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大选除巴育之外是不是其他候选人一概没戏?

8488就想到处转转


回答这个问题,我没有专家的逻辑严谨,我只是凭在泰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对泰国社会有一点点感觉,和与泰国朋友聊天的道听途说,讲一下我的直觉。我的我的结论是:除了巴育之外,其他“候选人”一概没戏。理由如下:

1,以巴育为代表的军方政府,为了确保能够在泰国大选中取胜,已经抢先采取措施,修改了“泰国宪法”,使得上议院250个议席,基本都被巴育控制。在下议院,巴育只要得到125票支持,就可以如愿以偿。其他政党的几个候选人,只有去争夺下议院的375票,才有可能登上总理宝座。其实这比登天还难。这一结果,巴育为首的军方早已设计好了,这本身就是一场没有民主、不公平的选举。

2,2016年泰王拉玛十世去世之后,由谁来继任泰王,引起争议。按理说应该由拉玛十世的儿子哇集拉隆功继任,但是由于哇集拉隆功是个公子哥,口碑不好,他的妹妹诗灵通公主在民众中呼声很高。后来结果是哇集拉隆功得到军方的支持上位。据传说似乎有交易内幕。上次拉玛十世的姐姐乌汶叻公主在他信方的支持下宣布参选总理一事,立即遭到王室的讨伐,明显表明泰国王室对巴育的支持态度。泰国国王在泰国人民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泰王的支持是巴育手中最重砝码。

3,泰国的几个主要反对党要争取下议院375个议席,必须团结一致,共同对付巴育,才有可能取胜。可是他们是一盘散沙,特别是民主党的阿披实与他信一方是死对头,他宁可让军方当政也不会让他信一方取胜。其它政党也是各有想法,根本上也不愿意和军方作对。所以很容易被巴育方拉拢过去。

4,国际上,西方国家最初是反对军方政府的,认为它“不民主,是独裁”。随着时间的推移,巴育政府慢慢地被西方所接受,听说巴育去美国访问,更加得到认可。巴育又扫清了国际障碍。

用上所述,我认为泰国的选举不过是走走形式而已。

其它候选人一概没戏。100%。



培君走世界


其实,对于动荡的泰国政坛而言,不到最后一刻,任何政党也不敢称有翻云覆雨的本事。虽然巴育政府历经五年的谋划整合,技术层面分析稳操胜券,但是,既然泰国各阶层要求民选总理,那么,就意味着依旧泛滥着众多不满军人执政的情绪。

所以,期待他信势力出奇制胜者有之,希望阿披实与纳塔通充当搅局者同样有之,所有这些都会导致这次泰国大选不会是巴育一个人的天下。

时隔八年的泰国大选,44个政党的68位候选人将涿鹿泰国总理一职,而近5100万选民中首次投出选票的竟占700万人之多,可见此次大选规模的庞大与民意的强烈。



其实,精分细缕也就是四个政党可以逐鹿政坛,其代表候选人同样是四位。

新修改的泰国大选规则,上议院250名议员中有200名是巴育领导的“维持秩序委员会”指定人选,另外50名议员席位则是不反对军人执政的知名人士。

虽然巴育基本上可以稳获这250个席位,但是其中的50名知名议员的最终取向,依旧可以看做是一个变数。

目前,巴育所在公民力量党的支持率在22.6%,苏达拉的为泰党在36.5%,阿披实的民主党在15.2%,纳塔通的未来前进党在8.2%。


由于泰护国党的解散,为泰党失去了“比例制议员”中的约50个席位,只能靠争取“选区制议员”的席位,以得到过半数375个席位,分析可知,仅仅靠为泰党的“单打独斗”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民主党仅凭15.2%的支持率则也是不可能获胜的,至于未来前进党凭借仅有的8.2%获胜,那就属于“天方夜谭”。

那么,岂不意味着除了巴育,其他候选人一概没戏?

