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见到作家本人?

阳光下的彩色泡泡123


我见过的作家

我见过的第一位作家是蒋锡金。1976年我从部队退伍分配到一家工厂当工人。厂里广播站的广播员就是蒋锡金的小女儿。转年 我提干进入机关生产科做科员,与她熟悉起来。得知他的老爸解放前是诗人,现在东北师大中文系任文学教授,于是就找机会到她 家拜访。那时“文革”刚刚结束,老教授们都住在“筒子楼”里,蒋老家也不例外。在狭小局促的房间里,我见到了以往心目中很 神秘高大的作家。年过花甲的蒋老经过那场浩劫,显得比较苍老,本来很高的个子,由于腰弯了,就没那么高大了。但是谈起现代 文学,老人滔滔不绝,尤其抗战时期的文坛掌故如数家珍,令我肃然起敬。更让我敬佩的是老人的认真。厂子里一个同事生了小孩 ,请他取名字,他竟搬出厚厚的《康熙字典》一页一页地查!

1978年经过“文革”后第一次全国统一高考(1977年是各省出题),没读过中学的我勉强及格进入大学中文系学习,主修方向就是 现代文学,研究的对象也都是蒋锡金的老朋友:萧军、萧红、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1982年春,大学毕业实习考察,学校组织 毕业生到北京,我又见到了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还有罗烽、孔罗荪等著名作家。

1983年我到报社副刊工作后,见到作家的机会就更多了。有时是采访,有时是约稿。我有一个小本子,我见过的作家不少都在上面 签了名,现在几十年过去,应该也算“文物”了。1988年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的第一本特写集《文艺百星——新闻人物访问记 》,其中就收入了25个我采访过的作家。

1993年南下深圳后,我没有再做副刊编辑,而是被分配做新闻报道,于是与作家打交道就少了,但是还是很关注老朋友的消息。比 如号称文坛第一快枪手的张笑天,后来做了吉林省作协、省文联的主席,创作了《开国大典》电影剧本;杨廷玉写了电视剧剧本《 女人不是月亮》……

其实,作为普通文学青年,要见到作家,虽然比不上记者容易,其实也不难。最快的捷径就是出席签名售书仪式。这种场合作家都 回到场,而且与读者近距离接触。

2019.3.24午


手机用户作家沙金成


这要看你见哪位作家了。有国内的,有国外的,也有健在的,也有早都离去的。比如国内健在的一般都可以见到的,只有你有这个恒心。但是见的理由是什么?我想无非就是喜欢他,想当面请教。跟他说说话。很多大作家都工作在作协,出版社,杂志社等文化部门,托人引荐,上门主动去找之类的,都可以。但是要读懂一个作家就去研读他的作品,作者要说的话都一般在作品里说了。比方,我们读路遥,读《平凡的世界》《人生》,我们还要读他的《在困难的日子里》《早晨从中午开始》等等,凡事与他有关的都要去了解,不见面也罢,只要读懂他就可以了。


乐僧书田


写信,我认为过去的作家只能画上见,当下的作家,视个人性格,前提你需要读他写的书,了解他这书的想法,建立共同语言,这样你信息到了,他会见,当然有的不会见你,


缪驰62626


对于自己喜欢的作家,不一定非要见到其本人,而且其本人不见得每个人都要接见。心仪作家,你只要成为他(她)最忠实的读者,就可以大致了解其本人。“神交”未尝不可呀?


csx86470642285


关注他的动态,在他出书庆典、签字售书、参加其他活动时,都可与他进行交流。


GB平城某男


不知道有啥好见的,见到你会发现就是一个普通人。跟你身边的一些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