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信陽屬於河南省而不屬於湖北省?

信陽,河南省地級市。古稱義陽、申州,又名申城,位於河南省東南部、信陽大部分區域屬於淮河以南,因而被認為在地理位置上屬於南方。而在春秋戰國時期,楚國這一區域設置了申縣、息縣、期思縣。信陽的生活習慣和湖北省較為接近,為什麼歸屬於河南省呢?

信陽在河南的位置

信陽地區歷史上曾有過兩個行政中心——信陽和光州。唐朝時期南北政區分界線是秦嶺-伏牛山-淮河這條天然南北分界線,信陽(申州)、光州等地均劃入南方一側的一級行政區內。北宋時期,為加強防禦,處於交通要衝的信陽軍一度劃入主體在淮河以北的京西北路。

汝寧府

元朝初期,信陽和光州在歸附元朝後,曾屬於湖廣行省。元朝設置河南江北行省後,包括信陽、光州在內的原屬荊湖北路、淮南東路、淮南西路的很多府、州也陸續劃入了新設的河南行省。因為信陽、光州在經歷了宋金對峙、宋元大戰後,人口凋敝,無法再形成獨立的府、州,因而被劃入主體位於淮河北岸的汝寧府,而汝寧府直屬於河南行省。

信陽政區

元朝末年,朱元璋奪取天下,取代元朝建立明朝。明朝初年,信陽和光州曾一度被劃入中書省的臨濠府,但很快陸續劃回河南行省的汝寧府。到了清朝時期,光州於雍正二年升格為直隸州,直屬於河南省,而信陽州直屬於汝寧府。信陽州、光州於1913年分別改為信陽縣和潢川縣。建國初期,信陽分信陽專區和潢川專區,1952年,撤銷潢川專區,劃入信陽專區,隸屬於河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