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期是孩子留给家长最后的机会!请阐述你的观点?

四川思起源青少年教育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塑造期,他们反感被当成孩子。渴望得到大人们的认可,希望大人们把他们当大人,平等对待。然而却在为人处世中处处流露出孩子的稚嫩心性。对自身的期待值过高,跟父母的失望值一旦发生碰撞,孩子就会觉得难以适从,无法接受,他们感到迷茫焦虑。如果这个时候得不到父母老师的理解和疏导,就很容易出现进入叛逆期。所谓的叛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或许是孩子对得不到认同感的抵抗,已经对自我认识的模糊产生的焦虑。

而此时父母和老师应该如何顺利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叛逆期?

一味的纵容绝对是不可取的。极易造成三观不正,孩子易形成自私自利自大自负性格。我认为要老师和父母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尝试帮助孩子。

一情感上的认同,是扣开孩子心门的一把钥匙。只有获得情感上的认同,你才能理解孩子叛逆行为背后的源头,找到根才能对症下药。对孩子的行为举动,多理解少指责,多为他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去苛责他出状况。鼓励他多尝试挑战自己,成功了给予表扬,失败了也要表扬他的勇气并和他一起分析原因。

二心理疏导,需要配合强制管理。

作为老师父母,你一定要有坚持的原则和底线,孩子什么事能做,能做到几分,什么事绝对不能让步,心理一定要明确,不能让孩子觉得他可以任性的为所欲为。那么,商量达成协议,我认为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孩子也比较容易接受。比如手机问题。手机是决定不能带去学校,哭闹都不管用。周一到周五在家也不能使用,周末限时使用。制定了规则后,做到了奖励,违反了剥夺部分权利。

青春叛逆期是孩子最需要父母老师帮助的时候,请静下心,放下姿态,做好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敌人。


烟波江上


都是做家长的不对,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要约束起来的(包括我自己的孩子),我家是边玩边学,认为小学没有关系,快乐童年最好了。从小学到初中每年班主任都会打我电话,叫过去一起受训,要么一起训孩子,到头来孩子还是老样子,做家长的也是皮掉了,不是很过份就不闻不问了。

到了初一下半学期那个叛逆期我不是人过的日子,做老娘的是他呼来喝去的,伺候的一个大爷,只要他不发脾气,我想着只要孩子不发脾气,这个阶段过去了就好了,我时不时还说“你是叛逆期,脑袋不正常,我不搭理你,成年之后你要这个态度,有多远滚多远!”说实话,这真是我的态度。

初三下半学期,学习紧张的不行,想要学好了,在最后2个月他拼了小命,考上了还不错的高中。(算是考运比较好)

高一,现在的学习态度完全不一样,都很少离开凳子,也不呼来喝去,也有些礼貌了,反而我有些不适应了,总算是过了叛逆期,迎来了新的开始!

我是给他戴高帽,连哄带骗

我是给他戴高帽,连哄带骗

我是给他戴高帽,连哄带骗


寒寒22


初三第一个学期我就被分配到慢班了,慢班有很多爬墙出去跑网吧的人,抽烟喝酒,还打群架,一下子感觉就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放弃了学习,和那群小伙伴一起出去混的日子我突然就迷恋上了,花钱也开始大手大脚了,我的父母一直不了解我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由于我是独生子女,所以我的父母对我一直都很宽松。后面我爬墙出去泡吧还有抽烟喝酒打架,这些都比较严重之后,我们班主任把我妈叫到了学校告诉了她我的情况。我妈哇的一声就哭了,她怎么也想不到她的儿子会变成今天这样,后面她把我领回了家,一直给我说教,当时就觉得特别烦躁,什么都不想听,只想着出去玩。

最后我爸在外面回到家了解了情况,拿着一条差不多有手臂一半大的棍子打了我一顿,就对我说了一段话,他说他们这么辛苦赚钱就是为了让我读好书,以后出社会了能找个好工作,不用像他们这样累。我爸当时是挖煤工,他带着我去了他上班的地方我一下子就惊呆了,原来这么久以来他都是在这样危险的地方拼命工作,就是为了把最好的给我。

那次之后记忆很深刻,那时候开始我终于醒悟过来。

如果你的小孩也在叛逆期,一定不要整天说你为他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他好,他当时是不会领情的,你只有让他意识到如果他再这样沉迷下去,他毁了的不单是他的生活,还会毁了这个家。


Rain崔


青春叛逆期是孩子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孩子的重要阶段分为0-3岁,6岁,12岁,18岁,这些阶段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和耐心引导。

每个孩子都会有青春叛逆期,有的早点,有的晚点。我小时候就属于晚的那种,不怕大家笑话,我现在想想,我的叛逆期应该是在二十几岁(哈哈,是不是有点太晚了,但是我之前的年龄段确实没什么叛逆的事情呢),叛逆来得晚,去得也快。但是我弟就不一样了,他的叛逆期是在高中阶段,而且时间久。

家长在这个阶段就需要花时间去引导,把孩子当成一个成年人,当成自己的朋友来消化他们的叛逆事迹,及时疏导孩子的心理,让孩子虽然在叛逆,但是也能自己辨别是非对错。其实,孩子适当的犯些小错并不可怕,他们能从这些小错中领悟到很多,下次就学会避免这样的错误。但是家长一定要引导好,不能犯大错误。

