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棍重灾区在哪里?你们村光棍多吗?

老梁话三农


我们村的光棍不能说“多”一个字了得,是多的很。一个自然村,30岁以上的单身男性粗略估计60多位,他们常年在外打工,在春节期间想回家说媳妇,在家转了一圈后,又失望的离开家打工去了,家里根本就没有合适女孩子,况且又一批男孩长大了,女孩呢,还是少之又少。娶媳妇的压力不大才怪呢。

我们这里经济不算落后,平原地带,交通发达。就是因为计划生育造成的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调才造成了这种情况。彩礼多的不可思议,娶媳妇全凭经济实力,一家娶回家媳妇,亲戚朋友穷倒了一大片。

这可怎么玩啊,这可是社会不稳定的一大隐患,如果要确定光棍的重灾区,难啊,我总觉得全国各地都差不多吧。

苦了,我的国,我的民。


红色老人


提到光棍,说说我村里,不好意思,只说说我老家生产队(社)的情况。

我老家在四川平昌元石镇,没厂没矿,生产队青壮劳力基本都是靠外出务工养家?在家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学生。

由于人口大多时间在外流动,有一部分男青年娶了外省的女娃做老婆,也有一部分女青年远嫁外省。80/90年代的时候生产队大龄剩男基本上没有。2000年后,回老家时,父母常说生产队里十几个光棍了,我在外边跑,有合适的给介绍个。

然后,我母亲就一个一个地给我数谁的儿子30了,还没结婚,谁的娃结婚了,老婆跑了,快40了还是光棍。谁家里两个儿子,30好几了,还没结婚。谁的儿子娶了个过婚,还带着孩子。一通数数,有十几个光棍。我也很纳闷,这些家庭有的日子挺好过,有钱,有楼房。

我也仔细分析了出现光棍的原因:

一种类人确实家庭穷,没楼房也没钱,拿不出彩礼,不好讨老婆。

二类人有钱有房子,跟不上时代,想用老思想老办法娶媳妇(不花钱,少花钱,),反正就是捂住钱口袋不松手。

三类人就是自身圈子里同龄女性少,过年回老家相亲不成又得缓到来年相亲,逐渐年龄大了。

光棍问题迟早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应该早点重视。各地方政府应该在主抓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宣传新时代,新婚姻,新风尚。鼓励婚姻从简,把操办婚礼的钱多用在发家致富,改善生活质量上去。


笔名叶子


关于光棍重灾区,众说不一。山东的、山西的、河南的、河北的、甘肃的、内蒙的、陕西的、东北的……看来,中国北方属于重灾区。

我们这里,北面一百公里是北京;南边五十公里是保定;东方六十公里是雄安。这样的地理位置多么优越.

说说我们村,人口四千多,三十五以上的光棍就不考虑了!三十到三十五有一百一十个光棍,二十五到三十有八十个,二十到二十五有八十个,哦,对了,去年有三个离婚的,听说过完年还有五个要离,当然,还有没有听说的……

我真的相信我们这里不是重灾区!这点我非常自信!

一个同学的儿子,家里房子装修的不错,县城买楼房了,轿车有了,长相不算难看,挣着每月七、八千的工资,28岁了,……我的同学说,今天初六,七、八天了,没有一个媒婆上门!

在我们这里三里五乡仅有的屈指可数的年轻的女孩子们或考大学或上中专或学一门手艺找自己的幸福去了!

上班去吧!我对这个孩子说。

或许能遇见呢!我想。

我国光棍重灾区在哪里?你们那儿光棍多吗?

我们怎么办?


wywywygxy


三千万光棍怎么算的,是从22岁至60岁单身男女吗,其中有没有加上那失去伴侣的以及离婚后没有找到的。这一部分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光我认识的熟人,亲戚,老乡,同学里,就有几十个男女离婚或失去伴侣有的好几年有的十几年一直找不到。主要原因是本来收入低,离婚以后带个孩子负担更大更没钱,另外带个孩子找另一半半,本来就难,还有顾虑,怕对方对自己孩子不好,对方也有顾虑。另外是原来的伴侣好都分了,现在要是找差的,那还不如当初。你选别人,别人也选你,一年过一年,收入没见多,岁数见长了更难了。

