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压岁钱都是怎么花的?

柠栀@


最初压岁钱都是不舍得花,攒着,如果多了基本上是大面额的被妈妈拿去说是帮忙保管,然后就不了了之,再去要就是你花了我多少钱。。。。云云,其次剩余小部分就是被哥哥,大龄小伙伴骗一部分,然后就是买鞭炮,零食,辣条,一毛钱一片,吃的特别满足仿佛人间美味,我记得小时候有个比我大的孩子,说要用两块钱给我买阿童木能量飞行器,我问两块能够么,他说那两块五吧,后来他妈的竟然说卖完了,最傻逼的是我也忘了和他要回来钱。。。。总之童年的压岁钱不管花在哪,如何花都是充满着无限的欢乐,虽然伴随这童年的所谓小烦恼,但是快乐永远是主旋律


正能量商业思维


压岁钱,童时最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父母都工作,但是工资并不多,生活也不富裕,但是每逢春节都会给压岁钱。

七零后的我,记得我读小学时,父母一般都会给几元钱的压岁钱,十元大票的时候很少,家里的亲戚也会给一点,大多也是几元钱吧,那个时候我们都有储蓄罐,压岁钱还没给呢,老妈就会说不许乱花钱,不许去小卖铺买吃的,要留着买学习用品,那时候的我有时候也会把储蓄罐里的压岁钱,偷偷拿出来点,去小卖铺或是学校门口买好吃的零食,记得那时候一角钱能买八块水果糖,那种糖的味道至今都不能忘记,忒美味咧!当然有时候父母不在家的时候,也会先把自己储蓄罐里的钱拿出来买写字本,铅笔等文具,等父母下班回家的时候在要回来放进储蓄罐。

写这篇文章又勾起了童时的回忆,生活依然美好。

祝朋友们节日快乐

武铁路




乡情乡音画乡图


我是90年的,还记得我小的时候,奶奶舅舅给我的压岁钱全都上交给妈妈了o(≧v≦)o,哈哈,你们还不是也是一样呢?

据我所知,一般小孩子得了压岁钱之后,一般有下面几种处理方法:

上交给父母,这种现象多在农村,因为家里经济状况不好,所以对待钱很严肃,小孩子是不能随便花钱的;其次还有可能是孩子比较小,自己没有花钱的途径,所以上交给父母;

买零食,记得小时候那种粗的辣条是一毛钱一根,一般会一次买五根,是那种特别辣,特别麻还特别粗的辣条,特别香,现在可能已经没有了,好怀念;玩具一般是特别贵的,得一块五或者两块,所以一般不太买玩具,卖玩具的都是压岁钱特别多的;还有就是买鞭炮,黑虎牌是最好的,声大威力大,还有摔炮擦炮,摔炮是摔炸的,擦炮是通过摩擦点燃的;

攒着,这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处理方式,舍不得花就攒起来了,留着上学用

就说这么多了,欢迎大家交流~


砜默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个年代刚好碰上三年自然灾害,虽然在农村,能吃饱饭就了不起。因为当时农民生产的粮食,植物油,大豆,花生等农作场产品都是要按计划上交国家的。只有按人口留一部分自用。所以过年最好的只是有鸡,米饭,白菜。压岁钱只有几分或几毛钱。即使给你也没有地方花!过完年基本上是交还给父母。


深山新貌


在老一辈人的思想中觉得,孩子的压岁钱应该由大人保管,孩子需使用时再取出使用,甚至家长代其使用,然而,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应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韩国人有一个教育观念叫“饭桌上的文化”,讲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慎独999999


那时候只能买点炒花生,桔子等。


河北沧州任丘天马


舍不得花,积攒起来,买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