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霑在香港乐坛的地位怎么样?

记得吗


很难给一个人定义。对于一个人来说,人生最好,应该是不设限。不断冲破,不断学习。而这种姿态真的很适合用在一个一代才子身上,他是黄霑,他就是黄霑香港辉煌时期,四大才子之一。



很难给出结论,是时代造就了人,还是人成就了时代。就是这样一位人,爱粗口成章,却破天荒的写出了2000多首音乐。连大牌填词人,林夕。在他面前,怕都是自愧不如。

因为父亲是煤矿工人的管理层,那里的工作很辛苦。需要靠粗口维系大家的感情,借此消遣枯乏时光。因此,黄霑从父亲带回家的粗口中耳濡目染。学得一身粗口。可能大家更习惯他主持时豪迈,和他坦坦荡荡的歌。有人说,金庸逝世后,再没江湖。那么,黄霑过后。我想江湖便熄灯了,夜色也黯淡了。


就是这样一位人,竟然对自己的粗口话,说的朗朗上口而洋洋自得了。于是,写了带有“粗口黄”的笑话集。因为有市场,还好买了,让印刷方整整的重制了60之次。可能因为俗。难登大雅之堂。因此,清心傲骨的文人可能会对这本书嗤之以鼻。但说学习,黄霑可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了,诠释了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直到临世的前一年,还写出了论文。写的洋洋洒洒,在当时的香港,竟然无人敢批阅。这让他拿得博士地位。而最值得夸赞的还是,他走到生命最后几天。也在研究着粤语歌的旋律。可甚是一位很有造诣的才人。


然而,才高八斗的他,也有恃才傲物的时候。相较青年时期的辉煌。黄霑的后半生就显的黯淡一点。在那时,更多的香港文化的崛起。音乐一定程度上也有转折和创新。于是,找黄霑填词作曲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少。这让黄霑苦恼。便对一些新人有看法。还用过“狗屁不通”的词汇批评新生代的音乐,但时光证明,那时香港的音乐还是好的。这不由让人唏嘘感叹,原来人要是到一定高度。是难以守住谦虚,反是容易骄傲的啊!


黄霑一生不止有几曲名歌,找一下一时也难找清楚,但相信大家都清楚。没错,其之一就有笑傲江湖,当时,推陈出新的香港武侠电影配曲。(是比较早的一部,成就是,属于开山鼻祖的一部电影。)由徐克拍。理所当然,请黄霑来操刀词曲了,但写了六次。黄霑还是没写出徐克满意的音乐来。后来,偶然接触“大乐必易”四字,从中获得灵感。那就是把调子反过来用。没想到,这一用就成了一个美谈。当然,黄霑这一生诉不完的辉煌还有《我的中国心》。


在香港的非典时期。香港人心情像一片乌云。大家面容更有挥之不去的阴云。这时,黄霑就觉得有必要出来搞点事情了于是,在狮子山下聚一线大牌唱歌。而这首《狮子山下》是黄霑很早以前的歌曲。直到这时,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走红。而黄霑很不正经,但不能说是不正式,他开演唱会会开着摩托绕一圈的情况也有。因此,大家都难知道,这位有江湖豪情的男子在想什么。但当到,这位破锣嗓子的黄霑一开口 ,大家又欲罢不能的沉醉其中。一辈子都唱不好歌的罗大佑和黄霑也在舞台上合唱过,《沧海一声笑》,开头的罗大佑忘词出错了,黄霑又来个及时补救。干脆说自己也忘词了,还诚恳拿出备份稿件,给了这个晚生罗大佑可畏面子十足。


在该说需说的时候,黄霑是不会怕得罪人的。像刘德华,出道时没拿出什么好作品,黄霑把刘批评的干脆利落。这让刘感到是必要拿出好作品给自己加盟。便唱了一首“冰雨”。终于得到了黄霑认可。

即使粗口成章,也能雅俗共赏,有内涵。适当在节目上保证了活跃质量。像《今夜不设防》,当时很红的节目,也可能是截今为止最好的主持节目了。当时灵感来自三个喜欢去夜总会,去哪里逗女人笑。有他们总不会冷场,是的,他们分别是蔡澜,倪匡,还有黄霑啦!当时,这种花钱给别人带来欢乐的方式,让他们想到,必要找到一点利益才行,于是,倪匡想到,我们干脆做一个节目吧!于是,节目就开始了,也因为节目有点即兴而随性,加上三位都是风流才子,便导致很多内容成人化。于是,这项一直是一个比较受成人欢迎的节目。


