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姬发为什么成不了“千古一帝”?

天下历史风云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周武王姬发推翻了纣王残暴的统治,建立周朝。对于整个周朝来说他是功不可没,但在历史的长河里,他只是一个朝代的更迭者,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杰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姬发的成绩:

带领众诸侯攻打商朝首都朝歌城取得成功,灭商建周;

建立周朝后对有功之人进行分封诸侯;建立土地井田制,确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权;建立礼乐制,通过一系列的道德约束达到消除社会矛盾、规范身份和行为。这也是儒家思想最早的雏形。

对于姬发的这些成绩,我们再一个个来分析。

带领诸侯攻打朝歌城,说明姬发有领导的能力,大家愿意随便他。但是姬发集团能够有这么强的号召力,更多是他爸爸姬昌的功劳!周文王姬昌在西岐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一大批追随者,姬发是继承父亲的遗志,也是利用父亲积累的人气去讨伐纣王。这个情况有点像孙权,虽然是东吴老大,但威名却不如父亲孙坚。

姬发建立周朝也是顺势而为,分封诸侯更是没有什么创新。因为分封制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论功行赏在当时来说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姬发建立的土地井田制应该算是一个创新,这个制度也跟随了周朝将近800年历史,直到秦朝时期才被废除。井田制规定土地归天子所有,谁想要土地就要经过天子的同意,通过封赐的形式给予土地。这个制度听起来很先进,但与当时的分封制一起实行的时候就失去意义了。分封制配合土地井田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就成为了一个口号,没有实质的意义,因为分封出去的土地,天子只有收租权,并没有管理权。只有在诸侯不听话的时候,可以通过征伐把土地收回来。然而到了周朝末期,周天子已经无力征伐诸侯了,土地也自然不可能再收回来。

最后来说说礼乐制,姬发建立的礼乐制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特别是被儒家派发扬光大以后,礼乐制度的影响就更大了。不过在周朝时期,把礼乐发挥到极致的不是武王姬发,而是他的后人周成王和周康王。成康盛世就是在礼乐制度下创造的第一个盛世,促成这一盛世的人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因此孔子的第一偶像并不是周武王,而是周公旦,甚至在他年老的时候还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从此后人便把睡觉说成“见周公”也是出自于此。

由此可见,周武王姬发虽然是周朝的创始人,但他的功绩和成就都还没达到“千古一帝”的标准。


水煮汗青


首先要说"皇帝"这个称号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秦始皇扫平六国,一统天下。车同轨、书同文、统一了文化和度量衡,如果没有秦始皇,我们国家将会像欧洲一样,小国林立,像战国一样,攻伐不断。 正是有了秦始皇,汉族才逐渐形成。


秦始皇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自认为其功超过了远古的"三皇五帝",故而将称呼由周朝时的"王"改成“皇帝"。

周武王姬发是文王姬昌的二儿子,长子伯邑考被送到商都朝歌做为人质,后来被纣王所害。文王遍访西岐,招纳贤士,招来许多天下豪杰,姜子牙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文王薨武王立(应当为西伯,还未称王,文王也是后世追认),姜尚趁纣王军队主力远征淮夷之时,进攻商都朝歌。纣王临时抽调的奴隶在牧野阵前倒戈,纣王自焚于鹿台,商朝灭亡。



武王登基只有三年,武王病死,年幼的周成王继位,国家由武王之弟周公旦和召公辅佐。因此说武王虽然有旷世之才,耐何天嫉英才,英年早逝,没有来的及成就雄功伟业,加之周朝称王,因此姬发称不上"千古一帝"。但其扩大了华夏领土,不愧为一代名君。



行云流水1437995


周武王姬发是周文王姬昌的嫡次子,周文王去世后,姬发继承周文王的位置,后来姬发举义旗,因为纣王无道,所以周武王得到很多诸侯的支持。


后来周武王姬发在孟津会师,之后打进朝歌,纣王也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姬发得以尊为天子。

武王伐纣成功后,就大封诸侯,之后就任用贤能贤能,治理天下。

但周武王在做上天子之位没有几年就离开人世,他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改革和治理。之后他的儿子继位,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为辅政大臣。

周公旦忠心耿耿,励精图治,制定周礼,所以周公旦在后世的地位也非常高,也被称为是贤明之人。

因为周武王姬发灭商后,真正执政的时间很短,还没有来的及有所作为,所以没有被称为千古一帝。

但周武王有卓越的眼光和过人的气魄,同时周武王姬发又有较高的人格魅力,在灭商伐纣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他良好的品性,所以周武王虽然没有被成为千古一帝,但却被后世称为是千古明君。

