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50多岁的康熙,为何将死囚张五哥亲点为贴身侍卫?

闫孙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张五哥是一个看似渺小不起眼,但是异常有意思的角色。

论出场,张五哥在全剧第二集就出场了——四爷到江南赈灾募款,路过江夏镇,胡教头不让借宿,是张五哥求情劝开了门。

为此他,他老父,妹纸,都受到了胡教头和庄上权贵的羞辱。

《雍正王朝》第一集朝堂上议事,就已经交代了康熙,太子,阿哥们,还有主要的大臣佟国维,张廷玉,马齐等等。然后四阿哥下江南,年羹尧,李卫出场,后来又找到了邬先生,和剧情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主要人物就这样按照顺序出场,他们要么是权贵,要么是智囊,要么是人才,而张五哥只不过是一个佃户,从偶遇皇子,到后来发展成为康熙,雍正身边的御前侍卫,可以说是一步地下,一步天上。如果说雍正王朝里所有人出来,到后来发展都有个基本的起点,那么张五哥,李卫这种属于起点最低,但是成就最大。不同的是,李卫是雍正发掘培养的,而张五哥是康熙加恩。

康熙为什么要加恩张五哥?根据剧情,是张五哥被江夏镇庄主刘八女抓去顶罪,问斩前康熙发现张五哥年龄和真实不符,由此掀开了清理刑部冤案,倒太子的大幕。

这件事的发展和衔接都在第六集,首先是阿兰跑到十三爷府上找十三爷,告诉他自己哥哥替人顶罪,就要问斩。

十三爷和四爷首先得到过张五哥帮助,从个人情感上讲要保他的命,而更重要的是,他们也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太子监国管理下的刑部已经糜烂不堪,正好是个机会进行清理。

四爷和十三爷这个时候还比较不成熟,想的是匡扶正义,闹个惊天动地。与此同时,八爷在十三爷府上的探子也知道了这个消息——

对于八爷党和四爷党来说,这都是一个动摇太子权威,夺嫡上位的绝好机会。

所以,在秋决大典上,康熙亲自出马——

康熙出马,必然是得到了四阿哥和八阿哥其中一方,或者双方的举报。

关于查刑部,其实就是查太子,老油条佟国维一开始就劝康熙,小心投鼠忌器,因为他知道,这个事情一闹,康熙自己选的太子就悬了。在康熙晚年,培养了多年的太子要是悬了,引起了朝中夺嫡的纷争,得不偿失。

所以上书房不查,让皇子们自己来查。

但是康熙决心已定,一头是亲情安稳,另一头是国家社稷,康熙不得不考虑社稷。清理吏治是为了社稷,但是谁以这个名义查太子,夺权,谁就是大逆。

四阿哥本来想查,被邬先生劝下来,而佟国维怂恿八阿哥去查,八阿哥还诱供,拼命倒太子,因此后来康熙缓过来以后,对八阿哥恨之入骨。

因为在这个时候康熙是并没有想过要废太子的,毕竟培养了多年,随便换会引起朝局的不稳,其次康熙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主张的是以孝治天下,以仁治国家。兄弟相争,儿女相残,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第七集末尾,第八集开头,康熙拿着八阿哥审讯,旨在倒太子的折子去找张廷玉,这时候两个老人都在讨论自己的孩子,讨论做父亲难,这里表现出了康熙对太子的失望,但是,也表现出了犹豫,不忍。

而张廷玉的做法更是高级,顺手就把折子烧了——

康熙没有怪他,说自己的儿子“病”很难好了,自己只要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就好了。

这时候,两个老人最终还是应了老油条佟国维的那句话,为了朝局,保太子。这件事,最终还是草草收场。这时候康熙还找不到合适的取代太子的人选,也不允许朝局乱掉。

把张五哥点为御前侍卫,第一点,是因为忠孝。

张五哥是个孝子,父亲家人受到威胁才冒死顶罪,这一点,他就符合康熙的主张,可以被立为朝野上下的楷模。提拔张五哥,就是昭示天下,我康熙看重的是孝,只要你孝,哪怕和整个官僚集团作对,我也要保你。

