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哪些让他国羡慕的武器?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经过数十年的不断积累,国产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在军舰、潜艇、战斗机、坦克、导弹等主战武器方面的进步更是有目共睹,部分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要说让其他国家羡慕的国产武器,针对不同国家的装备情况答案也不尽相同,从普遍适用的角度来说,个人认为最突出的有两个领域,即导弹和火炮!



055万吨大驱虽然尚未服役,但已经引起全球关注歼-20战斗机已初步形成
战斗力,全球也就3个国家具备类似能力

1)导弹:国产导弹中让其他国家羡慕的主要有反舰导弹和特种战术地地导弹(洲际弹道导弹就不提了,除“五常”外的国家应该都会羡慕)。毫不夸张的说我国的反舰导弹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地位,能够形成挑战的也就是俄罗斯一家,我国的“鹰击”系列反舰导弹包括亚音速、超音速多种型号,以鹰击-12、鹰击-18超音速反舰导弹为例,有效射程均在300公里以上(高弹道飞行可达40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超过2.5马赫,一发即可以有效毁伤5000吨级以上主力舰艇,除此以外,鹰击-83、鹰击-62等性能也处于世界先进行列,并出口到其他国家成为海军利器!

外形威武的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
052D驱逐舰发射鹰击-18“亚-超”结合反舰导弹

至于特种战术地地导弹,“东风”家族中除了执行战略核威慑的东风-5、东风-31、东风-41(据称已服役)等以外,类似东风-15、16/17/21/26等系列的战术地地导弹(部分也兼具核打击能力)整体技术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具备末端机动、精确打击能力的东风-21、东风-26弹道导弹,不仅能够打击陆地高价值固定目标,还可以攻击数千公里外的海上大中型舰艇(航母、巡洋舰/驱逐舰等),可以说是当前世界上“独一份”的反舰手段,这一点目前即便美、俄也没有类似装备。


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射程可达5000公里!
各型特种战术弹道导弹对比东风-16战术导弹组团亮相

2)火炮:有了极其困难时期的战斗经历,我军对重火力的印象那是相当深刻,“火力恐惧症”也一直没有完全“治愈”,因此,我国是“大炮兵主义”的践行者,对于火炮的研发和应用一直都非常重视,不仅火炮种类齐全、规模庞大,而且即使是同口径火炮,国产型号的射程、威力都相对要突出一截,包括PLZ-45/05自行火炮、“卫士”系列火箭炮在内的部分型号,在国际军贸市场上都享有盛誉,也出口到了部分国家,在与其他军工强国同类型火炮的对比中表现出来明显的优势!


PLZ-05自行火炮射程可达70公里,比其他国家同类型火炮远20公里左右
PHL-03远程火箭炮射程可达150公里!卫士-2D远程火箭炮射程可达300公里,堪比战术地地导弹

“自己的武器再差,也是保护自身利益的”,不论别国武器装备如何先进,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军工技术能力,才能够保证在未来的军事对抗中不落下风。武器装备落后时,我们依靠出众的智慧和顽强时斗志取得了胜利,现在,我们的武器装备技术已经不落后于其他任何国家,更加有信心面对任何挑战!其他国家羡慕的话,只要条件合适,适当的出口创汇何乐不为?!


国产武器装备已脱胎换骨,足以应对任何来犯之敌!


威呐解析


在上个世纪很长时间内,我国都非常眼红西方国家的先进装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中东地区伊朗和伊拉克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一开始的作战中,双方使用的武器都是美苏双方援助的当时世界两大阵营的顶级武器,作为旁观者的我国看的那叫一个羡慕啊!时过境迁,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和技术积淀,我国军工科技也盛开了属于自己的花朵,有了让他国羡慕的武器。



我觉得我国目前最让他国羡慕的肯定是东风家族。网络上流传着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东风快递,20分钟全球使命必达”,说的就是我国东风系列弹道导弹。我国东风导弹家族是一个非常完善的导弹家族,包括现在风头正盛的中程弹道导弹东风-21和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D和东风-26;还有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和东风-41等各种性能出色的镇国重器。

