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底大一级压死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说手机拍照可以媲美单反,或者战胜单反?

柳侍墨


首先,底大一级压死人确实是有理论依据的,毕竟在同等条件下,感光器尺寸越大,对画面光线的捕捉和还原质量越好,否则单反等大尺寸感光器器材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之所以有人感觉手机可以挑战单反,主要是二者市场定位不同导致的。对没有专业摄影基础或者说没有兴趣和时间去深入研究摄影的普通用户,他们对单反并不感兴趣、也不太了解单反在硬件层面上的优势,而手机却很好地迎合了他们的拍摄需求:



一、单反画质有优势,但操作复杂、便携性差,对普通使用者门槛较高,或者说使用体验上不够友好

手机摄影只要轻轻点一下即可完成,而单反要考虑光圈、快门、感光度、测光模式、对焦模式等多项参数,复杂的操作界面不是普通使用者的菜:




二、单反出片主要考虑各种细节信息的丰富度,以保留最大程度的后期空间,直出效果并不太符合普通用户的审美风格

很多初步接触单反的朋友都觉得单反直出不出彩,色彩偏淡、色调发灰不鲜亮,要得到类似手机直出的风格,需要一定的后期处理,而普通用户没有经验、也没有兴趣去学习这些相对专业的知识:




三、手机摄影发展很快,特别是多镜头配置和AI算法的配合,使其拍摄能力和效果有了很大提升

现在手机摄影技术已经不再是单纯比拼硬件规格的时代了,而是硬件软件结合的时代,AI算法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出片效果、提升了用户拍摄体验:



特别是在夜景等部分拍摄题材上,手机摄影直出的效果确实比单反更有吸引力:




四、手机便携性突出,操作和分享方便,符合现在年轻群体“轻摄影”的个性需求




总之,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普通用户不会去把片子逐张放大,分析其宽容度、纯净度、色彩平滑度等指标,只要直出效果足够“惊艳”,就自然而然会得出手机比单反好用、手机比单反拍的好看的结论。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小k并不排斥手机摄影,实际上手机已经成为我现在出游采风的重要辅助器材,手机和单反完全可以和平共存,二者各有优劣、定位不同,没有必要一定要比个高下、打的不亦乐乎。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关于摄影的相关内容,朋友们也可以关注小k后私信下图中各类关键词,获取小k为您整理的独家摄影技巧,祝您摄影愉快🌹:



爱摄影、爱生活,致力打造最具价值的摄影自媒体。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共同学习进步🙏🙏


小k印像


首先,“底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是片面的。

相机(手机摄像头)的成像是一个系统性的环节,它由传感器的量子效率、放大电流、硬件降噪电路、传感器色彩滤镜、低通滤镜、镜头素质、图像处理器算法、相机拍摄参数设置……等等环节相关。

只有排除掉其他环节的干扰,我们才能说传感器的尺寸决定画质。

在这里,我可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富士的wide拍立得相机,它使用的wide画幅拍立得胶片,实际的成像圈高达99(宽)x 62(高)mm,面积是135全画幅相机的7.1倍!(尺寸逼近4x5大画幅)

然而拍立得的画质,大家都懂的……

因为它的镜头是超简略的结构,一般只有2组2片,成像的效果也是很弱鸡的,比分辨率还拼不过大部分手机。更多的是玩味它的成像过程与色彩的感觉。

回到手机比拼单反相机的话题上来:

手机的处理器比单反相机的处理器要强大很多倍。

手机可以直接运行专业功能的修图软件,而相机因为处理器弱鸡,做不到。

更重要的是,手机拍摄不需要专业技能,小白手指一按就拍照了,而单反相机没有1~2个月的训练,很多摄友连准确对焦,准确测光都做不到。

所以,凡是说手机拍照可以媲美单反、微单相机的,不用废话,他们肯定不是摄影圈的人。因为他们低劣的摄影技术,错误的参数设置已经完全抵消了专业相机大型传感器得到的画质优势。所以跟这些啥都不懂的小白费什么话呢?

