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人语迟?别用"好话"遮住宝宝"缺点",18个月语言能力见分晓

有时候看到一个机灵的孩子滔滔不绝,我们总会感叹,这孩子真是会说啊,而作为家长,总会非常骄傲。但若是一个孩子,已经18个月,还迟迟不开口,那么别人或者爹妈,也只能用一句"贵人语迟",来遮掩一下自己内心的不悦。

因照顾大宝而耽误小宝"语言教育",宝妈悔不当初

小金在大宝6岁的时候,生下了小宝,哥哥很疼爱妹妹,家里人看着也是很开心。但是,妹妹都已经18个月了,还是不会说话,妈妈急得直打转,生怕孩子语言发育有问题,便带去医院检查。而医生的检查,说没有任何问题,于是妈妈问,是不是"贵人语迟"?医生很是无语,让宝妈别用"好话"遮住宝宝"缺点"。

而后医生给宝妈分析,妈妈才知道,原来是因照顾大宝,而耽误小宝的"语言教育"。小金在妹妹5个月的时候,就去上班了,奶奶白天在家,就帮着带妹妹,但主要的,还是妹妹在地上随意爬。到了晚上,小金回来了,又要顾着儿子的学习,所以哥哥和妈妈,都没有时间和妹妹说话,爸爸又很晚才下班。所以,小金回忆了一下,自己和家人,还真的很少和妹妹交流,主要都是她玩儿自己的。

小金自然是后悔不已,回去之后,便大量增加了陪伴妹妹说话的时间,终于在20个月的时候,妹妹开口叫了声妈妈。每个娃娃的语言发展,其实都是有自身的一个过程,孩子之间也多多少少有着差距。所以很多宝妈以此为借口,便不太在意孩子的"语言发育"。但其实,家长对娃娃的语言发育,只是不要太焦虑,却不是让家长毫不关心!

18个月语言能力见分晓

18个月,是看一个娃娃语言能力的一个分割线。对于有些娃娃,才是刚会说话,但是有些,却已经会数数、说小句子等等。而会说句子,是孩子莫名会说?肯定不是,这都是和家长学来的,而且不是信口胡说。会说话的,在说话的时候,要比不说话的时候思考多很多,其实这时候不只是语言能力见分晓,有时候,说话的"含金量",也是思维能力的体现。

语言该如何"发育"

首先,最不支持依赖电子产品、早教机等,来提高娃娃们的语言发育。因为,在面对这些机子的时候,孩子是温暖的,机子是冰冷的,他们之间没有感情的交流,孩子就缺少了互动所产生的思考。

所以,语言发育,最重要的,还是爹妈和娃娃之间的联系。从一岁以内简单的"爸爸妈妈"发音,到一岁后,多和娃娃沟通,提升他的理解能力,再到2岁后,娃娃很爱说话,家长就多陪着说……一步一步,家长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有温度、有感情的沟通,才能让宝宝语言"发育"得更好。

小编家的小喜包,就一直给她读绘本、多和她说话,12个月的时候,说什么基本都能理解,13个月的时候,除了家人称呼,猪狗猫都会跟着叫,现在17个月,都会"作诗"了,算是语言能力比较强的了。你家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