我说的这类光棍,全国何止千万。

另一个就是偏远山村和穷的村,这种村在当地是出名的,在当地姑娘一般听说这个村的青年都不会跟他谈恋爱,介绍的话,女方父母也不同意介绍去这样的村。这种村的青年,除了个别出门赚钱,在不了解他村的情况下被骗到个别老婆。在当地生活,基本是讨不到老婆的,全村出现几十个光棍或上百个光棍不奇怪,大家都光棍也不寂寞不难堪,他们常聚一起喝酒一起玩。因为没老婆孩子,收入多少吃多少,一人吃饱全家饱。钱存不下来,更不可能有老婆了,等老了国家救济做五保户。有的一家几兄弟都光棍,有的一家几兄弟,有个别的出到外地,才找到个老婆。这种村因为光棍多,越出名在当地越没人嫁。

偏远山区的,上辈人有老婆,生出的女儿都嫁出了外面,剩下的都是光棍和上辈有一些老妇女。有点能力的人,出到城里或镇上打工找到了老婆,也尽量想法定居,再不回山里,为自己下一代打基础。这样的村,慢慢人口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这也是没办法的,那个女孩想往穷乡辟壤嫁,那从外骗到带回村的有好多小孩不要都跑了。

高房价也是倒置光棍的原因,岳母把房子和婚姻挂钩。网上有好多娱乐视频,相亲对像三句话,有房吗,有车吗,有存款吗。

这造成了没有房子找不到老婆的大有人在,女方也因对方没房而单身。

但是,收入低,房价高,想买也没办法,只好单身了。

专家都把几千万单身,定为男女比例失调,但是现在单身的,主要算60后70后80后,这个年代怎么会比例失调。从出生比例看,应该是90后,00后才失调男比女多不止1·1比1,去幼儿园,小学里看是5比3。

所以说,现在高物价,高房价,高医疗,低收入,才是造成光棍的主要原因。


黎家第一汤


看了这些回答,本人倒是觉得全国一盘棋。现在男多女少已经成了必然趋势。

我儿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全班小朋友出来拉拉队,我查了一下,一共21个小朋友,男生14个,女生7个,看到比例失调,真的担心儿子长大娶媳妇难。

上了小学,全班42个学生,男生28个,女生14个,还是比例失调。难怪现在光棍娶不到媳妇呢?怪不得娶个媳妇那么强势,家家都得哄着,供着呢?更可观的是彩礼年年递增。这是个社会普遍现象,生个儿子是一生的负担。

我们这个地方农村也是光棍成群,父母看着儿子娶不到媳妇,头发都愁白了,老家那个村30-40的光棍不低于百余人,经济状况也不是落后贫穷的面貌。

从趋势来看,中国的古老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扎根了,重男轻女的意识还是很重要的。

现在实行二胎时代,每个人的观点都是品种全,顾名思义还是重点要个儿子,但是没有想要二个儿子的人,因为儿子是一个投资太大的工程,有始有终的陪伴与付出。

光棍难,老人更难。父母看到儿子光棍,心里的声音那是呐喊啊!



只为那夕阳余晖


首先,重男轻女惹的祸,尤其是农村,想想几十年前多少女孩被残害。因果报应吧。 再抨击计划生育的时候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人口变少的同时人口的素质确实提高了,女性受教育,生存能力,社会地位不可同日而语,更多的女性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不想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实际是对有国家身份的人效果要好些,对于广大农村效果要差很多,我的老家河南农村八九十年代,家里有三四个孩子的比比皆是,而且必须要有男孩。孩子多,条件差,资源少,等到娶妻生子矛盾就出来了。孩子自身条件如果好还好找对象,但是自身条件差,家里又穷,那么只能光棍了。城市里的高知评实力单身无可厚非。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不喜勿喷。


某玉o


重灾区当然在农村了,因为农村以前收到重男轻女的观念影响比较严重,所以有的是女孩就不要,就要生出男孩为止,还有现在很多农村女孩都嫁到城里去了,也就留下了遍村的光棍。

以前过年回家,我妈总会为我的终身大事着急,说现在想相亲都没法相,这一片都没听说谁家有适龄女生,要么早早就结婚的了,要么就在城里生活了,本来就是男多女少,结果还这样,就更找不到对象了。

