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与乌干达为何发生战争?

陈志铸1


那是因为乌干达总统米尔顿·奥博特在出访外国期间,他的副手伊迪·阿明趁机发动政变推翻了奥博特总统,奥博特没办法只能流亡到坦桑尼亚。而后新上任乌干达总统阿明看到坦桑尼亚还有前总统及其势力的存在,害怕被推翻,就发动了对坦桑尼亚的战争。自从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两国的战争就爆发了。

(阿明)

乌干达内乱及总统流亡

1971年,乌干达总统副手阿明趁总统出访新加坡期间,发动了政变,阿明自己上任当了总统。而原先的总统奥博特在新加坡听到政变的消息后,只能流亡到当时坦桑尼亚避难。而乌干达在阿明的统治下,政局也没有稳定,前总统奥博特就在坦桑尼亚率领他的支持者攻入乌干达,希望能推翻阿明的统治,没有成功。而阿明也因此指责坦桑尼亚提供帮助,两国关系就紧张起来。

而乌干达国内矛盾党派斗争不止,坦桑尼亚也为了帮助奥博特推翻阿明统治训练军队,提供武装,两国关系可以说是剑拔弩张。

乌坦战争

1978年,10月30日,阿明宣布对坦桑尼亚发动战争,命令军队攻入坦桑尼亚境内,并出动飞机轰炸了坦桑尼亚境内城市。由于坦桑尼亚准备不足,几天内很快就失去了卡拉盖地区。阿明趁机宣布这些地区为乌干达的领土,并挑衅坦桑尼亚总统朱利叶斯·尼雷尔,邀请他进行一场拳击比赛,要是自己输了可以把乌干达占领的土地全部归还给坦桑尼亚。

(朱利叶斯·尼雷尔)

面对乌干达的挑衅,坦桑尼亚迅速作了国内动员,军队人数由原来的4万人扩充到10万人,同时各地军队已经制止了乌干达军队的前进,并发起了反击,到12月就已经将所有乌干达军队赶了回去。与此同时,乌干达反阿明组织也在坦桑尼亚的号召下集合起来组成盟军,一起参加该次战争。

而坦桑尼亚决定要帮助反阿明组织推翻阿明统治,1979年1月,坦桑尼亚军队开着59式坦克和歼6、歼7的掩护下攻入乌干达境内。由于坦桑尼亚军队经过中国教官训练军队素质高,还能开展步坦协同作战,乌干达军队毫无斗志,节节败退。

各乌干达的反阿明组织此时也正式响应表示支持,在3月份举行的磨西会议中,28个组织组成乌干达全国解放阵线一起参加到战斗中。3月28日, 坦军迫近并包围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对该市进行炮击。4月10日,坦军向坎帕拉发起总攻,于当天上午占领全市。坎帕拉的占领标志着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战争基本结束。

在坦桑尼亚进攻乌干达期间,阿明就向他的盟友利比亚请求援助,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派出了一支2000多人的军队开着T-54和T-55型坦克、BTR步兵战车、BM-21型喀秋莎火箭炮、在米格-21战斗机、Tu-22战略轰炸机等支援下开进乌干达,虽然当时利比亚军队武器装备较为先进,但坦桑尼亚军队很好利用了地形因素,让坦克困在沼泽地,取得了卢卡雅战斗的胜利,自此利比亚军队溃散而去。卢卡雅战役后,乌干达和利比亚军队基本就没有抵抗力,坦军就一路攻到坎帕拉。

坎帕拉失陷后,阿明就一路逃到金贾,联军占领金贾后,阿明带着四个妻子、数名情妇、以及20多名子女逃亡到利比亚开始其流亡生活,后短暂至伊拉克,及后定居在沙特阿拉伯,2003年阿明在沙特病死。坦桑尼亚军队在战争结束后继续驻留在乌干达,一直到乌干达组织民主选举,国家程序恢复正常为止。

乌坦战争影响

对于乌干达来说这次战争首先就是引起了国内动荡,百姓流离失所,难民逃亡。乌干达内部政治,经济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即使在战争结束后政局也一直动荡不稳,还需要坦桑尼亚驻军维持社会稳定。经济上更不同说了,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是灾难性的。由于战争造成大量难民流离失所。

对于坦桑尼亚来说,虽然是自卫反击战,但战争耗费的是财力,必须要国家经济支撑,这场战争也将坦桑尼亚经济拖垮,当时的总统尼雷尔最终也无力挽救千疮百孔的国内经济而下台。


