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线,省控线,投档线有什么区别?

传销断子绝孙


  省控线、投档线、录取线是高校招生中经常涉及的三个概念,也与考生填报志愿密切相关。

 一、省控线

  省控线,即每个录取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如一本线、二本线、高职高专线、体育本科线、艺术本科线等等。省控线是根据招生计划数划定的,如某个省份一本理工类招生计划5万个,一般按120%比例划定上线人数,则理工类排名第6万名的考生成绩就是当年理工类的一本线。

  省控线是一条资格线,只有过了省控线的考生才有资格报考该批次高校。

 二、投档线

  投档线是在投档过程中形成的。如某所高校拟招100人,考试院按105%的比例向该校投档105人,投档到该校的考生中,最低分者的成绩就是该校当年的投档线。

 三、录取线

  录取线在录取结束时形成。高校将考生提档后,如果有部分考生由于专业撞车且不服从调剂,或身体条件、单科成绩不符合招生章程的要求被退档,录取人数可能少于投档人数,被录取考生中的最低分者的成绩就是该校当年的录取线。当然,如果高校将进档的考生全部录取,此时该校的投档线等于录取线。

  除了院校录取线外,每个专业当年录取的最低分,就是该专业的录取线。

  省控线是一条考生填报志愿、高校投档的控制线(征集时部分线上生源不足的高校经批准可提档线下考生,即降分投档);高校投档线是投档过程中产生的,即进档考生的最低分;录取线则高校录取考生中的最低分。历年的省控线、投档线、录取线均是考生填报志愿时参考的重要指标。


高考志愿梁老师


省控线、投档线、录取线都是高考的重要分数线,初次填报高考志愿的考生和家长很容易把这三种分数线搞混淆。


省控线是资格线,只有达到了省控线才能报考该批次的高校,所以省控线是该批次的资格线,是最低线。


调档线也是资格线,只有达到高校的调档线才会被投档到该高校,所以投档线是高校的资格线,是高校的最低线。


录取线是所有报考了高校或者某专业考生的最低分数线。他们的关系如下:


下面熊老师为大家分别介绍这些分数线的具体含义:


一、省控线

省控线是每个省各个批次的最低分数线,只有在该批次省控线之上(含),才有资格在该批次填报志愿。每年的省控线分为三类,一本控制线(简称一本线)、二本控制线(简称二本线)、三本控制线(简称三本线),高职专科线(简称专科线)。现在部分省份二本三本合并招生,合并以后统称本科线或二本线。比如2018年四川高考省控线为:

2018年四川理科一本线为546,那么四川省理科考生分数在546以下的考生没有资格报考一本院校。国内最优秀的大学都只在一本批次招生,所以如果假设某四川理科考生的分数为545及以下,他就只能填报二本批次的院校或者专科。


二、调档线

调档线是省招办根据高校的招生人数及调档比例确定投档考生人数,按照分数高低,从高到低依次投档到高校,最后一名投档考生的分数即为该高校的调档线。一般院校投档比例都大于100%(平行志愿在105%以内,顺序志愿在120%以内),即会多投档一些考生到招生院校。比如某高校招生10人,投档比例为120%,即总共会投档12名考生到该校,假如下图为报考了该院校的排名从10名到13名的考生。

由于省招生会投档12名考生到该高校,所以考生C及以前的考生会被投档到该高校,考生C的分数就为该校的调档线653分。而考生D则不会被投档到该校。


三、录取线

录取线分为两种,1. 高校录取线,即被该校录取的考生中,最低的分数即为该校当年的录取线。2. 专业录取线,即被该专业录取的考生中,最低的分数即为专业录取线。同样以上面的考生为例,假设所有考生都服从专业调剂:

由于该高校只有10个招生名额,且所有考生都服从调剂,所以排名11、12名的考生B、C都会被退档,所以该校的录取线为655分。在顺序志愿中,一般都会有部分考生被退档,即大家熟悉的落榜。有的是因为分数低了些,有些是因为不服从专业调剂,有的是因为身体等非成绩因素。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关注志愿规划熊老师,关注孩子未来发展,规避高考落榜风险。


志愿规划熊老师


每年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志愿环节都是在高考放榜后5天内进入,其中各批次的省控线会在高考放榜前一段时间公布(广东省是在放榜前的2小时内公布),之后的各高校会相继公布本校的投档线、录取线及专业录取分数线。这时相信很多家长和考生对这四者会比较的模糊,那现在就根据这四者公布的时间顺序依次向大家介绍。