记得我刚出来工作时,感觉那时候女生好多,就连租的房子隔壁对面住的都是女生,等到了这两年发现,已经很难见到单身女生了,估计这就是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越来越表现出来了吧。
认同我说法的麻烦点个赞,加个关注,让更多人看到。在此感谢您的关注啦


思视界


有的人说,大城市单身的比穷的地方多!我们要区分一个简单的概念,光棍这个词语,在我们通常的认知中指的是那些希望脱单却没办法做到的人的代指。大城市确实有许多三十岁四十岁还没有结婚的人,可是他们大部分是没有能力结婚吗!我不这样认为。如果他们想要结婚,"将就"一下是可以迅速脱单的。

农村贫困地区是个什么情况可能许多"精英"们并不知道。我家就是中部某省的一个贫困农村,说一个有些悲凉的故事。我记得小的时候,有个邻居大哥幸幸苦苦凑够了彩礼钱,娶了隔壁村的一个二婚女子。

可是这个女子结婚了几天,就不愿意陪这位大哥过日子了,嫌弃人家穷。女方死活不愿意那些没办法,最后离婚。到现在这位邻居大哥,快四十岁了。还没有结婚,他是不愿意吗?这是很简单的被迫单身的案例!

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这些年出现了很多这样的,被称为"老光棍"的侮辱性称呼。所以…很明显那些地方光棍最多。


雄漂书友会


根据本人了解,越是贫困的地区,越是光棍的重灾区,这是有必然的因素造成的结果,首先越是贫困的地区,男女比例越不均衡,男孩要高出女孩很多,我是山东人,就以山东为例,山东最发达的青岛男女比例0.98,而较为贫困的菏泽和枣庄男女比例都在1.1左右,因此越贫困的地方光棍愈多。其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流动要比之前更为便捷,很多贫困地区的女孩随着外出就学、打工,有了更好的婚姻选择,往往留在外地,而男士却因为外地的房价等原因返乡了,男女的逆流动也是造成光棍压力大的原因。再次是越是贫困的地方彩礼也就越大,比如菏泽的部分乡镇彩礼要现金三斤三,一动不动,就是要送一百元的人民币三斤三两,估计金额在十三万元,一动不动是要有车有房,保守估计也要七八十万了,一般的农村家庭是很难拿出这么多钱的,这也是导致光棍较多的原因!



护理养生


光棍的重灾区绝对在山东、河南等地的农村。

据说山东、河南两省农村的光棍比例占了全国光棍的70%以上,虽然不知道这个数据怎么得来的,但也能说明一部分问题。

我的老家在山东和河南的交界处,对这两地农村的情况有一些了解。

1、首先主要的光棍其实都存在于山东、河南的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女孩子大多向往外面的世界,又是外出打工的主要地区,女孩子们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大多数向往更好的生活,不愿意再待在村庄里。

而关键的是山东、河南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也是重男轻女的重灾区,男女比例差距越来越大,男孩不好找老婆也在情理之中。

2、其次,这些地区的彩礼那叫一个高,越是贫穷的村庄,彩礼越高,山东、河南很有些地区结婚要“万紫千红一片绿”的,就是一万张紫色的现金+一千张红色的现金+一大片绿色的钞票,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必须有房,必须有车也是刚性条件,达不到这些条件,很多女方家里是不会把女儿嫁出去的。

男孩子压力太大了,我一个战友老家在河南商丘的一个村庄,他说他们老家最近几年盖两层楼房的家庭越来越多,主要是女方家里要求的,并且还要有车,很多家庭达不到这个条件,于是25岁以上未婚青年越来越多。

3、当然了,长期以来的重男轻女,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再有就是结婚攀比的现象也比较明显。

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必须在观念和认知上改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珍惜希望光棍村越来越少。

4、我们老家在河北南端的一个靠近河南的村子里,上大学的年轻人都在外面找对象结婚了,留在村子里没有上进心的男孩真的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年纪,由于大家普遍结婚 比较早,基本上村子里一过25岁,剩下年龄相仿的姑娘就不多了,年龄小的女孩家里也不会同意自己女儿嫁给年龄大的。我小学同学今年30了还单着呢,不过在适龄的时候找对象,并且没有那么挑拣的小伙还是大部分都能找到对象的,而在明面上的光棍真心没有河南、山东两地的光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