,还可以让自己侄女的儿子继承君位,保证下一代国君依然是自己的亲戚。

诸侯嫁女儿时,总怀着这样的期待。因此要用嫡长子继承制来保证诸侯正妻娘家的权利,否则会引起娘家的不满。

比如周幽王宠爱褒姒,想立褒姒的儿子伯服为太子,结果把正妻申后以及原来的太子宜臼废了,这一举动引起了申后父亲申侯的不满。太子宜臼跑到申国找自己的外公申侯撑腰,申侯勾结犬戎,杀死了周幽王,攻入镐京。这才有了平王东迁,西周灭亡,春秋时代开始了。



梦露居士


所谓的嫡长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这是有着法律保护的合法权利。以皇帝为例,娶妻生子,正妻必须是庞大家族的女子,只有强强联合,才能维持住中央权力。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双方结婚的对象,就要选择对己方有利的另一方。

嫡长子有什么优势?

假设狗蛋跟二丫结婚,那么狗蛋是可以有着很多的妾,但妾生出的孩子是没有资格跟二丫的孩子争夺资源的。这是属于家族博弈,不是你一哭二闹三上吊就能解决的,二丫的庞大家族可不是吃闲饭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她的地位。

大户人家的女儿可不会给人家做妾,做妾没底气,妾的儿子也就没底气,就没资格跟正妻的儿子争夺利益。虽然狗蛋的儿子们不管是谁生的都能分到家产,但正妻的嫡长子有优先继承权,他继承的是政治权益,而这恰恰是最实际的东西。

假设,狗蛋跟二丫这个正妻生了好几个儿子。那么就会有争夺遗产的狗血剧情,如果产业庞大,那就会出现手足相残的局面(如唐朝的李大跟李二)

那么如果避免手足相残?

这就得定个规矩了,定规矩是个不错的办法。在古代以长为尊、以兄为尊,老大自然就有优先权,在家族制度中,长兄为老大,有保护弟弟的责任和义务,所谓长兄如父嘛。发生什么事都得由老大撑着,所谓权力和义务是对等的,老大做的多,那拿的肯定也要多,这时候如果老二、老三蹦出来,那就是坏了规矩了。这就是立嫡长子的好处了,可以尽量的避免纷争。

历史上都是嫡长子继承嘛?

根据上面的说法,如果不是僭越,那就是势力产生偏向了。比如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李旦的三儿子李隆基,都不是长子,但李二在隋唐战争中表现突出又有人气;李隆基在政权争夺中有着绝对的贡献,所以他们坐上了皇位。

(李世民与李建成剧照)

当然,李二的皇位与李建成、李元吉本身实力不敌李世民也有关系。到了李隆基这里,大权在握的时候他也想过让位给他哥哥,但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哥吸取了李建成的教训,执意让位给老三,并说:

“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

因此,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无非就是实力继承制和权力继承制,想要获得完美的继承,除非你手里有筹码,光是一个嫡长子的身份是不够的,很多有势力的老二、老三会打破这个制约。

嫡长子是有着优先权,这是肯定的。皇帝或富贵人家多生儿子,就是怕嫡长子如果是个大傻冒或者忽然夭折、英年早逝什么的,也好有个顶上来。

但即便是顶上来的,也是选择嫡子,嫡子再不行就庶子。实在正妻无后,就从子孙辈里排辈排一个出来,大家族嘛,总有一个适合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