其实不然,只要这几个候选人所在的政党“联盟”,则有可能击败巴育的公民力量党。

当然,这几个政党是否愿意“结盟”可以另当别论,但绝不是巴育独掌天下一览无遗。

牛津大学毕业的民主党党魁阿披实,曾经是泰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理,然而,宦海沉浮中走出来的阿披实依旧雄心勃勃,发誓不与为泰党结盟,更不与巴育结好。但是,阿披实有一个结盟条件,那就是由自己出任总理。

这就留下了一个悬念。

而从未有过参政经历的年轻商人塔纳通,他反对军方执政,又不支持他信集团,是一位独立的网红政客。本次大选聚集了700万首次投票的年轻人,而塔纳通凭借一张网红面孔,已经圈粉无数。

前日,塔纳通公然表示倘若自己执政,会让他信享受司法力量的公正。其实,这是塔纳通想获得那些支持被解散的泰护国党的选民手中之票。尽管如此,仅仅只有8.2%支持率的塔纳通也公然表示,无论与谁结盟,前提条件也同样是,由自己出任总理。

这又留下了一个悬念。



非常清晰的是,可以和巴育所在的公民力量党最大抗衡力量的无疑是为泰党,而为泰党不仅是一个老牌政党,其苏达拉本人也有超高的人气,且是一个外柔内刚的智慧之人。

现在的关键之处是,为泰党与谁结盟?谁又愿意与为泰党结盟?因为独木难支的为泰党取胜基本无望,而为泰党与谁结盟,谁出任总理都是一个很难调和的问题,但是绝不是没有可能。

阿披实与塔纳通完全可以充当搅局者。

所以,巴育所在的公民力量党欲轻易取胜绝非易事。不过,不排除这几个政党私下的“交易”。

毕竟巴育代表的军人执政已然五年了,本次大选的焦点其实在于,究竟是否希望泰国政坛继续由军人执政。倘若各方明确这个核心问题,各个政党互相做出妥协让步是有可能的。



所以,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能保证绝对胜出。

在此,不妨假设巴育连任失败,然而,根据泰国宪法中的第44条规定,即便总理人选胜出,但是在国王正式任命前,由巴育领导的“维持秩序委员会”依旧可以废除选举结果,因为这是宪法赋予“维持秩序委员会”的权利。所以,无论谁当选泰国总理,泰国政坛与社会的动荡依旧会持续,因为泰国体制的根本问题并没有随着大选总理人的更迭得以解决。

但是,本次大选绝不是巴育独揽天下坐收成果的局面。

清新的文风,流畅的文笔,宁静感悟给你别样的阅读享受,喜欢可点赞评论及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哦!


宁静感悟


题主问的问题很有针对性,我认为泰国大选就是巴育一个人的独角戏,其他人都是陪衬,对巴育构不成影响,为什么这么说:

巴育代表的是军方,军方在泰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因其势力过于强大,连泰国最高领导人泰国国王都要对其忌惮三分。之前,代表基层民众利益的泰国总理英拉就是被巴育以军事政变的形式赶下了台。后来巴育觉得不过瘾,干脆直接自己当总理,而一当就不想下来了。后来在泰国国王的持续压力下,巴育才答应还权给民选政府,泰国这才有机会重新举行大选。

但在大选前,猥琐的巴育还留了重要的一手,在他任上期间推动了泰国宪法的修改。根据新修订的泰国宪法,泰国总理由议会的750个议席共同投票产生。泰国的议会分为上议院和下议院,上议院有250个议席,全部由军政府指派产生。下议院有500个议席,其中350个议席由选民直选产生,其余150个议席由各政党通过所获选票比率推举。因此,巴育在大选还没有开始前,实际上已经获得了250个议席,他只需再获得125个议席就可以当选。

我们再看一下几个主要政党和主要候选人的民意支持率:

主要候选人的支持率: 1.公民力量党巴育:26.06%;2.为泰党素妲叻:24.01%;3.不确定:11.91%;4.民主党阿披实:11.43%。
主要参选政党的支持率:为泰党36.49%、公民力量党22.57%、民主党15.21%、未来党8.18%。

巴育在个人方面是领先的,在政党方面虽然落后于为泰党,但是差距并不大。按照这个支持率,巴育是稳稳的当选下一届总理。当然也不是没有任何变数,就是巴育没有获得最终需要的半数选票,也就是375张选票,那么就需要各政党相互联合,以达到过半数的要求。但是因为巴育已经掌握了250张选票,他只需以军方的名义稍微对几个不太重要的小党进行拉拢打压,逼迫他们和自己联合,就很容易达到过半数的要求。

而其他几个候选人要想通过政党联合来共同执政,难度实在太大,其中为泰党和民主党原来就不对付,一个代表精英阶层,一个代表基层民众,注定这两个党走不在一起。最大的两个党都联合不起来,其他的就更别想了。