山中茅店


  还记得卡扎菲上校吗?北非政坛奇人,利比亚独夫,一晃卡大佐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好几年了。世界少了这些千年一遇的奇葩,有点落寞。卡扎菲的生平与中国有交集的不是很多,但卡扎菲很长时间却非常敌视中国。原因何故?上世纪60年代卡扎菲发动兵变上台,青年得志,意气风发,做了许多让世人惊骇的事,要建立“大阿拉伯联邦”,大搞“宗教革命输出”。做了利比亚的元首不过瘾,很想做伊斯兰世界的领袖,其志委实太大。这样一番折腾,也的确在周边国家(主要是南边非洲国家如乍得乌干达)有了一些建树,网罗了一下小弟。

  

  【世界政坛奇葩卡扎菲上校,独裁者卡扎菲一直保留发动政变上台时的军衔—上校,嘲讽大国的元帅将军们,为了表示对亲美分子的蔑视,卡扎菲戴上手套,为了和一些“伊斯兰叛徒”握手时不脏了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非洲大陆掀起自主运动浪潮的大变革时期。不仅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积极插手非洲,连古巴、朝鲜这样的小国也想找到些发言权。但由于相似的历史遭遇和胜利成果的巨大启示性,非洲人民最希望借鉴的还是中国的成功经验。故此,许多非洲反抗西方殖民地的武装都积极寻求中国的无私援助和教导。中国也适时派出许多经济建设、医疗服务类型的援助团到非洲,帮助非洲建设。最显著的就是中国无偿援助东非坦桑尼亚赞比亚修建的“坦赞铁路”,无论质量还是里程都是当时非洲之最。当时非洲革命武装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军事素质和政治素质差,纪律涣散。不像正规军队,而像一帮乌合之众。

  

  【上世纪60年代表现中国援助非洲的宣传画】

  为向非洲广大革命武装树立良好的榜样,中国也积极投入坦桑尼亚军队建设当中,力争将坦军培训成为非洲第一支革命化、正规化的现代意义的军队。中国对坦桑尼亚的军事援助花了很大血本,不仅以全套中国武器武装了坦桑尼亚军队,军事训练有中国教官指导,而且大批坦军军官直接被派往中国军事院校深造,所以坦桑尼亚国防军在成立之初就打上深深的解放军印记,上至战略战术、武器装备,下至军事训练、内务条例都与解放军相似。无外乎坦军被称作“中国解放军的嫡传弟子”、“非洲唯一能走正步的军队”。

  

  【援助坦桑尼亚的中国军事顾问(上)和当年中国顾问重返故地的照片(下),坦桑尼亚现在还身着解放军97式作训军服】

  

  【中国支援坦桑尼亚的武器,在坦桑尼亚-乌干达战争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与坦桑尼亚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邻国乌干达,当时乌干达由军事政变上台的独裁者阿明统治,这是一个十足的恶魔,野蛮残暴无知贪婪,据说深信巫教的阿明,为获取超人的力量,嗜血吃人!!这样的魔鬼把持政权,乌干达的政局可想而知有多么混乱,出于嫉妒和领土争端,1976年开始,乌干达与坦桑尼亚发生边界战争,乌干达独裁者阿明还爆出一幕“拳王挑战赛”的滑稽剧,阿明曾是乌干达“拳王”,他轻佻猖狂的向坦桑尼亚总统挑衅,要两个总统单挑,用一场拳击比赛决出国家胜负,由当时的世界拳王阿里裁判,阿明夸口用一只手就能轻松打败对手。

  

  【上世纪70年代非洲恶魔--乌干达总统阿明,残暴、贪婪、多妻、黩武是其标签,曾逼迫土著白人(西方殖民者后裔)向他下跪效忠,引起世界舆论巨大争议,后传闻他吃人肉,被誉为非洲野兽】

  面对这样滑稽而猖狂的白痴敌人,中国立即加大支援力度,由总参牵头,组建中国驻坦桑军事顾问团,由海陆空三军抽调精锐组成,力求坦军不辱师门。1978年10月乌干达对坦桑尼亚宣战,反对战争的乌干达参谋总长逃往坦桑尼亚,随即也有一个乌干达坦克团跟随参谋总长叛逃到坦桑尼亚。中国军事顾问抓住有利时机对这支乌干达部队进行了整编和训练。为他们装备了中国59式坦克。这支部队就改名为”乌干达民族解放联合阵线“,成为先锋参加了乌干达解放战争。1979年1月,坦军在59式坦克和歼-6、歼-7战斗机支援下,反击到乌干达境内,乌干达溃不成军。