说完东风系列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其他我国武器届的黑科技,这些黑科技不只让普通国家羡慕,甚至美国这样的大佬都表示想了解一下。

火箭炮

自从上个世纪末我国吸收消化改进俄罗斯龙卷风系列火箭炮以后,患有火力不足恐惧症这个顽疾的中国陆军对这种火力强大的武器十分感兴趣。于是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如今世界舞台之上的火箭炮中国说自己第二,没人敢称第一。现在的中国火箭炮在国际市场可是抢手的香饽饽,射程远的可以当战术导弹使。


比如我国现在最新的两款火箭炮系统,采用4X4卡车地盘,机动性非常好,打完就能跑。其中小一点的PLH-03式火箭炮射程150公里,大一点卫士-2D相当恐怖。卫士-2D射程达300公里以上,而且采用我国特殊的制导技术,嗯,没听错,就是能够制导的火箭炮,直接可以把战术导弹按在地上摩擦。

下面要说的都是我国国宝级科学家马伟明院士和他的团队多年研究的成果了,大家擦亮眼睛哦。

电磁炮

很不谦虚的说,我国的电磁炮技术在世界上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其实很早以前世界上就有有很多国家都在研制电磁炮这种威力巨大的定向能武器,但是挣扎了几十年以后,只有中国和美国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做出了实物。不过这是国家战略级武器项目,保密非常严格,最官方的信息也就只有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院士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证实我国的电磁炮正在研究之中。

潜艇无轴泵推系统

说到这个更不谦虚了!潜艇无轴泵推技术是我国独到的秘诀,马伟明院士曾经公开表示,我国的潜艇无轴泵推技术领先就领先美国,而且至少领先十年!潜艇的推进系统是潜艇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潜艇推进系统的噪声主要就是来源于驱动轴旋转的摩擦。无轴泵推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潜艇推进系统的噪声问题,大大增加潜艇的隐蔽性。

在上个世纪,我国早期的核潜艇由于技术较为落后,噪声非常大。据说当年只要我国核潜艇一出发,冲绳美军基地的声呐就可以听到我国核潜艇巨大的噪声。美军甚至给我国当时的核潜艇取了非常嘲讽的外号,叫做“水下拖拉机”。虽然我国后来的新型核潜艇噪声处理的更好了,但是由于龟背,噪声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科研人员。现在潜艇无轴泵推技术实现了,我国下一级核潜艇肯定可以将基洛级大洋黑洞的名号抢过来。



电磁弹射系统

如今我国也可以挺着腰板,拍着胸脯对世界自信的说一句,中国也是航母大国了。辽宁舰2012年入役到现在已经6年了,002航母也已经完成了第二次海试,003航母大分段都已经走上了船台。我国目前的两艘已经建成的航母都使用的是飞跃式甲板,舰载机采用滑跃起飞的起飞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会影响舰载机的航程和载弹量。


而弹射起飞方式不一样,弹射起飞,飞机可以满载起飞,而且也不消耗自己的燃料,不会影响航程。更重要的是,弹射起飞效率更高,可以有效提高舰载机回收效率,提升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在马伟明院士的带领下,我国直接跨过第一代蒸汽弹射,进入电磁弹射,为我国003航母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国产电磁弹射系统。
我不追星,只尊敬英雄,向国宝级科学家马伟明院士致敬,向抗美援朝的197653名志愿军烈士致敬。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所有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


赤焰哒哒哒


毫无疑问,我国能够独树一帜的装备非导弹和火箭炮莫属,从当年沙特购入的36枚镇国神器就可以理解,而在这个领域的成就必须感谢以钱学森为首的无数学者专家长年默默奉献。

东风系列,经过多年发展,东风家族与拥有完善的近程、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有携带常规弹头、核弹头、单/多弹头,点对点精确打击、点对面覆盖打击要啥有啥,奉行的座右铭就是“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东风家族太过于庞大,就举几个型号稍微了解就好。

东风-1弹道导弹,我国导弹的始祖,仿苏联P-2导弹。1960年试射成功,导弹全长17.68米、弹径1.65米、起飞重量20.4吨、最大射程600公里,可以携带1300公斤高爆弹头。未实战部署,但为我们培养了一批导弹专家。

