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车事件发生后,汽车媒体大V们集体失声,他们到底有什么顾虑?

天行玉龙


因为从惯例来说,4S店,或者品牌方都有足够实力去搞定,然后发通稿给各大媒体,事情就这么过了。但是这次事件发酵太快,奔驰被攻击的点有1,汽车质量问题。2,服务态度问题。3,涉嫌偷税问题。

当事人不按常理出牌,一次性攻击3个弱点,让奔驰加血都加不过来,没一个缓和时间,根本没法做通稿去攻击。所以各大业内媒体都不敢说话,帮当事人的话,就拿不到以后的通稿,没钱赚;帮奔驰的话,目前形式太打脸了。

另外,这次事件,充分说明了个媒体的传播速度宣传传统媒体快,及时性强。这也许会导致媒体界的变革。

就好比娱乐圈,各家都有公关,都有合作媒体,但是当狗仔出来爆料的时候,你会发现事情已经很难控制了,哪怕扯谎,最后还是自己打脸。时间会证明一切的道理在娱乐圈表现的很完美了,以前一直说狗仔都是瞎说,乱编,现在打脸的事一件一件的都出来了。

车媒体市场也是如此!


沈晓庆 Jack




题主您好,自从benchi事件发生后,好多网友看到自己平时关注和喜爱的汽车媒体、汽车大V失声,难免感到失望或者难过。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汽车类的大V关注的,比如说《车若初见》、《胖哥杨力》、《叫节操卓的曾颖卓》、《大飙车》等等,大家就事论事,更关注的是这家4S店闹出的事情,并没有如您所说的有什么顾虑。



其实大家也不必太过苛责这些媒体,毕竟这些汽车网站、汽车媒体、媒体人的本职工作是:试车、评车,然后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而在这件事情上,你能让他们说什么?

首先,车子漏机油的问题,涉及到质量,由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还不清楚,谁敢发声?汽车大V有很多粉丝,若是发声后,真相出来,不是当初说的那样,对他自己的声誉也是个损害,弄不好后面还会被benchi起诉。

其次就是那个金融手续费的问题,下面是人民网发布的一段新闻:


有一车言


奔驰4S店销售:对不起这位尊贵的顾客,我们66万漏油款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了,我们还有三辆2017年出厂售价88万的,您看可以考虑吗?

顾客:不差钱,不漏油的不要哈!

奔驰4S店销售:先生,我们奔驰作为百年企业向您郑重承诺-不漏油三倍赔偿!

顾客:就你这88万的跑多少能漏油?多跑500漏油我都告你们!

奔驰4S店销售:先生,这款车型我们保证500米漏油,您可以现场拉尺子测试!

顾客:能保证500米就漏?

奔驰4S店销售:能给您保证可能不到500米就漏!

顾客:马上来一台,服务费少了3万我都不贷款买我告诉你们……


阿乐太7号


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是沉稳,不露头。越是所谓的大v越是以这样的中国文化要求自己。其实中国5000年传下来的东西尤其是这些才是阻碍中国发展的根本。不讲真理,只讲明哲保身。总觉得自己是人性的高手。总想让别人出头。所以当年几个日本人可以杀几千中国人。没有一个敢出头的。这也是国外眼光瞧不起中国人的根本。都自以为聪明,其实都是小聪明。再看看美国,建国才300年左右,没有这些束缚的思想障碍,一切以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平等为核心的价值观。所以美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的主导。而我们还在自吹自擂,自以为是中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有时候不要吹历史悠久,真没什么可吹嘘的。好汉不提当年勇。狼图腾一书中对中国的人的羊性做了深刻的阐述,尤其是以统治阶级主导的愚民思想,彻底的把中国人培养成了只会等死而不会反抗,还指望着别人反抗自己浑水摸鱼,殊不知所有的羊都是这么想的,在你自作聪明的时候别人只是假装糊涂。


