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的通过率是怎样的?

Yupho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一般而言硕士研究生的复试采取差额复试的模式,差额比例在1.2~1.5之间。也就是说在复试过程中有20%-50%的考生面临淘汰。不同院校的竞争力不一样,他的面试难易程度不一样,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报考院校考生的实力水平越好的学校考生的成绩越好。对所有复试的考生而言,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要比对手发挥好。最近爆出一系列研究生招生考试过程中的问题引起了国家社会家长的高度关注,教育部也出台了一些措施,这对2019年复试的考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也就是说今年在复试过程中各大院校各位导师一定不敢顶风作案,不会人为的去走后门,准确的讲这种情况会大幅度减少,所以考生不必要因为这个事情担心,要做的就是调整好心态,发挥出自己真实的水平。


涛哥说教育


今天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公布,多少人欢笑多少人流泪。不过,过线的同学还要面临最后一步,那就是复试了,只有过这最后一关,才能修的圆满。

很多人关心的是考研复试通过率怎样呢?正常来说,国家要求参加复试的人数和最后录取的人数,不得低于1.2比1,也就是说12个人中最少需要淘汰2人,一般来说参加复试的人数和最后录取人数在1.2比1到1.5比1之间。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这个比例都在发生变化。比如说,有的学校达线人数都不够招生人数,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没什么特殊情况,肯定被录取,不过,这类学校一般不是好学校。

好学校好专业竞争肯定激烈,一定要淘汰一部分人,优中选优啊!所以,一定做到心中有数,看看自己的分数是高是低,高的话一心一意做好复试准备。如果过线了但分数却没那么理想,那一定要做好两手准备,在准备复试的同时联系调剂学校。

考的好的也不是高枕无忧,要防止阴沟里翻船。研究生复试一般包括面试加英语加一门专业课的考察,不同学校没部分的权重不一样,面试成绩应该占比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间,所以面试时要沉着冷静,大大方方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要考的专业课也要抓紧复习,毕竟这部分占比也不低。

今年的复试应该不用担心公平问题,年前因为试题的问题教育部已经处理了一部分老师,其他的不知道,山西师范大学的老师因为试题和去年雷同,已经被开除了,研究生批卷时也特别强调了批卷纪律,那就是注意注意再注意!年后更不用说了,先是翟天临,然后是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院长张军等,研究生这块接连出现问题,刀一定是要落下来的,在这个档口,谁敢顶风作案。所以,今年的复试保证公平应该没有问题,那准备复试的同学需要做的就是认认真真准备,踏踏实实复试,争取成为一名光荣的研究生。😄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考研复试的通过率是要分学校的哦!

因为学校不同,复试的过线人数也就不同,那复试的通过率自然也就不一样啦!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学校进入复试的人数和最后被录取的人数的比例是1.2:1到1.5:1。所以如果一所学校的某个专业,今年过线的人数特别多的话,肯定会有一部分同学会被淘汰的!

但是如果你考的学校不是特别有名气,本来报的人数就不是太多,等过几天国家线出来了,过线的人数都不够录取的人数!那你这第一志愿的考生通过复试的概率几乎可以达到100%啊!除非复试的时候表现的特别差。



国家线马上就要下来了,都说今年的国家线可能要上升,希望不是真的哈!

等国家线出来,那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要开始复试了,大家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如果可以提前联系导师,多看看导师研究方向的论文,对复试中的面试环节有帮助的!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一些情况,可能不够详细,欢迎大家评论补充!最后祝福考研的小伙伴们都能顺利通过复试,加油加油加油!


西瓜碎碎念


感谢悟空小秘书/头条教育联盟的邀请。

今天,小西问了下我们专业的辅导员,19年报名考生发挥真心不错,报名人数比往年稍多一些,不过学校分配的指标有上浮,录取难度和18差不多。之前,我做班主任的班级学生选择考研院校,我就提醒他们关注下该专业往年的报考比、复录比、当年的招生简章/名额。只要不是对某个名校有非去不可的情节,可选择的同层次院校会有2-3个。

小西之前说过,不少人初试成绩380分调剂,班上同学同样报考985高校365分录取,之前多关注专业的录取率很关键。上段提到的报录比=报名人数/录取人数,可以看出学校某个专业的热度,如某些985高校的金融、通信工程、计算机等学科报录比高达20、30。复录比=复试人数/录取人数,比例不会过高,不少院校都控制在1.2-2.0,在小西看来1.2对于考生来说更为公平,或者说不少人对于"复试"心存质疑。

上图是某985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全日制会计硕士的介绍情况,看看非全日制200的招生指标,再看看60名招生额度的全日制,44个指标给了推免生、13个给了暑期夏令营,仅仅剩余3个指标用于统考。若是我的学生想要报考这样的专业,我真心会劝劝她再看看其他专业,千万不要想着大家都不报、我来捡漏的想法,会很惨的。

复试的通过率其实不低,第1名也不是最稳妥的,第2名可能心态最好,能进入复试的话,就算排名差异有些大,但是分差不会大,经过国家线、学校线(自主划线)、专业复试线等三道线筛选后,分差真心不大,权重占比50%或60%的复试追分的机会很大。

最后,今年学术圈的事情不少,如之前的翟博士、华南理工更改学生成绩事件等,相信2019年的复试环境会更公正,期待你的成功,加油!

