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上文学教授康震老师现场发挥能写会画,有人却认为他文化水平一流书画水平一般,你怎么看?

猴王五行hang说


谢谢你的提问。说的真没错。康震先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诗词大会上,他是主角之一,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正所谓学有专攻,术有所长。一个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那就更好,如果就会剑术,能够一剑封喉,那叫绝活,就是一个专家了,即使不会善长矛大刀又何妨还是一名矫矫武士呢?


诗词大会上,有一个环节,叫做“看图答诗”,就是通过对画图是示意,能够准确猜出,图画将描写是哪一首诗 。

这种智力游戏,玩的就是敏捷,准确。太快了,会误猜,太慢了,会失去答题机会,所以,竞争还是不叫激烈的。

那么康震先生,担任了“画图”工作。有时候可能还有写字,这样,康震先生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


我们看到,如果按照康震的绘画水平,确实还无法与普通专业画家比,更何况还有绘画大师呢!

其实,《诗词大会》绝对不是找不到一位画图工作者,只是,画图与诗歌内容紧密相关,如果画家不了解诗歌内容,或者错误描写了诗歌内容,那么,就会给答题的参赛手传达错误信息。最后会导致节目质量效果。


所以,画图,即是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次要工作,而且,画图以后,还要与参赛手沟通。

你想想,如果一个人只管画图,不管与参赛手沟通,会是多尴尬的事情?

再说,这个环节不属于美术比赛环节。画图,是诗歌示意的一种方法,无所谓,画的“跟一幅画儿”似的。


从这个意义来说,康震先生的表现的合格的。

至于他的绘画水平,作为一个文学教师,已经可以。

看样子,他真的学过绘画。能够把诗歌内容用简练的线条勾勒示意出来,已经非常棒了。

诗人画家合为一体,这是古代文人画家的特点,也是中国画画家追求的梦想,但是,真正做到一个文人画家,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古代王维即是诗人,也是一个大画家。

我们今天,达到王维境界的诗人画家真的没有。

何况康震也不是诗人。我们没有必要逼人家又是诗人又是画家的,那样的话,《诗词大会》还开得起吗?


千千千里马


金无足赤,人无全才。

纵李白大诗人吧,琴棋书画诗酒茶,古代才子标配,也没听说过李白会画画,如今这七件才艺,更有几人都玩转了?

历史上诗书画皆绝的,也寥寥无几。康震文学教授点,《中国诗词大会》主持人,现场作画匆匆而成。

以图答诗,再现诗情画意,考验选手的诗词储备,重点在于情景的对应,颇有创意新鲜感。

有段子说,见了滚滚长江,粗人会感叹:啊,长江,你真他妈长!

普通人会唱:一条大河,波浪宽!

而文化人会吟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应当说康震的文学修为不错的,术业有专攻,至于书画是否入流,也算不得啥,毕竟赛场上临场发挥,争分夺秒,算不得精心之作。


比起当年在《百家讲坛》上,他把"绢本”的绢读成一声,这样常识的错误,或许更令人难以接受。

一花🌸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闲鱼🐠元元,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元元的天下


康震是位教師,能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自有他的学术水平。

但他不是诗人,也不是画家。他所具有的才艺也不是你,我都能具有的,为什么要苛求他?

当今社会不学无术的人,口若懸河的人实在太多!自已並无多大本事,对别人的要求却髙之又髙,无法理解!

如今文坛也好,诗坛也好,出了多少令人髙山仰止的作家,诗人?

毋需妄加要求,诗词大会只是一档收获众多好评的文化盛宴,並不是诞生诗人,诗词大家和书画家旳地方!

恕我多言!


山中之兰


俺也不知道为啥有那么多人看人家不顺眼,俺们农村人一般看到这种别人可以,自己不可以的事情,就只有敬佩。

俺们从小就学过一个故事,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你们城里人感觉都很牛,好像自己就是个批评家或者评论家。啥事都对人家指手画脚的。

反正俺就感觉,康老师比俺画的好,比俺有文化,俺得向人家学习。


在下盐如玉


僧人究竟要推或者敲月下门?