最后,退一万步讲,如果这两个政党最终联合成功了,巴育还有最终的大杀器,根据泰国宪法第44条规定,即使总理已经最终确定,但是在国王没有正式任命前,“维持秩序委员会”可以废除选举结果,而“维持秩序委员会”的领导人就是巴育。


大国纵横


巴育当选的可能性在80%以上。为了3月24日的泰国大选,巴育准备了整整4年的时间,已经机关算尽。为了赢得此次大选,将政变的污点抹去,为自己披上合法民选总理的外衣,巴育甚至修改了《泰国宪法》。从目前的泰国选举制度来看,巴育继续连任的可能性最大。不过,参与此次大选的还有前总理阿披实与为泰党候选人、为泰党候选人素达拉,也非常具有竞争力。

巴育

在泰国军方倒他信的过程中,巴育逐渐崛起

1932年,泰国成为了君主立宪制国家。此后,泰国就有军人干政的传统。直到20世纪90年代,泰国才开始出现文人政府。不过,泰国军方经常以各种借口推翻民选政府。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以来,泰国军方已经发动了19次政变。2001年,他信当选泰国总理以后,代表底层民众与商人的利益,触犯了王室与军方的利益。2006年,泰国军方发动政变,他信流亡海外。他信下台以后,巴育逐渐崛起。2009年,巴育被泰国国王任命为陆军副总司令;2010年,巴育被泰国国王任命为泰国陆军总司令。

2011年,他信的妹妹英拉当选为泰国总理。他信的政治势力在泰国卷土重来,泰国军方、王室、保守派都非常惊恐。于是,泰国军方与王室、保守派合作,于2013年将英拉政府推翻。此后,巴育被任命为泰国临时总理、总理,开始执掌泰国军政大权。

他信、英拉兄妹

巴育为了能够“洗白”军政府的身份,“机关算尽”拼连任

2013年政变以后,巴育曾经承诺在1年以后进行大选。不过,巴育十分忌惮英拉,担心再次选举,英拉会再次当选。于是,巴育一边修改《泰国宪法》,一边观察英拉的动向。直到2017年8月,英拉逃出泰国,并于2019年1月宣布不再参与政治,准备完成的巴育才宣布开启泰国大选。

根据经过巴育修改以后的《泰国宪法》,泰国总理由上下议院750名议员选举产生,得票在375票以上的候选人当选泰国总理。泰国上议院共计250名议员,全部由国王任命。由于泰国王室与军方的合作关系,泰国上议院250名议员等同于巴育的特票仓。泰国下议院由500名议员组成,其中375名由直选产生,125名由政党得票产生。巴育只需要赢得下议院125票的支持,就能够连任泰国总理。相反,其他候选人需要获得下议院375票的支持,才能够当选泰国总理。经过巴育的一番精心设计,其当选的可能性在80%以上。

不过,泰国民主党候选人阿披实是泰国前任总理,在曼谷等泰国经济发达地区人气非常高。为泰党候选人素达拉有他信、英拉兄妹的加持,本人也是泰国著名的女政治人物,也有望冲击泰国总理大位。

素达拉、阿披实、巴育

结论:欢迎大家讨论,您认为巴育能够成功“洗白”吗?


美国观察室


这话不能说的太过绝对,因为大选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变数。只不过在泰国,变数并不是很多而已。之所以变数不多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巴育所代表的军方势力并不准备真正交出权力,脱离政治”。相反他们以一种更为温和的方式继续左右着泰国政治。这种方式就是“改头换面组建文官政党”参与大选。更何况新泰国宪法所规定的选举制度和议会权力运行方式几乎都是完全给军方掌权设计的。

(巴育与公民力量党)

这次大选其实就是他信集团的为泰党政治联盟与巴育领导军方政治势力之间的对决。由于议会上议院250名议员几乎全部由军方指派和委任,巴育只需要在这次议会下议院大选中拿下126个席位即可。提名巴育的公民力量党,虽然支持率不及为泰党屈居第二,想要获得500席中的126席是很有可能。即便是未能获得126席直接组阁,其也可以联合一些投靠的小党,组建联合政府。

(巴育与苏达拉)

