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板,如果让员工每天写工作日报,每周写周报,每月写月报,会不会被骂?

艾希瑞


要求员天每天写工作日报、每周写周报、每月写月报的老板99%会被骂,这勿庸置疑。

不仅仅是增加工作量问题,作为老板,可曾体验过员工们在写日报、周报、月报时的那份心理压力与厌烦?

写,写什么?天天重复的工作流水帐吗?老板会看吗?有些工作耽误了,但涉及其他人的配合,要写原因吗?不写原因老板认为我无能,写原因算不算背后告状?等等等等因素,经常造就员工的困扰与极大反弹,一提起日志,不吐槽下老板都不爽。

写工作日志的规定,据我所接触,是日资倡导台资照搬,民企试图发扬光大。国企、大型现代企业不了解。01年因一项玩具专利,我短期进入一家中日合资玩具企业合作开发,兼任其开发部职员。就被要求天天写日志,因为整个公司氛围就是如此,当作工作的一项任务,写着写着也就习惯了。

04年进入无锡一家台资橡胶内胎厂,又被要求写日志,开始时的那份不情愿现在还记忆犹深。不过,公司的课长班长们倒是很认真的每晚八点交给专员。熟悉环境后我才了解,这些课长班长基本来自厦门正新,那里有这个传统。

因为我是行政主任,所以每日可调阅他们的日志,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感觉工作日志在这里还是起了作用。除了日常的领料产出数据,异常提报、资源申请外,很重要的是品质报告,报废丶返工丶二级品数量,每位生产课长还须绘制品质推移图与产量柱形图。并根据数据做原因分析,改善措施,明日计划。更严谨的是,晚上十点左右,专员经常会接到董事长从海峡那边的电话或skype,这代表着董事长确实认真查阅着这些报表。每次董事长或集团总经理来无锡,总有个专门针对日志提报总结的小会,会上被肯定的干部员工,都会收到一份红包。所以无锡厂虽偶尔听到课长们抱怨,总体上填制工作日志制度还是维护得很好。

之后的三家民营企业,老板听我介绍,也曾想推广,基本最后都不了了之。

前后对比,我的感触是,工作日志有其必要性,但不是人人写,而是有必要的岗位写,不能为写而写。

其次,工作日志要求提报内容必须结合部门特点,不要千篇一律鸡毛蒜皮。特别现在都有ERP系统,工作群,尽量不重复提报。

其三,作为老板必须坚持及时看及时处理,否则员工辛苦编写半天泥牛入海,谁不抱怨?很多老板推动前期兴致勃勃,三分钟热后扔给行政管理部门,让下面知道后怨声载道可想而知。

其四,写工作日志的规定,最好在开业时就执行,在工资中的岗位津贴项可列入专项考核,让需填写的岗位清楚公司支付这份报酬。若是半程推广,就看老板舍得这份费用不。否则被骂是肯定的。

其五,在业绩考核及人员升迁加薪时,列入考核项。

其六,因工作日志反馈及时,杜绝浪费或改良建议被采纳等突出贡献者,及时嘉奖给予实质奖励。

总之,做为老板想推动工作日志制,需检查自己的出发点,以及推行的必要性。充分对比目前的管理科学工具、交流APP等,寻找是否有更人性化更简洁快速的管理沟通方式。全盘策划后再植入,这样才可能避免被骂被反弹,一通瞎折腾后贻笑大方。