家长和孩子需要共同进步,度过这个重要的青春叛逆期,确保叛逆期的孩子也能健康快乐且自信。


奇妙妙0206


青春叛逆期是孩子留给家长最后的机会!此话一点不假。

首先,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可怕。此时的孩子性格叛逆,你不让他抽烟喝酒,他偏要抽偏要喝,你不让他玩手机打游戏,他偏要玩偏要打,你让他东行他偏要向西行,你让他学习他偏不学,总之,他处处要跟大人们对着干。因此,处在叛逆期的孩子一旦跟家长们对立起来,八头牛都拉不回来。

其次,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冲动。这个时期的孩子真是出生的牛犊,天不怕地不怕大人更不怕。他们最冲动,最容易出问题。往往和别人因为一些鸡毛蒜皮子小事而发生冲突,大打出手甚至走上不归之路。

最后,家长教育孩子,青春不是用来叛逆的,青春是用来拼搏的。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家长应坦然面对,积极主动教育。这个时候的家长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如果一味进行迁就甚至逃避,那等于毁了孩子的一生,家长将失去孩子留给自己最后的机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种种不良行为习惯,应主动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主动跟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懂得青春不是用来叛逆的,而是拼搏的,让孩子懂得只有家长最关心自己,最理解自己的心灵,家长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自己的人。

总之,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虽然缺点多多,但只要家长能主动走近孩子心灵,积极面对,定能帮助孩子走出叛逆期的阴影,积极主动学习,健康快乐学习。


逆袭二零一九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慢慢追求自我、与父母分离的过程。诞生的那一刻完成与母亲的第一次分离,这是肉体分离;断奶之后慢慢意识到妈妈与自己不是一个人的时候,完成第二次母子分离,这是意识分离;而叛逆期就是孩子对父母的第三次分离,这是精神分离,也可以看做是精神独立。

所以不要总是觉得叛逆是件特别不好的事情,这是孩子在自我人格塑造,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但因为这个过程孩子特别拧巴, 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他就开始质疑这个世界,质疑父母教给自己的很多观念。有的父母被质疑,就会不安、暴躁,因为很多父母还存在着父母本位的思想,特别接受不了孩子挑战自己的权威。

如题所说,青春期的叛逆真的是孩子留给家长最后的机会,但不要理解为是家长最后一次改变孩子的机会。而是父母最后一次参与孩子人生选择,陪伴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叛逆,什么事情总有自己的看法,对父母表现出诸多不认同。就试图去改变孩子,让孩子认同自己的观念和做法。我觉得这样的父母就是在扼杀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父母,你无法替代他去过他的人生。你的人生经验对下一代来说,有的可能是阻碍。

不知道你们是否还记得自己的青春期,那时候的你对父母的管教是什么态度?前阵子跟朋友聊天,就聊到一个特有趣的话题。为啥小时候爸妈总说我们挑食,长大反而不挑食了呢?答案就是,因为小时候我们吃的都是爸妈爱吃的东西,或者是爸妈自以为我们爱吃的东西,其实我们并不是那么爱吃,长大了我们可以自己选择吃什么,肯定就没有挑食这个问题了,谁会专门选择不爱吃的买呢?是不是很有意思?不止吃饭问题,其他问题亦如是。

那如何做好孩子青春叛逆期的陪伴工作呢?我这里说的是陪伴,所以请放弃你的指手画脚,放弃你的自以为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无奈就是父母自以为是的“为你好”,让孩子无法拒绝,又充满愤懑。陪伴的过程,父母需要做到两个点,一是配合,二是引导。

配合就是你要把自己放在一个辅助的位置上,毕竟孩子的人生他自己才是主角,多细心观察,发现孩子的需要,如果是物质上的,只要家里条件允许,孩子又真的需要,合理的要求能满足尽量满足,过分压抑孩子的物质需求,会导致他的自卑和将来对金钱过于执著的可能。叛逆期的孩子内心极其敏感和脆弱,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多给与肯定和鼓励,会让他更加自信。

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孩子还未成年,很多观点带有激进的色彩,对父母也总是带有批判的精神。鼓励孩子说“不”是对的,但是不能一味的迁就孩子。之前所说的配合并不是百分百纵容,这个度要父母自己把握,一定要把孩子所想都听完整,再发表你的意见,不要打断孩子,说之前你要想好措辞,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尽量用实际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孩子比较能理解。对于孩子的反驳,要虚心接受,因为孩子不一定就是错的,你也不一定是对的。学会跟孩子说对不起,你的孩子会更爱你一点。

最后再总结几个要点,改变孩子叛逆就是不好的错误观念,面对孩子叛逆要冷静、不要指责,要多加肯定;多陪伴孩子,了解他的真正需求,只要合理能满足就满足;父母也要常常反思,学会跟孩子平等对话,你会发现孩子也是你的老师。


不会撒娇的狮子


首先不支持提问的观点!春春判逆期就和一个人到了老年更年期一样,没有谁留给谁的最后机会。提问者夸大了青春判逆期孩子的负作用,把逆反期看成了孩子深不可测的恐怖。

孩子到了春春判逆期自己有了一定的观点,虽这种观点也许还稚嫩,孩子一定会维护自己的观点。这时的孩子容易和家长争执,平时的乖孩子一下变得了偏执。这时从另外一层面上看值得恭贺,表明你的孩子正在长大。

首先家长要冷静,要懂得这是孩子生理引起心里的变化,不和孩子正面的过多说理,更多的是和孩子多交流共同的话题。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自己和孩子平等相处,充分尊重孩子的话语权,过一段时间这种判逆期就会平稳过渡!


