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农民舍得出去花钱吗?

Fan757125


五一假期,农民舍得花钱出去吗?

从小在西北偏远地区农村长大,对底层农民算是比较了解,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首先来看一下我们老家农村农民的收入情况:北方农作物一般两年三季,玉米产量高一亩地算1000斤,小麦算800斤,大豆或者其他作物算500斤。两年后农作物收入大概1000+800+1000=2800中间加上其他小作物估计总共收入3000块。我们家4亩地两年收入10000-12000之间。这里我们当做每年都有一个好收成把所有粮食作物卖了自己家不吃的状态家计算,并且一般是两个中年劳动力的收入。一个正常的四口之家除去一家人吃饭费用,农作物收入两年不到6000快钱,人均不到3000。这就是靠天吃饭手工劳作的山区农民的最理想收入了吧!这个收入一般也就够全家人温饱。

农闲时间农村家庭男性会出去打工,一般工地按照现在的经济条件每天收入150左右,一个人月全不休挣4500。

对于经济发展快速的东部地区,农村一个家庭劳动力一个月收入大概可以有4000×2=8000 上下,这个比西北地区就好很多了。

出去游玩,除了要有时间最看中的就是你有多少钱。网上有人说月入5万选择欧洲中端游,月入3万选择日本澳洲游,月入一万选择东南亚游,月入5000选择国内游,月入3000选择省内游…其实这个说的也有一些道理的。出行什么都要花钱,7天一个人省内游花费在2000-3000,七天国内游花费在3000-10000不等。这个费用已经让开始准备出行的很多人望而却步。

对于老家农民来说一年的收益全部20000-30000。要供养孩子上学,家里建房子,治病……他们真的不舍得花钱在除了生活必须意外的地方。对于我的父母他们是这样的。这些年来经济发现越来越好了,农村收入的也高了,没有了那些年的压力,农村的人们也开始走出去了看外面的世界。

世界那么大,都想去看看…总的来说,大家都有一颗出游的心,现实逼迫我们或许要做出其他的选择。农民们熬过了最辛苦的日子,他们也会去看看我们生活的世界。


奔跑de地瓜


先算一笔账,去年小麦一亩地大都700斤左右,一斤一元一角,一亩地收入770元,种地每亩70元,种子80元,化肥240元,秸秆粉碎30元,农药50元,收割70元,除此之外还有保险什么的。除去这些,一亩地最多收入200元。出门旅游吃喝拉撒都要钱,老百姓有经济能力去吗?能消费得起吗?拉动内需,不要指靠老百姓。就连最基本的去本市转转,一天下来也要好几百元,老百姓消费不起啊!


江山165940261


我是农村的,其他地方的农民我就不知道,我就说我身边的人,去年有位同乡去北京旅游,他是与越南打过仗的老兵,这个人很光荣,应该去旅游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前年有位村支书也是去北京旅游了,他夫妻去的时候很少人知道,回家就多些人知道,说是他儿子们请他们去的,他的儿子们打工赚到钱了,暗地里都知道他在村里兴修水利工程赚到的钱。第二年生产队长去长沙旅游了,可能是乡政府的指标和安排的,他老婆对我们说:旅什么游,去了三天庄稼地都没有犁,还有两种要赶种的作物也耽搁了。还有一对村叔村婶,(他们是五六年和五七年的)儿子女儿带他们去旅游,村叔没有去,村婶时髦点就去了,问他为什么不去,他说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去自己的都庞岭风景好。我是早在广东打工的时候每年都要去一趟旅游,那是公司集体旅游,也去十多处风景区旅游。


义文玉


我是农民的孩子,我的父母也都是农民,一辈子没有出过我们这个市,更别提五一,十一什么假期了,出游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法定节假日,当然他们也没有法定节假日,什么时候有事情做了就得去干活,并且五一也是农忙的一个季节,记得以前家里种的有豌豆,都要人工一个个摘下来,卖的时候才几毛钱一斤,现在好点了不种豌豆了,但是农民们大部分都在外面打零工,早出晚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如此,不知道你们那边是怎么样,反正我五一假期要是回村里,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年人在家,50岁的人都在外面工地干活,工地不放假他们就没有假期,这才是真正的劳动人民



襄阳吃喝玩乐大搜罗


首先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肯定不是农民,5.1是职场人的旅游黄金周,却是农民的农忙期,农民从今天开始正式进入农忙期了,根本不会有时间去旅游,我家现在就种地呢,爸爸妈妈已经50多岁了,每天还要凌晨4-5点起来种地,午饭也没时间吃,只能吃随身携带的干粮,晚上要7-8点才能回家,简单的吃一口饭还要准备第二天的种子农药,修理一下播种器,差不多9点左右就要睡了,想想很是心疼,但又很无奈啊,农闲下来我也会出一点钱支持他们去旅游,他们去过长城,今年准备去三亚,现在最大愿望就是他们能健康,我能多多陪陪他们





