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平凡的世界》的文学价值?

西域之子cyj


不敢说评价,《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谈一谈读后感还是可以的。这本书受到大量读者的爱戴,并获得矛盾文学奖,与读者内心产生了共鸣,主人公命运就与生活中的你我相近。少平,少安,润叶等等人物,或喜或悲的命运牵动读者的心。对有相同生活经历背景的人,就是自己的写照。现在就有人在说,《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也没什么好的,就是现在有些人没有那个生活经历,和对那个时代的直观印象。说它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不为过。


河床里的树


路遥用的他全部的生命在进行文学创作,探求的是蕴涵在社会和人生中关于“真善美”的审美价值内涵。

作家对于农村生活进行了一个高度的浓缩,将思想性与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尤其是主人公面对窘境、失意、困苦、迷茫……所坚持的艰苦奋斗的精神。

《平凡的世界》既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也真实表现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人物的命运。孙少平在经历了高考变革后命运发生了很大,作者在对孙少平命运的描写上参照了文化大革命那段历史,从而创造了这样一个有着不屈的奋斗精神,有着能够扼住命运咽喉的巨大勇气,和战胜命运的强大魄力的平凡生活中的强者。另外作者也以丰富的人间真情,丰富着这个平凡的世界。

作者全景式地展现了当代中国的城乡社会生活,讲述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平凡的世界》真实地再现了人们由物质生活的追寻向精神生活的追寻发展,由平庸的平凡到摆脱平庸的平凡的一系列奋斗过程,展现了平凡的世界中芸芸众生的人性美。金俊海一家对孙玉厚一家的帮助贯穿了整部作品,金玉厚在他的弟弟玉亭结婚后无处居住,借金俊海家的窑洞住了好几年,而少安结婚的钱也是金俊海借给他们的。孙少安去米家镇给牛看病的时候,夜晚没有去处,好心的河南打铁师傅收留了他,给他以寒夜里最真实的温暖,润叶儿时帮助贫穷的少安,在县城当上教师后,她同情正上高中的孙少平,尽自己所能帮助他,希望他可以少受些磨难。

善良的人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决定对于别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但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帮助更让人感觉到人性的纯真与善良,这种光彩照人的人性美,闪烁着一个民族永恒的美。

《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中对陕北农民身上闪耀着的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品质的叙写,是一个亮点,作者用浓浓的深情,紧紧拥抱着黄土高原上陕北这块土地。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对地域的选择和人情的描绘,源自于这块土地上人们真实的生活。

路遥将少平、少安、田晓霞、田润叶等一系列人物的命运,全部安放在历史中中国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中,表现各方面矛盾冲突。

仔细来看一下这“平凡的生活”中深刻描绘的情感与道德,开掘着底层社会和普通人身上所存活的美好善良品德:孙玉厚一家当属处于底层社会的家庭,尽管自己一贫如洗,也不忘接济弟弟孙玉亭一家;孙少安或是孙少平,一直以来从来都不会忘记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拿出一些钱为早早瘫在床上的奶奶买些止疼药和食物。可见亲情在这些普通人眼中是多么伟大!

将强大的情感力量写入作品,能够给人心理情感上极大的冲击力,引发起人的审美情感共鸣,这是我们所说的情感。那么,作品中给人以精神品德上极大地震撼力量的,便是我们所讲的道德。道德品德与审美情感,相互渗透相互包容,共同构成文学价值取向中的核心要素。《平凡的世界》中,关于地、省高级领导的描写,既描写了他们的情感,也对道德品质进行较细致的描绘。只要笔触一落在陕北农民、陕北故土上的父老乡亲们身上,路遥的笔就立刻活了起来,涌动着一种源于内在生命本体的情感。

《平凡的世界》全书,字里行间流淌的全是浓浓的爱意,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意,有亲情、友情、爱情。如少安与润叶的爱情,少平的三次恋爱直至找到情感的归宿,润生与红梅的爱情,润叶与福堂的亲情,李向前与李登之的亲情,少平与金波的友情,少平与师傅的友情,润叶与晓霞的友情……《平凡的世界》中一个使用最多的词语是:亲爱的。比如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双水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弟弟,亲爱的朋友,……总之,所有人世间的真情都在这里一一的展现。拥抱爱情,紧握友情,收获亲情。

作者不但是在进行个人的美好品德的讴歌,更重要的是将整个社会的精神品德进行了一个建构。他发掘到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生活所存活着的能够足以支撑我们这个社会、民族,以及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的支柱。

