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是怎样死的?

汤哥777


我觉得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是一个很有忧患意识的人物。常言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凡历史上具有忧患意识的帝王,其治政能力都比较强。比如刘邦,李世民,乾隆等等。

刘邦在消灭异姓诸侯王的时候,英布成为最难啃一块骨头。在吕后诛杀了淮阴侯之后,英布心头阴云密布。这时候,英布对贲赫生疑。贲赫出逃长安,揭发英布谋反。

从此,英布和刘邦之间间隙日重,导致了英布叛乱。

在平定英布叛乱时,刘邦身体中箭,病得不轻。回朝后,刘邦闭门不出,心思忡忡。在病情不断恶化之际,刘邦拒绝治疗,他以“命乃在天”为借口,质问吕后:“虽扁鹊何益?”就这样,刘邦以金赐医,把性命交给了天命,终于不治而亡。

关于刘邦的天命,我觉得有一个不能忽视的细节。那就是在平定英布叛乱的途中,他回了一次老家——江苏徐州沛县。他召来了儿时的玩伴喝了一次酒,酒兴正酣,刘邦拍着桌子板凳唱了起来:“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一首充满悲意,雄气与忧思的歌。

歌中不正有刘邦生命有期的无奈吗?


文踪旅迹


作为一个48岁才起兵造反的开国皇帝,刘邦毫无疑问是一个真正的传奇人物。

很多人都不知道刘邦仅仅比秦始皇小三岁,但是刘邦对比秦始皇,两个人好像差了整整一个时代。

不管如何,刘邦都是秦末反秦大军中的一股中坚力量,后来能够打败项羽建立西汉,华夏民族能够自豪的称为汉族,毫无疑问,这就是刘邦的功绩。

刘邦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就一统天下,建立了汉朝,并且背负着杀害功勋的罪名消灭了异姓诸侯王,立下了“白马之盟”为汉朝能够长治久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邦62岁时,因病去世。

这样的一个传奇人物在晚年的时候曾经抱病御驾亲征,在平叛的过程中又受了箭伤,可以说病情非常严重。虽然太医因为惧怕,说自己能够治好刘邦的病,刘邦识破了他的谎言,也没有加害他还厚金赏赐。

当然,以刘邦的混混脾气还是将太医臭骂一顿:“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

自此之后,刘邦就一心为自己的身后事谋划,虽然异姓诸侯王都被诛杀了,但是还是担心太子刘盈太过于软弱,害怕吕雉过于强硬而影响刘氏皇族的统治。

为此,刘邦在病榻中还想要派陈平诛杀对他忠心耿耿的樊哙,就是因为樊哙他是连襟娶了吕雉的妹妹,害怕樊哙与吕雉勾结,危害汉室江山。

刘邦猜的很准,吕雉确实差点儿颠覆了汉朝的统治,但是樊哙虽然逃过一劫,但是并没有勾结吕雉。

而最出名的“病榻问相”更是将刘邦推向传奇。

刘邦焉焉一息将要去世的时候,吕雉为了相国的人选而担忧。于是萧何之后有曹参,曹参之后有王陵,王陵有陈平辅助,周勃也忠心耿耿维护汉室的江山,做了太尉。

也就是说刘邦死后几十年的事,都被他预料到了。

刘邦的识人、用人之明展现的淋漓尽致,作为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果然不是寻常之辈。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刘邦建立汉政权后,为了汉室江山的稳固,采取了一系列手段,这些手段其一就是诛杀异姓王。

淮南王英布看到陈豨、韩信、彭越,先后被诛杀,担心自己与他们有相同的命运。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先发制人。公元前195年10月,英布在蕲西造反。刘邦亲自率军讨伐。

在两军酣战中,飞箭射中了刘邦的胸口。不巧的是,他又生病了,加之随军的医疗条件很差,等刘邦回到长乐宫时,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

吕后请来了当时最好的医生,刘邦问医生病情如何,医生说“可以治好”。听医生的口气,刘邦生气了。想想自己一介平民,为啥能够建立大汉江山,还不是天意为之。如今自己的病却要仰仗医生,真是笑话。天既然给我江山,如果他不给我命,又何必强求!

