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排名的,有什么意义?

蔓藤的幻想


中国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排名的,有什么意义?

中国的百家姓在是按照古代的政治地位排名和排序的,百家姓是宋朝时候的作品,宋朝的国君(国姓)姓赵是赵,所以赵排在前面,丞相姓钱,以这样的政治地位以此类推,所以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百家姓。百家姓排名的意义:在南宋的时候一位学者叫王明清,经他考证指出:百家姓里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氏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的正妃之姓,李则是南唐国王的姓氏。

百家姓演变至今

百家姓从古代到现在的演变是有一些变化的,比如现在就有了新的百家姓排名,新百家姓是指相关机构对中国人姓氏进行大规模调查,然后按照姓氏的人口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所得到的形式排名(至少有前一百位的的姓氏排名)就被称为新的百家姓。

2014年6月,《中国统计》杂志2014年第6期出版发行,其中一篇关于姓氏的统计分析文章《张、王、李、赵谁最多——2010年人口普查姓氏结构和分布特点》由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司工作人员武洁、杨建春所写。这篇文章的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负责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汇总结果。数据显示,全国前20大姓氏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前20大姓氏的人口占比超过全国人口的一半,我国常用的前100位的姓氏人口占82.1%,超过200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14个。其中,“最大姓”王姓达到9468万人,占总人口7.1%。

总结:从古至今的百家姓排名还是跟人口的基数有很大的关系,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今都是这样,现在的新百家姓排在前面的都是大姓,在古代基本也是排在前面。

多有疏漏,劳烦斧正,我是七山客,期待您的关注!


七山客


‘’百家姓”姓氏排列带有强烈的时代背景。 《百家姓》实收单姓408外,复姓30个、共计438个。 在中国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中,姓氏何止438个,就是仅仅汉姓也不止这个数。据说,见之于文献的姓氏,可达5600之多。这其中不仅有单姓、复姓,还有三字姓。四字姓和五字处。此外,还有的民族有名无姓,比如傣族。 《百家姓》以“赵”姓打头,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它是宋代钱塘儒生所作。宋代的皇帝是赵氏,“赵:自然成为“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会引祸上身。又宋时吴越王的后裔居浙江,“钱”姓便排列第二,钱的妃子姓孙,借钱氏之威势“孙”又排在第三。“李”姓排在第四,大约是因为南唐皇族为李氏之故。

至于后面的排名当然也与当时的大家族在政治上的地位有着莫大的关联,当然至于在后面的那些则是关系不大,而有的也是为了押韵而排列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份《百家姓》并非是凭空排列的,而是经过作者深思熟虑做出的编排,从这里面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也能最算出在当时的社会中发生哪些重要的事件,对我们研究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片丹心小散仙


百家姓形成于北宋吴越钱塘地区,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后面按照读来顺口,好背好记的原则编制。


归去来兮1993


当时按照皇族第一,大臣其次。宋朝年间皇帝姓赵所以放在百家姓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