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母校:豫西師範……

夢迴母校:豫西師範........

當年的學校大門,已經烙上別的記憶。


1982年,豫西師範從現今的陝州區觀音堂鎮搬到現在的三門峽市湖濱區郊區斜橋村。招收的學生,大都是十五六歲的初中畢業生。這恐怕就是人常說的小師範的來歷吧。除了招收如今的三門峽的學生外,還招有相當多的洛陽學生。

在那個年代,由於城鄉差別太大,能夠早早跳出農門,吃上商品糧,端上鐵飯碗,是很多人的期望。考上豫西師範,不用上高中, 直接轉為市民,畢業後國家管分配工作,這在當時是跳出農門的捷徑,也是很多人的夢想。

豫西師範搬到斜橋村14年,在這裡大約送走了11屆數千名畢業生。1996年,又搬到三門峽市區,直至1999年與三門峽電大合併,成為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

豫西師範的舊校址被天元鋁業集團購買,教學樓被改為辦公樓,生活區大部分建築至今保留著,不過早已破敗不堪了。

至此,豫西師範最終成為幾代人心目中不可磨滅的一段歷史……

回家無聊刷朋友圈,偶然看到一部美篇《今天,我站在豫西師範舊址》,忍不住點進去,邊看邊回憶——


我們曾經的母校,她的每一棟樓,每一間房,大到禮堂、教學樓,小到鍋爐房、小賣部,即使閉著眼睛,也能歷數具體位置和小小故事。如今雖雜草叢生、滿目瘡痍,但一切猶如昨天、還是那麼熟悉。

我是1991年考入豫西師範的農村學子,分在911班。當時的班級命名並無深意,可在多年之後,我們的班級名稱卻響徹全球、家喻戶曉——“911”恐怖襲擊!後來問起我們的師範班級,熟悉的朋友便戲謔我們“一群恐怖分子”,嚇得我們輕易不敢以“班牌”示人。

考上師範,是當時農村孩子跳出農門的最快捷徑。曾經的我們,是各地鄉鎮學校裡的佼佼者,一紙通知書,不知贏來了多少羨慕嫉妒恨。當年我的名字,也曾被全鄉許多陌生人信口拈來教育自家學生。因為當時的豫西師範,在河南省也是個響噹噹的招牌。能考到這裡,就等於端上了“鐵飯碗”。

1991年九月份,我懷揣夢想來到了心中的聖地——豫西師範。初識我們的校園,感覺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寬闊的操場、高大氣派的教學樓,還有連接生活區的小橋流水、依依垂柳,無不令人心生依戀。

走在風光旖旎的校園裡,迎面而來的師兄師姐們出口必是普通話,讓我們初來乍到的新生心生敬畏,不敢多言,唯恐“出口方言”扣了班級積分。此時才發現,無論學習還是能力,我們初中時代的那點驕傲,在這個“精英遍地”的校園裡早已蕩然無存。

開學第一週,學校先對我們進行校風校紀培訓(現在想想,當時好像連師德師風也順帶培訓了)。每天在餐廳大禮堂聽報告記筆記,晚自習在班裡展開討論。第二週、第三週,開始普通話強化訓練,每天早上都有校團委和學生會的人到班裡抽查。我們澠池籍學生是推普的重災區,被劃定為班裡的糾錯重點,班主任甚至指定小組長“包教到人”。於是到了校園、餐廳,我們更不敢逗留、攀談。

開始上課了!最感榮幸的是,我們遇上了幾位堪稱大儒的良師——王軍才老師教我們《文選和寫作》。學習的內容早已忘記,難忘的是我們當時聽講如痴如醉的神情,至今回憶,仍是一種享受;王忠勇老師當年剛畢業,教我們《書法》。和我們相差無幾的年齡,一筆一劃教得那麼認真和投入;還有教《代數》和《數學教法》的黃松亭老師,雖然滿口澠池方言,但同學們個個喜歡她;教《幾何》的齊春玲老師,兼著我們的班主任,每次出現都那麼優雅得體(當初跟在她身後的小楊猛,如今該有多偉岸);後來接任我們班主任的何建剛老師,為人正直善良且滿腹才華;還有教化學的劉老師,幽默風趣;教歷史的梁老師,“位卑不敢忘國憂”——得知北京申奧(申辦2000年奧運會)失利,課堂上聲音嘶啞地講述著我們的國情;美術老師張阿霞,談起素描、影繪如數家珍;張滿升老師,唱起《友誼萬歲》聲情並茂......