听天由命!

刘邦迁走了医生,他把自己的命交给了老天爷! 也许老天爷觉得,让你刘邦的福报,留一些给子孙吧!公元前195年4月25日,伟大的汉高祖刘邦在长乐宫与世长辞!


暖阳阳123


刘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丰县)。历史上西汉的开国皇帝,史上称其为“汉高祖”。


刘邦年轻的时候,是一个四处游荡的混混,整天游手好闲的,即不喜欢读书,也不爱农耕,就喜欢结交一些江湖志士。那时候的刘邦虽然没有什么名气,可是他胸怀大志,而且为人仗义 ,刘邦还做过秦朝的泗水亭长,后来因江湖义气私自放走囚犯惹了官司罢官而逃,藏匿与芒砀山一带。逃亡期间,刘邦开始秘密组建自己的农民武装力量。

公元前209年,刘邦趁着陈胜,吴广起义反秦的机会,联合好友萧何,曹参等人集结农民起义军3000余人在沛县揭竿而起,攻克了县城,杀死了县官,一战成名。刘邦因此被称为“沛公”。后来刘邦又与项羽结盟,成为了反秦的主力。公元前207年,项羽率领起义军与刘邦两面夹击与秦军展开激战。不久便拿下了秦都咸阳,秦朝就此灭亡。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一个汉王一个楚王,两人旗鼓相当,能力不分上下。然而一山不容二虎,后来二人终因权利地盘引发纷争,最终反目为仇,上演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

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事件,就是讲述的刘邦,项羽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故事。

楚汉战争期间,刘邦虽然处于劣势,但是刘邦知人善任,招贤纳士,而而且心思缜密,很会做人,身边汇集了一些大批良臣武将,文有萧何,张良,武有韩信,樊哙等人。最终二人在垓下一战,项羽陷入了刘邦设下的十面埋伏,被迫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好戏,楚汉战争刘邦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山东定汜水北岸举行了登基大典,正式定国号为“汉”,建都洛阳。后又迁都长安,历史上称西汉。自此,刘邦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平民皇帝。

那么汉高祖刘邦后来又是怎么死的呢?

刘邦怎么死的?下面这句话用在他身上最恰当不过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刘邦在登基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江山,用了七年的时间,开始大肆诛杀开国文臣武将。刘邦将有能力造反的人,自己家族以外的异性诸侯,或是诛杀,或是削位,赶走逼逃的诸侯也不计其数。剩下的几乎都是无名鼠辈,就算有心造反也没有那个实力。以至于后来连守卫四方疆土的将士都找不到一个,刘邦此举做的太绝了,这也是导致刘邦失败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195年,光杆司令的刘邦因派不出唯命是从的大将出马,而亲自出征讨伐英布叛乱,不料被流矢射中,回到宫中即一病不起。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刘邦郁郁而终,驾崩于长乐宫,享年62岁。由此可见,刘邦的结局始作俑者无非就是他本人而已,是他亲手导演了这场悲剧。

今天看来,刘邦的做法也让后来部分历代帝王在重蹈他的覆辙,仔细分析一下,这些帝王的这些做法初衷,也无非就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帝王地位罢了,只不过后果都是自作自受而已。


任驰赢天下


刘邦亲征英布时被流矢所所伤,后日益严重至死。我想好像数个开国之君都是在不断扩大疆土或平定反抗中丧命,秦始皇刘邦刘备李世民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等等,也许这是他们的宿命,也许这是他们的致命弱点,也是人类的致命弱点,那就是贪得无厌。


兴海亭


汉太祖高皇帝,亲征英布时被流矢所所伤,后日益严重,高帝十九年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