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每平米房价不能超过当地人均月工资这个提议?

幻影弄月


‘’每平米房价不能超过当地人均月工资” ,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但是脱离现实没有操作性。因为房地产市场20年之前,及开始市场化了,各级地方政~府无法干预楼市的具体价位。

然而,各级地方政~府还是掌握一定的房地产调控工具。可以从货币和市场供应及城市改造等诸多方面,进行间接调控。比如建房的土地投放数量,对于房地产价格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地方政~府的调控,一般都基于本地楼市的库存量而定。

‘’每平米房价不能超过当地人均月工资” 的设想,根本不切合实际,没有体现出差异化的工资收入和房价比。经济学家樊纲提出“三代人六个钱包买房子”,虽然十分谎缪,但是,体现出房价和个人的收入没有绝对的关系,而是取决于整个家庭的总收入。

各级地方政~府调控楼市的办法不要太多奥!首付比例、拆迁户补偿政策,住房贷款门槛等等,均可作为调控的工具。

而限定‘’每平米房价不能超过当地人均月工资” 之说,简直就是笑话。没有人来睬你,更没有人来采纳。以后人民群众工资涨了,房子供大于求,说不准楼价还低于‘’当地人均月工资” 呢?


陆燕青


抛开这个提议背后到底可不可行的问题,

我个人非常的赞同这个提议!

答主坐标成都,参考去年成都平均月薪7086/微笑脸,但是今年现在3月份成都的平均房价在13000左右,月薪3500的我想都不敢想买房子

但是如果按照不超过当地人月薪的平均工资的话,我们就给算7500元的均月工资,我一个月的工资能够买半平米!!!!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希望,一个月0.5平米,12个月就是6平米,10年就是60平米!再说我的工资也会涨的啊,所以按照这样子的提议作为社会的底层的我也是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买上房子的。

说不定在努努力还能买上车子哇!所以如何看待这个提议?我只能说对这份提议抱以殷切的深沉的希望/微笑


成都摇号助手


这个提议很好,但是可能行不通。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这是一年里的可支配收入的总和,如果按这个数字摊分到一年12个月中,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是3000多元。考虑到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扣完税、扣完社保的数字,而人均工资则没有扣除税和社保,基于这个原因,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月工资可以突破4000元。

按题中的这个观点,那么全国房价的平均值应当以4000多元/平方米为宜。查了下全国房价的平均数据,1998年中国全面进入商品时代时,这个均价是1854元/平方米,到了2012年破掉了5000元/平方米关口,2017年这一数字达到了7614元/平方米。

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月工资可以突破4000元,这一年平均房价达到了7614元/平方米。如果房价不超过人均月工资,那么房价要跌去3000元左右。这绝对是个大幅度的举动。

这还是个全国平均值,如果放在房价高、收入高的城市比对下,那就会有更大的差距。有一个2017年全国35个主要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披露,北京与上海在第一梯队,其中,上海城镇居民人均收入62596元,北京城镇居民人均收入62406元,也就是上海与北京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每月5000元,按这个数字换算到人均月工资上,可能会在7000元上。上海和北京房价比这个平均工资高了多少倍,大家应当心中有数。如果上海与北京的房价能达7000元/平方米,那房价应当是暴跌又暴跌。

我们不应当忽略掉这样一个问题:地价占到房价的比例是多少?这一点有一个研究数据可以参考,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房地产蓝皮书》显示,2017年土地价格与房价比值达到了0.68,也就是地价占到了房价的近七成。

这是个需要面对的现实。


波士财经


正常的情况下,房屋的价格应当是在平均工资的6倍以下,6倍为极限值。基本应该为4-5倍,也就是正常工作的人,基本工作五六年能够买房就是正常的经济发展。

一个人参加工作,以25岁计算,经过几年的努力,三十一二就应当是养家糊口的巅峰时期,这个时候就应当有稳定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如果超过了这个年纪还没有房,还没有结婚生子,那么到了35岁人就开始走下坡路,直到退休,如果这个时候还在拼命工作赚钱买房,还在为家庭付出精力,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不正常的。这样的生活状态已经作为人来说失去了意义,活着和一条咸鱼没有区别。

像目前这种状态,绝大部分靠自己正常工作买不起房,还要6个钱包,那么这样的社会是悲剧的,对社会的发展是严重阻碍的,依目前这个房价上涨趋势,活到老都买不起,也就是说,你作为人来到地球直到你去世离开这个星球,你什么都没有享受到,你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苟延馋喘,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为0


尘都迷路人


这个见意听起来真不错,认真分析一下,更加悲哀!这平均数谁搞?利益集团定吗!算了一下铜川房价每平6000元,买一套80平得48万,简装一下10万元,住进去得50万,我这个单位在铜川还算一个正规国营企业,到手薪水2300元,20年不吃不喝买不起,怎样平均,肯定会超过4500元,还是买不起,如果接最低工资1400元算的话,我就豁出去了,买上一套,做梦哩!大家别认真,废话一堆!