老西弹新


我上一份工作就是每天写日报,每周写周报,然后每月写月报,我每天从早忙到晚,中午吃饭都是匆匆去匆匆回,中午大伙都要睡午觉,然后我还要继续坚持工作,没办法,因为我跟了一个很糊涂的领导,她经常忘事,然后做事没有规划,她就希望我能跟她互补一下。而且她的事情超级多的,她知道我一个人也忙不来,打算招一个人进来协助我的,但因为公司里面制度多,就是这些各种报不写的话,一次扣20元。业绩不达标就累计到下个月来完成,再不完成就直接让你进入试用期!试用期提成很低很低。很多员工因为进去一年了还在试用期,后面都走了,新员工很难达标,所以半年内都没有转正的。如果被客户投诉不但要扣你钱还不能评优秀员工,今年一年的全勤奖都没有。后面很多认识的同事都走了,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我领导都不愿意让我走,我提了离职申请三次她才肯正视这个问题,我走后一周,因为招不到人,没人帮她处理那些她不在行的事,弄得手忙脚乱的,这是我后面听别的同事说的。她又给我电话,希望我回去跟着她,她不会亏待我的。可是我一想到之前跟她每天加班到10点,周末没有一天时间是可以陪家人的,平时吃饭的时间都有工作安排的。我就怕,我过了那段最忙最忙的时光,我不要再重复这种生活了。所以我后面拒绝了她。那种生活,想想就怕,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没有时间停下来充实自己没有时间停下来,让自己看点书,那段时间真的是忙到废了,非常渴望有半天时间不用工作,专门去趟书店转转。现在回过头来想想,毁掉员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忙到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成长。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不要停


宝贝爱吃鱼


怎么说呢,我现在就经历这样的制度,每天日报,然后还有周报,月报,每天早上7点半到公司开会

从管理者角度来说,这是对公司负责,了解员工的工作进度,以便更好的安排下一步工作。但是,这样是否真的能让公司变好,目前来说我没看到任何效果,反而弄的员工都很反感

从员工角度来说,他不会为公司考虑,他考虑的的是你让我每天写总结,嘴上不敢说,但是心里把老板和管理层骂了一个遍,更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

对比我朋友的工作,在建筑公司,公司在我们本地是建筑行业的龙头,他们一年就写一次年终总结,从来没有日报,月报什么的,甚至打卡机制都没有,但是他们的工作态度于积极性都是非常高的,毕竟给的钱多。

我个人来说的话,总结可以写,可以一周一次,或者一月一次,适当的对员工放松管理,但绝对不养闲人。


一辈子坚持


之前工作的地方就是这样,公司总部在大连,我们这个店是它连锁直营店。每个店的店长每晚下班都要汇报工作,每周一小总,每月一大总,工作汇报肯定要汇报每天的营业额的,晚上十点钟下班,开个小会,员工下班了,然后店里就留店长一个人去提交这些报告,下班都到十点半了,到了月报的时候写的更多,基本上十一点才能下班,开始我不太懂具体写些什么,后来提了主管以后就要学习这些东西了,其实内容每天都差不多,就是当日营业额,当时店内发生的一些事情,有无人员离职,和设备维修记录等等,其实日报和周报都是比较简单,最重要的也是最麻烦就是月报,要算出这一月的目标完成率,然后对这一个月的所有工作做个总结,然后还要定下月的销售目标及工作计划。这些工作很繁琐,店长偶尔也会抱怨几声,毕竟每天都要比别人下班晚,而且做总结,写计划的时候也特别费脑子,搞不好就会给自己挖坑,影响奖金。但是反过来想作为店长这就是你的工作职责,在其位就要谋其事,其实生活中喜欢抱怨工作麻烦的人有很多,但大家也都是停留在抱怨的阶段,第二天依然认真工作,该干嘛干嘛。





一只爱睡觉的喵


我曾经也被要求每天写日报,每周写周报。作为一个下属刚开始我是有抵触情绪的。

为了有东西可写,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把今天自己要干的所有事情,都在笔记本上列出来,每天下班前对自己所干的事情做个总结。然后我就知道自己哪些事情做了,哪些事情没做。哪些事情的最新进度是怎样的?都会详细写在记事本上。

我对我的下属也是同样的要求。所以,即使他们每天不面对面的给我汇报工作,我也能大概知道他们的工作进度是怎样的。

现在,没有人要求我每天写工作日志,但这个工作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再来说说我对每天写工作日志的几点体会。

1、工作日报可以帮你做好明天的计划,知道自己明天要做什么,那一件是最主要、最重要的事情。

2、每天的工作总结记录,是跟自己的领导反馈及沟通进度的过程。可以防止自己工作的方向不跑偏

3、写工作记录的过程也是方便领导监督我们的过程。因为人性的弱点是偷懒。

4、写工作日志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执行力的过程。每天总结的时候,对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进行反思。为什么做的不好?后面又如何来改进?刚好也形成了一个复盘的过程。对我们经验的积累非常有利。

以上就是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对于有上进心做事有方法的员工,你不要求他都会自己写。而有些员工就算你每天要求他写,都是在敷衍了事。

最后,建议先把每天汇报制度建立起来,然后根据实际执行情况慢慢调整。对员工进行辅导,让他们认识到这样做的好处。

管理者也需要对员工每天的总结要及时反馈点评,不要让下面人会觉得我的总结写了,你也不会认真看。如果自己都偷懒,还怎么指望员工好好的写总结呢!