巴育的最大竞争对手其实就是苏达拉,民主党的阿披实以及新未来党塔纳通其实都是打酱油的角色。但是这两位态度却很关键,某种程度上讲,两者将会决定苏达拉和巴育谁将胜出。

由于大选还未开始,各个党派还都在努力的推销自己 。他们往往不会去表露太多本党的未来规划。只有待选举结果出炉之后视情况而定,这是后各种阴谋阳谋才真正上线。所以阿披实和塔那通双方目前的态度都是既不会去加入为泰党政治联盟,也不会去与巴育为伍。

(阿披实的支持者)

民主阿披实可以理解,毕竟已经与他信集团争斗十多年。其所代表的势力为城市中产以上阶层(黄衫军)的利益。然而当巴育军转民之后,这部分势力更倾向于巴育,毕竟历次黄衫军进行抗议示威后,都是军方发动政变,助攻他们。所以阿披实的民主党可能会在未来考虑加入巴育的联合政府。塔纳通所领导的新未来党,则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体。他们对于长期的军政府统治则更加反感,所以不排除其可能会与为泰党结盟。

(塔纳通)

总体而言,巴育在制度层面上的优势太过明显了。这种制度设计本身就是为了对抗他信集团长期以来战无不胜的“民粹主义”。泰国社会本身依然还是以农民和城市种下曾民众为主体。他信集团的势力可以说根深蒂固。然而当他信和英拉出走之后,经过巴育一系列去他信措施之后,苏达拉所领导的为泰党影响力肯定不比当年。巴育即便是不能当选,也会千方百计的组织为泰党组阁。

本文图片来自谷歌图片,感谢提供,欢迎加大家批评、指正、留言、点赞、关注!


古姿


尽管话不能说绝对,但3月24日泰国大选的结果应该就是无悬念。除了现任军政府总理巴育洗白自己,从政变上台转而成为民选上台,看不出其他候选人有问鼎的可能。

(军政府总理巴育在位已近5年)

其中的理由,关键在于本次大选的规则已定,即国会议员及总理的产生机制,已充分防范了他信集团和大党势力在以往大选中屡选屡胜的可能。简言之,下议院的500名议员,已尽可能地减少了被大党把控的机会;而上议院的250席则全部由巴育掌控的全国维持和平秩序委员会任命产生,他们将在五年内掌握总理人选、弹劾总理的大权。

(为泰党核心竞选人素达拉,中)

所以,不仅选举规则早已极其有利于巴育,而且随着亲他信的泰护泰党3月7日被解散,与巴育对立的这一势力更不具备“夺权”的能力。纵然还有历史悠久、势力更强的为泰党和资深泰国政界人士、前卫生部长素达拉等与巴育对决,也将无济于事。

(反对党民主党党首阿披实)

其余的像前总理阿披实,一方面已是明日黄花,另一方面,作为反对党民主党党首,他的态度兼具对新宪法的暧昧和对总理宝座的强烈觊觎之心,这已事实上造成党内裂痕和民众支持率的下降。因此,阿披实不可能卷土重来,二度领导泰国。

(今年40岁的塔纳通)

政坛新星塔纳通(新未来党)可能会是一匹黑马,但笔者认为,年轻帅气的塔纳通怎么都还太嫩,只能是未来有望在泰国政坛崭露头角,而绝不是这次。


人称黎叔


的确可以这么说。巴育连任泰国总理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泰国政坛现在并没有出现能否撼动巴育的地位的人物。

虽然此次泰国大选是历年来参选人数最多的一届,但是大多数政党候选人都注定成为“炮灰”。


唯一有机会能与巴育抗衡的就是为泰党候选人素达拉和民主党候选人阿披实。但是也因为实力差距悬殊,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巴育个人的支持率也是排名第一,为29.3%。

巴育作为军方代表,大量民众也担心巴育会因为竞选失败,再次发生军事政变,篡夺总理之位,那横竖都是巴育为什么要再多此一举呢?

巴育还获得泰国国王的支持。

泰国国王拉玛十世作为最高权力的象征,自然受到百姓尊重和爱戴。而其对巴育的支持,也会引导民众转而支持巴育。


而且泰国国王甚至在公开场合反对自己的姐姐乌汶叻参与竞选,可见其与巴育的关系不一般!而最终乌汶叻也是被取消了资格!

巴育在上任期间修改大量宪法,为其连任保驾护航!