东风-3弹道导弹,这是一款中程战略导弹,可携带常/核弹头,导弹全长24米、弹径2.25米、起飞重量64吨,最大射程2800公里。也是它开创了弹道导弹出口的世界记录,36枚镇国神器让沙特开心了几十年。

东风21-D反航母导弹,近年以来最神秘莫测又威慑力十足的新款,是中程弹道导弹,也是世界上第一种反舰弹道导弹。主要用于对航母编队进行致命的战略战术核打击,可以远距离高速击沉移动中的航母,攻击误差据说仅十多米。

大家脑补天火从天而降的感觉,那可是高超音速,就算不是核弹头只要碰上也得沉。如果携带的时核弹头,基本可以不考虑命中率的问题,全军覆没都是小事情。

这是反舰导弹测试图,看命中率威力真不差。

末日即视感

开挂的火箭炮,性能直逼战术导弹的卫士家族,出口创汇的利器,买不起导弹的可以考虑火箭炮,性能差不多。

直接上型号参数吧,卫士家族基本都已经成了小型战术导弹了。

WS-1火箭炮,302毫米多管火箭炮,最大射程80公里;

WS-1B火箭炮,最大射程180公里;

WS-2火箭炮,400毫米多管火箭炮,最大射程200公里(也有报道称是350公里);

WS-2D火箭炮,最大射程480公里,感觉这已经完全脱离了火箭炮的范筹。


河东三叔


我国的主战装备,正如题主所说,近年来水平大踏步前进,一些武器装备已接近、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体到某些型号,连美国都会眼馋。

所谓眼馋,不光是说先进,而是美国拿去也能用得上、派上大用场。

盘点我国的先进武器,从陆军开始,03式“远火”自行火箭炮,300mm火箭弹射程可达150公里,是美军现役火箭炮的两倍,而且底盘机动性强,火力迅猛,火箭弹还有制导能力,综合性能远远胜过美军的M270,而后者已经是美军现役最先进的火箭炮。

这还不算,去年的某展会上,中国陆军又透露了新型370mm火箭炮的信息,据悉该系统最大射程已提升到近300公里,更令M270望尘莫及,甚至比M270系统搭载的ATACMS战术导弹的射程都远!

前段时间,美军高层曾有言论,认为美陆军一直在火炮领域无所作为,主战武器陈旧,相比性能优越的“远火”,显然会很眼馋。

陆军的战争之王,我国的05式155mm自行榴弹炮,也是美陆军眼馋的主战装备,该系统战斗全重43吨,发射火箭增程弹的射程达50公里,而美军现役M109A6自行榴弹炮的最大射程仅30公里,美军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05榴我军已装备多年、操练娴熟,而美国全新研发的M109A8才刚出样车、要列装得等好几年,想必对05榴也会眼馋。

再看海军,最近一段时间频频上新闻的055型万吨级驱逐舰,相比美国华而不实的“朱姆沃尔特”级,更实用,战斗力更强,大尺寸的112单元垂发,大功率双波段相控阵雷达,和四台超大功率燃气轮机的动力配置,都比“朱姆沃尔特”更强。

美国人胆战心惊,不仅在依惯例起代号时,给055取了一个杀气十足的“刃海”,这很罕见,毕竟在美国眼里这都是敌人的装备,一般只有真正吓到了西方的武器才会有如此霸气的代号。

就连舰艇级别,也赫然给写成“CG”(巡洋舰),显然是认为我国将055称为驱逐舰,是在隐藏实力,这都是眼馋的表现。

反观“朱姆沃尔特”,不仅造价高、作战能力差,最近1000、1001两舰更被美国海军除了名,要等系统调试正常才能再次入役,美国海军心里苦啊。

一艘“朱姆沃尔特”每年维护费就要6亿美元,而在中国,再添点钱就能造一艘055。

然后是空军,说到这儿,歼-20、运-20、直-20乃至轰-20这些,美国该不会眼馋,毕竟世界最强空军的名头不是盖的。

但有一样,我国的“空警2000”预警机,装备有三面大孔径相控阵雷达,权威媒体曾报道,其雷达性能胜过美国的E-3,虽然伊尔-76载机的性能不如美国的波音737,但美国肯定眼馋“空警2000”的相控阵雷达,否则也不会立项、要研发类似的无需旋转的新一代预警机用雷达系统。

