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的老照片,看完莫名感動

30年前的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萬事萬物都散發出蓬勃而生澀的活力。




那時候,街上除了公交車幾乎沒有機動車,大家都是騎自行車上班。那時候出行,一家人都坐在一輛單車上,一輛車可以搭5、6口人。




那時候,桑塔納轎車是土豪的配置,紅旗牌轎車是神級土豪的配置。





那時候10元錢能養活一家人,蔬菜水果幾毛錢一斤。



1983年上海最高級國際飯店的一桌酒席,茅臺酒8塊錢。這桌酒席的規格很高,當中的是什錦火鍋,旁邊的是茄汁鯧魚,有鴨蛋圍邊的是霸王鴨,蟹粉豆腐、燻魚、紅燒蹄髈。飲料是桔子水,桔子水那個年代流行的飲料。




那時候剛剛流行燙頭髮,愛美的女人們都會去燙個“菜花頭”,卷卷的劉海讓你一秒成為時尚的弄潮兒。




那時候,可樂剛剛進入中國,逐漸成為風靡全國的飲料。




那時候,綠皮火車是運輸主力軍。






那時候許多青年會挑著裝滿小商品的小木箱在街上做貿易。






那時候有點錢的都流行鑲金牙。




那時候的約會是一起出去散散步,逛逛公園,或騎著自行車兜兜風,談理想,談人生,談工作和生活。






上海,民眾在體育場內購買股票


那時候大學考試卷子都是老師自己刻字印刷的,考完試後考生手肘都被油墨蹭黑了。



簡易的圓飯桌、小方凳、日光燈管、雙喇叭錄音機、嘈雜的人聲……這就是我們的“咖啡廳”



那時候家裡有臺電視,街坊鄰居都來圍觀,那時候電視節目也很貧乏,而且晚上10點就沒有電視節目了。



那時候上學能聽到社會主義歌曲廣播,能聽到好人好事廣播,早晨5點點蠟燭去學校,上完晨讀,8點鐘再回家吃早飯,然後再回學校上課。




小孩子的玩耍方式也都是自己找樂,滾鐵環,扔沙包,踢毽子,跳皮筋,抓知了,跳方格,總之,童年的記憶是灰色的,沒有什麼特殊顏色的,平淡而溫馨。










滿滿的回憶,是那麼溫暖人心,不管你給朋友,還是給爸爸媽媽,請把這份美好的記憶帶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