我快搁笔时想到,忘词也能做到坦坦荡荡。真没想到是有几个了,那应该就是黄霑了吧!因为他写的歌实在是太多了。有两千多首呀!


by创可贴


人称霑叔的黄霑在香港乐坛属于“教父级”人物,香港娱乐黄金期乐坛领军人,一生创作歌曲2000多首,经典超过100首,深受全世界华人喜欢,其才华与影响力无人与之比肩。

最娱第一次知道黄霑的名字是84年春晚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这首引起观众强烈共鸣的爱国歌曲的词作者就是黄霑。从《上海滩》《黎明不要来》《当年情》《沧海一声笑》《男儿当自强》,纵观80年代内地观众耳熟能详的香港影视剧主题曲均留有黄霑的印记。而他创作的著名的广告词“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也同样经典。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人称“鬼才”的黄霑属于多面手,能做词能谱曲,能演电影能主持节目讲黄段子,与金庸大师、作家倪匡、美食生活家蔡澜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黄霑创作的黄金期主要集中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青壮年期,到了90年代自己年过半百后,创作进入低潮,但不能说是才思枯竭,是因为老了,潮流终究属年轻人,对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流行音乐类型,自己不懂更不会感兴趣,自然也看不惯后期的香港娱乐圈,心灰意冷,选择淡出。

当年他看不懂被年轻人疯狂热追的周杰伦,觉得他玩的R&B都是外国的,跟电视上常播的洋人唱京剧一样,不伦不类。但却很推崇内地音乐人臧天朔,说自己喜欢这个小胖子的《朋友》,写出了中国人的义气,很打动我。其实 《朋友》作词是黄集伟,臧天朔只是作曲并和演唱。

臧天朔年仅54岁死于肝癌,而黄霑因肺癌引发并发症于2004年去世,终年64岁。虽然走了,却把自己的作品定格在香港影视黄金年代。


最娱莫若


黄霑是香港乐坛上的一代词圣,他和香港乐坛上另一位伟大的配乐教父,合称“辉黄”二圣。

十几岁开始,黄霑已经开始跟着梁日昭老师为电影伴奏,见到了林凤、丁莹、李香兰等大明星。所以,后来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黄霑去电视台工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1965年,他写出了第一首歌《忘记他》,一直籍籍无名,直到遇见顾嘉辉。

黄霑外向奔放,顾嘉辉低调内敛,两人性格互补,合作二十年,从来没有吵过架。以至于后来蔡澜说,黄霑这么多年把圈中好友都骂了一遍,唯独对顾嘉辉敬重万分。
“人之间的缘分是很奇妙的,我们不是时常见面,但心有灵犀,人家讲十句的东西,我和他讲一句就明白了”。
1980年,黄霑写《上海滩》是非常赶的,因为整个词曲创作只给7天时间,而顾嘉辉作曲用了六天半。那时候还没有传真机,他们只能通过电话沟通。顾嘉辉说下“mi半拍so半拍一个小节la三拍”然后唱一遍调,黄霑记下确认一遍,当时是两点,20分钟后,他就好写好歌词交给了顾嘉辉。这首歌一出来,从香港火遍大陆,一直到到现在,40年过去了,每个人都知道《上海滩》,每个人都能哼上几句“浪奔浪流 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狮子山下》、《当年情》、《两忘烟水里》、《楚留香》、《世间始终你好》、《一生有意义》、《上海滩》……黄霑顾嘉辉几乎包揽了当时香港热播影视剧的所有配乐,也将粤语歌曲推向了巅峰,“辉黄”二圣合作的二十年,可以说也是香港乐坛最繁荣的二十年。


关注头条号“音外之音”,发现更多精彩音乐故事。


音外之音


黄霑,香港乐坛教父级人物,人尊称霑叔,在香港乐坛地位最高的非他莫属。

时势造英雄,在香港70至90年代流行曲辉煌的年代造成了他和顾家辉的‘辉煌’。也不知今后的香港还会否再出现黄霑式的人物,或许已成绝唱!

