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探访十堰地锁“圈地”现象:社区前脚拆除,业主后脚又装上


商贸家属楼

近年来,随着十堰经济的飞速发展,市民机动车保有量也迅速增加,因此出现的小区停车难现象越来越突出,一些市民为了方便停车用地锁“圈地”现象也随之频发。连日来,十堰晚报秦楚网记者对十堰主城区多个小区的地锁“圈地”现象进行了探访,发现地锁“圈地”占车位在很多小区都有,甚至一些通往小区的巷道也被人装上地锁。

商贸家属院:外来车辆占车位,居民无奈上地锁

南山小区

4月8日15时许,记者在黄石路商贸家属院内看到,院里布满大大小小的停车桩、地锁。记者粗略统计发现,小小一个家属院安装的停车桩竟多达70余个,甚至连居民楼楼梯口、仓库门口都未能幸免。

“我也不想装地锁,可不装就没位置停车。”居民王先生承认其中一个地锁是他装的。王先生解释称,商贸家属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属于老旧小区,没有物业,许多外来人员将车辆停在家属院内,造成家属院内的居民无处停车。于是,居民们纷纷在家属院内安装起停车桩和地锁。

随后,记者又采访了该小区一位业主。他表示,车主私设地锁对小区其他业主的生活、出行都造成很大影响。

“现在家属院内停车桩越来越多,家属楼上许多老人晚上都不敢出门,害怕被绊倒。”居民张先生说,他多次向社区反映过,社区也多次采取措施,但是私设停车桩问题一直没解决。

六堰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商贸家属院居民私设停车桩、地锁问题,社区在家属院内张贴过拆除公告,让私设停车设施的居民自行拆除,以便社区进一步规范停车,但居民无动于衷。

“下一步,社区将联合相关部门对该小区路面进行硬化,同时将居民私设的停车桩拆除,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再次出现居民私设停车桩现象。”兰冰说。

南山小区:社区拆地锁遭到居民阻挠

宏堰小区

4月9日上午,记者走进广东路42厂附近南山小区,从小区门口到居民楼几十米的道路两侧,就有数十个停车桩和地锁。

“现在小区到处都是停车桩,居民楼下、道路旁。不少居民出行时被三角形地锁绊倒,小区居民因为停车问题还多次发生口角冲突。”小区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居民私设停车桩和地锁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他们也多次向物业和社区反映,但是私设停车桩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据了解,南山小区内没有划停车位,以前停车场地是由小区居民共同使用。从去年8月开始,一些居民为了自家车辆有位置可停,将自家楼下公用停车场入口用停车桩拦住,供个人使用,其他居民纷纷效仿,导致小区里的地锁、地桩迅速多起来。

汉江路街办银河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南山小区部分居民私设停车桩一事,社区曾多次上门做工作,还联合街办执法队对私设停车桩进行拆除,但拆除工作受到部分居民的多次阻挠。

宏堰小区:小区有物业但无管理人员

永新新村

4月9日,在车城西路宏堰小区内,记者发现地锁“圈地”现象同样普遍。该小区大门口没有门卫和相关停车管理措施,外部车辆可以随意进出小区。

记者进小区后看到,小区内已停了不少汽车,未停车的车位上有近10个停车桩或地锁。

“因为这些停车桩、地锁,发生过很多次车辆剐蹭事件。”说起地锁,小区内一餐馆老板告诉记者,该小区地锁占位现象兴起于2018年初。

随后,记者采访了该小区原业主委员会工作人员史大爷。史大爷告诉记者,宏堰小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小区虽然有物业公司,但是管理不到位,以前有保安值班的时候,停车秩序还算好,也没有私设停车设施情况出现,现在连保安都没有,外来车辆可以随意停放,小区居民为了有车位可用,便将公共车位装上停车桩或地锁。

“社区去年组织人员拆除了该小区停车设施,但我们刚拆完居民又装上了。”蓝山郡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袁芳说,宏堰小区是东风公司的小区,物业费按每平方米3角收取,由于收费过低,物业公司入不敷出,资金跟不上管理,才造成目前这种状况。

“社区预计本周六召集小区业主开一次会,征求业主意见,如果多数业主同意拆除,社区就安排人拆,主要还是看多数业主的意见。”袁芳说。

永新新村:社区前脚拆除,业主后脚又装上

向阳巷

4月9日16时许,记者来到五堰深圳街附近的永新新村。小区内的空地上停了不少汽车,在没有停车的车位上,记者粗略统计发现有近百个地锁等占车位装置。基本上每一个划线的停车位都有一个停车桩或地锁,小区道路旁甚至都设置了地锁。记者采访期间,看到一名车主将地锁打开后将车停到停车位上。

