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酒泉、嘉峪两市合并有什么看法?

金镶玉夜光杯


个人见解,酒嘉两市应该合并,同时将敦煌市设置为地级市。原因如下:其一,酒嘉两地相距仅22公里,在这么近的距离内设置两座地级市,全国可能仅此一例。其二,酒泉市面积为19.2万平方公里,占据甘肃面积的42%,管辖面积之广,全国少有。嘉峪关面积仅为2935平方公里,且没有所辖县区,所辖面积之小,全国少有。其三,嘉峪关市除了酒泉钢铁公司和嘉峪关城楼之外,几乎没有支柱产业,连基本的农业产品都要靠外部供给。其三,敦煌市地处兰新线以南,因敦煌莫高窟享誉全球,知名度远胜于酒泉市和敦煌市。建议:酒泉嘉峪关合并,设县级嘉峪关市,隶属酒泉市管辖,同时,设地级敦煌市,下辖瓜州县和肃北县。敦煌设地级市,有利于加快甘肃西部地区发展,提升以莫高窟为核心的丝路旅游品质,同时依托莫高窟资源,大力进行敦煌学研究和莫高窟抢救性发掘,进一步继承和保护中华文化瑰宝。


得州牛仔


作为一个外地人,去过酒泉,去过嘉峪关,也去过敦煌、玉门等酒泉管辖的县市。

我的看法是嘉峪关和酒泉两座地级市应该合并,合并后应该城区同城化,嘉峪关市就应该叫酒泉市嘉峪关区,而不是嘉峪关仍然作为县级市由酒泉市代管。

为什么要合并?这个关键从行政成本来说。

首先,酒钢叫做酒泉钢铁公司却不在酒泉市,这个本来就是个笑话。嘉峪关市是因酒泉钢铁公司而设的工矿业城市,很长的时间都是政企合一的形态。嘉峪关市的经济非常单一,高度依赖酒钢。嘉峪关的市民大部分是酒钢的干部职工以及家属,当地产业主要也是为酒钢服务。现在嘉峪关虽然旅游开发有点起色,但是相比整个宏观经济微不足道。

这种高度依赖某一产业或者企业的城市,只需要设立一个开发区或者城区就足够了,比如武汉的青山区武钢主导、兰州的西固区兰州石化主要、兰州的红古区兰州铝业主导。嘉峪关市其实改为一个酒泉市下辖的经济功能区行政区合一的副厅级开发区就足够了。

其次,嘉峪关的人口实在少,面积也太小了。人口才二十万人口,仅仅相当于东部的一个小镇的人口规模。面积才3000多平方公里,相对二十万平方公里的酒泉市简直是只有一个乡镇的规模。加上嘉峪关市四周都被酒泉市的版图包围,其实确实处于酒泉市内部。

三是,嘉峪关市区离酒泉市区才十几公里。这十几公里的路途却分设两个地级市,如果是广州佛山这样的人口大市还好理解,对于都是人口一百来万,二十万的两个城市,还要分设两个地级市也十分没有必要。

最重要的是,无论人口111万的酒泉,还是人口不到20万的嘉峪关,以这个经济发展状况,各自供养起一套地级市政府的机构配置,其实财政负担都很重,企业市民的财政负担很重。两个市的财政运作,一方面高度依赖中央和省级财政的补贴扶持,另外也高度依赖少数企业和产业。这为两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很多的局限约束。

不过酒泉嘉峪关加在一起近二十万平公里,虽然加在一起人口都不到150万,不过广袤的面积,确实需要设立一个地级行政区,难么只保留一个地级市就足够了。


武大东湖


嘉峪关、酒泉合拼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拼,谁拼谁,叫什么名字是关键。从现在来看,嘉峪关文明城巿、国家园林绿化城市、中国忧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嘉峪关的总和实力在中国前一百名。酒泉在城市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多努力,也沒有什么荣誉。酒泉市所在地肃州区,总共四十五万人,肃州区城里人口二十四万,周边二十一万。嘉峪关市,二十五万一千八百人,农村一万八千人。肃州区的工业生产总值,一百七十八亿,嘉峪关市的工业生产总值二百九十九亿。合拼是一定的,嘉峪关市、酒泉市,最后叫什么名字,谁好听叫谁,大家先评一下,因为最后的决定权在中央,我们老百姓说了不算。