Ai阿旺


一万个舍不得,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汗流浃背赚到千把块钱就为了一个“五一”小长假把所有的积蓄当作水漂,那是不可能地。虽然钱总是要花,但也不是这么花;要花也要花的有个价值。原本农民在家耕田种地都挣不到几个钱,够吃够用已经很不错了。

想起八几年那时我家煮饭还是:“一半是米;一半是玉米头”混合着煮,不懂得煮还是煮不熟的呢,偶尔能填饱肚子都是哈哈大笑。炒菜的时候连猪🐷油都没得大动手放过都是用筷条插一两次油罐里来放多插一次又被骂,感觉那时苦穷的要人命,一个月有次油渣吃都像得吃龙肉一样,兄妹几个都争分夺秒的抢;筷子都叮当叮当响。感觉当时从来没见过猪肉,的确当时很少见家里有肉吃,除了那些大节日外还真是没见过过肉。想想当时还是蛮有趣……

现在日子好过一点了农民们也懂得当时的困苦,所以说现在五一要农民去旅游他们是一万个舍不得。





麥艺


既然提到了农民花钱旅游的问题,我想这不是一概而论事情。

肯花钱的农民还应该是极少数。如城市圈内人,得到拆迁款的人,经商的等这些特除的农民。

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花钱旅游只是希望。

我是农民60后,一直从事货车运输,收入相对他人来说还是偏高的。儿女们婚事房车掏空了我的所有积蓄。至今我还有房贷。所以成百上千的花钱旅游没有指望,更不能停下来休息,人情世事,喜事丧往,到处等着还没有挣到手钱用。真的身心疲惫,不堪重负。

不要说我们农民花钱旅游,就是有人付费我也不能去旅游。因为我耽误不起那时间……!

农民的钱是点点滴滴攒出来的,省吃俭用也是没有办法。有谁不想出去旅游?可花掉钱那可是血汗钱!

国家多放面的经济政策惠顾了农民,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可农民的收入远远赶不上现在的高房价和高消费

所以说农民真的舍不得花钱去旅游!

我讲咱农民

别无他意


作平8977


说说我的父母,他们今年都是60多岁的人了,种了一辈子田,我的印象中他们的假日就是下暴雨、下大雪、春节、亲戚家过事情、还有就是生病,哪里有什么五一、十一!生活在城市的人很难理解或许会抬杠,我也知道有些通过买卖做生意发家致富的农民,但我说的这种农民会占到80%以上就是这样。以前看到过一个段子:说某个人到了乡下某个地方看到那里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像似仙境,就情不自禁说,我要是住在这里天天都可以游山玩水,多好啊。旁边一个农民老人家听了就随意说,哦,我家的一条大黄狗整天就是这样。


pengshangui


别的地方不知道农民过的怎么样?出不出去玩?拿我们村子举例。99%都有私家车,95%的都在城里买房,村子里面广场舞,篮球场,乒乓球室,羽毛球场地,健身娱乐设施样样不必城里少。村里各大主干道都是沥青柏油马路,次干道都是水泥路,村前村后俩座公共厕所,每天专人打扫。家家户户门口小花园。哈哈!感觉做梦一样!😂😂😂在30年前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们村也会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在我们老家每年都N多次组团出去玩,像我爸每年都出去玩一俩次。他说都是黄土没到脖子了,玩一次是一次,家里呢也不像以前那么拮据了,不差这点钱,出去转转玩玩。今年打算去宝岛台湾看看,我爸是退伍老兵,(参加过珍宝岛对战役),在家海峡两岸每期必看。所以特想去看看宝岛台湾。今年我也一定会如他所愿!

如今我们村子的变化跟国家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离不开!别人怎么喷不管反正我觉得,我们村里所有人觉得,这个“带头大哥”真的不错!!!


镇江锅盖面好好吃


我爷爷这不五一就要去云南旅游了,他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

爷爷当了一辈子农民,他很有当商人的经营头脑,现在农村的地都荒了,年轻人出去打工了,在农村最多的就是荒地了。

这可把他乐坏了,以前他的地都在很远的山里,现在家门口四处都是荒地,以前种别人的地还得交租。现在过完年很多户人都把地免费给他种。

爷爷雇了很多他们一般有体力的老年人,春天开始种烟,管理竹林。等烟田收割完了,他开始种水稻,此时他又种了很多花生,地瓜玉米之类的庄家。



秋天的爷爷忙的不亦乐乎,收割稻子。有空卖点地瓜,花生,玉米。卖完稻子,他又砍竹子去卖,爷爷春种秋收就收获了好几万元的利润。

冬天他也没有闲着,勤劳的人,不管做什么都可以变成钱。爷爷去山上砍那些死掉的树木拿去窑里烧木炭。把自己种的糯米用来酿米酒,一个冬天他卖木炭米酒也收获不少。


平常他养鸡卖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虽说很辛苦,但是他也不会亏待了自己。爷爷虽是一个农民,但是,中国很多城市他都去过了。比我们这些年轻人还想的开,过的潇洒。

他常说,钱用完再赚。是的,人生苦短,活着好好赚钱,但是也要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