除陆、海、空军外,火箭军也有让美国眼馋的武器:

“东风-21”、“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美国现在还没有持续追踪航母、并与弹道导弹通讯的技术,如果拿到这些“东风快递”,就多了一个遏制某大国航母编队的杀手锏,奈何现在只能眼馋。

最后还要补充一个,我国的独门武器:战无不胜、威震四方的毛泽东思想!



美国不光眼馋,这是他永远也学不来的。

——


炎黄军武


1,助推滑翔弹头的反舰弹道导弹,东风21E、东风26B。

2,高分几个系列卫星,例如高分4可以在3万多公里的地球静止轨道跟踪航母,高分3可以观测潜艇走过的扩散波纹。

3,095核潜艇,具有永磁电机的无轴泵喷技术,五代浮筏减震,领先世界一代。

4,数控阵列有源相控阵雷达的预警机(空警500)、神盾舰(052D),后者还具备中国独有的冷热共架发射单元。

5,综合频射钻石💎(截面)战舰055。

6,第一个走进实用阶段的可连发电磁炮。

7,第一个走进实用阶段的每秒3发30毫米电热炮。

8,共形雷达预警无人机,天哨。

9,系列化无人机。包括3千米、5千米、9千米察打同高的翼龙、彩虹各型无人机,以及专打无人机的云影无人机。

10,唯一一个解决隐身与航程矛盾、高速与低速矛盾的战机,歼20。具有超长弹仓。

11,唯一一个可上双发矢量的舰载隐身战机,鹘鹰。具有超长弹仓。

12,可空射的超远程反辐射导弹,星空2。另外体积更小的固体火箭同室多燃超远程反辐射导弹已经服役。

13,有足够性价比,可足够分布反潜的护卫舰054A。

14,船与人自持力平衡的舒适型反舰反潜扫雷多用巡逻舰,056。

15,904岛链补给舰,901、903大型综合补给舰。

16,可长途超低空抵近、挂6发大型长剑20巡航导弹并挂干扰吊舱的轰炸机,战神轰6K,可以完成3000公里内的导弹加炸弹双波打击。

17,轰炸与电战,一机双型的霹雳石榴,歼16战机。

18,拦截速度最高、速度范围最宽的高空末端反导体系,红旗19。

19,从行进转入拦截发射不到6分钟的陆军红旗9。

20,红旗系列防空反导体系,红旗10、红旗17、红旗6A、红旗22、红旗16、红旗9、红旗19。远近高低、水陆两栖,搭配齐全。

21,体积重量仅3公斤的直升机杀手,天燕90。专门红外背景处理,离散杆摧毁旋翼。

22,第一波钻地杀手,借助动能的钻地导弹,东风16。

23,无短板的超级坦克99A。

24,速度21节(他国7节)的划水战车05式。

25,适合高原山区及非洲部族冲突的轻型坦克,15式。具有液气悬挂,超强穿甲能力的105炮。

26,系列化全地形车,山猫。

27,4轮、6轮、8轮快反系列战车。

28,世界最早的锂电池及比外国功率翻倍斯特林发动机的常规潜艇,039B。

29,光纤控制的坦克杀手,红箭10发射车。

30,世界性价比最高的国土防空机,歼10系列。具备高空高速优势和快速指向自保能力。

31,机动性最好的武装直升机,霹雳火武直10。具备武直克星天燕导弹,指挥无人机蜂群作战能力,对地具有两个7联90毫米火箭巢和8发红箭10同挂能力。

32,反舰导弹系列,包括超远程地效飞行器、冲压鹰击12与冲压反辐射鹰击91伴侣、潜射舰射岸射同型的鹰击18。

33,水下机器人蛟龙、海龙、潜龙、彩虹鱼系列,以及海燕等水下滑翔机系列。

34,反潜能力最强的高新六、直18、鲲龙600组合。后者还具备最好的搜救能力。

35,最强的预警直升机直18,具备独一无二的有源阵对高空预警能力。

36,多种深度实时信息深海潜标系列,可在超级计算机实现海洋动态建模。

37,走进实用化的等模块发射药系列,使得中国领先的155、122、120、105等口径火炮具备了削峰膛压射界射速3成拓展。

38,可收放式各类卡车炮系列。

39,最大最远的多弹头核导弹,东风41。

40,最强无人侦察机系列,翔龙、天鹰、天哨、神雕。

41,最强反无人机系列,76舰炮上车、袖剑导弹、电磁干扰枪。

42,最强便携雷达,包括蜘蛛网360度有源阵雷达,以及太赫兹穿墙雷达。

43,最强扑翼机,仿鸽侦察。