▼关注帅小西De头条号。小西陪你聊大学、考研、读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和人生。

帅小西De


我们学校的热门专业比如电力、动力、自动化……还是会淘汰不少人的,被淘汰下来的尽量校内消化,我们专业(计算机专业)就捡过自动化专业复试刷下来的。

至于一般专业(比如我所在的计算机专业,在全国高校同类专业中排不上号)都是全国各地去捡【调剂】生,好不容易捡来的,还舍得往下刷?很多年的复试通过率都是100%


老猫


2019年2月15日,对于参加2019年考研的学子来说,注定是人生重要的日子。但是分数线出来后,我们该怎么办呢?

对待考研初试成绩,你要提前参照往年的国家线和学校分数线,做到合理评估、积极应对。一般情况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高分能够上目标专业,积极准备复试;

②低分能够上目标专业,一边准备复试,一边联系调剂学校;

③各科过线,但未能上目标专业,要准备调剂和复试;

④某一科目未过国家线,申请破格,可能性比较小,不成功准备再战或者找工作。

初试过线后,不论分数高低,都无法断定是否能成功被录取,因为还有同样重要的复试!

目前我国研招高校和研招单位大多采取的是差额制,各大高校在研究生招生简章中都会注明其复试的比例,从近年来高校的招生简章来看,复试比例一般在1.2——1.5左右,这意味着复试的淘汰率能够达到20%。当然了一些非名校或者冷门专业,本身报考的学生过国家线的就不多,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后续的复试基本上走个形式而已,不存在淘汰的情况。


那么对于竞争激烈的学校和专业,20%的学生是怎么被淘汰的呢?

主要是因为目前考研复试成绩一般来说占总成绩的30%—50%,这么大的分数比重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录取或者淘汰,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招生单位拥有一票否决权,只要是复试不合格的学生,初试成绩再牛也无济于事,因此对于考取高分的同学,切记不要长久的沉浸在喜悦当中,冷静下来积极备战复试才是当务之急。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比重×面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外语权重


在复试成绩中,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权重一般在10%左右,笔试和面试权重是学校自己决定的,一般免试占30%,但是从考研趋势来看,越来越多高校把面试的比重在提升,一些学校已经达到50%。而面试考察的侧重点在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变数也比较大,因此切不可仓促应对。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解除疑惑,更多关于考研相关问题的资讯敬请关注!


学习源动力


正常情况下,高校在公布招生简章上,一般都会在招生简章上注明当年的复试比例。如果招生简章上没有公布复试比例,最迟也会在复试前一星期公布复试办法以及复试比例。

研究生复试一般都是采用差额形式,按照相关的规定,差额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1.2,对于生源较充足的专业,复试比例会稍微高一些,但是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复试比例一般都是低于1:1.5。

在复试结束后,学院会按照综合成绩的高低,结合专业的招生计划来确定具体的录取名单。综合成绩是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加权平均计算得到的,一般情况下初试成绩最低要占到50%左右,不同的专业可能会有所差异。

采用差额复试肯定意味着有一部分学生要被淘汰。大部分学校在复试时都会考虑到来年的招生,如果某个专业的淘汰比率过高,会让很多考生以后不敢报考。因此,有不少高校都有一志愿考生保护措施。

其中,最为常见的办法就是校内调剂。高校的招生计数一般都是按照学术型、专业型、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来分别计算。

同一个学科大类,不同的专业方向,同一个专业不同的培养方向,在招生时生源数量肯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高校都会鼓励一志愿的考生进行校内调剂。比如,学术硕士调剂到专业硕士,再比如全日制调剂到非全日制。

按照以往的情况来看,在绝大多数高校里,如果是一志愿的考生,并且在复试的时同意“校内调剂”,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淘汰的,除非是自己的复试成绩不及格。

因此,对于初试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来说,同意校内“调剂”,不失为提高录取几率的一种有效办法。

期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升学与考试


祝我儿子顺利通过复试


用户5795002459736


我家孩子北邮复试了,在等结果谁知道得几天也,20号复的


用户8424825961079


应一锤定音,可保证公平公正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