NO.1 各省各批次省控线

在前面也说到各批次的省控线会在高考放榜前公布,它的制定原理是将全省所有参加高考的考生成绩依据分数高低进行排位,然后根据各档次高校(一本、二本、三本和专科院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数,除去考生中出国、读港校和提前批招生的份额,乘以一定的比例乘数(一般是1.35),最终计算出能够满足各批次招生计划的省控线。当然这个前提是所有分数的考生都是选择上大学,而不会有出现复读、直接进入社会的情况。

NO.2 各高校的投档线

投档线就是生活中大家所说的高校提档线或调档线。它公布时间一般是本省对应批次的高校完成第一次投档后的10天内陆续公布。

它的形成原理是各高校针对自己今年的招生计划数乘以一定的比例乘数(一般是1.05和1.20两者,具体是那个依各省而异),对填报该校的考生进行计提档案,对这些档案根据高考分数高低进行排序,最终按照计划招生数进行择优录取

那么能够成功进入计提档案的考生分数最低的就是各高校的投档线。

但是这里需要注意和说明的是:“即便是进入投档线也并不意味着会被录取”,具体原因我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吧。假设A高校今年计划招生100人,那么乘以1.05的比例乘数,那么将会有105位的考生档案进入高校,此时最低投档线假设为500分。如果在前100名学生中没有因为“不服从调剂”,身体原因等被退档),那么此时即便你刚好在达到投档线,也是不会被录取的。所以这样一个比例乘数的设定更多是为高校考虑,保证高校能够在一次投档中就完成招生计划。

NO.3 高校实际录取分数线

这个在时间上是公布的最晚的,一般都是等到高校所有专业都成功招生完成后才公布的数据。是高校真真切切的录取分数线。它的制定原理是各高校对成功投档的考生经过身体素质审核和择优后,确定的正式录取学生名额。那么在这其中分数最低的就是作为实际录取分数线。

NO.4 专业录取分数线

这个专业录取分数线的公布时间一般是和高校公布实际的录取分数线一起的。它的形成原理是根据各高校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数,对所进入高校的考生档案,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专业,依照各专业投档考生的分数高低择优和是否服从调剂,进行各专业的录取安排,最终各个专业成功录取的学生中分数最低的作为本专业录取分数线

最后我觉得填志愿的时候不要过度的看重各高校的往年录取线和专业录取线,因为每年的分数都是会随高考试卷难度而变化。最好是参考目标院校往年的最低排位、专业录取最低排位和高校在本省的计划招生数。因为每年所在省份的高考报考人数不会有很大的波动,再加上现在实行平行志愿能够小化以往顺序志愿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建议参考排位,而不应该过度看重实际录取分数线。

感谢你在无数篇回答中阅读到这篇回答,可能是处于一种偶然或者有心吧,但是相识即是一种缘分,祝你每天拥抱好心情,生活愉快!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你


骨子里的谦卑


一、省控线---

省控线,全称是"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也叫省定线。既然是省定线,那当然就是各省划定的各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省控线的划定是根据高校文理科招生计划数、选科及等级要求、考生成绩,参照既往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相关性因素,按照一定的划线比例确定。通常情况下,由于考生在地域、院校、专业等选项上的差异,省控线上线人数与同批院校计划招生数是不可能完全吻合的。因此,为确保招生计划的完成,省控线需要“宽容”一点,来容纳考生的多样化选择。

二、录取分数线

就是学校招生往年或者今年招生后的最低录取学生分数线。

三、投档分数线

院校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1:1.0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在经过模拟投档和比例调整,所有院校根据生源状况确定最终调档比例后,形成院校实际调档最低分,即投档分数线。投档分数线不是事先形成的,而是在对院校投档完成后自然形成的。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


一分天下F


省控线是资格线,只有达到了省控线才能报考该批次的高校,所以省控线是该批次的资格线,是最低线。 调档线也是资格线,只有达到高校的调档线才会被投档到该高校,所以投档线是高校的资格线,是高校的最低线。 录取线是所有报考了高校或者某专业考生的最低分数线。


跟着益达玩数学


录取线:录取工作结束后,学校录取最低分考生的最低录取分数线。

省控线:省划定的最低分数控制线。

提档线:对某地区报考该校考生最低录取提档控制分数线。

有时,录取线会比提档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