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王皓,马龙会不会早于张继科成就辉煌?

月关1465


这个世界,如果有如果该有多好!可惜没有如果!马龙在参加综艺节目时,曾经开玩笑的说到:感谢王皓终于退役,给了自己机会!

第六人在想,二王一马时代,如果没有马琳,王皓早就拿下奥运会成就大满贯了,如果没有王励勤,马琳早就拿下世乒赛成就大满贯了,如题主所言,没有王皓,马龙极有可能早于张继科成就大满冠伟业!当然,如果没有张继科,王皓估计也成就大满贯伟业了。

其实题主的这个问题反应了一个打法相生相克的现象。这个在专业队里是确实存在的,比如王皓的正反手硬实力,尤其是反手的强大实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马龙的发挥,马琳的灵活多变,尤其台内小球技术出神入化,王皓打着打着就进入了马琳的节奏,想打成相持球,没门!马琳控制的太好了!而王励勤的后发制人打法硬生生的把马琳多次挡在世乒赛决赛之外!

回答问题本身,忆往昔,王皓曾经多次在世乒赛单打比赛中将马龙淘汰出局,以至于王皓退役时,马龙在参加综艺节目时,开玩笑的说了一句:感谢大赛从没赢过的前队友王皓退役给了自己机会!

可以说,王皓确实非常克制马龙的打法,有球迷感慨道:09年世乒赛是真打不过,11年两人伯仲之间,马龙甚至略占上风,但心理没突破,13年纯属马龙内心有阴影,手抽抽了。而马龙的灵活多变,全面厚实又非常克制张继科的不讲理打法。

最后,第六人想说,乒乓球确实存在打法相生相克,但正是这种现象,才让乒乓球充满无数可能性。你说呢?


国球第六人


以下仅是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官方言论:

我觉得没有王皓的话,龙队不会早于继科成就辉煌。因为继科比较特殊,11年如果再打不出来的话,他可能就费了,所以逼迫着他去成长,去撕咬,去拼搏冠军。继科当时的“霸王拧”出现时,也是震惊了乒坛的,堪称世界一绝,王皓也数次见证了继科“藏獒”般的实力。所以10—11年是继科的创业时期,他的雄起期留给他的机会很少,所以创业期他是亡命徒式的崛起。正是迫于这样的压力,继科才会有那么大的突破和成绩。龙队和继科也有过交手,最出名的是“踢挡板”的那一次吧,两人实力真的差不多,但是继科凭他的恨劲儿压制了马龙的成长。

再说龙队,是全队最刻苦的队员,如今也是全满贯,创下了后也无法企及的高度。但是龙队的创业期也是受了想当大的苦。记得再一次特别重大的赛事上,马龙被王皓彻底打懵了,就是那次对龙队的打击相当的大,甚至都一度萌生了想退役的想法,就是那次比赛打掉了龙队所有的信心。王皓也成了龙队的最大的对手。

所以说,继科在10—15年还是强于龙队的,差点过得双满贯的成绩。如果没有王皓,龙队也会碰上“亡命徒”继科,也不会那么快能打出来的。

仅是个人观点,纯属娱乐沟通……


最美老四


首先任何一种假设,对于被拿来对比的运动员都不公平,即使在假设成立的前提下,结果也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张继科445天夺大满贯,前无古人。而马龙在前几年并不顺的情况现在越走越稳。两人目前的成就旗鼓相当,可怕的是马龙还保持着较好的状态和水平。

马龙和张继科同年,都是年少成名,张继科由于个人原因被遣回省队,马龙慢慢脱颖而出,乖巧的性格、超强的技术成为培养的重点。如果你是一个真球迷,王皓、马龙、张继科确实存在着某种连环克。两届世锦赛半决赛,马龙都倒在了王皓的拍下,对于人才济济的国家对来说,世锦赛冠军是一名队员通往奥运单打的最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一名小将。而张继科通过国内选拔赛再次回归国家队,这一次他把握住了机会,世锦赛夺冠、世界杯夺冠,奥运会夺冠,第二年的奥运会再次夺冠,三次大赛战胜的都是王皓。除奥运会没参加,王皓在两次世锦赛将马龙阻挡在决赛的大门之外。从交战记录来看马龙有领先张继科几场的优势。哪怕有一次站在决赛赛场,马龙也都有一半的机会,然而没有。

张继科球场上豪放、野性;马龙乖巧、内敛。张继科豪夺四冠的的短耗时和他要强、无惧,的性格有关,而马龙通过继续优化技术,思想调整,慢慢的再把根扎实一点,开始真正闪耀国际赛场,也坚实的走上了赶超张继科的路。如果马龙率先出成绩,我们也不敢保证现在的成绩,毕竟每一个阶段经历的什么,和争取到什么都不尽相同,每一个战胜了自己最低落期的优秀运动员,都有着自己的路,路在脚下,看的是未来。


有马体育


这个问题大家争论了很久,从目前的情况看,依然没有什么可以让所有球迷都非常信服的结果!所以如果没有王皓,马龙会不会早于张继科成就辉煌?这个假设命题的争论,只有球迷自己心里有自己的标准答案了!


王皓、马龙、张继科三位选手在2011年至2014年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微妙。在世界三大赛的比赛中,王皓战胜马龙,而后张继科又战胜了王皓夺冠。但是从张继科与马龙的交手记录上看,马龙又对张继科保持着一定的优势。因此,有球迷说:张继科的445天大满贯其实是王皓送给他的。

这样的说法从表面上看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是王皓战胜了马龙,才让张继科有了成就大满贯的机会。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现象!因为张继科如果本身不具备超人的实力,他也无法在445天内成就大满贯的辉煌!