三哥7536


青春期是孩子在人生当中经历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叛逆期,而恰逢读书少年时,这个时候的孩子正面临着学业的压力,着实很大程度会影响后期的发展。



家长此时应该做的是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段焦躁的时光。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我是一直奋战在教育事业上的老师,面对的都是青春期的孩子,因此我可以给家长提几点建议。

第一、陪伴。那些孩子缺少家长陪伴的青春期往往会更叛逆,表现为没有礼貌,亲情淡薄,自私自利。家人可以陪孩子聊聊天,可以不谈学习,谈他感兴趣的话题。可以陪他看一场他喜欢的电影、演唱会或球赛,让他觉得你与他有了共同语言。可以陪他来一次旅行,地点随他挑选。通过这些陪伴,你会发现孩子其实挺可爱的,并不是总会跟自己唱反调,在这种温馨的时光里,你可以打开他的心扉。



第二、鼓励。青春期的孩子在学习上、生活中都会有烦恼,阅历和经历决定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因此他时常会遇到挫折。这些挫折并不一定是学习上的,可能他喜欢了班里的某个女孩,在朦胧的情感上有了烦恼。也可能是他在某个方面遇到了挫折。家长在通过沟通之后鼓励他,让他正确面对挫折。




第三、理解。青春期的孩子想要独立,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在某一些观点上家长喜欢以过来人的姿态教育孩子,不允许这样不允许那样,孩子渴望尝试,他想要触碰一切他感兴趣或不了解的事物,但家长总是阻拦,还不停说教。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长就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叛逆这个标签就被家长打在了孩子身上。这个时候家长应该多理解,适当放手,可以给孩子一些有建设性的建议,比如多说“你或许可以这样......”,少说“你不能那样......”孩子多半会接受你的建议。

我的建议希望能帮助家长,帮助正在经历青春期的孩子。


荒野龙骨


1、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几个特别时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叛逆期,根源在于我们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节奏,也就会出现了一些分歧,以至于孩子表现的不听话,叛逆。那么虽然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但毕竟是孩子,人生观并未真正成熟,需要父母灌输的东西还很多,他的思想还会在逐渐地成熟,也就是说,今后还有太多时间跟父母沟通、学习、交流与探讨,怎会现在就下最后通碟呢?

2、孩子青春叛逆期,家长没必要过于紧张,最后的机会?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很多事,甚至会是很多棘手的事,焦头烂额的事,那么哪件事又会过不去呢?俗话说,没有过不去的坎,遇到问题只要积极面对,用心解决,都会处理好的。所以说,孩子的一个叛逆期就显得束手无措,真的有些太庸人自扰了。

3、孩子处于叛逆期,家长一定要积极面对,虽然说不必过于担心,但也绝对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发展。这个时候,是孩子的一个困难,更是家长的一道难题,无论是从精神上,心态上,还是生活上。作为家长的一定要用心体会,真诚交流,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答案,让孩子有安全感、亲情感,来自家庭的温暖才是孩子最大的动力!

作为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是最重要的,孩子的成长更是重中之重,无论怎样,作为家长的,都要真心的爱孩子,关心孩子的每一天,无论是否处于叛逆期,我们都要与孩子多交流,勤沟通,给孩子最大的支持,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最后,祝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教书的匠1


孩子在青春叛逆期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可以看成是对家长过去教育方式的一种抗议。家长如果这时候还不反思,依然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孩子的关系不但会势同水火,还会影响他们以后的一生。这就是为什么说青春叛逆期是孩子留给家长最后的机会。

青春叛逆期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时期,很多家长惶恐不安地等待这个时期到来,再焦虑地等待这个时期过去。为了减少和孩子的冲突,他们往往会在这个时期让孩子住校或送去国外读书,目的都是用减少见面的机会来减少摩擦,其实这只是斩脚趾避沙虫,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所有的现在都是由过去累积起来的,青春叛逆期一般从14岁开始,如果家长在过去14年给了孩子足够的陪伴,并且构建了良好的亲子关系,那么孩子是会非常顺畅地度过这段时期的。但如果家长在孩子的童年成长中是长期缺失,或者亲子关系不和谐,家长更要好好把握孩子成长中的这个时期,比如给孩子足够的关怀,即使有时他们并不领情;尊重他们的决定,必要时提醒他们可能面临的后果;尊重他们的隐私,给他们独立自由的空间;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并温和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多让他们参与家庭的决策。

做家长也真心不容易,把教育孩子看成是一种修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