師範的課業並不輕鬆。每天早晚有自習,白天課後有作業,每學期的考試要求也相當嚴格。雖然是老師自己出題,但誰也休想徇私舞弊。每年都有掛科等待補考的學生,若是補考還沒及格,就必須留級。師範三年,到畢業時,三筆字、普通話,一項不合格,畢業證休想拿到手。正是因為學校當時如此嚴謹的治學理念,才培養出了無數德才兼備的師範生,充實到豫西大地教師隊伍中,頂起了如今仍無可替代的豫西基礎教育的脊樑。

當時上師範的我們,多數來自農村,節假日很少回家。食堂的飯菜便宜實惠,比起農村老家還要好一些。星期天,同學們會結伴去東風市場或百貨樓附近的“豫州商場”轉轉,買一些便宜的地攤貨。學校沒有浴池,洗澡要到西鄰的磚廠職工浴池去洗。偶爾和同學去市區洗一次澡,便感覺是一種浪費。夏天到來,有時我們也打來開水,關在宿舍裡簡單洗一洗。

學校正門通往市區的路很遠,需要花五角錢坐公共汽車到火車站再倒車。我們經常是順著學校後邊的小門出去,走小路上山,再沿著火車道邊走去火車站。有時恰好與火車相遇,呼嘯而過的火車裹著強大的氣流,會讓我們心有餘悸、遠遠躲開。

三年的時光飛逝而去,我們畢業了!和其他學校放飛理想的信念截然不同,我們師範生的夢是早已註定的。經過三年的學習鍛造,我們即將踏上工作崗位,回到家鄉,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這一別,幾十年;這一夢,天涯垂暮。

再看同仁發的美篇《今天,我站在豫西師範舊址》,頓覺歲月滄桑。曾經的嚮往變成了過往,如今的母校早已人去樓空物是人非。對外人,這裡一片荒涼,無法駐足;可近幾年,每每有人踏上這片故土,發出陣陣感慨。因為這裡的一草一木,都藏著我們的夢,留著我們的情!

難忘交口、野鹿,和斜橋,還有那段青春歲月,以及駐足我們青春的——豫西師範!


今日,我站在豫西師範舊址。

走在時光的阡陌上

不經意間一個回眸

卅年前在這兒度過了三年時光

層層漣漪漾滿心房

甜蜜裡泛著淡淡的惆悵

瑟瑟寒風裡

葉蝶打著旋兒舞落

一隻孤零零的喜鵲佇立巢邊

默不作聲 凝望遠方

滿目蕭條失去了往昔盎然的景象

隔山隔水隔不斷念想

借一盞橘黃在詩行裡尋覓過往

捻斷琴絃訴惆悵

多少次淺夢醒來淚溼枕

多少回殘月西天臥等晨鐘來敲響

那年擦肩在悠悠的小巷裡

就那麼互相多望了一眼

月的光影中彼此許下永不相忘

拉長了夜 豐盈了思量的翅膀

驚豔了歲月溫暖了時光

曾經的花紅柳綠

曾經的鳥語花香

曾經的那條五彩斑斕的小徑

早已在流年裡蒼老了模樣

一支瘦筆無法寫出柔情的詞章

年輪飛轉 時光荏苒

有多少萬紫千紅落寂隨風

有多少繁華皆如夢

有多少山盟海誓能經得起時間度量

留在心底的只有說不出的痛與傷

春去春又回 花謝花又開

願歲月靜好淺笑安然

一顆心一直痴守在老地方

等你一起賞楊柳依依桃花綻放

蒼涼的母校痴等你揚帆歸航

曾經是學校門口的小賣部。當年,我的貢獻主要是為方便麵支出的好多筆款項。

校園中的小路

教學樓

餐廳

男生宿舍樓

它把美好的青春都奉獻給了我們那代人,如今已是風燭殘年。

曾經高大上的樓梯也失去了當年的英俊模樣

為我們的生活立下汗馬功勞

憶起當年上初中時,老師把我的作文作為範文寫在黑板上。

單身教師宿舍樓

學校辦公樓

小橋 已無流水

來源;教師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