霜之哀伤34036761


我说一下我自己的见解:首先这些汽车大V也在关注奔驰车漏油这件事,为什么迟迟没有出来发声呢?这个事件出来以后,而且又这么轰动,奔驰公关肯定会出来平息这个网络舆论。大V们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获取更多的关注,得到更多的阅读量,以至于利息最大化。如果他们出来声援消费者,被奔驰公关和谐了他们发出的视频或图文,头条自然会减少对大V们视频的推送。他们也不会图一时的阅读量而做出对日后不利的事。他们不像我们这些读者,要长远考虑,否则砸了饭碗就得不偿失。




小肥仔最调皮


不能太苛责这些车媒体们,就本案例来说,可能没有太大的独创性(司空见惯,依然屡见不鲜的节奏),所以你让车媒体们怎么说呢?

另外,从经济规律来说,不客气的说 车媒体完全依附于车企(车销商们),这就决定了车媒体们只会助力车企的销售以及客观的评价车的质量本身了。就本案例而言,车的质量具体是运送坏还是知坏卖坏等,都不构成车媒体的兴趣。他们的理由会是纠纷远大于车质量本身(可能漏机油本身就是司空见惯的,车媒体们再报道得不尝试的)。

所以,不要为难他们了。一切以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测结果为准,大家也不必过度解读,事件的本身确实是车销商的问题较大,其拙劣的沟通技巧以及贪婪的盈利模式以及机械的公关能力都无疑把这个事件逐步推向了高潮。

只能这么说,当前中国信息社会特征越来越成熟,百姓获取信息的代价越来越低,就使得类似事件有了曝光于天下的时效性越来越快捷。同时,老百姓得益于《今日头条》类媒体平面的无条件传播,一起造就了该事件的当前进展。试想下,把这类事件放到五年前,估计 车销商的高管们处理起来空间和时间就真的很大了。

结论:任何物品肯定有瑕疵,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但是就看处理瑕疵的经销商和生产商如何处理,以及所在国家,所在地区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何规范和引导。同时,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普及,老百姓越来越不容易糊弄。就要求再大的店也不能轻易的捉弄客户玩弄上帝。

国家不会答应,老百姓不会答应,今日头条更不会答应,至于车媒体们 请自便吧!


千人之翼


看看奔弛4S店已经举一反三了,这下引擎盖没办法坐了吧!



妖刀669


西安奔驰车事件的反思

西安这位小姐姐在利之星4s店购买奔驰车,近些天闹得沸沸扬扬。作为一个买不起奔驰车的旁观者,我想说…

第1条,汽车三包法是要保护厂家,4s店和消费者的合理合法的权益。但是现在汽车三包法却成了有关强势利益集团推托自己责任,问题车的遮羞布。致消费者,弱势群体一方的利益与不顾。说明国家在制定汽车三包法的时候,有关专家组可能是收受了相关企业的利益输送。汽车厂商可以堂而皇之的用汽车三包法儿为自己开脱。而消费者却只能坐在引擎盖上哭泣。我相信西安这位小姐姐并不孤单,在全国像这种案例应该还有成千上万。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习以为常罢了。通过这件事,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汽车三包法的不合理,有关部门有关方面是不是要调整一下汽车三包法,增加一些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所以这次西安奔驰车事件为契机,完善我们的三包法,更好的为广大消费者服务。保护各方的以合法的利益。

第二就是汽车金融服务费的问题。首先提出一个疑问,汽车服务费4s店都在收,但是这个收费合理合法吗?如果合法的话,请问有没有在相关部门备案?有没有合理的依据?以一个奔驰4s店为例。每年的服务费大概有几千万,这项费用没有走,对公账户,而是通过微信现金的形式进入了私人的账户。这个已经涉嫌到偷逃税款。国家的税务部门,要不要征税?以一个4s店来说,每年偷逃的税款大概有100万到500万之间。希望相关部门,把税收上来,而不能让一些违规的4s店偷逃国家税款。如果汽车金融服务费不合理的话。那有关部门要不要对汽车4s店进行处罚,已经缴纳了汽车金融服务费的客户能不能要回我们的费用?有关公司的销售行为,在利之星的案例中已经明显涉嫌到诈骗。公安机关要不要立案立法?即便金融服务费合理合法,但是在相关执行的过程当中牵扯到高利息,砍头息的问题,有关金融部门要不要管一管?要不要发声?要不要为消费者权益,提供强力的支持?这已经不是某个人,而是你我利益相关的问题。每个家庭都可能买车。如果靠汽车三包法,能不能杜绝这类事件再次发生?很明显,不可能,因为汽车三包法还不完善,侧重保护汽车厂商的利益,而忽视了消费者的合理合情合法的权利。

