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的60、70后老了怎么活?

知足是福9444



为了我20


我知道,在农村绝大部分人是没有买社保的,就算有也很低微,无法保障年老后的生活。

好在现在国家经济好了,为保障新一代年轻人的就业,对外发展一带一路。60后70后的儿女也都出来工作,能为家里带来收入,只要60后、70后的中老年人身体还好,年轻人创造财富的速度还是超过老人老去的速度的。

国家现在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就是防止老龄化对中国造成大伤害。移风易俗,杜绝高彩礼。高彩礼,绝对是掏空60、70后的毕生积蓄的一项开支。没有高彩礼,年轻的后辈自己赚钱,不用啃老,那么60后、70后大部分可以买得起社保的,也买得起理财型的商业保险,那么就可以比较安稳的享受晚年生活。

我总结了一下,年轻的一代60后、70后的子女。咱们靠自己的努力,结婚买房不啃老,爸妈能买上保险,以后生病什么的也是在给我们在减负担。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爸妈能安享晚年就是给我们放开手脚创造财富的机会。


广西农民工小强


关于农村60后70后的人老了怎么办?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有不同的观点。现在60后生的,目前就是60多岁吧,70左右的应该就是50来岁吧。这两代人的生活老了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60后70后的人。那个时期,正是计划生育,严格的时候。在农村年讲,最多能生两胎,而且第一胎是男的话,不准生第二胎。如果第一胎是女的话,可以勉强可以生第二胎。这是政府压下来的政策。城里就更加严格了。只要有单位的,第一胎不管是男孩也好,是女孩也罢,只能生一胎,如果你强制生第二胎的话,那么你必须下岗。然后回到农村,耕田去。所以那两代的人,都是独生子女的很多。现在子女们长大啦,结婚啦,但是他们的生活压力很大。生活方面虽然比以前改善了。但是面临的,一对夫妇要供养,将近四个老人。子女们这个时候也觉得压力,非常大。除了平时上班的工作压力大之外。社会现象的攀比问题日益严重。如果你是农村的。那么你肯定要向往在城里买套房吧。当你买了房子后,又想买部车。这就出现了家庭的攀比问题。子女们在上班工资也不很高。还要供房供车。 面临又有四个老人需要抚养。老人身体健康还好。不好的话那可惨呀!去医院看病,一般人看不起啊。动不动就几百上千元。你这一点工资,够用吗。?所以我建议,只要是六十年代跟七十年代的人。从现在起,必须要注意身体,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才是重要的。不要给子女添压力了。话又讲回来。只要六十年代好七十年代的人以前,上班买的社保,就好很多。最起码他们到了六十多岁应该有,固定的,资本工资发下来。这样也可以减轻子女们的负担。

所以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人。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是最重要的。不要全靠子女们的生活。老了之后靠他们,是不靠谱的。那两代人年轻时赚了钱的,老了还会好受一点。没有赚到钱的,就只好靠子女了,还有政府的一些补贴。现在很多老人都看得很开了。有钱没钱还是要照样过日子!大家觉得我讲得对的话,请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乡农小梨子


钱是万能的,只要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好办。有退休工资的六七十岁的农村老人晚年生活照样好过,整天吃饱了趾高气扬地去到田间地头散散步,或者到村镇人多的地方去玩牛九,下象棋,娱乐娱乐。真是无忧无虑,开心自在。可是六七十岁的农民老人晚年生活就不好过了。尽管年老体弱了,整天从早到晚还得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到家后还得喂猪喂羊,力求多卖几个钱补贴家用。有些老人就是带着疾病,也要坚持干活,不干没有办法,因为要维持生存啊。国家虽然对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养老补贴,但这只能是杯水车薪,每月的养老补贴还不够随便感冒一次的药钱。

农村六七十岁老人的晚年生活真是不好过。有退休工资的老人跟儿女们去城市生活,儿子也好,媳妇也好,孙子更好,因为爷爷奶奶有钱啊,既可以给孙子买好吃的,又可以带孙子去玩耍。而农民老人跟儿女们去城市生活,儿子也不好了,媳妇也不好了,孙子就更不好了,因为爷爷奶奶没有钱啊。不少农民老人跟儿女们去城市生活,去了不久就不得不回来。

哎,金钱社会,农民难活,六七十岁的农民老人更难活。农民六七十岁的老人只有一个信念,上帝保佑,平安少病,不知不觉的一觉长睡,这就是幸福。


民一农


当然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老婆在床上抖,儿子在隔壁房间吼,孙子在满屋子走,女儿在床边守,女婿在客厅逗狗,儿媳妇儿在厨房扭,外孙在卧室牵手,前提条件:必须有自己房,有老婆,性功能发达,生殖器官正常健康,有粮食菜肉的来源,总之要保证不做事业也有吃的,随时随刻都要有吃的食物供应源,就算没钱也要保证有吃的粮食菜肉制品,这才是关键,无论你怎样耍,怎样闲,怎样混,怎样无所事事,只要不做任何工作都保证活得很好,活的很自由逍遥自在潇洒幸福疯狂安逸快活任性,管你几龄后,这种日子就可以了,只要不挨饿,饿不死就行,