世朋聊职场


制度是好制度,就怕执行歪了!

对于一个新人,用心写日报,周报,月报。一年以后你再回头看,你这充实的一年,没有荒废。而且写的过程也是总结自己经验教训的过程,对新人的成长大有裨益!

就害怕不认真,为了交差而去写,写的内容不走心,没有起到总结自己的作用,反而浪费时间。我工作15年了,以前是领导逼着写日报,现在是习惯成自然,每天下班前随手记下,回顾自己今天都干了什么事?那件事作的漂亮,那件事作的不好,下次同类的事应该怎么处理。我认识一位老人家,84了还在工作,是退休后被公司返聘的专家,写了将近七十年日报。


HC93


你问错地方了!这里能回答你的大都是员工,在他们眼里最好啥都不要干。

写月报周报日志是正规化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管理者不重视就容易流于表面。这个和绩效考核挂钩,现在都有相应的APP。目标管理和关键环节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如果这都要骂人,那只能说你的员工不适合你的公司,公司由小到大都是慢慢正规化管理的。淘汰掉一部分不适合的人是必须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社论消息


我现在就是,天天写工作日志,周周写周报,月月写月报,年中写总结,年终又要写总结。一个小小的公司,整天搞这些,搞不出什么实际的东西来。

我们在广西浦北小县城,老总在北京,董事会在首府南宁,其实领导想知道工作进度,要写报告是很正常的,但是密度那么高,我觉得就不好了。

首先一个小公司它每天的进步不会太大,每天上报的意义不大。其次一个小公司更需要的是花时间在不断的扩展业务上,而不是浪费时间在办公室写这些没用的东西。最后一个小公司创业公司需要的鼓励而不是通过报告获得一些虚的东西。

也有可能是每个人的角度不同,每个人的做事方式不同,但是凡事都要讲究个度,大家说呢?


欣鲜美味


对这个问题,其实你可以换位思考,员工每天工作那么久,那么累(当然有的岗位可能轻松些)有时候还要加班什么的。好不容易做完事下班了,结果还要写什么工作日志,这不是气人吗?

而且这这个的意义是什么?了解员工每天都做了些什么?要根据这个来进行考核?如果是这样,那说明公司的管理还是有问题的,或者说制度不完善。

之前有遇到过公司要求员工写日志,前一个月天天坚持写,第二个月一部分人写,第三个月没有一个人写了。为什么?写烦了。

我天天写有什么好处?我不写有什么处罚?意义是什么?除非公司对于这一系列都有明确的制度(其实有制度员工也会骂娘,乱七八糟的制度多了也就烦了)

其实员工也是结果为导向的,我每天做了什么,这个项目到什么地步了,我在项目中付出的什么,指责是什么?这些领导都是应该清楚的,而绝非通过日志来掌握。

各部门领导,项目负责人就是老板和员工之间最好的衔接,定期回报项目进展什么的,各个工作如何安排的。

如果老板觉得写日志很重要,那么可以在公司试行一下,看反响如何?


南嘉西


要看企业从业者是否具备一定的素质,此外还要看公司的管理工作是否相对完善。

如果企业身处“食物链底端”员工一天到晚忙不停,加班加点才能勉强完成工作,连召集一个会议都困难,那么这些日报、周报、月报什么的,只能在核心岗位上推行。

如果企业管理尚未完善,诸多问题有待解决,管理层天天都在救火,那么这些日报、周报将沦为了“抱怨报”,每一份报告中都写满了各种问题,公司却又束手无策,那么这些报告又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公司管理完善、资源充足、市场订单饱和,那么这些报告将非常必要。它既能督促职员总结工作经验,还能反应各种问题,担负起书面沟通和数据采集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