第三

近两天,西安小姐姐受到了无数的谩骂和网络短信,电话的攻击。一个消费者,在一个法治的社会,连自己的合法权益都得不到保护。也是,我们国家的悲哀。侮辱烈士,侮辱,因为救火而牺牲的消防队员的始作俑者被法律严惩,而对一个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进行无端的谩骂,网络攻击,公安机关要不要介入?公安机关要不要对他进行保护?要不要查出攻击背后的挥手的始作俑者,给予他们法律的严惩。

第4条,利之星4s店的背景如此强大,牵扯到多起,恶性的服务问题。有关部门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深挖一下?一个国外的品牌,对中国的消费者,无耻高傲的态度,透过手机屏幕就能感到深深的傲慢。是谁给了他这样的勇气?是谁给了他这样的信心?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能保护一个公民合理合法合情的权利,这部法律,就需要修正,需要不断的完善。试想如果在美国在法律比较完善的国家。德国奔驰这种服务态度,这种产品质量。不会有相关的法律来制裁,会不会罚得他只剩下内裤?而在我们国家,汽车三包法虽然已经制定出来了,但是还不完善希望在各方面的努力下以此事件为契机,完善我们的三包法,让有关公司,更好的履行我们国家的法律,更好的为每一个消费者服务。而不是卖出比国外高几倍的价格,可与国外接轨,但是服务却严重不符。在中国用的最差的汽车产品,最高的价格,最差的服务。跨国公司攫取巨大的利润。这件事不能只靠自媒体,而更因国家有关的相关的部门行动起来。

现在的奔驰相关方,有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架势,有黑社会老大的作风,还敢侮辱,诽谤,谩骂消费者,现在的消费者也不是当初的清政府了。希望政府有关部门,保护消费者的合理合情合法的权利,重罚,违法违规的奔驰中国有关方。


一片叶子洛下来


1.假一赔三,(车八成有问题)

2.收钱不开票(偷税漏税)

3.胡乱收费(以什么名义收的钱)

4.欺诈消费(先付大头,后边不付不办后续手续)

奔驰不背锅,国家不背锅,利之星一首凉凉送给你!

最后还有个疑问,当年那些4s黑店开张剪彩的是不是该拉出来遛一遛!

平时人模狗样滴,这会儿屁都不敢放一个?


小康2985


109841

手机用户3106133175

6小时前

这几天奔驰车维权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作为一个资深的汽车研发人员很想说几句。首先我对那位女士表示敬佩!汽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产品,技术含量很高,尤其是这个高档车,出现这样的漏油情况是绝对不能卖给消费者的。机油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重要材料,漏油造成的后果很严重,发动机寿命会大大降低,研发中要进行严格的密封性试验,别说漏油,渗油都不行。为什么纯进口车质量要好很多,我这里要说的是我们的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往往引进新型车后,急于干两件事:一是减配,二是所谓国产化。这里所谓的国产化就是找一家国内零部件企业照猫画虎生产出替代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比进口零部件质量差得很远。举例说,防止漏油的密封圈国外十万公里没问题,国内一万公里就有可能出现渗透现象。国外相关企业不知道吗?知道!他们赚到钱就可以了,他们心里上对中国人看不起,睁一眼闭一眼。国内企业不知道吗?知道!但他们要开发出一个高质量产品要进行大规模投入,光大量的试验就耗时耗力。另外,4s店知道吗?也心知肚明,暗自高兴,善良的消费朋友们,你们知道4s店靠什么赚你们口袋里的钱吗?是的,售后维修!车子总不出问题他们靠什么赚到钱!这就是中国的现状!先写这些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