这个典故就让我们知晓,但凡一篇佳作并非一挥而就,必须经历百般推敲磨砺。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亦是在众人的头脑风暴,佐以美酒才一挥而就,事后,据说王羲之都认为这已经是他的巅峰,无法再有超越。

王羲之的一挥而就,他是在深思熟虑,毫无时间限制等等的舒适情况下爆发的。

康震老师却不然,他的一挥而就充满了限制,至少在环境氛围对其创作有严格的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出真正的实力,更谈不上才华横溢的超越。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康震老师的现场发挥只是应景之作,皆非实力展现。

唉,这也就应了古人那句话,每逢被点名出列吟诗作画,不得不嘴里说上那么几个字:献丑了。

谦虚固然有,但大伙都心知肚明,创作是不能有限制的,临场发挥肯定是会充满了美中不足,难以尽兴尽意。

因此,指责康震老师的应景之作,确实没什么道理,甚至只能说是妄下结论罢了。

自然康震老师将自个摆放在如此遭人非议的境地,呵呵,亦只能说是烦恼皆自招。


鸿哥iouyh福小铺


今天的文化人由于开放的世界环境,需要学习的太多了,古代文化人一辈子只精修文学历史绘画,又是童子功,今天的文人做到能对出对联,会写毛笔字,会画国画都已经难能可贵了,还敢和古代文化大家的书法与绘画比较,那真是不应该。

康震老师以前在诗词大会上做过一副对联,那都是多少文化今天办不到的,今天有几个大学生,或硕士博士会做对联,会写毛笔字啊???

对联那种知识与格局的博弈岂能是读一点学校书本文化课就能完成的了的。


英美国际音标正音专家


1、会书画的人诗词水平就一定很高吗?

2、文化程度高就会诗词鉴赏或诗词创作吗?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和状元文化程度都高的离谱,他们都会作诗吗?都能作出好诗吗?

3、不会作诗、作不出好诗,凭什么谈诗词水平?

4、现在能对诗词进行鉴赏的人恐怕也是鳞毛凤角,什么文学院教授、博士和博导他们都不行。

5、中华五千年,其实玩诗词的人也不多。因为玩的好太难了,细估一下玩得好的人平均几年甚至十几年才一两个。

结语:现在玩“诗”的人看似不少,其实又有几个人能写出真正的诗?周汝昌老先生说的一点都没错,别以为形式上像诗就把它当成诗。


天下第一闲人4


康震的是文学博士,是著名的文化学者,主攻古代文学和诗词,算得上一代文学大家,这一点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很多观众都能感受得到。



诗词点评看起来不难,可要想出彩并不容易,不是事先看看资料就可以的,不仅要把诗词熟悉吃透,还要洞悉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背后的典故和文化,而且能够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既要展现诗词的魅力,又要让观众听得懂,这个度还是挺难把握的。



通过四季《中国诗词大会》,康震的点评深受观众喜爱,已经成为节目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成为了节目最具代表性的标签和符号。

精彩的语言点评之外,康震的手绘诗词环节也广受欢迎。下笔如行云流水,几笔就能把诗词中的意境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纸上,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诠释得淋漓尽致。



当然,绘画不是康震的专业,应该算是一种业余爱好,其他的作品没看到,不了解也不好评价,只从《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来看,他为诗词所做的画还是不错的,展现了其深厚的绘画功力以及对诗词的精准表现。



康震从小喜欢绘画,以前流行的连环画就是他学习画画的素材,后来他不满足临摹,买来彩笔开始给画中的人物和场景上色,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绘画的热爱和痴迷。

长大后他没有从事绘画事业,可应该一直没有放弃这项爱好,我们也没必要太过苛求,毕竟不是主业,所以欣赏就好。



期待下一季在看到康震老师的绘画。

欢迎关注,了解不一样的影视娱乐解读。


读剧慧眼


现场画诗意,能表达的明确就可以了。我估计预先卡纸圆扇白板上有暗痕。


牛宝鑫书法


我只记得去年有一期,他现场赋诗,只记得一句了,大江东去流日月。之所以记得是因为这句诗的平仄不对。虽然我不懂音律和平仄,但是念起来就是很怪。我从小到大在课本上学的诗句发音没有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