  

  【坦桑尼亚军队一直参照中国解放军各项军事条例训练,所以长期被誉为“非洲解放军”。素质在非洲堪称一流,下面是今天乌干达军队,上下对比,差距一目了然】

  乌干达独裁阿明慌神了,四处寻找救援,这个时候,卡扎菲出现了。文章开头说过,卡扎菲一直希望对邻国进行“革命输出(渗透)”,乍得、乌干达就是重点,现在阿明找上门,卡扎菲求之不得。卡扎菲上校立即派兵干涉,利比亚军队完全苏械化。在乌干达南部的沼泽地带,坦军的中国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和利比亚T-55坦克和BMP-1装甲车展开坦克大战。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解放军的多年栽培下,坦军大败以雇佣军为主的利比亚军队,利比亚军队丢盔弃甲,抛弃全部重装备,逃入恩德培机场和乌干达第二大城市金贾。坦军趁胜追击,乌干达各地机场相继沦陷。利比亚军队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最后困在乌干达的利军全部在恩德培机场和金贾向坦桑尼亚军投降。

  卡扎菲眼里“土里土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教出来的坦桑尼亚子弟兵,几回合就完败“拳王总统”阿明的乌干达军队和“伊斯兰革命教主”卡扎菲的雇佣军,不过卡大佐到生命的最后都没机会报此一箭之仇。请支持本团队制作的《战争特典》《铁血文库》系列实体图文书!独立专业 有种有料!


战争史


历史回顾:

1978年11月,乌干达参谋总长遭阿明手下行刺,参谋总长侥幸逃生到坦桑尼亚。忠于他的一个装甲团也叛逃到坦桑尼亚。中国在坦桑尼亚的军事顾问对这支部队进行了整编和训练。为他们配属了新的59式坦克。这支部队后来编为”乌干达民族解放联合阵线“,参加了解放乌干达的战争。

阿明大为恼火。为了坦桑尼亚收留叛逃的乌干达装甲团,他下令入侵坦桑尼亚。乌干达军队在坦桑尼亚屠杀了8000边民。阿明还污辱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说: 自己是一个拳击高手,请尼雷尔与他在拳坛上较量一番。因为尼雷尔年事已高。他可反绑一手,脚绑铅块,只用单手迎击。由他崇拜的拳王穆罕默德阿里来做裁判,绝对公正。    

坦桑尼亚总统火冒三仗,下令三军总动员迅速展开反击。 1978年12月,坦桑尼亚军收复全部国土并打入乌干达境内。1月,坦桑尼亚军队两路大军击溃乌干达军队进逼乌干达首都坎帕拉。战斗中,坦桑尼亚军队根据 中国军事顾问的建议,稳扎稳打。进攻时,都是炮火进行地毯式炮击,然后步兵跟在坦克和装甲车后推进。为防装甲车被敌军击毁造成车毁人亡,坦桑尼亚军不坐装甲车,而是躲在车后。尽管坦桑尼亚军进展缓慢但伤亡极少。   

乌干达军队则 是躲在车中或猬集在车边,往往成为坦桑尼亚军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炮的知靶。阿明见前线失利。他又造谣说,中国军人参加了坦桑尼亚军队的攻击。还煞有其事地 说,已经有一名中国军事顾问的尸体落在了乌干达军队的手,马上就会在电视上展示。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驳斥了阿明的谣言。    

阿明同时向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求助。利比亚军队共派出了2000多人的军队,他们装备有苏联的”BM-21喀秋莎火箭炮“,T-55坦克和BMP-1步兵 战车。在乌干达南部的沼泽地带。装备有中国62式轻型坦克和63式水陆坦克的坦桑尼亚装甲部队,和装备有苏联T-55坦克和BMP-1装甲车的利比亚军队展开坦克大战。    

坦桑尼亚军队的中国水陆坦克更适合于沼泽地和水网密集地区作战。而利军的苏制装甲车和坦克在沼泽地施展不开。结果,利军大败,丢弃全部重武器,逃入恩德培机场和乌干达第二大城市金贾。    

坦桑尼亚军趁胜推进,很快在4月占领乌干达首都坎帕拉。随着乌干达各地的机场沦陷。利比亚军队与国内的空中通道被断绝。最后被困在乌干达的利军全部在恩德培机场和金贾向坦桑尼亚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