张继科在2011到2014年期间,绝对是世界乒坛的霸主。虽然他没有像马龙那样取得224天56场不败的记录(这个记录最后就是张继科打破的),但是当时的张继科是世界上所有乒乓球选手的噩梦。记得有个国外的杂志曾经这样形容当时的张继科:当张继科一挥拍,我就知道我们夺冠的梦想破灭了!可见当时的张继科有多么的恐怖。就连刘国梁都说:张继科就是为大赛而生的!所以假使当时马龙战胜王皓进入决赛,由马龙面对当时的张继科,最后的结果也不能完全按照两个人平时的成绩来判断!





后来前国乒女队主教练李晓东曾经评价张继科,说张继科是一个敢于玩命的赌徒。越是大赛的关键时刻,张继科就越敢于出手,所以张继科是当时全队夺冠概率最高的选手!因此,从这一点上说“如果没有王皓,马龙是否会早于张继科取得辉煌?”这个问题还得继续争论下去,而答案就在球迷每个人的心中!

阅读、点赞、转发我的作品,就是对我最大的褒奖和支持!我是北纬评球,期待您的关注。


北纬评球


不会。顶尖乒球队员的成长,不仅是时间积累,还有阅历非常重要,尤其是挫折经历。这一课,张继科比马龙上的要早。张曾被赶出国家队,后只得凭实力重新打回来。马龙相对顺利得多,早早就被刘国梁确立了接班人地位。继科称霸在2011年前后,客观点说,当时的马龙跟继科差距明显。别看二人交手战绩马龙还稍占优,但马龙明显缺少继科那种逢强更凶遇神杀神舍我其谁的霸气。这霸气,不是天赋与技术能苦练出来的,是必经坎坷风雨方能磨砺成功。那些年马龙的苦手不止一个王皓,国际赛场上,2比0领先后被波尔、朱世赫翻盘打崩溃的场面都一再出现。对阵上一辈的两王一马,继科的优势也比马龙明显得多。

我确信一点,马龙是迄今为止国乒技术实力的最高峰。但继科称霸时期,马龙确实不如继科,少了关键时刻的一份心气。今天的马龙,无疑站在了世界之巅,对比赛的阅读与临场应对,都一份从容谈定。其稳定的技术与心态,已胜过继科。而张继科的巅峰实力隐藏的两大缺陷一直未能补齐,一是凶够了稳定性不够。二是比赛临场应对少一点灵活性。当初能凭强大的反手拧撕开所有的防守,但后来遇上同样拚命搏杀的对手则容易翻船。这也是导致继科早衰的一大因素。


用户52564983255


这个问题我觉得不是没有可能。在乒乓球领域,,总存在这相生相克这样一种说法和事实。

在“二王一马”时代,马琳王皓王励勤打法相克,三人都荣誉满满,马琳被称为“世界杯先生”,得过多次世界杯冠军,也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冠军,但遗憾的是,就是缺少世锦赛冠军头衔,而且马琳在世锦赛决赛中多次输给了同一个人——王励勤,大满贯独缺世锦赛冠军。王励勤,外号大力,身高臂长,力气大,是乒乓球运动员中少有的大个选手,曾三次获得世锦赛冠军,也是前文中战胜的马琳,但是大力也没有获得大满贯,在北京奥运会男子单打半决赛中输给了马琳。“二王一马”时代的另外一名主角——王皓,可以说是最悲情的人物,三次奥运,三次亚军,04年输给柳成敏,08年输给马琳,12年输给张继科,无缘奥运冠军,无缘大满贯。在这个时代,他们三人相克,互相成就,但却都无法达到最颠峰。

而在张继科和马龙这一对国乒双子星的时代,王皓可以说是再一次成为搅局者,王皓像是马龙的一道坎,而张继科却是王皓的阻碍。张继科是最快成就大满贯的乒乓球运动员,而成就张继科的是王皓,阻碍马龙的也是王皓。我曾经也有一个设想,是不是如果张继科决赛对手不是王皓,他也不会这么快成为大满贯,马龙也不会在12年那个奥运周期被张继科甩下那么多路。

可是如今说这么多我们也没有办法去求证,因为时间已过,一切都是定局,而他们之间的故事也将成为金典和永恒,被人们津津乐道。


闰土的项圈


肯定不会,当时的马龙没有打赢王皓的能力,假如半决赛遇到的是张继科,就算赢了张,然后决赛还是赢不了王皓,何来冠军?另一种假如,就是半决赛张继科赢王皓,马龙和张继科打决赛,那时候的马龙有多少肯定的把握能赢下一个身体健康,大赛心理素质极佳的张继科?张继科大满贯后,对冠军的渴望没那么强了,加上满身伤病,成绩下滑严重,里约奥运不可否认马龙会赢,但赢得那么轻松确实是第一局后张心态变了,没认真打了(第一局比分是14比12)。另外什么马龙人品比张继科人品好的话要乱讲,你连一天都没跟人接触过就知道这事?


吴所畏0122


作为业余选手,能够亲身感受到乒乓球打法的相生相克。如果每次交手不能找到解决办法,再次相遇会有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动作变形,再次败北。但如果能够通过某一项技术的提高或者挖掘找到抑制对方的一个点,则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动力和信心,进而找到胜利方式。


行者破浪


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如果,那如果樊振东如果没有马龙,好几次都能夺冠,问题是没有张继科,还有王浩,没有王浩,还有马龙,没有马龙还有无数个其它马龙,任何时候要看你自己!不要说有谁没谁,问题是本来谁也有,谁也该有!


手机用户lxf1958


总是有傻逼跟着刘国梁说445天大满贯,这是个伪命题。应该说谁最小年龄完成大满贯。假如27岁得世界杯第二年就是奥运会,其中必定有世锦赛,不就是最快大满贯吗?这样算马龙不是一样?邓亚萍、张怡宁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