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是如何镇住群臣掌控朝廷的?

成朝利


说到明朝,我们就不得不提万历皇帝(朱翊钧),他在职期间有一巨大措施那就是多年没上朝,朝廷都没有乱,反而还取得不少成就。


相比之下清朝光绪皇帝就倒霉多了,天天上朝,试图维新变法,可还是被慈禧所掌控,朝堂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而在回答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如何镇压群臣百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万历皇帝为什么不上朝。

首先,万历皇帝是在十岁登基的,经过十年的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为当时的明朝打了一剂强力针,按理来说应该是一个明君啊?可为什么之后荒废政业,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呢?

其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莫过于立太子。

万历皇帝疼爱三子朱常洵,想要立为太子,而大臣不同意,自古以来就立嫡不立庶,认为这样做违反祖训。双方争论数十年,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气的万历皇帝都不去上朝。

然后一个大原因就是万历皇帝有腿疾,行动不便。史书上就有记载:诸多大臣指责万历皇帝不上朝,而万历皇帝向他们解释自己的腿不好,无法上朝。这一点从现在挖掘的墓地中也可得出万历皇帝确实有很严重的腿疾。

最后是因压抑太久,具有叛逆心理。一个十岁的孩子当皇帝,本是好玩的时候,却不得不受到张居正等大臣教导,学习治国理念,会产生不满之情也不为过。

稍长后,自己的权力受到限制,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任何事都要规规矩矩,怨恨之情由然而生,致使张居正去世,万历皇帝将其就抄家灭口。没人管,可以放纵自己,打破三点一线(金銮殿,养心殿,乾清宫)的局面。

接下来说一说万历皇帝不去早朝,如何镇压群臣。

其一,在这里我们要明确一个道理,不上早朝不代表不管政事。虽然万历皇帝不上朝,但是他还是看奏折,遇到紧急要事也会叫大臣来皇宫内殿讨论,如万历三大征这就是用此方法颁布的且取得胜利,至于那些小事交由内阁处理就行。


其二,掌握军权。万历皇帝早年因成为傀儡的经历,注重对军权的掌控。也正因为有军权在手,才无所畏惧。

其三,设有内阁制度,监察制度。把丞相的权力分发给内阁,让内阁察看统计,但最后的决策权还是在皇帝手上。而监察制度则是由锦衣卫,西厂,东厂担任,负责监视官员,甚至可直接擒拿逮捕,无人敢动异心。

这三个措施确保了万历皇帝无惧并有实力可以抗衡或者镇压群臣百官。


夏目历史君



王荣联1


万历皇帝几十年上朝,甚至有朝臣终生都未曾与其谋面。若从其它朝代的历史中看,其皇权早该旁落了!即使不被有野心的大臣夺权篡位,也会被架空。这一点我们参照汉武帝托孤于霍光,而霍光却在汉昭帝死后擅行废立即可看出!这还是在汉室忠臣犹存的情况下发生的。可见皇权一刻不容旁落!

万历能够保证皇权稳固,即使不上朝也无须担心大权旁落应该是有如下原因的。

1,明朝的内阁制己经成型了,经过长期磨砺己经有了一定的"成例″可供阁臣们参考。所以一般事物即使没有皇帝参与,也能依成例处理。这就使朝政不至于荒废。万历则通过任命或撒换阁臣及首辅来保持对朝廷的控制。

2,明太祖创建的用来监视大臣的锦衣卫体系,在万历时期仍然比较强大。再加上其它特务组织,足从保证朝臣们不敢生异心,必须小心翼翼才行。特务权在手,足以保证万历“镇"住大臣。

3,明朝独具的“有明朝特色″的朝臣党争,也足以使朝臣们互相牵制并监督。可以保证避免任何一党过份做大,利于万历居中制衡。而且皇帝不上朝,反而成了皇帝在幕后暗处,大臣在明处的局面。除了少数人以外,其他人难识″庐山真面目",大臣的举动皇帝尽知,那大臣还敢不循规蹈矩吗?

总结:明朝自嘉靖时走下坡路,到万历时加速下落,这种″无头政治″不能不说是重要原因之一!这其中积弊之深也勿须多言了。单是阁臣们不敢有所作为,只求明哲保身这一点,就足以慢慢地断送掉大明江山!

万历玩弄权术,自以为高明!但是因此而导致各种弊病愈积愈多,最后到崇祯时竞然解无可解!最终几十年后明朝大厦轰然倒塌,恐怕这样的后果是万历没有料到的吧?!


北疆同心


首先万历皇帝不上朝,他能掌握朝政不假!但是也造成党争严重。给天启和崇祯两朝带来了重大麻烦,明朝灭亡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万历不上朝,主要原因是他想立他喜欢的儿子福王为太子,但是遭到了大臣的反对。群臣认为应该遵守祖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他们要皇帝遵守祖制,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双方进行了十几年的博弈,万历开始几十年的不朝生涯!虽然他不上朝,但是还是会将大臣叫到身边,开小会!

他能掌握朝政,是他会搞平衡。但是他的水平没有嘉靖水平高。万历搞平衡弄出很多政治势力。有东林党、浙党、楚党、还有代表晋商利益的一伙人!这些政治势力进行了激烈斗争,万历还在时他能压制住。等他的孙子天启和崇祯继位后,就压制不住了,严重的党争,也是明朝灭亡原因之一!