书中所描绘的是这样一个严俊的现实世界:满世界的冰雪开始解冻,春天即将来临,然而真正的温暖还在远方的路上蹒跚举步……主人公孙少平就是在这种平凡世界中,寻找着、并且渐渐发现着属于自己的不平凡人生。爱情,是文学当中永恒的主题,孙少平的爱情之路向我们充分展示了他不懈追求精神爱恋的一面。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一个灰暗的时期,在饥饿和家庭困难的夹缝中奋斗的孙少平经历了与郝红梅的初恋,与灵魂互相吸引的田晓霞的交往直至走入婚姻,直到最后在惠英嫂那里找到归宿。

除了在爱情,在生活上,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造就的孙少平是一个倔强不屈的灵魂。临近崩溃的家庭,连一身像样的衣服都穿不上,一碗满足温饱的饭菜都打不到,这就使年轻而敏感的他备受自卑的折磨。但是那是的自卑在日后的越来越多的经历中逐渐被改变,他一步步超越自卑,逐渐成熟起来,成为一个强者,在生活中踏踏实实前进。

这部作品在被艺术构思时,作者深谙时代变革的历史发展趋势,那就是说,社会历史变革必然会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以及伦理道德上的矛盾冲突。如何对矛盾冲突进行审视和把握,这便体现着作家的审美价值观念(审美理想)。孙家兄弟(少安、少平)等青年人身上这一矛盾冲突,此刻就表现得尤为突出了。

路遥《平凡的世界》当然也不能缺少了能够满足不同审美主体的审美理想,主人公虽然所处的风景不美,但是作者笔下的人们十分理解道德和善良的本意,作品饱含人性美、人情美。《平凡的世界》这幅巨大而美丽的画卷展现了那个追求个性解放、渴望人类真情的时代,很多美好的东西跃然纸上,作者将这些美好全景式地展现。在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最普通、最平凡人的生活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但这些最频繁的人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历史前进的推动者。这些人性美着重体现在金俊海一家对孙玉厚家的帮助、孙少平在平凡世界中的爱情追求、亲人之间以及朋友之间淳朴的琐碎的人情关系。

《平凡的世界》作者在形式上,将作品分成三部分,分别写改革前、改革中和改革后三本部分内容:1975年农民工子弟孙少平到原西县高中读书直至高考落榜,经历了郝红梅与田晓霞两次恋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的变化及少安、润叶等人的命运;1982年以后少平到煤矿工作,这个平凡的乡村中各个人物遭受的灾难和获得的幸福。作者采用这种三段式的形式,将年轻人的贫穷和窘迫写得如此无辜、纯洁、甚至可爱,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续写方式,他们仅仅是将生活的苦难、残酷和卑微进行描写,未看到主人公阳光的一面。作者对贫穷和苦难,总是有一种诗意的态度。他特别想超越活着的本身,超越这种卑微和辛酸去挖掘人生的诗意,以此来支撑他的生命,成就他。



纳兰自强


《平凡的世界》写了1975—1985年间波澜壮阔地历史进程和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人民的坚强不屈,特别是精神的丰富。

这本书告诉我如何承受苦难,甚至沉浸式地享受苦难,在苦难中坚强不屈地活着。每每读到这本书我都会想起柳青的《创业史》,路遥是把柳青当做老师的,在呕心沥血地创作过程中,他每当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读《创业史》,前前后后读了十几遍。

这本书和《创业史》共同点都是在波澜壮阔地历史背景下书写劳动人民的不屈与创造精神,给了我们丰富的精神食粮。

“生活中无处不有纠结与挣扎,而现实与精神的双重痛苦常常使人彻底堕落,只有在无比的痛苦中还能巍然站立,有力把握着生活马车的车辕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孙少安和孙少平就是这样的强者,他们经历过巨大的艰难与痛苦,却把艰难痛苦都当作人生的财富,始终紧握生活的马鞭,在各自的道路上闯荡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这一段是别人写的书评,我深深地认同。


小塰001


激励所有读者的经典,描写平凡人的史诗。

平凡而伟大的作者气势恢宏的刻画了西北农村社会各间层平凡人的形象与平凡人所经历的各色人生。

它的价值在于为我们呈现了众多的人生,阐述出每一个人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在书中以小见大给予了我们从一个个人生中找出自己的一个人生的体验,给予我们众多宝贵的人生体验,直指心灵的体验。

感谢


阅读的魔力


《平凡的世界》一书只能出现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说文学价值,可以看看《百年孤独》,再做结论。该书宣示的是个人奋斗与个人价值,是对集体主义的反动,是对当时现实的批判,其现实意义无非如此。


Maxwell181


我认为不仅仅是一种人文的关怀,更是对理想和青春的赞歌!


温宗荣


激励年青者奋进,人生的价值究竟是什么?


15839765192淡然一笑


伟大不朽的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