青海甘肃旅游咨询


老百姓强烈支持两市合并,这样就不会出现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了,合并以后首先可以减少一个高铁车站了,只保留一个就足够了,现在酒泉建设几乎都是占用农场土地,因为粮食关乎着民生,酒泉新市政府和石油管理局家属区以及酒泉卫星基地的家属区都是以牺牲农民的土地为代价,土地资源是不能再生的,而在嘉峪关则不然,完全可以建设在戈壁滩上,大家再看看嘉峪关和酒泉两个城市的公共厕所的设置理念,以及设置地点和内部设施,马路上的红绿灯信号显示时间数字,还有就是行人过马路的情况,就知道什么差距太大了,现在去敦煌的高铁也开通了,只需要三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来去敦煌,中心城市尽量不要靠东,因为酒泉地区的玉门市敦煌以及其他几个县都靠西,这些地方政府人员及其他人员如果在嘉峪关办事情比去酒泉少开汽车30分钟,这样又减少一大笔能源费,这些费用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还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如果他们两个城市的领导级别一样,那么他们的各项福利待遇如果合并了也就只需要支付一个,光这样就可以节省出一大笔政府开资,这些开资都是由这两个城市的老百姓承担的,他们合并了也就可以减轻一些老百姓的负担,不愿意合并的人就是怕失去他们的即得利益,作为老百姓何乐而不为呢,也就希望尽快合并,那样酒泉和嘉峪关之间就可以像兰州市一样,坐公交车只花一块钱了,他们两个城市也就没有壁垒了,所以说我们希望他们尽快合并吧,至于谁领导谁那是甘肃省政府领导操心的事了,他们一定会安排一个有发展眼光和组织能力的领导,把河西走廊建设好的,老百姓只干好自己的工作,就一定会有一个比现在还好的社会福利环境。


水石头慎独


Hello对酒泉及嘉谷关市的人口面积、资源、产业结构,生产总值等情况未作深入了解。从想象中其GDP应与沿海同级城市会有差距。


不輕信不盲從


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材火焰高。弱小时,能合众力出击补自己的短板缺点,方能化颓势为优势,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人类从原始社会能走到成今天地球的主宰,也正是这个道理,所以现实看酒泉嘉峪的合并,应属大事所趋,是个好的开始,值得欠发展或资源不很充裕的地方深思。如不能有好的方法改变,是否可从众筹发力,打拚出一片新天地。



秋树若思


觉得怎么都有道理,一一浏览过,倒让人没话说了!


21世纪阅读


2013年,甘肃省政府明确酒嘉一体化,以改之前酒嘉经济一体化,表明了省上对两地合并的态度,2015年省政府全省行政规划方案中明确酒嘉合并,敦煌升格为地级市。但敦煌的各类指标太差,不足以支撑地级行政系统。所以,暂时搁浅维持现状。2017年省政府对酒泉,嘉峪关统一城市规划方案作了批示,确立酒泉市为甘肃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嘉峪关为区域中心城市。酒嘉两地在1972年随着地级嘉峪关的设立而分离(酒钢党委书记兼市委书记,总经理兼市长的政企一体的城市),1984年随着酒钢第三次上马,中央决定合并两市,早上宣读两市合并文件,下午宣布文件作废,省政府从酒泉酒钢等地和单位抽调干部,正式成立嘉峪关党政机关。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两地经济发展中取得了辉煌成绩,尤其是随着酒钢的腾飞,嘉峪关市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嘉峪关向东发展的土地资源矛盾较为突出。酒泉,嘉峪关两市合并惠及两地人民。反对者当然有反对意见,但最终合并是一个趋势,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挡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潮流。


天地胡杨


我来嘉峪关没有几年,但是也看到了嘉峪关的发展,酒泉也时不时去转转,当然没有生活,很多地方并不清楚,但是从城市建设,居民素质,政府职能发挥,民生建设发展来说,我肯定不愿意合并,酒泉和嘉峪关差了不是一两个层次,明年嘉峪关作为国家食品安全试点城市那不是用嘴说说就可以的,那是需要真金白银的!还有嘉峪关做为一个工业旅游城市,建设就需要钱,需要政策,这些东西都不是酒泉能提供和满足的,反倒还要把税收,政府支出反哺给酒泉!还是在发展发展,考虑合并的事!


请叫我大叔158784152


作为一个生长在酒泉大地的孩子,从小到大是见证了两个城市发展的。酒泉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城市,从公元前到现在2000多年的历史,而且也闻名于全国全世界。嘉峪关是一座因大三线建设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原来的嘉峪关是酒泉下属的一个镇,因大三线建设于上世纪60年代建立的新城。嘉峪关市区的中心距离酒泉市的政府驻地和政治经济中心肃州区的中心相距16km。

两个城市从我记事起就有合并的传闻,而起因就是因为两个城市距离过近,很多建设都重复。而且两个城市互相设置壁垒,敌视气息较浓。在2000年初,两座城市在多个道路上设置收费站,16km长的路很不方便。而且两座城市还有漫游费等其他费用,造成两地的交流十分不便。

2004年之后两地在省政府和老百姓的要求和期望下,两地有了一些互动,也取消了很多的收费。但是在共同发展方面,都没有什么想法。在地理方位上,酒泉的肃州区在嘉峪关的东边,但是两个城市在发展方面,酒泉向东嘉峪关向西背向发展。在背向反正几年的时间之后,两座城市再次在省政府的规划和要求下开始一体化的发展,并在省政府规划和甘肃区域规划方面都对两座城市进行了一体化的要求。

近几年在政府层面上将酒泉嘉峪关的合并进行了规划,不过什么时候能合并就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