在封神演义中,商纣王无道,荒淫无度,宠信妲己,乱杀无辜大臣,听信谗言,后来囚困周文王,文王长子伯邑考被杀后,文王回到西岐。选聘重用姜子牙。

文王去世后,武王继位,姜子牙辅助武王伐纣,在当时武王因为名声很高,所以隐然成为天下诸侯之首,最终武王伐纣成功。


周武王在灭商几年后就离开人世,也因为如此,所以有的人觉得周武王最大的成就就是武王伐纣,但虽然去此,但他对后世的影响却非常深远。


中孚鉴


这问题搞笑,周武王姬发是王,不是帝,又怎么能成为千古一帝呢?

中国历史上,真正有“皇帝”这个称谓,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所以他也被称为“始皇帝”。在此之前,天子都是王,没有帝这一说。



而且,能被称为千古一帝的人,似乎至少得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有重大制度建设;

第二,有重大军事成就;

第三,在位时间长久;



反观周武王姬发,在位期间几乎没有什么重大制度建设,只是初步建立起分封制;除了伐纣灭商以外,也几乎没什么重大军事成就了;周朝建立后仅仅三年就去世了,在位时间短。



所以,周武王姬发也没资格被称为千古一帝。


达摩说


说起来这件事情的话,我们必须要谈到千古一地究竟是什么样子,才能够被称为千古一帝呢?

仅仅对外展开军事掠夺,显示自己国家实力强盛,这一点远远达不到千古一地的要求,千股一定要求的是在接下来几百年乃至千年的时间里面,你所制定的规则,或者是你所制定的礼仪,能够对当时产生影响,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秦始皇当然是千古一帝,但是时隔2000多年以后,秦始皇在千年以前所定下来的规则,自然就做了古,但是在他之后的近千年时间里面,所有的帝王都按照秦始皇的设想建造了封建帝国!

姬发当然是一个开国之君,它灭了商纣王,然后成立了周朝,可是问题就是他并没有给周朝建立一个稳定或者统一的体系,周朝800载江山并不是只建立在一个分封制上面,如果只靠分封制,周估计在西周灭亡的时候,就会被其他诸侯给吞并!

周朝到底依靠着什么维持了800载江山,楚庄王进入中原借问九鼎之重,结果却被周王朝的礼仪给击败,此时的周王朝早已是咸鱼一条,他哪来的实力去威慑楚国,只有自己曾经创造了礼法,而周公创造的周礼,就是能够让大思想家孔子都能够俯首帖耳的礼仪和制度。也正是因为周礼的存在,让周王朝的江山延续了800年。

如果说周武王能够击败商纣王,并且独自创造周礼,推行全国的话,姬发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但是偏偏这件事情是交给他弟弟去做的,在这里我就说一个小故事。

周武王在打败了商纣王以后,获得天下的赞赏,因此天下很多人给她送来礼物,其中最著名的有人送过来一条大狗,这条狗特别听话,能够做出一个就是像常人一样作揖的姿势,(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周武王觉得这条狗很好玩,陪他在深宫大院里面玩的很久,都不去处理朝政了,这件事情给其他人留下了很重的心理阴影,虽然后来有人想尽办法把他给劝了出来,但是这件事情确实不应该发生。

相比较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周武王姬发还是上切一点火候!


漩涡鸣人yy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是真诚为人民服务的人都不在意这些事情,千古一地也好,千秋大业也罢,惟一人之托,达则兼济天下。我们伟大的领袖开国至今保持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红心,直达周武王的盛大开业景象!周武王十分喜欢格言警句,也喜欢运用这些格言警句启迪当时高管思想政治境界,就像曾经的语录。周武王伟大,赤旗永不落。


兆昌416


因为他并没有什么开天辟地的做法。并没有真正大一统。也没有统一文字等等。攻灭太行山上的小国,打掉朝歌的屏障,占领太行八陉和占领函谷索道也不是他的功劳。太伯奔吴,四方游说方国对商进行骚扰战消耗商的国力也不是他的功劳。甚至他消灭商的理由都没有进步意义,什么不重用亲族,那反过来帝辛就是唯才是举咯。


重甲强弩长槊游骑兵


武王伐纣在根本上没有改变当时的奴隶制社会制度,只是以周代商的改朝换代。周武王灭殷商后,分封诸侯。但是他的当政时间只有4-5年,来不及进行改革,建立制度就去世了。正因为周武王当政时间短,没有改革,创立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奴隶制,历史功绩少,所以他没有成为千古一帝。周朝的礼乐制度在周成王,康王时期由周公等人创立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