44,最强飞艇预警体系,具有三坐标、有源阵、光量子全息成像三代发展。

45,最快速补射系列,长征11、长征6、快舟系列。

46,走进实用化阶段的高超音速飞行器系列,包括暗剑。

47,世界首款量产液体防弹衣。

48,世界首款量产毁伤元材料狙击子弹。

49,全氮阴离子高爆炸药。

50,密集编队使用、机降可使用、车船内灵活使用的95步枪,具备世界独一无二的400米以内无需重调标尺命中要害能力,是具备最精准点射能力、最强环境适应性能力、最轻钢壳弹携带性、单手最便于携带能力、丛林与城市最灵活能力、最强穿透力和杀伤力的小口径突击步枪。

等等。


银杏智库


几十年来,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在无数人的努力下,由原先的万国牌发展到了今天的全部国产。而且在技术水平上也丝毫不逊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有一些装备让别人羡慕到流口水。像是火箭炮、中程弹道导弹、两栖战车等等,多到让人眼花缭乱,都是名满世界的好物。

说道火箭炮,这玩意火力猛、价格低,深受各个国家的欢迎。特别是在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的我军手里,更是被玩的花样百出。小到可以一个人抱着跑的63式107毫米火箭炮,大到射程堪比短程弹道导弹的神鹰400。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不管你想要什么样的我们都能满足。至于被称为“钢雨”的美国M270火箭炮,那在我们面前就是渣,这可能真的是兔子的火力不足恐惧症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一个缩影吧。

还有中程弹道导弹,这玩意其实美俄以前也有,只不过一纸条约让他们把导弹都给拆了,几十年来再也没搞过,天天只能拿巡航导弹凑数。中国由于国防压力的需求,不断的在这方面投入精力,终于成为了中程弹道导弹的领军人物。现阶段,对于主要军事斗争压力来自海上的我国来说,中程导弹其实是用来“维护”和我们接壤的诸多不甚强大的邻国之间良好关系的利器。

至于两栖战车就更不用提了,美欧的那一票所谓的两栖车辆不是个行动缓慢的大铁陀就是相当于在船上加了个轮子。而在这方面比较领先的俄罗斯近年来也被我们超越,在刚刚结束的坦克两项系列比赛中,中国的05式一骑绝尘,让俄罗斯的参赛队口水长流,恨不得砸了手里的家伙。

当然除了这些中国还有很多硬家伙,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这段时间的发展,我们的诸多武器装备的水平已经切切实实走在了国际前列。当然,不能过于骄傲同时也要看到我们自身的不足。


诸葛小彻


闲话少说,咱们直接进入主题,看看中国令人钦佩羡慕的那些先进武器技术。

高超音速武器

在很长时期内,美国一直是速度的领先者。仅21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美国先后实施了X-43A、HTV-2、X-51A等一系列空天领域的高速飞行验证项目,美国陆军的AHW滑翔导弹。最终结果,HTV-2试飞失败,X-43A部分成功,X-51A仅短暂试飞,AHW爆炸。总的来看,美国人的高超声速技术一路波折,基本完成了实用化过渡。但是,美军至今上没有进入实用化的高超音速武器型号。

综合国内外消息,中国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在高超音速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东风-17于2017年11月,携带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HGV)进行了弹道飞行试验,这是世界上首个实战型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飞行试验,该导弹将在3年内投入部署。