2019马云首富培训学院


农村的60,70后还占着国家的一亩三分地,这份一亩三分地,一可生产供应一年的粮食给你生活,二可给你留下死后埋身之地。这墓地比房价贵几倍。

农村60.70后在目前情况下,应该是中壮年时期,这个年龄段也应该是热气方刚,稳定成熟,老到健康,家中顶梁柱。更应该是力气最大的时候。如果此时,农村60.70后压力越大的话,可看出你们己没有了希望,逐步走进绝望的境地。

在这个时段60.70后应振作精神,活出自己的精彩,既可大干一番事业,又可为后代做表率作榜样。这时候,你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要顶着天大的压力,做好自己应做的事。

如果60.70后此时就老想着自己怎么办的话,打退堂鼓的话,正如评论区里所说的那样,人们在看着你,在等待着你,慢慢死去了……别人盯着你的那一亩三分地了……


qin188


怎么活?古语说的好,好死不如赖活!华西村已故老支书吴仁宝先生说的好,家有黄金万两,还是一日三餐!

现在的60后,70后,是最苦的一代人,虽然没有解放前那么苦!但他们也尝尽了人间疾苦!上学时没课桌,书包放地上,自带凳子,砖头上面铺块板。走上社会,由于那时工业落后,只能跟随父辈们修地球!早上一头雾水,晚上蚊子歇满了两腿!开河修坝,肩挑人抬。

到了九十年代,种田也下岗失业了!比下岗工人更苦!他们还有国家为他们买断工龄,而农民呢?只能自认倒霉。人到中年的他们,不得不抛下妻儿老小,重新来过,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从事着陌生的工作,慢慢适应了一切,不知不觉间,两鬓己经染霜,眼角也爬满了鱼尾纹!老了!但他们能服老吗?不能!因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他们为了家人,不得不继续拼搏。

现在的生活压力大,是有目共睹的,孩子们的婚房婚车,都是贷款买的,他们每月要还贷,还要供孩子读书和看病。他们太累了,我们实在不忍心在给他们添堵,所以我们只能坚持!

至于我们这代人将来怎么养老,怎么活?由于现在国家的形势越来越好,全民参与社会保险和农民保险。所以我们这代人,达到退休年龄,是不用再为养老而犯愁了!只求平平淡淡的安度晚年!

本人观点!








三农问题探讨者


我们这一代人还能怎么活?我们老了只能靠自己活着,用自己的养老金找一家养老院好好活吧。

我们不能拖累孩子,因为我们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面对的是上有四老,下有小的生活,不要说孩子们不孝,其实只能怪这个奇葩的计划生育政策。我们只能在未老之前好好存一笔养老钱。

到时候找一个养老院和一帮老哥们老姐们住在一起,相互帮衬着了却余生。

个人观念不喜勿喷哦🙏



Kevin中国


生孩子是生孩子、养孩子是养孩子,生他养他时 做父母的没和孩子商量一下、也没给孩子提前告诉一声:孩子、来世上做人很难、很累、很坚辛、也很苦、长大了之后 你还得养我们的老、你同意来人世间吗,如果愿意来 咱就这么说好了、到时你可别抱怨。你不管孩子乐不乐意来、就生下养大他,他乐意养你老吗?所以 我想、到老了时我选择自杀,决不托累孩子,这也是一种我对自己没给孩子商量的结果的一种自我惩罚,也是自我的一种赎罪,把孩子带世上来、让他受苦爱难 还受罪,这都是我自私造的结果,孩子如果养我老、我会感激不尽 但我却不忍心在给孩子增加痛苦和负担、我还是会选择自杀,人活百岁、七十多之前还有用、七十多岁过后没用了、提不起东西 走不动路、还活着有什么意义、又老又丑又讨人嫌,不如自己了结了好!😂


风清化秋雨


作为60-70后,相对于40-50后在当时的生活上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可也只能说是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由于当时国家建设与发展处于刚刚起步状态,所以也算是比较苦难的一代。

直到80-90年代,他们也就成了这一时代建设与发展主力军。

改革开放,促使这两代人群为祖国经济繁荣奉献了他们的青春。

他们的生活几乎从零开始,为了生活,从不敢懈怠,只有马不停蹄,奋力拼搏。因为只有拼死拼活,才能撑起头顶上的那片蓝天。

为了生活他们舍弃的太多太多。为了老人能够吃饱穿暖,为了儿女们有个美好的未来,他们甚至舍弃自己的健康。

心酸、汗水、泪水伴随了他们整个的青壮年时代,而又从不能感到委屈和抱怨。

经济腾飞的时代,也使得他们为儿女房、车及过高的消费,花去了他们一生的积蓄。至今仍要誓死打拼,从来不得汪花每分钱,不要生病,不能生病,因为儿女们的儿女也再眼瞅他们的钱袋💰。

好在国家政策惠顾这两代人,不管是合作医疗,还是养老问题给予了他们生活的期望。毕竟国家政策会越来越好。

我想等他们老了,生活一定很美好。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他们子女的经济收入也会越来越高,加之国家养老金越来越高的发放,他们必将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晚年!

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