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有毒不能吃,会致癌?如何正确使用味精?

旒孟5A0G1160


谷氨酸钠无毒,没有致癌性,可安全食用

味精(谷氨酸钠)是谷氨酸的钠盐,谷氨酸是最丰富的天然存在的非必需氨基酸之一。谷氨酸天然存在于番茄、葡萄、奶酪、蘑菇和其他食物中。


味精在食品工业中被用作具有鲜味的增味剂,增强了食物的肉味,咸味,跟天然存在的谷氨酸在食物中的作用完全一样,例如炖菜和肉汤。它最初由日本生物化学家Kikunae Ikeda于1908年制成,他试图分离和复制海带的味道,海带被用作许多日本汤的基础。味精作为一种增味剂可以平衡,混合和圆润其他味型的感知。[头条·小宇堂—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已授予谷氨酸钠公认的安全认可。一种流行的误解是,味精可引起头痛和其他不适感,被称为“中餐馆综合症”,但双盲测试未能找到这种反应的证据。欧盟将其归类为某些食品中允许的食品添加剂,但有用量限制。


谷氨酸作为大脑中的神经递质起作用。它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意味着它会刺激神经细胞以传递信号。有些人声称味精会使大脑中积累过量的谷氨酸会对神经细胞产生过度的刺激。

出于这个原因,谷氨酸钠被某些人贴上了“兴奋毒素”的标签。对谷氨酸钠的恐惧可以追溯到1969年,当时一项研究发现向新生小鼠注射大剂量的谷氨酸钠会引起有害的神经系统影响。从那以后,像拉塞尔·布莱洛克(Russell Blaylock)的《兴奋毒素:杀人的味道》这样的书让这种对味精的恐惧传播开来。

上图:妖魔化味精的就是这本书


确实,大脑中谷氨酸的增加会造成伤害——摄入大剂量的味精可以提高血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在一项研究中,大剂量的味精摄入使血液谷氨酸水平增加了556%。然而,饮食中的谷氨酸对你的大脑几乎没有影响,因为它不能大量穿过血脑屏障。

总的来说,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能够表明,正常饮食情况下,味精会起到兴奋毒素的作用。



焦谷氨酸没有致癌或有害的相关资料

也有资料提到味精加热之后产生的焦谷氨酸对人体的有害,但这似乎是没有根据的。

焦谷氨酸可以通过在180℃加热谷氨酸而形成,加热过程导致两个谷氨酸分子丢失一个水分子而缩合为焦谷氨酸。 在活细胞中,它可以通过γ-谷氨酰基环转移酶的作用从谷胱甘肽合成。焦谷氨酸可能在谷氨酸盐的储存中起作用,并起到抗谷氨酸能的作用,包括在脑中,它作用于大脑的胆碱能系统。


焦谷氨酸的钠盐为焦谷氨酸钠,用于干性皮肤和护发产品,因为它是一种保湿剂。它具有低毒性并且不会对皮肤有刺激性,但受到成本过高限制,因而在产品中少用。

L-焦谷氨酸还作为益智膳食补充剂在线销售。在一些矿物质补剂中发现了吡咯烷酸镁,它是焦谷氨酸的镁盐。



避开剂量来谈毒性是耍流氓

谷氨酸摄入导致症状的阈值剂量似乎约是每餐3克。但是,3克已经是非常高的剂量——约为美国人平均每日摄入量的六倍,日韩人日平均摄入量的三倍。[头条·小宇堂—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但一些研究人员推测,如此大剂量的MSG能使微量谷氨酸穿过血脑屏障并与神经元相互作用,导致脑肿胀和损伤。

也一些人声称味精也会引起易感个体的哮喘发作。在一项32人的研究中,40%的参与者经历了大剂量MSG引起的哮喘发作。然而,其他类似的研究未发现MSG摄入与哮喘之间存在任何关系。


总结

味精(谷氨酸钠)安全……下面这个英文小传单基本上概括了本文的内容。

上图:最后一排红字说“没有明显的证据将味精的摄入量与令人不悦的症状联系起来”


小宇堂


1、味精无毒:谷氨酸钠,怎么会有毒?谷氨酸虽然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但重要的营养代谢过程缺不了它。

2、味精不会致癌:所谓味精过热,产生的焦谷氨酸钠致癌,是无稽之谈。焦谷氨酸钠,只是没了鲜味。就和白糖被炒成糖色一样,仅仅是没了甜味。

3、正确使用味精的方法,一个是适量:加多了没用,反而味道差——与合适的盐配合才鲜;二一个是:凉拌时先用水融化,炒菜做汤炖煮时,头关火再放,鲜味十足。

4、鸡精才是:一半味精,一半添加剂,谨慎选择吧。

本人多年从事食品生产与食品营销工作,相关问题探讨,请关注头条号


老C大话零食



用户羊洋倡导科学饮食


正确不了!超过100℃在中餐中是常态!但是正确是不超100℃!中餐油温远超这个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