黄霑是同时代填词人中最好的,成就最高的。

他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国文造诣根底深厚,又贯通中西文化。他热爱祖国热爱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看他作词的《我的中国心》就可知道:‘河山在梦中縈怀,祖国已多年未亲近’。这首歌唱的就是黄霑自已本人。他又熟谙民族音乐熟悉粤曲、也会作曲。他的多首作品歌词,不但充滿中国传统伦理哲理,有着唐诗宋词的遗风。令人回味无穷,迴肠荡气。

黄霑在投身乐坛之前是个广告制作人,他不是美术设计制作人,他是文字创作人。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

‘总督由头到尾都咁好味’

‘不准吸烟!‘总督’都不准’

都是他创作的佳句,也为他以后的词作人打下了基础,是一脉相承的。


MAN730


黄霑香港四大才子,创造了许多经典如大家熟悉的《男儿当自强》《沧海一声笑》《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孤独九剑》和倩女幽魂等绝大部分经典

更是在1974自编自导的电影《天堂》排面年度前十,1978年黄霑填词作品《誓要入刀山》《倚天屠龙记》《鳄鱼泪》等入选香港电台第一届十大歌曲。1983年黄霑与顾家辉为无线TVB武侠《射雕英雄传》创造了六首大知名歌曲

1987年黄霑为程小东指导电影《倩女幽魂》创造三首歌曲《黎明不要来》《倩女幽魂》《道》 歌曲黎明不要来获得第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和最佳音乐获奖并且入围第二十四届台湾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歌曲。

1990年更是获得 第十三届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音乐会上获得(金针奖)黄霑在香港的地位犹如大佬,类似于幕后的何冠昌


用户5554107248


黄霑在香港乐坛的地位,绝对是殿堂级。像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这样的巨星,见了他都要齐齐尊一声“霑叔”,就更不用提后面的四大天王了。



至于有没有人比他更强?填词、作曲,加上电影配乐,综合而论,恐怕还没人能出其右。

填词方面

填词是黄霑实力最突出的一项。其中尤以他与顾嘉辉的词曲搭档最为经典,因此又被人奉为“辉黄二圣”。两人合作的经典:《上海滩》《当年情》《楚留香》《狮子山下》《万水千山纵横》《世间始终你好》,等等。


整个华语层面,黄霑与庄奴、乔羽齐名,并称词坛三杰,各自代表两岸三地的一方词坛势力;香港词坛上,黄霑与卢国沾、郑国江并尊为词坛三宗匠,致力于早期粤语流行歌坛的拓荒。

作曲方面

老一代香港作曲界的大拿,顾嘉辉和黎小田各自占据半壁江山,但黄霑属于不作则以,作了就是“王炸”的类型。

比如他自己填词作曲的经典;《倩女幽魂》《随遇而安》《人生如此》《男儿当自强》《我的中国心》《沧海一声笑》,等等。



电影配乐

顾嘉辉、胡伟立、陈勋奇、黄英华、鲍比达都是配乐界的大山,但霑叔的成绩也不差。电影《青蛇》《倩女幽魂》《笑傲江湖1&2》《黄飞鸿系列》等等,这些经典也足以支撑起他在电影配乐中的地位。

综上,香港乐坛还很难找出一个在各领域中,都能与黄霑匹敌的人。

你认为有谁比霑叔强,欢迎提名!


好歌献给你


这么说吧,假如香港没有黄沾,顾嘉辉就少了一个最佳搭档,香港人对华语乐坛的贡献,也将少了最为辉煌的一页。


时至今日,如《上海滩》、《楚留香》等金曲不止在香港随处随时都能听到,这就是所谓的(辉黄作品)没有打错字就是这个黄。

1978年黄沾填词的《誓要入刀山》《倚天屠龙记》《鳄鱼泪》入选香港十大中文金曲。


1983年黄沾与顾嘉辉为TVB创作的《射雕英雄转》创作了歌曲(一生有意义)(世间始终你好)(桃花开)(千仇记旧情)(肯去承担爱)(四张机)

黄沾还有很多的电影金曲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我感觉在香港月坛里没有人比他贡献高,他的辉煌是无人可以取代的!


土豆大将军


别说在香港什么地位 就在全华人里 他说第二 没人站出来说第一


中华救国会


赢幾百不要貪心



宁语菡


黄河长江长城长,霑歌绕梁王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