“我不装地锁,难道让别人停吗?”当记者问起小区这些停车设施是谁装的、为什么要在公共区域装停车设施时,该小区一居民略带不满地说,如果他不设置停车设施,停车位就会被别人占用,导致他无车位可用。

随后,记者又随机采访了多位小区居民,居民们对此看法不一。“没什么所谓吧,只要不影响我出行就行。”“你不设置,还有别人设置,都是为了自己。”

当记者问到小区是否有物业公司时,居民们则表示小区目前没有物业公司。

针对永新新村小区公共区域私设停车桩、地锁问题,南街社区居委会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小区10年来一直没有物业公司进驻。由于没有物业管理,小区一直有外来车辆停放,小区居民为了有车位可用,纷纷安装上停车设施。“对于这种行为,社区也不赞同,多次进行过拆除。但是,我们前脚拆,居民后脚又装上了。”该负责人称。

背街小巷内,地锁遍布巷道两侧

曾家巷

除了很多小区内被业主装上地锁等占车位装置外,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通往小区的巷道中也出现了地锁、地桩等。

4月9日14时许,记者在张湾区曾家巷看到,这条通往居民区的道路右侧被人装上了一长排三角形地锁。其中有一些是刚安装的新的。

“最近两天才装的,以前没有。”一位路过的居民告诉记者,安装地锁前,车辆会车都没问题,安装地锁后,过往车辆想要会车基本不可能。

“其中有一个地锁就是我装的。”在附近居住的陈先生坦言,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经常有其他楼栋的居民将车停在他家楼下,导致他无处停车,这才出此下策。

对于曾家巷内地锁“滋生”现象,艳湖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社区网格员也接到了居民反映。社区对居民私设地锁行为坚决反对,目前正在对居民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并将联合社区执法队在规定时间内将居民私设的地锁拆除。

除了曾家巷,记者在朝阳中路附近的向阳巷也发现不少地锁。走到向阳巷路口,便可看见道路两旁停了不少汽车,在部分没有停车的空地上则设置有许多地锁。

对此,四堰社区居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条巷子内的居民小区十分老旧,没有停车场地,不少业主为了占停车位才装了地锁。“我们社区多次进行过宣传教育和拆除,但效果始终不理想。”该负责人无奈地说。

地锁“圈地”源起停车难,市民呼吁加强管理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地锁占车位现象普遍发生在老旧小区,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小区无物业或有物业但管理力度不够,外部车辆可随意停放,造成本小区居民无车位可用,居民为了自己的车辆有车位可停,故在小区或巷子内设置停车设施。

记者了解到,十堰许多老旧小区原属于单位或企业,由于建设年代较早,小区内基础设施没有新建小区齐全完善,物业费收取也相对较低。物业公司如果按照新小区的收费标准收取物业费,许多居民认为自己没有享受到相应的物业服务,不愿交纳,导致物业公司经费困难,无力在小区安装停车闸门及聘请安保人员。有的老旧小区由于居民较少,收费较低,物业公司面临亏损状态,因此没有物业公司愿意进驻。

市民李女士表示,居民在小区私设停车桩问题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引进物业公司进驻小区,在小区内设相关停车设施,加强对老旧小区的管理,不让外部车辆随意占用本小区居民的公共资源,如果居民都有车位可用,没人会花钱费力在小区安装停车设施。

市民王先生则表示,就算小区居民没有私设停车设施,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小区停车场地也远远无法满足所有居民的需求,私设停车设施的情况肯定还会发生。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希望相关职能部门能加强对老旧小区的改造和管理,切实解决居民停车难问题。

针对小区居民在小区公共停车位私设停车设施现象,市房地产服务中心物业科一工作人员说,小区内部公共停车位属于公共资源,小区所有居民都有使用权,个人在公共区域或公共停车位设停车设施占用公共资源并不合理。小区居民可以针对该问题召开业主大会,由小区居民共同对小区居民停车问题进行商讨,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

此外,记者了解到,小区公共停车位应优先满足小区业主停车需求,在满足业主停车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对外部车辆开放,收取合法的停车费用。(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 记者 徐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