据分析,东风-17其实就是将东风-16B中程弹道导弹装上1个助推-再入滑翔弹头。最大优势就是利用了弹道导弹的推力将弹头先赋予一个超过大气层的高度和高超音速,但随后弹头并非沿着常规的抛物线弹道飞行,而是像滑翔机那样在再入大气层后进行水平弹道飞行,而且其弹道可以进行灵活调节。

实际上,这只是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发展的冰山一角。2018年6月,星空-2号飞行器搭载“国内第一乘波体”进行了飞行试验,检验了弹道大机动转弯等动作。9月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临空投放宽域飞行器实验,代号为D18-1S、D18-2S以及D18-3S的“宽域飞行器”完成了下落、加速、跨越音障等一系列飞行动作。10月11日晚间,北京等地的夜空突现“不明飞行物”,并在高空变轨,专家分析疑似中国再次进行高超音速实验。

中国研制东风-17等高超音速武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打击美军高度优势的航母战斗群,或突破美军的反导系统。未来,东风21、东风26,甚至东风31等,都将配装适合高超音速弹头,成为刺破美军赖以自保的屏障。据分析,由于中国选择了技术风险更低、成本相对更低的助推-再入滑翔飞行器研究方向,而不是将资源洒向许多个研究方向,使得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能够后来者居上。

组合循环发动机(TRRE)

当前,各国都在研究能够从机场起飞、充分利用大气层空气、低成本进入太空的组合动力发动机。TRRE发动机是一种将涡轮、火箭和冲压发动机通过结构高度集成、热力循环和工作过程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高度一体化的吸气式组合循环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在起飞后的低速阶段(2马赫以下、15公里以下高度)使用航空涡轮发动机,在大气层高速飞行(2-6马赫、15-30公里高度)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在临近空间(30-100公里)使用火箭发动机再进入太空。其的技术难点是研发超燃冲压发动机,还要使三种发动机能够有效融为一体并实现小型化实用化。

我国在组合循环动力上成果丰硕,已经走出了自己路线。在2017年3月在厦门召开的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上,中国公开了大量高超音速动力试验和实物。资料显示,中国不仅成功地进行了超燃冲压的飞行试验,更在组合循环高超音速发动机方面取得了惊人成果。

中国航天科工研制的涡轮-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简称TRRE)已经完成地面原理样机验证,预计将在2025年装备到“腾云工程”新一代天地往返飞行器上,进行水平滑跑起飞-着陆的飞行试验,如果成功,将是里程碑级的成就,这台发动机将成为全球首个该类型中能为高超音速飞行器提供动力的引擎。这一进度走在了组合动力高超音速飞行器竞赛的最前列。

对比来看,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在内,连具有实用意义的可持续超燃冲压验证都没有实现,更别说组合循环动力了。

电磁炮

2017年底,美军表示,由于电磁炮不符合现有发展技术能力,计划在2019年停止拨款,终止电磁炮的研发项目。但笔者一直对消息颇为怀疑,认为这或许是美军放出的烟幕弹。果不其然。根据2018年8月披露的美军电磁炮最新进展,电磁炮身管寿命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甚至“比常规火炮还好”,这么看来美军的电磁炮计划仍在继续进行中,并正在为装舰做准备。

中国的电磁炮研制技术相对较早,80年代就试验过303EMG型国产电磁炮。2017年12月,中国将电磁炮安装在登陆舰上开始海上测试,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首个使用电磁轨道炮在海上射击的国家。一般来说,达到完整的电磁炮全系统装舰测试阶段,意味着该武器系统已完成陆上实验,只要完成海上测试定型,就可以装舰服役。中国电磁炮没有美国这么声势浩大,但进度却已远超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

据分析,由于美军电磁炮技术要求过于超前,特别强调更高的威力,过分依赖舰船供电设施,大大增加了技术风险,预计至少要到2022年才能实现电磁炮装舰测试,从时间上要落后我国5年时间。到那个时候,安装实用版电磁炮的055改进型驱逐舰可能已经下水了。