其次,康熙保护张五哥,也是提点太子,希望他理解自己做父亲的仁慈,从而收敛孝顺。

最后,从御前侍卫用人制度上来说,要忠孝,勇敢。张五哥的忠孝不用说,而死过一次的人,被康熙救了命,自然也是不惧死亡地维护康熙和四阿哥的安全。张五哥在过后保护四阿哥上位的情节里,确实是不辱使命。

《大明王朝》里齐大柱其实也是一个非常相似的角色,犯了“通倭”死罪,被一帮封建官僚祸祸陷害,后来被清流拯救,最后成为锦衣卫,死心塌地地为皇帝服务。

其实这些角色也反映了在一整个官僚体系腐坏,需要改革的时候,最基层的百姓受残害最深,支持改革的愿望也最迫切,而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接触他们,加恩于他们,表面上针对的是一个人,实际上掀起的是一场社会改革。一个小人物命运颠倒的过程,亦是一个历史时代改革变化的缩影。


HannibalLecter


张五哥是《雍正王朝》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在雍正和老十三到江夏镇没有落脚之地的时候,是张五哥把他俩引到自己家安身,从此,跟雍正和老十三接下不解之缘。为啥张五哥没有弄清雍正一行人真实身份,就做出这样的举动?只能说张五哥绝非等闲之辈,因为他从从雍正他们言行中,感觉到他们大有来头。

至于张五哥为父顶罪,这事说起来话就长了。任伯安是八爷党一员,担任江淮巡盐使,这是名副其实肥差,为老八在朝中兴风作浪提供了源源不断财力支持。他的弟弟任季安依仗任伯安这棵大树,胡作非为,横行一方。任伯安的小舅子刘八女独霸富庶的江夏镇,财大气粗。而张五哥的父亲是刘八女的佃户,早年,刘家曾对张家有过恩情。

事情的起因是任季安奸杀一个漂亮的寡妇,引起众怒,大家联名上告,县衙怕事闹大,只好抓了“任季安”,其实,这个所谓的任季安就是张五哥。原来,任伯安、任季安、刘八女合谋来个偷梁换柱,有刘八女出面,让张老汉替任季安顶罪,并许诺过不了多久,任伯安动用关系就把他放出来。因为刘家曾对张老汉有过大恩,张老汉最终答应下来。张五哥是个大孝子,自然不忍老父亲蹲监下狱,就代父受过。



后来,事情越闹越大,任伯安无法翻案,便花了十几万两银子,从县衙一直贿赂到刑部,最终判张五哥“斩立决”,为了保住父亲,报住家人,张五哥始终没有翻供。


这事最终被老十三发现,上报康熙,才在法场救下张五哥。那么康熙为何要钦点张五哥为自己贴身侍卫呢?我觉得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张五哥的孝心感动了康熙。康熙晚年,众皇子为夺嫡明争暗斗,手足相残,让他这个做父亲伤透了心。他提拔张五哥就是给皇子们做个榜样,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孝!张五哥既然对他父亲如此孝顺,肯定也是一个忠义之士,再加上张五哥武功高强,这样的人才,没有不用的理由。


二:联络需要。康熙这时候心里已经看好雍正,而张五哥又是老十三出面救下来的,他跟雍正什么关系康熙心里有数。以后,自己想让雍正做什么秘密大事,张五哥无疑是最好的联络人。

三:为了彰显满汉一家亲。自清朝入关以来,宫廷侍卫,都是满族子弟。康熙这时提拔张五哥为贴身侍卫,表示他对满族汉族一样重视。只要你有本事,不问出身,他康熙会一视同仁。

后来的事实证明,康熙没有看错人。在雍正登基的危机关头,张五哥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洛水清风cuixiaosheng


在《雍正王朝》电视剧中,康熙親自到刑场救下一个死刑犯,后来並将他收为御前侍卫,这个死刑犯就叫张五哥,並受到康熙的重用。他曾经为十三阿哥胤祥求情,康熙竟然答应请求,并说给了他一个天大的面子。对这个死囚犯,康熙为什么会如此看重?让我们先简单回顾以下电视剧,有关张五哥判死刑的过程。,