我一般就是丢出一张单反拍摄的T台图,一般情况下,手机吹就乖乖闭嘴了。


从耗子胖成猪


当然超过了。

以华为Mate20标准版为例。约4500元的价格,其中2000元算其它功能的花费,还有2500元算拍照系统的花费,请问,2500元能买到什么样的单反?广角,超广角,加上一定的光学变焦,这价格,单反不可能了,只能在卡片机中找产品了。但手机的计算力和后期处理又比卡片机强大太多了。

单反、微单以及卡片机越来越边缘化,市场占有率逐年缩小是必然的。这些摄影器材的迭代速度太慢了,和手机没法比。手机摄影的行业标杆一年一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这种态势和速度是传统摄影行业无法想像的,也是注定无法达到的。

所以,不必纠结手机今年今天是否超过单反,超越正在发生。


巫师威武


不管入门机还是中端机,是个单反就比手机拍摄效果好。之后全幅机比中端机和入门机拍照效果好。这就是底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一点毛病没有。


不过,这两年手机的拍摄水平和拍摄功能确实有了飞跃式的进步。从一个摄像头,过度到双摄,现在甚至三摄、四摄。功能上也有了更多的类似专业相机的设置,比如可调模拟光圈大小,可调快门速度、感光度、曝光补偿等等功能一应俱全。拍照效果有目共睹,媲美单反,并不夸张。但说战胜单反,那是没脑子的人说的。


照片有很多用途。如果单纯是发朋友圈,做个自媒体配图。摄影水平没问题,选择手机就足够用了。但如果特别喜欢摄影,喜欢专业摄影器材的操控和效果,并且想拍摄出更多的创意作品,那就得买单反。因为,说手机拍的照片能媲美单反,也只是在小尺寸配图的角度来说,放大、后期,或者其他商用,手机拍的照片还是差很多的。

所以说,底大一级压死人的说法是存在的。在一定范围内,手机拍的照片媲美单反照片,也有一定道理。说手机拍的照片战胜单反,那是没脑子的人说的。


摄影中级班


之所以有很多人说手机拍照可以媲美单反,或战胜单反,主要还是因为他们对单反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认为单反就是手机那样的消费品,抓起来就能拍,相机模式拨盘基本上停在“AUTO”不动,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的区别,那是分不清楚的,认为曝光和测光就是一个意思,只喜欢咔擦咔擦嗯快门,回放一看,尼玛,画面糊了(跑焦),好不容易拍张清晰的,居然没把黑夜拍成白天的效果,所以单反……比手机差远了!

单反本质上是一种仪器,一种生产力工具,手机则是一种用于娱乐消遣的消费品,意味着操作傻瓜化,低门槛,上至七十岁的老人,下至两三岁的娃娃,抓在手里就能用,拍照只需摁快门,光圈、测光、曝光速度、对焦、景深等统统不用考虑(相当于单反的AUTO档功能)。

单反作为仪器,需要精心调校才能使用,面向摄影家、记者、摄影发烧友,这个群体具备专业的摄影知识,知道怎么搭配不同焦距的镜头,再结合曝光、快门速度、测光、景深、光圈这些选项,拍出心中想要的片子。其中任何一项搭配出问题,直接拉低出片质量:测光时测在最亮的物体上,室内摄影测光模式调成全局测光,快门速度将降到安全速度下,如果按快门时手一抖,拍出的片子不仅特别暗,还很容易糊,看起来当然和手机随手一拍的差远了,至少手机能保证拍清楚。

简单说就是,操作单反需要专业知识,但由于广大人民群众收入的提升,日本厂商做市场又很努力,单反价位越来越低,于是许多有能力消费单反但缺乏专业知识的人也加入这个圈子,他们要么是感觉用单反高大上(zhuang bi),要么没补上专业知识,拍照用AUTO档,出片不好,又不会后期软件调校,审美停留在画面明亮、锐化(不是锐利)、黑夜拍成白天效果,这些都是手机拍照包办的事,加上厂商忽悠,当然会说手机现在可以媲美单反,甚至干掉单反。

在未来,单反市场会出现分流,专业的人会一直用单反,用AUTO档的会改用手机拍照,整个单反市场会逐渐缩小,满足小众人群。

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即联系删除。


魔铁的世界


首先不能否认即使是顶级手机拍照和高档的单反在大多数场景下还是存在差距,但是在便携、夜景和广角这几方面手机的优势比单反大的多:

首先夜景因为算法的优势,手机的照片清晰锐丽,色彩鲜明,反观单反,要得到这样的照片除了设备要好,而且必须上脚架,这一套下来不说成本,有谁吃得消每天能这样扛着上街?