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

船舶动力经历了人力风力--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核动力汽轮机的发展历程。进入新时期,各国都在尝试全新的电力推进系统,已获得更加安静、更加灵活、更加高效的船舶动力。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英等西方国家就开始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最近几年已经实现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工程应用。英国45型驱逐舰、英国CVF航母、美国DDG1000驱逐舰、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均采用了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

中国国宝级专家马伟明院士带领的团队,突破西方技术窠臼,集中攻关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已完成全系统联调试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国家。这种动力系统装机容量大、功率密度高、适装性好,尤其适军用舰船要求,在全世界船舶动力系统中独树一帜,引领发展方向。

以此为基础,中国新一代驱逐舰、护卫舰、潜艇等,都将装备全电推进系统,或采用无轴泵喷技术,必然会大大提高舰艇静音性能和装载适配能力,并为电磁武器上舰铺平道路。同样,新型航母的电磁弹射系统、电磁拦阻系统也就水到渠成,即将出现在正在建造的003航母上。

关注军备解码,一起关心国防建设,聚焦军情军备发展~


军备解码


高超音速武器

在很长时期内,美国一直是速度的领先者。仅21世纪以来的十几年间,美国先后实施了X-43A、HTV-2、X-51A等一系列空天领域的高速飞行验证项目,美国陆军的AHW滑翔导弹。最终结果,HTV-2试飞失败,X-43A部分成功,X-51A仅短暂试飞,AHW爆炸。总的来看,美国人的高超声速技术一路波折,基本完成了实用化过渡。但是,美军至今上没有进入实用化的高超音速武器型号。 综合国内外消息,中国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在高超音速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东风-17于2017年11月,携带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HGV)进行了弹道飞行试验,这是世界上首个实战型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的飞行试验,该导弹将在3年内投入部署。 据分析,东风-17其实就是将东风-16B中程弹道导弹装上1个助推-再入滑翔弹头。最大优势就是利用了弹道导弹的推力将弹头先赋予一个超过大气层的高度和高超音速,但随后弹头并非沿着常规的抛物线弹道飞行,而是像滑翔机那样在再入大气层后进行水平弹道飞行,而且其弹道可以进行灵活调节。 实际上,这只是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发展的冰山一角。2018年6月,星空-2号飞行器搭载“国内第一乘波体”进行了飞行试验,检验了弹道大机动转弯等动作。9月2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临空投放宽域飞行器实验,代号为D18-1S、D18-2S以及D18-3S的“宽域飞行器”完成了下落、加速、跨越音障等一系列飞行动作。10月11日晚间,北京等地的夜空突现“不明飞行物”,并在高空变轨,专家分析疑似中国再次进行高超音速实验。 中国研制东风-17等高超音速武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打击美军高度优势的航母战斗群,或突破美军的反导系统。未来,东风21、东风26,甚至东风31等,都将配装适合高超音速弹头,成为刺破美军赖以自保的屏障。据分析,由于中国选择了技术风险更低、成本相对更低的助推-再入滑翔飞行器研究方向,而不是将资源洒向许多个研究方向,使得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能够后来者居上。

组合循环发动机(TRRE)

当前,各国都在研究能够从机场起飞、充分利用大气层空气、低成本进入太空的组合动力发动机。TRRE发动机是一种将涡轮、火箭和冲压发动机通过结构高度集成、热力循环和工作过程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高度一体化的吸气式组合循环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在起飞后的低速阶段(2马赫以下、15公里以下高度)使用航空涡轮发动机,在大气层高速飞行(2-6马赫、15-30公里高度)使用超燃冲压发动机,在临近空间(30-100公里)使用火箭发动机再进入太空。其的技术难点是研发超燃冲压发动机,还要使三种发动机能够有效融为一体并实现小型化实用化。 我国在组合循环动力上成果丰硕,已经走出了自己路线。在2017年3月在厦门召开的21届国际航天飞机和高超声速系统与技术大会上,中国公开了大量高超音速动力试验和实物。资料显示,中国不仅成功地进行了超燃冲压的飞行试验,更在组合循环高超音速发动机方面取得了惊人成果。

中国航天科工研制的涡轮-火箭-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简称TRRE)

