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传输是一个骗局吗?

无观时间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因为这个已经不是科学问题,成了超越科学的问题。

首先从科学的角度看,量子传输不是骗局,它已经称为量子力学研究一个重要方向,不仅中国以潘建伟为代表的科学团队在研究,而且欧美的科学家也在研究。它的理论基础量子隐形传态,最早出现在《自然》上一篇《实验量子隐形传态》的文章,这篇文章重要性如何呢?它被入选了《自然》杂志的“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之一,一同入选的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国的潘建伟院士当时作为文章第二作者。

2010年潘建伟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16公里自由空间量子态隐形传输,2014年又完成了97公里的试验。而欧美科学2014年也在量子传输方面取得突破,完成了光子在光纤的传输。可见这个领域既有机会也有竞争,也可以说量子传输在科学研究上不是骗局!也就刚刚潘建伟院士获得了美国光学学会2019年伍德奖。

但为什么说这个问题超越科学呢?因为量子传输这个领域国家对这方面很重视,也深深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原本默默研究的领域掀起一股浮躁风气。就有人拉起量子传输的旗号来招摇撞骗,比如“彭承志院士遭威胁事件”就是典型。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评论!


昆仑还东国


所谓的光量子加密通信,实际上挂羊头卖狗肉,行诈骗科技经费与股市资金之实,它在本质上就是传统的激光通信,连加密方式也是激光方式,而不是单光子之间的纠缠或叠加态操控方式,因为人类不具备制造与传输单光子的能力。

提醒光量子科技集团,本人以纳税人的身份提出质疑合情合理也合法,截止目前为止,本人的各种质疑文章与讨论本人质疑的文章,总浏览量至少已达5000万人次以上,是否回应质疑,请看着办!诈骗集团的灭亡,往往总是从媒体的评论与质疑开始!

附本人质疑光量子伪科技的一些文章链接如下:

一、《如果光量子科技之真伪来一次电视大辩论,那些科技制造者敢与质疑者决战吗?》的链接

:https://m.zjurl.cn/answer/6643999413599469828/?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643999413599469828

二、《池昭新是什么人?为什么质疑潘建伟在量子力学方面的成就?》链接

:https://m.zjurl.cn/answer/6536377641086222596/?iid=51430318744&app=?news_article&share_ansid=6536377641086222596&app_id=13

三、对《为什么仍有人抹黑潘建伟院士?》的答复文章链接

:https://m.zjurl.cn/answer/6604441977847021831/?app=news_article&app_id=13

附悟空问答:《宣称发明钾钠钾分子与晶体劈开单光子的潘建伟大师算是民科呢?还是中小学肄业学历?》链接

:https://m.zjurl.cn/question/6677569609115107596/?app=news_article&app_id=13


池昭新一城市新模式



量子传输不是骗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物理学家设计了一种长距离传输大量子数据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比以前的方法需要的资源少得多,使得长距离大量子数据传输的实现更接近现实。这些结果可能会导致未来量子网络的发展,例如全球规模的量子互联网。 研究人员迈克尔·茨韦格和他在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的合著者在最近一期的物理评论快报。 “我们工作的最大意义在于,我们为长距离量子通信提供了一个高效且可扩展的方案,”Zwerger说Phys.org。“我们认为这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因素量子互联网,在那里将传输大量的量子数据。最重要的是,与之前的提议相反,每个中继站所需的量子通信是一个灵夔,

但它最奇怪的被提出的形式之一被称为反事实交流——一种量子交流,在这种交流中,没有粒子在两个接收者之间传播。 理论物理学家已经长期提议这种形式的交流是可能的,但是现在,研究人员第一次能够实验性地实现它——将黑白位图图像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而不发送任何物理粒子。 如果这听起来对你来说有点太离谱了,别担心,这毕竟是量子力学。这注定是复杂的。但是一旦你把它分解,反事实量子通信实际上并不像听起来那么奇怪。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这与常规量子通信有何不同量子隐形传态,因为这不也是一种无粒子信息传递的形式吗? 不完全是。规则量子隐形传态是基于纠缠-两个粒子变得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无论它们相距多远,一个粒子发生什么都会自动影响另一个粒子。 这就是爱因斯坦所说的”远处怪异的动作“,科学家已经用它来远距离发送信息。 但是量子隐形传态的形式仍然依赖于某种形式的粒子传输。

这两个粒子通常需要当他们纠缠在一起时在发送给消息两端的人之前(因此,他们从一个地方开始,需要在他们之间进行通信之前发送到另一个地方)。 或者,粒子可以在一定距离内缠绕,但通常需要另一个粒子例如光子(光粒子),在两者之间传播。 另一方面,直接反事实量子通信依赖于量子以外的东西纠缠。相反,它使用一种叫做量子芝诺效应。 很简单,当反复测量不稳定的量子系统时,量子芝诺效应就会出现。 在量子世界中,无论何时你观察或测量一个系统,系统都会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不稳定的粒子在被测量时永远不会衰变(就像谚语所说的看着永不沸腾的水壶),所以量子芝诺效应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可能被有效冻结的系统。 如果你想深入一点,下面的视频给出了一个很好的解释: 反事实量子通信基于这种量子芝诺效应,被定义为量子态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而没有任何量子或经典粒子在它们之间传输。 这需要一个量子通道在两个位置之间运行,这意味着量子粒子穿过通道的可能性总是很小。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系统将被丢弃,并建立一个新的系统。 为了建立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分束器阵列的最后一个输出端口放置了两个单光子探测器。 由于量子泽诺效应,系统被冻结在某个状态,所以有可能预测光子通过时哪个探测器会“咔哒”一声。一系列嵌套干涉仪测量系统的状态,以确保它不会改变。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在量子世界中,所有的光粒子都可以用波函数来完全描述,而不是用粒子来描述。


