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走出“哄猫吃辣椒”的困境?

hwy123456


实话说,看到这个也是自我反省了好久。作为一个带学生的人,我也深知这一块的压力很大。你对孩子随和,他不怕你,不听你的话;你凶,他逆反,关系容易远。

我们也不想对孩子不随和啊,可是家长的压力在啊。公立学校的老师,还有学校的压力,很是让人头疼。而且学生这个起起落落成绩,真的是让人揪心。

而且,很多,甚至是大部分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老师讲的比较基础,等到考试时候,题目难度直接上升。也有孩子上课不听全,等下课了找老师补,这个补起来就真心累了,除非一对一。

如果要让教育走出“哄猫吃辣椒的苦境”我认为需要以下几点把:

一.改变升学考试的机制

目前这种考试成绩论英雄,论学校的制度,大家都知道有问题。但是中国人口基数大,地域教育质量不一样,一时半会儿是很难解决的。有人说义务教育阶段还好,学校差距不大。其实不然,公立学校之间还有教育质量的差距,还有一些名气大的私立学院。

我倒是认为,教育局可以多方向发展。比如艺术,体育,历史等等,可以纳入考核科目。学生任意选一门等等。这个和特长生不一样,包括小学。

同时参考平时表现成绩作为考学的一部分,弱化应试教育。考试题目不允许超纲,尤其是数学,真是吃尽了苦头。


二.家长放平心态

基础抓牢,有些事情也不能操之过急。

我看的最多的,甚至大部分,都是家长自己学习不怎么样,却是要求孩子要求很高。

也许是自己缺失了,害怕孩子也受苦,这个心里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心态也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和你学,心浮气躁,只怕也学不好。

三.多重视学业外的教育

重视孩子品质等,孩子之所以是孩子,就是因为天真烂漫的形象讨人喜欢。但是现在网络大爆炸,信息大爆炸,导致现在很多孩子太早熟,真的不是很可爱。甚至有一些孩子,受到了负能量影响多。

我一直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去游学。这个游学不是什么教多少钱去什么亲自游什么的,也不是一定要去国外。实在不行,定期去周边的名胜古迹转转,让孩子记一些家乡名人等,都是帮助很大的。还可以让孩子安排行程,规划好预算。



感伤的秋季


哄猫吃辣椒,这句话形容的很现实,哄,是要通过友好的形式让你接受,比必须要人性很多了。

猫吃辣椒,那肯定是吃完以后很痛苦了,很后悔上当了。

这样形容现代教育还真的很到位,解决这样的教育模式还真的很难,只是很多人望而而已,是否能走出困境,是需要很多的努力。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基本上1/3的时间都是在接受必须的教育,而且是花很多钱的教育,我认为有些家长真的是费尽心思,付出得到的结果却不一样。

很多的神经学研究者和心理学权威人士经过很多年的专业研究发现,0至3岁的孩子是智力和性格的定型时期,这段时间才是真正的教育时间。

这段时间,假如不培养健全的人格,又怎能期待他长大以后能够拥有,健康成熟的处事态度呢?

所以说,做家长的没必要在孩子上学前班,挑选很好的幼儿园,花费很多的钱。

4至7岁,就是锻炼和大家能一起玩儿的时间,学习知识的好坏和幼儿园的好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8至18岁之间的在校学习是锻炼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

这段时间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时期。

德:是要排在首位的,没有好的德行如何服务社会呢?社会是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是好人,社会就会安定。

智:是通过学习知识来开发智力,让人变得聪明,有智慧来进一步完善人性的修养。

体:通过学校的体育锻炼,让人得到健康的体魄,身体是一切的基础。

18岁,我认为从各方面都是成熟的了,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就应该有根据个人爱好进行专业学习,社会上的大多数工作还是技能性占大多数的,研究高端技术的毕竟是少数。

所以,我认为教育从初中毕业就应该有自己的选择,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没必要上大学,其实很多的工作,大学的学习并没有起太大的作用,反而浪费了很多的精力和金钱。

现代人比过去人聪明多了,没必要用时间换取不太实用的大学毕业证书,其实,现在很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以后,参加工作技能并不能适用于工厂的实际操作,还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进行培训,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全国真正需要高学历人才的企业能有几个呢?

我认为教育就是培养服务于社会的专业人才,才是最主要的。





老牛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