已经完成地面原理样机验证,预计将在2025年装备到“腾云工程”新一代天地往返飞行器上,进行水平滑跑起飞-着陆的飞行试验,如果成功,将是里程碑级的成就,这台发动机将成为全球首个该类型中能为高超音速飞行器提供动力的引擎。这一进度走在了组合动力高超音速飞行器竞赛的最前列。 对比来看,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在内,连具有实用意义的可持续超燃冲压验证都没有实现,更别说组合循环动力了。

电磁炮

2017年底,美军表示,由于电磁炮不符合现有发展技术能力,计划在2019年停止拨款,终止电磁炮的研发项目。但笔者一直对消息颇为怀疑,认为这或许是美军放出的烟幕弹。果不其然。根据2018年8月披露的美军电磁炮最新进展,电磁炮身管寿命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甚至“比常规火炮还好”,这么看来美军的电磁炮计划仍在继续进行中,并正在为装舰做准备。 中国的电磁炮研制技术相对较早,80年代就试验过303EMG型国产电磁炮。2017年12月,中国将电磁炮安装在登陆舰上开始海上测试,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首个使用电磁轨道炮在海上射击的国家。一般来说,达到完整的电磁炮全系统装舰测试阶段,意味着该武器系统已完成陆上实验,只要完成海上测试定型,就可以装舰服役。中国电磁炮没有美国这么声势浩大,但进度却已远超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 据分析,由于美军电磁炮技术要求过于超前,特别强调更高的威力,过分依赖舰船供电设施,大大增加了技术风险,预计至少要到2022年才能实现电磁炮装舰测试,从时间上要落后我国5年时间。到那个时候,安装实用版电磁炮的055改进型驱逐舰可能已经下水了。

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

船舶动力经历了人力风力--蒸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核动力汽轮机的发展历程。进入新时期,各国都在尝试全新的电力推进系统,已获得更加安静、更加灵活、更加高效的船舶动力。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英等西方国家就开始综合电力系统研究,最近几年已经实现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工程应用。英国45型驱逐舰、英国CVF航母、美国DDG1000驱逐舰、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均采用了中压交流综合电力系统。 中国国宝级专家马伟明院士带领的团队,突破西方技术窠臼,集中攻关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已完成全系统联调试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实现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国家。这种动力系统装机容量大、功率密度高、适装性好,尤其适军用舰船要求,在全世界船舶动力系统中独树一帜,引领发展方向。


淚321


这要看他国是哪个国家,和谁比的问题。如果是和印度比,那么我们几乎所有的武器都是印度所羡慕的,因为我们有整套的工业基础,印度没有,印度想和我们比战斗机研发,结果歼20都出来了,印度自己连LCA都玩不转,更不用说其他杀手锏武器了。

如果和俄罗斯比,那么我们的优势就少了一些,因为俄军基本上所有的武器都会造。那我们的东风21D、东风26就是俄军所羡慕的,还有054A、052D等驱护舰也是俄海军所羡慕的。

在核平台的研发上,比如战略轰炸机、战略核潜艇等这些都是俄军的固有强项。如果和美国比,那么美军羡慕我们拥有各种强大的反舰导弹,这是美军的弱项。

还有我们拥有强大的陆军,和远程火箭炮,这是我们的强项。从二战以来,中俄都是传统的陆上强国,美国陆军显然要低一些。


川陀太空问答


他国指的是哪些国家?欧美会羡慕中国的武器?那人家为什么要对你武器禁运?。

国内有些人爱拿中国的火炮和外国比。这还是大陆军的意识根深蒂固。

在一战以及其之前,炮兵是现代陆军的主要火力打击力量,是支援步兵作战最直接的支援。火炮的运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堑壕战时达到了顶峰。

中国陆军中的炮兵比例很高。陆军的火力支援主要还是依靠炮兵。而现在空对地打击是先进国家陆军的主要手段。炮弹和炸弹在爆炸威力上根本就没法比

坦克、武装直升机、这都是西方领先的东西。

除此之外,大概也就是航母和隐身战斗机了。这些武器平台对西方来说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财政问题。

如果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一切都值得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