因此,通过将信息嵌入光线中,研究人员能够在不直接发送粒子的情况下传输信息。 该团队解释说,这个装置的基本思想来自全息技术。 “在20世纪40年代,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全息术——被开发出来,不仅可以记录光强,还可以记录光的相位,”研究人员说写在日记里国家科学院学报。 “人们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光的相位本身能用于成像吗?答案是肯定的。” 基本想法是这样的——有人想只用光(在量子领域中光是波,而不是粒子)给爱丽丝发送图像。 爱丽丝将单光子传输到嵌套干涉仪,在那里它可以被三个单光子探测器:D探测到0,D1,和Df。 如果D0或D1“点击”,爱丽丝可以得出1或0的逻辑结果。

如果Df点击,结果被认为是不确定的。 如同克里斯托弗·帕克汉姆为Phys.org解释道: “在所有比特通信之后,研究人员能够重组图像——中国结的单色位图。黑色像素被定义为逻辑0,而白色像素被定义为逻辑1... 在实验中,光的相位本身成为信息的载体,光的强度与实验无关。" 这不仅是量子通信向前迈出的一大步,该团队还解释说,这种技术还可以用于成像敏感的古代文物,这些文物无法经受住直接照射在它们身上的光线。 这些结果现在需要由外部研究人员验证,以确保研究人员看到的是反事实量子通信的真实例子。 不管怎样,这都是量子世界是多么奇异和未被探索的一个非常酷的展示。


涛8588


凡夫俗子,不能轻易张口就说量子传输是否骗局!因为一切只是你的想象,回答这个问题的,大多数也只是信口开河而已。

我不是量子科学家,没办法给你证据证明真假。但是,有一个东西你必须相信:科学理论是经得起任何情况下的重现才叫科学。比如潘建伟小组在八达岭至河北怀来之间实现的16km的量子传输通道,那是随时经得起各位科学家质疑验证的。类似的传输通道,全世界各国都有不少科学小组发布。所以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人家都在思考和试验量子隐态传输多远的问题,你只停留在质疑量子传输是否存在这个初级层面,那也确实太落后了。有句古话,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就是这种问题的写照。

如果你还不明白量子隐态传输的原理,我给你一个幼儿园的孩子都能明白的比喻吧:你的一对水晶鞋,被猪八戒偷了一只,送去广寒宫泡嫦娥去了。现在发现你手上的是左脚,小朋友,你说嫦娥那只水晶鞋是左脚还是右脚?任何时候人们一看你手上的是左脚,这一瞬间,你就即使在木星也知道嫦娥那里就已经收到信号,她的是右脚。这就是隐态传输的机制,只是远程揭示了一种状态,不是实物传输。所以它远比光速还快。

这就是传说中的量子纠缠,实践证明,世界上存在这种量子对,这个量子左转,那个量子右转。你找到这两兄弟,他就能实现量子传输。




发现道


传送术一般出现在科幻题材中,它把一个人瞬间传送到另一个遥远的地方。但关于在一点是如何做到的,科幻通常都不会给你详细解释,但总的来说就是,把一个人以数据的方式传送到接收方,在原来的地方消失出现在意个新的地方。现在看来,科幻中的内容似乎要实现了。

那我们就来看看量子隐形传输到底是什么?

量子隐形传输其实就有点像经典的复印,比如说我给你一个复印机,然后给你一张纸,这张纸上面写了一段话,你要把它复印下来了,无非是你打开复印机,然后你把这张纸放到复印机上面,按一下复印机的按钮,复印机就把它复印下来了,这个是经典的复印。

量子隐态传输其实也有点类似,就是说我给你一个叫量子的东西,比如量子态的一个电子,当然一个电子比较复杂,比如它有自旋,位置和速度,然后我要把这个状态完全的拷贝到另外一个状态中去,这个当然就是量子拷贝。

但是在量子力学里面有一个神奇的定理,就是叫做量子不可克隆定理,也就是说当你拿到一个量子态之后,你是不能看他的,因为根据量子力学,你看它了以后你就会破坏他,也就说观测会影响量子态。

既然你不能看它了,你怎么把它完全克隆?

