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限行你支持吗?为什么?

心语151791811


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汽车拥有者都不会支持汽车限行。首先从法律层面来讲,这就有违物权法,让买不让用,还不退还每年少行驶几十天的各项税费。如果是某些特殊情况,短时间要保证一些特殊路段的畅通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现在全国各地的限行都已经常态化,限行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不仅对本地驾驶者带来很大的麻烦,对外地司机会造成更大的困扰,不提前了解当地的限行规定很可能会中招。


从实际的效果来看限行只能缓解眼前的拥堵,根本上不仅不能解决拥堵,由于眼下好使省事儿导致管理者更会去懈怠从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路上通过改善城市布局和结构根本性的解决拥堵问题,让城市错过更低成本可以解决交通拥堵的时机而让交通环境进一步恶化。而对于很多被限行的司机不得不选择绕路,或者买更多辆车来应对,结果就是造成更多的消耗和浪费,不仅损害个人利益还提升了整体的社会运转成本。


限行本质上还是一种没有经过听证,我定规矩我可以走,你不可以走的思路,对于更多普通汽车驾驶者来说都是那些不可以走的人,这也有违社会公平的原则。一个缺乏公平和有序的社会发展状态最终会导致对所有人都产生不利的后果。


感触汽车影像特效


不支持。

第一,限行解决不了问题,限行能解决车堵吗?不能,广州深圳这些都实行限行,就越来越堵车,为什么呢!

第二,物极必反,限制太严格反而更加不能解决问题。限制更严格,车号被炒的更高!

第三,比如广州限行,对于车友来说,大家都是广东人,我买车就是为了开,你要限制我出行,我当然不愿意。

“开四停四”学习成本又太高,随时用手机记下自己出行时间周期,万一,一不小心开出去,回不来怎么办?这也充分说明,在广州没有聪明才智,不能上路开车。真费脑力!


玩味小妮喵世界


不支持,限行解决不了拥堵的问题。如果想要解决拥堵问题,我建议不妨学学新加坡。

新加坡是个城市国家,交通发达,但私家车拥有率却不到10%。是新加坡人没钱买车吗?嗯,可以这么说。

有人可能要反驳了,说我胡说八道,新加坡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人均月收入3115美元,怎么会没钱买车呢?就算宝马奔驰法拉利……这些名贵车买不起,日产大众现代丰田……这些普通的车总买得起吧?

从新加坡人的收入来说,买车是没问题的。可问题是买车之前,你先要办一张拥车证。这张拥车证可不好搞,跟在咱中国搞一张持枪证那样。你得先向有关部门打报告,写申请,说明你买车的原因和目的。等各部门层层批准后,你才拿到买车的资格。而且这拥车证是有年限的,一过期了你还得重新搞。

其次,你拿到拥车证后并不等于你就能马上就买车。在2016年以前,新加坡政府对私家车的年增长率一直限制在3%以内。换句话说,假如新加坡有100辆私家车,那它每年就只能增加3辆。可从今年开始,它的增长率调整为零了。换句话说,从今年开始,如果你想买私家车的话,除非有旧的私家车报废了,把名额空缺出来了。要不然的话你有钱也别想买。

新车买来后就要上牌。在上牌的时候你要交一笔购车税。这购车税在我们中国是10%左右。但在新加坡,这笔购车税是从120%起步的,你买的车越贵,购车税就越高,如果你买劳斯莱斯、布加迪威龙这些顶级豪车的话,那恭喜你啦,购车税起码要400%。人家新加坡政府说了,你有钱嘛,所以就要多交税啦。你要是没钱,怎么能买这顶级豪车呢?而且这购车税要一次性交清,不能拖欠。

交了购车税,就要给车上牌了。新加坡的车牌与上海的车牌拍卖有些相似。比方说人家今天拿10个车牌出来,如果来要牌的就是10人或者10人以下,那这车牌多少钱就是多少钱。要是人多牌少,那对不起了,得先拍卖,谁出的钱最高车牌归谁。在咱中国,你的车牌永远是你的,不管是车管所发的还是拍卖、摇号得来的。你这辆车报废了,买了新车,你都可以向交警部门申请用原来的车牌。但在新加坡,这车牌的使用期只有10年。10年一到就自动报废,你就得去换新的车牌。当然了,要是你对老车牌有感情,你也可以花钱把它买下来,继续用。但这笔钱价格可不菲。另外,你在新加坡想买车,还得先证明你有停车位。因为新加坡国土小,寸土寸金,他不允许你在街头乱停乱放。

买了车上了牌后,你还要交各种各样的税。比方说你一进入市区就要交拥堵税。新加坡到处有摄像头,在你上牌号的时候,你的银行卡就要与税收部门相连,只要你一进入市区,马上就扣除相应的拥堵税。除了拥堵税还有环境税,因为你那车排放废气,污染环境,导致温室效应。而治理环境是要花钱的,这钱只能从你那里出。此外还有养路费、年检、季检等等。这些费用都不低。

另外,你在新加坡开车必需要遵守相关的交通规则。如果你违反了,那罚起来会让你痛不欲生。首先,罚多少是和你的收入挂钩的。新加坡政府认为,如果都罚同样的金额,是不公平的。比方说你月入3000美元,他月入30000美元,都罚500美元的话,对你来说就不见了1/6的收入了,而对他来说则才失去了1/60。所以新加坡政府罚款直接就是罚你月收入的百分之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公平。其次,如果你对交警部门的处罚有异议,你最好先不要和他们吵,而是把整件事记录下来,然后向有关部门申诉。如果人家觉得你有理,会判交警部门将罚款交还给你。但要是你和他们吵,甚至动手,那对不起,你就是抗法,有理也变得无理了。到时候可就不是罚款这么简单了,吊销你的驾照,取消你的拥车证都是轻的,重的就判刑了。最后,你千万不要在交警面前装B。我们国内有些富二代或者土豪,经常在交警面前充大爷,一听说要罚款,马上甩出一叠厚厚的钞票,还叫嚣“老子有钱,不在乎!”但要是你敢在新加坡交警面前充大爷的话,那你可惨了。你不是叫嚣“老子有钱,不在乎!”吗?那人家就直接开张让你在乎的罚单给你。根据新加坡的法律,最高的罚单是一次性罚你80%的个人财产。另外,如果你违反了交通规则,不但要交很高的罚款,还有可能面临着吊销驾照的危险。如果你的驾照被吊销了,那重新考起来就麻烦了。

