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惊”是什么意思,怎么区分是夜惊还是做噩梦?

大牙


孩子“夜惊”是什么意思,怎么区分是夜惊还是做噩梦?

有一段时间女儿睡觉的时候总是半夜醒来,然后就开始叫我们,这种现象就叫做“夜惊”,它和噩梦都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幼儿睡眠障碍。



夜惊表现的症状:

睡眠的过程中突然惊醒,哭闹,面部和肢体恐惧表现,并伴有心率加快,脸红,出汗等。

夜惊一般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1、心、气不足,胆小,容易出虚汗

我女儿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有时候白天看了什么电视或者什么画面,晚上就特别容易出现惊醒。

这个表现还和她小时候,强制送外婆家生活过一段时间有关系。所以她夜里醒来总是叫爸爸妈妈,如果我们听不到,就开始哭。怕我们离开。

2、脾胃功能不好。

孩子脾虚。孩子消化功能不太好。吃一些凉的,生冷的食物,就容易拉肚子,不舒服。也会造成孩子夜里惊醒。



3、心、脾炽热

如果孩子出现便秘,小便黄,哭声洪亮,很大声,很烦躁等这些情况。脾气容易暴躁的孩子,这一类的孩子也容易引起夜惊。

噩梦也叫梦魇

其实孩子小的时候也是会做梦的。尤其是胆子比较小的孩子,白天比如听谁说大灰狼之类的,夜里可能会做一些噩梦,比如看到什么妖怪之类的。我女儿做完梦有的时候会这样跟我讲:“妈妈,我做了一个特别可怕的梦”,会要求我陪着她才能再次入睡!

噩梦产生的原因:

孩子如果处于一个焦虑,抑郁,或者是精神紊乱的状态。或者是白天玩的过度兴奋,出现的一种情况。

如何区分是夜惊还是噩梦呢?

我们在了解啦夜惊和噩梦产生的原因。两者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可以通过下面图中所说的不同,来进行区别。

愿每个孩子都有个好梦!


笑笑妈谈育儿


父母堂为您解答:

夜惊是宝宝的一种睡眠障碍,生理和心理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夜惊,比如说在睡眠中突然尖哭喊,直接从床上坐起来等,都属于“夜惊”。如果这是父母摇几下孩子,他们会醒,如果摇不醒,第二天醒来,孩子也就不记得前一晚发生的事情了。

防止孩子夜惊,就要避免让他白天太过于兴奋,或者劳累,要合理安排他们的作息时间,尤其现在放寒假了,更要注意孩子们的作息表。

一般来说,夜惊只要不是太频繁,就不用去医院,随着年龄的增长,夜惊会逐渐消失的。

至于孩子做噩梦,那可能就是因为孩子接触到了某些恐怖和害怕的事情,比如睡前被批评,被打骂,或者看到一部恐怖的电视,或者有讲大灰狼吃人等之类的恐怖绘本,这些都会让孩子在夜晚睡觉时做噩梦。

家长要注意的是,不能像夜惊的孩子那样去摇醒做噩梦的孩子,如果孩子做噩梦被摇醒,这其实更令人害怕,我们要让孩子自己从噩梦中醒过来,还不是去强迫他中断睡眠。

如果孩子因为自己做了噩梦而不敢入睡的话,家长要安抚孩子,给予他们心理保障,让他们有安全感,比如,适当的陪睡,如果孩子是单独睡一个房间的话,那卧室门就半开着,或者小夜灯开一下,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安全感。

不要觉得孩子做噩梦没关系,它不像夜惊,随年龄增长而消失,相反,如果孩子长产做噩梦,而家长又长期不干预的话,不但影响到孩子的睡眠,也会影响到他的心理健康,我们也知道,睡眠睡不好还影响生长发育呢,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去解决他们做噩梦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