所以在量子力学里面可以证明一个非常强大的定理,就是没有办法把一个东西克隆,但是量子不可克隆定理只是说我不能把一个东西完整的拷贝到另外一个东西上面去。虽然这是一个定理,但它并不妨碍我先把这个东西破坏掉,然后再把它的状态一模一样的再用另外一个东西实现出来。

你把原来东西破坏了,这个是可以做到的,所以量子隐态传输其实就是这么一个东西,这种情况下量子力学是允许的,当然我把一个东西拷贝后,再破坏原来的东西,最后把它送出去,这就是量子隐态传输定义。

那么量子隐态传输跟经典传输有什么类似?

我们通常用经典的方式,就是把经典的状态一模一样传出去,比如说把这篇文章弄成莫斯密码,再传到你手里面,然后你再用你的手机把它显示出来,这就是经典传输。

量子传输也是这样,我把我这边的量子态,通过一种方式原原本本的传送给你,当然我原来的量子态被破坏了,你得到我原来的量子态,然后你再用一个机器把它原原本本放出来。

所以量子传输和经典传输(量子通讯和经典通讯)的不同点是什么?

我给你的是量子的状态,而我必须把我原来的东西给破坏掉,而经典通讯不需要,比如说我给你写一封信,你收到这封信,然后你用你的工具把它阅读出来,但是我在信箱里面,我的原件是原原本本保留的。

量子传输不是这样,我在我的邮箱里面,原来的信已经被破坏掉,彻底破坏掉,我完全读不出来了,但是你可以收到原来一模一样的信息,然后你用你的方法把它读出来。

虽然现在的量子理论上可以用来实现科幻中的概念,然而,对于任何实际的应用都差得很远,科学家们到目前为止只也只能传送单个粒子。但不排除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有一天能实现科幻中的概念。


中历陨石元素分析


骗局无疑,目前没有任何能发送,传输,接收量子信息的设备。发射面并非绝对光滑,单光子发射的方向如何控制?不是绝对真空传输,引力对单光子存在影响,折射/反射面对传递方向的影响,在这么多干扰下怎么确保单光子的可传递性。接收端如何测量数值,现在是连导致坍塌的条件都没有弄清楚,观测即坍塌?传输途径那么多折射反射,还有引力影响,不坍塌?质疑的可以先回答一下上面的几个问题吗?


创新技术支持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难度,因为这是高科技产品,所以,一般人自己都搞不明白,怎么会知道支持谁不支持谁呢?但作为普通人可以分析,支持的为什么支持,不支持的为什么不支持,所以,就此来说,本人也可以发表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我认为,支持与不支持的都应该是两类人,即科学与非科学,通俗点说就是内行与外行。

首先,我们从内行的角度来分析,支持的大体也有三类人,一是从科学角度认为这个课题是可以攻克的、是有发展前景的,所以他们一定会努力的坚持这向研究的继续与发展。二是纯爱国的一批人,不论这向研究有没有可靠性,只要这个“结果”对国家有好处,他们就会无条件的支持,不好意思,我就属于这类人。三是从根本上知道这向研究就是骗人的,不可能成功,坚持项目纯粹是为了骗取研究经费。

不支持的也应该有三类人,一是认为这个项目根本就是空想,就是无稽之谈,所以不支持,二是不爱国的人,他们认为这个项目是能成功的,不希望国家研究下去,这样对他们的外国主子没法交代。

第三类不支持的内行人要单独拿出来讲,因为他们居心叵测、说出来有点可怕,他们知道这是个好项目,科技含量极高,而且,国家科技人员已经有了成果,他们却没办法分享,所以极力的诋毁、污蔑这些科学家,希望激怒这些科学家,想从他们嘴里套出一些干货,用以向他们的外国主子交代,从一次次的电视辩论内容来看,这种可能还是极大的!……

其次,外行人嘛就简单了,支持的因为爱国希望国家好,所以就跟风支持,有成果更好,没成果起码努力过了,这份心起码值得支持!

不支持的:为了体现自己与众不同,国家提倡什么,他们就反对什么,那些怕浪费国家经费什么的纯属扯淡!

好了,就这么多了,你们有什么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吧👏


行月5


黑洞的照片大家都看到了,但总感觉虚无缥缈,遥远而不真实!这都是全世界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选择相信他们!因为,人类社会每一次进步,都饱含着科学家们的心血与汗水!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不乏质疑与反对。相对于中国的基础科学,中国人民更应该有全民意识,这种风险投资更应该加大加强,缩短与欧美在基础科学领域的投资雄心,在基础科学领域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担当!


太阳的味道


量子传输按照国际纠缠团伙的专用词汇,称为量子传态,也是量子通信的本意。其内涵是利用量子纠缠将一个量子的状态传送到不限制距离的远方,且不受媒质限制,没有任何时间延迟。真有其事的地方是神话中的仙界。关键破绽在量子纠缠根本就是依据量子力学诠释中的糟粕所杜撰、炒作出来的。国内纠缠跟风炒作者已经凭此忽悠,给国家造成重大科技投资损失,终将受到应有惩处。


Brightlight331


😊👉你问谁呢?你本身就给这个问题设定了骗人的答案,迷惑、诱导别人说出来,引起争论抹黑量子;这就是你这个狗🐶日的放着美、欧、日,扁屁不放,抹黑、诽谤中国的真实目的;水贼面前别使狗🐶刨;狐狸在猎人面前还嫩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