川口分公司一安永连


各地政~府从农民手里征地补偿款每平米是二三百块钱左右,高一点的地方征地补偿款也就五六百块钱。而建筑楼房的成本才料费人工费在一千五左右。到购房者的手里就变成八九千一平米甚至是一万多一平米,一个普通小区十几二十万建筑平米,中间利润巨大都被开发商和政~府把钱赚走了,中~国~市场的财富值也就提高了,这叫打肿脸充胖子,很多公司 企业 工厂 生意人 科学技术人才 还有实业家 农民家 都把心思精力财力都投入到了房地产大潮中,这种景像是不正确的


用户8194304623113


房子多少钱一平方米,其实就是一个数字的概念而已,对于国家机器而言,一元和一万其实是一样的,国家机器是通过货币交换实物来激励每一个人努力工作,勤俭节约,最大限度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为不管多少钱一平方,它的本质特征还是房子,除去自然因素影响,它不会消失,比如北京八达岭长城,故宫等等很多古建筑,都是当时的国家机器,通过货币交换实物的方式,促使百姓努力建成的,这就是进步,是发展,同时也是国家的财产,现在的房子也一样,百年后甚至更久,也都成了古建筑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子,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成果。只是在发展进步过程中,参入其中的人民,因为社会分工不同,在物质生活水平上就产生了一定的区别,有些人吃的好,有些人吃的差,其结果都是一样的,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发展与进步贡献力量。


尹明喜


中国自古以来孩子结婚的房子都是父母筹建或购买的,一般都同住一起,除非非常富裕的家庭才会有余房配给孩子结婚独住。这样一代接一代,这一代为下一代制家,可以说极少结婚自己就有房产的。大城市也是如此,一家七八口人住在一间小屋,很多用上下铺凑合。所以房屋是一辈子的大事,一辈子能盖或能买上一座房那就是不简单的人了。当今社会虽然发展很快,有不少人确实结婚后通过自己努力买到房子了,但大部分还是父母支持的,甚至有六个钱包都搭了进去。那么,为何买不起房子的人不满情绪很大,除了房价高以外,主要是进入城市的人越来越多了,农村青年基本都脱离了农村跑到城市,有能力的在一二线城市,其他在三四线城市,人人都想买房,那价格肯定要上涨。上涨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货币贬值,再加上炒房作怪,因此刚需户就遇到买房的困难,而上辈老人手里大多数也没有钱,这就把在城市的青年人给架空了,大有上天无路,下地无门之感,假如他们回到农村,恐怕连媳妇都娶不上,这就是当前住房困惑所在。这一问题不解决,恐怕中国人数量就要下降了,无房无居,工资不高,房子租不起,孩子养不起,上学上不起,谁还想结婚呢!


闲月歌声



longtutengAT


现在工资涨幅水平是赶不上房价的,大多数普通人一个月的工资还天不到一平米,尤其是工薪阶层靠什么挣钱?每个月固定几千工资,两三年不涨是常见的事情,毕竟整个大环境还是人才济济的,并非缺你不可。

每平米房价,不能超过当地人均月工资,真是这样的话能够减轻不少月供负担呢,首付也会降低。一套130平米(套内约100)的房子全款价格应当是本地人均年收入3~5倍,取个中位数4倍,如果是毛坯房,应该3倍比较合理,超过这价格就是泡沫。

这么多年住房市场化,大家的住房条件是改善了,还是倒退了?看看福利分房的时候和现在,你更愿意住在哪个时代?一平米的建筑安装成本现在是多少?告诉你3000左右一平米。

也就是说,白送的地、不要利息、不交税,100平米的毛坯房子建筑安装成本是30万,如果算上土地价格、资金成本、各种税费、合理的10%-20%的毛利,你就知道你买的新房的价格是不是很贵了。

麻烦给个关注呗,走过路过带带小老弟,一起探讨更多有趣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