正是因为上面各种各样的严厉条令,让新加坡人对购买私家车望而却步。而且新加坡拥有发达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大家出行都习惯于乘坐公交、地铁、轻轨。所以说,咱们要想治堵,不妨参考和借鉴一下新加坡的做法。


血染战旗红


大城市里推出限行措施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的分单双号,有的分时段,只要是为了分流,缓解交通压力,同时也能响应低碳出行,保护环境的政策。

这也不是根本解决的办法。主要还是因为大城市不断在吸纳人才,所以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汽车也成为了每家每户的必须品。然而一旦城市规划没有跟上,必然交通拥堵。所以根本原因我认为还是在城市道路规划和人们出行意识上。

如果城市道路规划合理,人们出行交通选择多样化,那么交通拥堵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试想一下,你去购物,坐公共交通比自己开车更方便,便宜,谁又会选择自己开车呢。

但目前还不现实,也许科技更加发达以后,形成立体式交通,车辆间能够垂直方向上会车,必然交通更加便利。就现在来看,限号对于城市管理还是有必要的,但对于每天上下班必须开车的人来说,可能会不太方便。还是要鼓励大家低碳出行,保护环境嘛,现在大城市的雾霾太严重了,每天出去回来都要洗头(哈哈,皮一下)。拙见,不要喷我。






车灯设计小Y



香山先生112450437


限行方式有待提高!

现在都是按照星期来限行1.9,2.8,3.7,4.6,5.0

有的地方有限行单双号的!

咱们可以按照品牌来!比如,单日国产品牌,双日国外品牌!这样可以促进国产汽车工业的发展!

又比如1号比亚迪,2号长安,3号长城,4号奔驰,5号宝马,6号玛萨拉蒂,7号布加迪

那些有钱的不是喜欢买两个车来错开限行吗!看看你能买的起几个车?估计7号只有公交车和出租车在路上跑了!



不老和尚


当然支持了,想一想限行的好处 ,第一,环保了,天蓝了,水绿了。第二,省油了,攒钱了,第三,增加运动量,健身了。。所以应该限行,建议所有私家车一律限行,不用分啥单双号,近了就步行,远了座公交。向朝鲜学习,

私家车以后就不用上路了,停在自家门前,作为观赏,收藏即可。

记住,交强险,保险,车船税还是要按时购买的,不然就违法了。

啥时候上路? 那就要看看领导心情如何。会有通知的,。

( 限行违法)一说,想的有点多了,让上路就上路,不让跑就别跑,听话就是了。

现在是省,市限行,再进一步我咋觉得连乡,镇一级也有可能出台自己的限行政策了,以后开车出门要多看看,过乡镇,村庄都要留心有没有限行标志, 可别瞎开。小心,小心。


GM896


虽然我现在还是无车一族,但却是十分坚定的理解并支持政府的限行措施。

政府出台限行措施,并不是什么任性行为,而是经过严谨科学的分析调研而作出的有利于全社会的一项措施。最明显地就是能够缓解交通压力,助力社会规范:上学的能按时到校,上班的能够准点上班;出行的能够顺畅出行。第二呢,能优化大气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助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但这个实行限行措施的出台实施,必须得有个大的前提和基础,那就是公共交通得跟上,而不是单单的为了限行而限行,为的是能够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有一个很好的体验,而不是更糟!


小崔说历史LanyaLanya


我支持临时性限行,反对常态化限行。我在北京待过几年,一般一天至少堵半个小时,基本没有不堵的时候。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般堵都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而且都是堵一边,上班进城堵,下班出城堵。一、短期治堵,靠限行。二、中期治堵靠充分利用道路资源。以前看过国外一个案例,国外一个城镇,工作区和居住区在河两岸,中间就一个桥,还是多年前建的,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车流量,政府就发到集资建个大的,预算至少过亿元,后来一个小学生建议,双向四车道的桥,早晨把栏杆移一下,进城三车道,出城一车道。下午出城三车道,进城一车道。成本低到令人发指的方案,就解决了个大问题。北京也一样,很少见到两边都堵的时候。这个方案完全适用,记得深圳还是哪儿已经用了。三、长期治堵~靠分流人口。要抓住堵车的根源,根源是车多,但最根源的是人多。有人,就会有购车需求,有购车需求就会有更多的车,限行只适用于临时性的治堵,比如奥运会什么的大事件,为了避免拥堵,临时限行,可以接受,长期限行确实就是在侵犯公民的权利。疏散人口才是大城市治堵的治本良药,把产值低、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发展二三线城市,分流人口,这才是从根儿上治堵。加宽马路什么的都没用,只要人口不断剧集,再宽的路都不够用。


让鱼儿飞5


不支持!!!限行不能根本性解决问题。该堵的地方还是堵。

堵,除了是因为车多外,其实我们的道路设计也是有很大缺陷的。红绿灯多,路口多。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开车人的素质不够高。不够遵守交通规则,随意变换车道。回过头来看看香港和澳门,这点做得确实比我们好。他们在路窄车多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持道路通畅。

我国有些城市,除了限行就是禁外,堵城还是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