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班北京世園會上的山西“新家園”

2019年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以下簡稱北京世園會)將於4月29日至10月7日在北京延慶舉行。北京世園會是繼1999年昆明世園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後中國舉辦的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性博覽會。此次,山西園將以“三晉新景觀、美麗新家園”為主題,亮相北京世園會。

距離開幕還有13天,山西園會籌備情況如何?有哪些亮點?山西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山西展園主體建設已全部完工共3050㎡室外展園

山西晚報記者從省林草局獲悉,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山西展園主體建設已全部完工。此次世園會,我省將通過室外展園——山西園、室內展區兩部分向世界展示我省近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和花卉產業發展的成果。目前,山西展園主體建設已全部完工,綠植也已栽植完畢。

據省林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室外展園面積為3050㎡,以“三晉新景觀、美麗新家園”為主題。園區分為入口景觀區、巍巍太行景觀區、綿綿呂梁景觀區、滔滔汾河景觀區、悠悠文化景觀區五部分,將建築、綠植、花卉、文化融為一體,完美展示了我省文化璀璨、人才輩出的人文形象,表裡山河、生態美好的壯麗形象,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安康形象。

而佔地100㎡的室內展館,則是以“花冠上的新山西”為主題,以植物造景為主,注重花卉園藝新品種、新技術和新產品的展示,突出花卉植物造景及其應用,充分展示花卉園藝發展的新理念、新材料、新成果。

山西園的建設,緊扣綠色山西發展的宏偉藍圖,充分運用荀子文化、晉商大院等人文元素和太行山、呂梁山、汾河等自然元素,構建了“太行之雄、呂梁之秀、汾河之美、三晉之夢”的表裡山河空間架構,完美展示了山西文化璀璨、人才輩出的人文形象,表裡山河、生態美好的壯麗形象,人民幸福、社會和諧的安康形象。

主題綠牆展示“表裡山河美麗山西”主題

在山西園的入口景觀區,有晉門和主題綠牆兩處景觀。

晉門,是山西園的入口,建築形式源於山西民居特點,厚重、古樸、靜雅的磚雕、木雕、石雕3種標誌性建築符號,展現了濃郁的山西特色。尤其是兩邊牆上的梅、蘭、竹、菊磚雕圖案,拙樸蒼勁、惟妙惟肖。

在山西民居建築中,另一個鮮明特色就是雕塑。山西的木雕藝術歷史悠久,構思奇特、造型逼真,既有北方的雄渾又有南國的秀麗,種種藝術造型無不預示著對自然的崇拜和對幸福的嚮往。

綠牆,就是“表裡山河美麗山西”主題牆。穿過晉門進入展園,映入眼簾的是這片濃郁的綠色。這不僅是綠色山西的嚮往,更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山西林草系統對全省3700萬人民的承諾。

山西曾一度生態脆弱,為破除這一發展瓶頸,2016年,省委書記駱惠寧在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強調,山西要塑造和展示表裡山河、生態美好的壯麗形象。這一要求,勾勒出一幅“流域按山系集中佈局,以生態脆弱區、重要水源地為重點,實施大規模植樹造林,啟動新一輪退耕還林,推進城鄉綠化廣覆蓋,加強永久性生態公益林立法保護,持之以恆構築京津冀綠色屏障”清晰可及的發展路線圖。

山西省林草系統下決心,要在2020年完成造林綠化200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增加到23.5%以上,力爭林業對全省農民增收貢獻率超過23%,靠林業支持和帶動42萬左右的貧困人口增加收入。

多種觀覽體驗遊客可穿峽谷、走“掛壁步道”

巍巍太行,幹石山上凝綠魂;綿綿呂梁,荒山丘陵強民生;滔滔汾河,興水增綠披錦繡;萬剪盒院,三晉文化鑄精神。

2019北京世園會,山西展園將以入口景觀區、巍巍太行景觀區、綿綿呂梁景觀區、滔滔汾河景觀區以及萬剪盒院景觀區五大景區展現三晉大美風光。

展園入口取名“晉善晉美”,建築形式源於三晉民居建築之首“常家大院”的隨牆門,以厚重、古樸、靜雅的標誌性建築符號,展現濃郁的山西特色,兩側臺地對稱佈置,烘托門區核心主景觀,形成穩重、堅實之感。

在巍巍太行景觀區,太行山山勢陡峻挺拔,用現代手法演繹太行的雄、奇、險、峻,並以山體間的橫谷表達“太行八陘”,為遊客提供跨水、穿峽谷、走“掛壁步道”、俯瞰花谷、登頂遠眺等多種觀覽體驗,讓遊客有身臨太行的直觀感受的同時,展現山西林業生態建設的波瀾壯闊,展現太行老區人民改天換地、重整山河的宏偉氣魄。

綿綿呂梁山、林果飄萬頃,體現著民生林業的幸福內涵。呂梁山區既是革命老區、貧困山區,也是生態脆弱區。綿綿呂梁景觀區共包括金山銀山、杏花香、梯田採風、果樹盆景園四處景觀,展現呂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汾河是山西人民的母親河,孕育了山西的古老文明,承載著三晉的悠久歷史,但是近現代以來,汾河流域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滔滔汾河景觀區將通過汾源靈沼、清潭疊翠、淨水流芳三個景點來呈現汾河源頭之景,並對生態淨水技術進行展示。

山西是華夏文明發源地,傳承中華文明五千年。萬剪盒院景觀區將通過萬剪盒院這一統一元素,將三晉大地四大典型文化片段進行集中展示和多樣演繹,聚焦三晉文化精神的繼承與發揚,將山西五千年厚重的人文印象深植於遊客心中。

四處萬剪盒院平面佈局形式取自山西大院,採用軸線式佈局,層層遞進,遊覽過程給人帶來穿堂過院之感。山西的民居都是高牆大院,與盒子有相像之處,剪紙又是山西的傳統藝術元素,故此景區取名“萬剪盒院”。四處萬剪盒院取統一之佈局,具體落實到設計上則可與不同的景觀用材、水景、綠植、花卉、虛實關係等元素、手法相結合,以體現各個盒院的專屬文化特點。

山西晚報記者 李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