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500人都办不到?《亮剑》八路军消灭山崎大队为何如此困难?

Jack゛


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日军一个大队一般在800人左右,而不是500人,不过《亮剑》中的山崎大队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它就是1940年关家垴战斗中的日军冈崎支队。日军通常把不同建制的部队抽调出来组成临时性队伍,不管兵力有多少,都称为“支队”,而冈崎支队恰好有500余人。

自1940年10月6日起,“百团大战”到了最后阶段,八路军为了防止日军报复,皆有序退出战场。而日军经历了失败,也不闲着,开始了大规模“扫荡”。10月下旬,冈崎支队在“扫荡”过程中居然无意中闯进了八路军黄崖洞兵工厂。这个兵工厂可是八路军的生命线,位于八路军总部附近,彭老总听到这个消息后,赶紧调集2个团前去增援,日军见八路军大部队前来增援,在兵工厂放了一把火就跑了。10月28日,冈崎支队在八路军各部的袭扰下,被围在了关家垴、柳树垴一带。

此时,关家垴外围的八路军已经有3个旅又2个团约2万人,彭老总决心要消灭这股日军,但是仗打了两天,我军并没有做到全歼这股日军,难道那么多人消灭500日军都办不到吗?

其实那么多人消灭冈崎支队并不难,但是日军占据有利地形,而我军又缺乏攻坚武器,所以仗才打得那么艰难。如772团在关家垴东北方向发起进攻,可是因为地形原因,只有一条约30厘米宽的小路能接近日军阵地,以致进攻非常艰难,其他方向攻击的部队亦是如此,日军的地形优势实在太明显了。日军为了接应冈崎支队,还派出了数千人前往增援,我军不得不抽调一些部队袭扰日军援军。除此之外,关家垴附近上空还有飞机在狂轰滥炸,我军进攻兵力布置过于密集,损失惨重。

最后刘伯承发现,连接关家垴与壕坎间的斜坡是黄土质的,于是命令进攻部队采用土工作业的方式挖暗道冲上了日军阵地,打了日军个措手不及,八路军各部乘机攻上关家垴主阵地,一番肉搏之后,日军大部被歼,只有60多名日军躲在半山腰的窑洞中顽抗,11月1日,日军的增援部队已经赶到,八路军各部不得不撤出战场,就这样,最后这60多名日军在援军的接应下逃走了。


兵说


以李云龙的兵力消灭区区五百鬼子不难办到。关键是此公从来不按常理出牌,他最先发现山崎,如果第一时间包围鬼子,加上铁三角和程瞎子团,山崎料无生计。但这从来都先斬后奏一贯不请示领导的大英雄这次选择不去一线天,主动放山崎一条生路。而蠢山崎并不想逃走,耐心等待八路军旅部开会,总部下令,从别处调来程瞎子团打了八小时,又有李云龙部挖地道这才告捷,当然战损比要差的多,如果李云龙能以大局为重,先发制敌,最起码帮助程瞎子团一把,告诉他可以挖地道,结局不会那么惨,但李云龙兴灾乐祸,阴毒嘲笑程瞎子,其心叵测。


秦时明月144045538


这个问题我做个比喻吧,抗日战争别说共产党了,就是国民党,你看看那身材,说白了就是一群刚拿上枪的老百姓。。就像现在的正规部队对民兵一样,而当时的共产党,武器装备更加匮乏,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正规部队,对一群拿着枪的乞丐(这里是个比喻,不是侮辱先辈)。想一想,当时国民党尚且吃不饱,共产党更别说了。身材力气训练程度都不成正比,所以当时打日本,我们要付出十比一的比例。所以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时期。感谢先辈。


品茗听雨1982


我再告诉你你们个更虐心的,这里面的情节确实是根据抗日时期的事迹改编的,真实的情况是,山崎大队居高临下,等来了支援,然后在八路军死伤严重的情况下突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们当时的武器落后日军太多了,而且当时的地形居高临下,三面环山,八路军不得不从正面进攻,所以我辈当自强,不能让历史重演!


你de苏菲



关家脑之战纪念碑
彭德怀副总指挥在关家脑阵地


心有灵犀73024986


影响八路军战斗力的原因,主要是武器弹药的不足!这些人中许多人都是参加过长征的老战士,战斗意志和实战经验都是以一当十,所以日军最害怕遇到“老八路”。而日军除了训练有素,弹药充足以外,法西斯“武士道”精神的灌输也很有效,使得日军单兵顽强而野蛮,及其难缠。整个抗战期间,平均每消耗五个国军,才能够杀死一个日本兵,足见日军的不好对付。


红雨


这是以真实战例为背景改编的影视故事,剧中李云龙可是消灭了鬼子的。问题本身问的就真假混淆,概念模糊!真实战况很多人都知道,原因简单说:日军军事素质其实高于我们,而我们却作战指挥失当,让鬼子跑了一百多。后来我军司令官也承认是自己指挥的败仗。但,军事战争之中,那个没有败仗经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