再说广角,目前广角镜头可选择的少还不说,价格也奇贵无比,而且一般广角镜头都不会覆盖中焦,这就导致了拍景和拍人无法兼顾,有些老法师为了广角,特意要准备两套系统,要随时可以切换,而手机强悍的广角能力刚好可以满足这一类人的需求,可以这么说,以后单反厂商的镜头规格会更加倾向于中长焦,普通消费者也完全没有必要再浪费钱在广角上

最后奉上P30pro的照片,谢谢能为大家答疑解惑https://mp.weixin.qq.com/s/qo2h0fF8CaoIJTTCZZl1oA


雷人堂


其实早些年就有很多人声称平常拍照用iphone, 相机早扔在家里让它生锈了。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拍照需求变了,现在拍照,一个是发朋友圈或群里分享,几乎对拍照能力没要求,一个依然是留念,但由于拍照太方便了,照片实在太多,你也不会经常仔细在电脑上翻阅照片了。那画质,宽容度等方面的要求也就没意义了。其实很多场合单反相比手机优势还是极其明显的。比如当你追着孩子拍照时,尤其光线还不是极其明亮但起码是白天,号称夜视仪的P30pro来试试?不用全画幅,拿我同样早在干燥箱里躺了估计得有七八年至少了的20D加爱死小白试试,别说P30PRO,到了P80PRO也没的比。


太阳E10000


个人见解,欢迎讨论。手机像素再高,但受镜头、传感器尺寸、宽容度、处理器的影响,是无法挑战单反的。手机的性质属通讯娱乐产品,照相只是其中一个附加功能,由于轻巧、操作简单、全自动拍摄,即可保证自动对焦和准确曝光(通常在光线充足、均匀且顺光场合)并且立马发朋友圈秀一秀,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占有巨大的商品市场,但拍出的相片只是在手机屏幕上清晰通透,放在电脑上或是放大冲印就不尽人意了。

手机和单反相机的设计理念不同,毕竟产品属性不同,就摄影功能而言,手机不可能超越单反(我不站在哪一方立场,只实事求是说话)。个人认知是:第一,针孔摄像头无法表现相片的各种风格,不然相机厂家开发那么多不同种类的镜头干什么?广角、长焦、定焦、变焦、移轴、微距等等,有的镜头价值上千万元。以佳能来说,年产7百万只镜头,沒有市场,厂家早倒闭了。第二,手机无法实现光学变焦,靠数码变焦,画质差远了。第三,手机不能实现RAW格式,不能支持强大的后期处理。第四,手机是电子快门,不能与单反的机械快门相比,单反快至几千分之一秒,慢至B门。第五,手机不能实现多种测光方式,难以表现相片的个性。第六,手机不能实现高速连拍,精采瞬间难以捕获。第七,手机不能外接闪光灯、离机闪,难以达到所需的光影效果。第八,手机不能实现手动对焦。因此在一些特定的摄影场合,比如影楼人像、演唱会、科学考察、创意摄影等,手机只能呵呵了。

手机制造商只是为了市场,因为用户多,在宣传广告上往往是误导。我认为,若干年后手机的发展,只会在手机属性的其他功能上,就照相功能而言,除非采用相机设计理念,那么,体积大了,成本高了,市场肯定会小了。

专业摄影师要想打造优美的作品,只凭一台单反远远不够,还需众多周边器材以及摄影师丰富的综合知识和技能。

总体而言,还是那句话,手机用于照相娱乐,单反用于摄影创作。因此,持有这种观点的绝大部分人,只能说他们仅只娱乐而已,尚未见过摄影师用手机干活,从事艺术创作。



敦公


胶片是没有像素这一说的,只有数码相机才会有像素多少的说法!如果说P30可以通过AI技术的发展干掉单反,那为什么它还要把自己的图像传感器做到1:1.7英寸,这不是掩耳盗铃吗?目前,国人虽已过了不识字的阶段,但也不要太乐观,他们的水平仍然仅限于识字,在更高层次的文化素质上还在不断产生新的“文盲”。这类“文盲”才是最可怕可怜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们除了抱着这种态度,没有任何办法去改变他们,如果一心想拯救,稍有不慎,就会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最后弄个“粉身碎骨”!


用户追忆似水年华123


按人数统计,我国拥有拍照设备的人怎么也得好几亿吧?单反的占比恐怕连10%都不到,虽然没有实际数据证明,但走在街上看到过几个拿单反拍照的?所谓质量,不是多好,而是满足设计要求。论画质,单反甩手机几条街,论占有率,手机都懒得看单反。这就是区别,用单反拍照的基本上都是摄影爱好者,新闻工作者,影楼,广告从业人员。而绝大多数人用不着拿那么个大家伙,手机像素和画质完全满足日常需要,就算洗6寸照片也没有问题,手机最大的优势在于小巧,方便,功能多,联网。出去玩,拿出来自拍一张,用软件修一下图,把自己P得美美哒,直接发朋友圈了,下面还可以带上定位。单反呢?找人或者用三脚架延时自拍,然后导出到电脑里(手机没有读卡器),再修图,在传到手机里,照片exif还没有GPS数据。发朋友圈时系统自动压缩,结果和手机照的差不多。我就发个朋友圈,用得着折腾这一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