张五哥江夏镇人。江夏镇庄主是刘八女,在江夏镇称王称霸,无恶不作。任季安是江南盐道使任伯安的弟弟,任伯安又是九阿哥的门人。因此,刘八女、任季安、任伯安和九阿哥成为利益集团。

任季安在江夏镇杀了人,民愤大。任伯安怕事闹大,下令抓捕任季安。但是官府抓的人却不是任季安本人,而是张五哥。因为受到刘八女的恐吓,张五哥为了自己的父亲和妹妹的安全,答应顶替任季安到京城受审。

任伯安通过100万两银子打通审问和监斩官员,张五哥被定为死刑,准备开刀问斩。张五哥的妹妹阿兰到京城求救,她找到了十三阿哥胤祥。当年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路过江夏镇,就曾经在张五哥家里留宿。十三阿哥对阿兰印象很深刻,听阿兰诉说以后,就忙把这件事告诉了康熙。康熙听后,非常震惊。亲自跑到刑场,喝住刽子手。当即把张五哥赦免,并且下旨让人彻底调查这件事,此案很快真相大白。

康熙看重的就是张五哥的孝顺,他能够为了自己的父亲甘心受死,答应了刘八女作顶替,就不反悔,r肯定是个仁义之人。康熙联想到自己的那几亇儿子,却从来不关心他,为了争夺皇位互相陷害。

历代统治阶级都重视儒家思想,他的主要内函就是忠孝仁义,施行仁政,主张国家的大一统;汉唐以来均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儒学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康熙从幼年就读了许多书,从内心对儒家学说充满浓厚兴趣,认为“殊觉义理无穷,乐此不倦”。康熙十六年十二月,他在御制中,明确宣布清廷要将治统与道统合一,以儒家学说为治国之本。常说:我大清以忠孝仁义治天下。

康熙通过张五哥案件的分析,认为在张五哥身上具备有“忠”、“孝”、“义”,三方面的品德。康熙是一亇博学多才颇有识人能力的皇上,康熙将自己的安全托付给张五哥,是对张五哥最大的信任,后边张五哥的忠诚表现,也证明了康熙的识人能力是正确约。





李伯禺


晓生认为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张五哥能成为康熙钦点的贴身侍卫,是因为:

一,张五哥是《雍正王朝》中出身相当低微的佃户,但性格是真正内敛之人,而且能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善于观察细节,该出手时就出手,在复杂的争权夺利的残酷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才有了后来的飞黄腾达。

二,康熙钦点张五哥为贴身侍卫是想借用他这个孝子标杆,表达自己重视亲情的立场。因为康熙晚年儿子们权力争夺的激烈而残酷。

三,对将死之人的提拔重用,必然换来张五哥的忠心耿耿,对晚年康熙来说也是一份安全保障。





百言晓生影视


一、死囚牢里出来的人,经历过死亡,今后再不怕死了。而且,救命之恩大如天,今后只能对雍正死心塌地。

二、他当初入狱也是因为孝心,因为孝道大如天,有孝心的人,再坏能坏到哪儿。

三、那会雍正老了,听到他名字叫张五哥,心里一阵触动。现在,真希望有个兄弟能叫他一声:四哥!可惜,九子夺嫡之后,一个个流放发配,抄家砍头。难过啊!


文史不假


本是将死之人,从法场救下来,他能不感恩,张五哥为了父亲,甘愿替人死罪、足见其孝顺,可以委托使命。康熙晚年生性多疑,


浪子回头1378986


众所周知,康熙晚年几十个儿子之间勾心斗角,让老皇帝吃不好,睡不好,几十个儿子,很少替父亲康熙尽人子之孝的。遇到张五哥这样的忠孝之人,康熙肯定感慨颇深,另外把张五哥一个即将行刑之人提为侍卫,张五哥肯定也会对康熙感恩戴德从而尽心办差。


SUUNTO


忠孝,是任何一个君主或大领导一定要推崇的,只有忠孝之人才能性命托付!

太子卖官鬻爵,众皇子尔虞我诈,阳奉阴违,已经是萧墙祸起了!

提拔张五哥和释放老十三,都是一个道理:不管干什么,忠孝是第一位的,更是底线!


咚喃嘻呗


为雍正找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