在2017年,巴育就修改了宪法:规定了上议院的250名议员是由军政府直接指派,下议院500名议员中,350个议席由人民投票选出,其余150个议席由各政党通过所获选票比率推举。

而泰国总理最终获胜要保证在议会中拥有超过半数的席位。也就是750个席位中,只要获得了376个就能保证其成功当选!那么这对于巴育来说简直就是轻而易举。首先上议院的军方代表250个席位已经是“囊中之物”,而下议院350个席位中,只要拥有其中126个,还不是“简简单单”。其他候选人不仅要保证自己要在下议院中获得绝大多数的席位,而且还要让上议院的议员倒戈才能成功竞选总理。所以跟他们一比,巴育的连任的确是过于轻松!

除此之外,巴育还规定了许许多多奇葩的条款。比如在其成功当选总理还需要通过议会的认可,才能正式成为总理。而在上文中我们也提到议会中上议院就全是军方的人,可以说除了巴育之外,那些成功通过总理初试的人都很难通过这一关!还有一个就是禁止使用非候选人的头像作为宣传手段,而这一点是为了防止了亲他信和英拉的政党“死灰复燃”。

综上我们也不难看出,巴育的确为了自己的连任考虑了很多,也做了充足的准备,也算是成功地把能够当选总理的条件,缩小到了只有自己一个人。所以这一届泰国总理大选实在是没有任何悬念!


为了抒发自己愉快的心情巴育也借此机会发布了一首新歌《新的一天》,从歌名中我们也能看出巴育已经开始畅想自己连任以后美好生活了!

若有其他的观点的话,也欢迎大家进行讨论!最后喜欢或同意我的观点的话希望大家花一秒钟时间,给我点一个小小的赞或者一个关注。谢谢大家!


瀚听丰语


泰国大选明天就要举行,这也2014年军事政变以来首次大选。

泰国这个国家长期以来,在政治上就分为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是代表社会底层和乡村地区的穷人。二是那些支持军队的城市中产阶级,社会精英

目前泰国的新宪法是按军方将领们的要求制定的。它界定的选举程序将尽可能保证军方继续控制政府。

这意味着泰国上述两派严重的分裂状态将无法改变。

近二十年来,我们从他信兄妹俩这对泰国前总理的同样遭遇(被军事政变推翻,被迫流亡海外),就深有感触:泰国的政治运行就如坐过山车,高低起伏,动荡不安。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上个世纪1930年代开始,泰国结束君主立宪以来,军队干预政治从来没有停止过。就拿2014年那次推翻泰国第一位女总理,他信的妹妹英拉的军事政变来计,它已经是泰国历史上的第14次军事政变了!

尽管泰王看似仅仅‘’虚位名誉听政‘’,表面上不干预政府施政。然而,泰王在泰国享有着至高无上的影响力,而且他的影响力无所不在!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发生在泰国的军事政变的后面,总是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泰国王室,以及泰王身边的人。

他信兄妹代表的为泰党之所以每次选举都可以席卷大部分的选票,是因为他们代表了泰国社会底层的民众,代表了边远乡村的贫苦农民,代表了那些在泰国经济腾飞时期依然被抛在后面的,无法享受经济发展的“弱势团体”。他信兄妹俩代表的这些人是不为那些城市里的中产阶级,社会精英,甚至农村的地主们所待见的。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要支持军事政变,把他信兄妹赶下台的根本原因。

不少人心里期待马上就要举行的泰国大选会把泰国重新带入一个自由民主选举的社会。然而,由于以原军队将领,现任总理巴育政府主导的修宪,改变选举法。甚至在临选前,把对自己有威胁的主要政党和团体“解散,或列入非法黑名单”,让它们失去选举资格。

巴育这一系列“运筹帷幄”,无疑是为了保证他在这次大选中难逢对手,自陷入一种“横刀立马,孤独求败”的清冷处境!

所以,泰国这次大选结果应该毫无悬念,巴育会连任!




颜二哥有言23


有回泰国某电视台搞了个总理与百姓代表现场互动,老百姓代表说现在种大米,香蕉等不赚钱,胶价也底,希望政府给予支持,巴育总理问什么经济效益好,百姓回答到猪肉价格还可以,巴育对老百姓代表说,那就多种猪🐷啊。哈哈,泰国老百姓背后称巴育总理是猪🐷总理!


国产喷气式


由国王和军方坐镇,任何政党都要考虑清楚,关键妥协让步到什么程度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