郭来说历史


就有明一朝,出了很多奇葩的皇帝,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却没有多大的波动,不得不说明朝的君臣还是有他的独到之处的。

就万历皇帝而言,虽然不上朝,但知天下事。他掌控着所有的信息来源,掌控着魏忠贤,掌控着东西厂,锦衣卫。

在这个时期,东林党也在一步步的争夺朝政,却也不敢过分妄为,因为皇帝还掌控着他们;此时期的魏忠贤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却没有忘了一件事,他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他必须要听从皇帝的。

就这样,万历帝可以说是凭借魏忠贤制衡东林党,借助东林党看住魏忠贤。所以说就算他不上朝,朝堂上也翻不起大的浪花。


侃侃谈谈聊天


万历不上朝,并不代表他不理朝政。相反的是,跟他那个爷爷一样,虽然不上朝,却喜欢玩弄权术。权力丝毫不会旁落他人!

下面探讨下这个问题:

第一,自明以后,虽然也有大臣专权,但是无一可以跟王莽曹操司马一样,可以直接篡权的。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皇权发展的一个方向——向着皇权加强的方向进化。

中国皇权发展大体经历三个时期:秦汉时期皇权虽然很强,但是却受到相权制约,皇权经常会被相权压制;唐宋时期,皇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把相权一分为三,称为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皇帝加强;到了明清,朱元璋借胡惟雍案,直接把宰相拿掉,皇帝直辖六部,所有奏折都需要皇帝亲自裁决。朱元璋朱棣是劳模,自己干的很好。他的子孙不行,设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帮助皇帝处理朝政,但是内阁仅仅相当于皇帝秘书,奏折还是要皇帝裁定才行,所以内阁不是宰相!

明清专权的大臣(张居正、严嵩、魏忠贤、鳌拜等),皇帝想处理兼职太容易了,直接一个小政变就可以拿回权力!这要放在过去,怎么可能?

第二,万历不上朝,但是他并不是不处理朝政,内阁仍然在运行,奏折他仍然看,大权仍然在他手里。他靠着空前加强的皇权,还有中国传统统治术(法术势),玩弄大臣于股掌之间。当然这样的体制对于皇权虽然毫无影响,但是对于国家却无丝毫好处,因为专制力量加强了!

第三,明朝除了内阁制度之外,最有特点的是它的特务统治(东厂和锦衣卫,曾经还有西厂),可以说明朝是典型的依黑治国!特务统治使得皇帝时时刻刻了解大臣的一举一动,大臣也各个自危,哪还敢有什么异心?

第四,明清时期酷刑泛滥。人类文明发展有一个方向,就是刑罚越来越轻,可是到了明朝因为那个屌丝皇帝上台,酷刑提升了一个层次。凌迟、灭族等等过去被废除的刑罚又抬出来,甚至变本加厉,这也增加了人们对于权力的恐惧。

万历不上朝算什么?那个木匠皇帝朱由校,真的就是不理朝政,魏忠贤可谓权倾朝野,九千岁,崇祯上来一个月,完蛋!

所以,不上朝和不理朝政不一回事,就算不理朝政又怎样?



文䏡


首先,要分清楚一点,万历皇帝不上朝不代表他不理政,因为朝会是皇帝召集臣僚商议政务从而行使皇权形式之一,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处理国家大事。明朝时,朝会分为大朝和常朝。大朝一般在正旦、冬至和万寿圣节时举行,为礼节性的朝会。常朝分为朔望朝和日朝,其中朔望朝顾名思义,一般在农历初一、十五举行,亦属礼节性的朝会;日朝则是皇帝真正处理政务的朝会,但随着内阁制度的完善,很多事情都直接交给内阁商议决定了,加上万历皇帝个人有腿疾不善走动,因此朝会制度在他当政的时候便逐渐废弛了。


廉江阿贵网


我觉得不是万历皇帝镇住这些大臣,而且即使没有皇帝,朝廷的事务还是能够正常开展。

万历皇帝本来就不用自己动手,奏折都是大学士先批阅好,然后皇帝的宦官代为写上朱批就可以了。

文官的道德系统是不允许朝廷出现混乱的,人人都是维持秩序的官员,只需要用礼法来约束下面的人、约束百姓,国家就能够正常运转。

当然,没有皇帝在,权利容易失控,腐败愈演愈烈。


勇伦趣讲


万历帝虽不上朝,东厂、西厂特务机构尽掌大臣的一举一动,朝中天下事尽皆掌控。另外,万历皇不上朝并非怠政,其面瘫之症,至死都未治愈,上朝怕有损皇帝威仪。但万历三大征,是彪炳史册,名扬海内的,这岂是怠政昏味的君主所能办到的?


午夜梦醒18


一个企业运行得不错,但从来不开大会!

上朝就象是开大会,明朝有些皇帝不喜欢、在家里办公!

上不上朝,是不是经常朝会,不能体现管理是否严格,还奏折审批好不好重要一些!其实电视剧里的皇帝经常召许多人上朝都是糊弄观众……勤奋的皇帝一年也没几次,平常基本上开小会,近臣加几个当事人而已!

京城的各部门官员都有自己办公场所,皇帝通知你上朝一年也不会有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