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奇男子:自建軍隊,大敗法軍,赴臺抗日,三拒總統印

晚清奇男子:自建軍隊,大敗法軍,赴臺抗日,三拒總統印

文|苦厄你我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昏庸腐敗的清政府最終戰敗,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由此開啟了我國近代史。而從長遠來看,鴉片戰爭的戰敗,使得其他一批西方國家都紛紛將目光轉向了清朝這個搖搖欲墜的國家。隨後八國聯軍,甲午戰爭等等一系列戰爭相繼爆發,清政府被迫簽下了一系列的割地賠款條約。面對列強的入侵和清政府的腐敗,一大批的愛國志士站了出來,用自己的力量抵抗那些外族侵略者們。

例如我們接下來要說劉永福,國家遭到列強侵略時,他自己組建軍隊,不僅大敗法軍,後來還奔赴臺灣抗日,在被推選為大總統,他三次拒絕,功成身退。

劉永福出生於廣西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3歲時為了補貼家用,劉永福開始在船上當水手,利用做工的空閒時間,劉永福刻苦學習。15歲時劉永福成為了船上的引航師傅,再次期間劉永福結識了一些武術師傅,並習得了一身好武藝。

20歲時劉永福加入了吳凌雲領導的天地會天地會,投身於農民起義當中,後來清朝政府大舉清剿農民起義,吳凌雲不幸身亡。劉永福便帶領著剩下的兄弟組建了黑旗軍,並逐漸發展壯大。

當時的清朝,列強入侵,百姓民不聊生,劉永福看到這種情況十分憤慨。恰逢當時中法戰爭爆發,劉永福便帶領黑旗軍接受了清政府的收編,毅然投身於中法戰爭當中。當時法國的想法是先攻佔越南的河內和南定,由此再入侵清朝。劉永福滿懷著”為越南平寇,為祖國屏邊”的宏願,率領2000黑旗軍挺進河內,依靠自己近戰和夜戰的優勢,將法軍打了個措手不及,大敗法軍,這一戰也讓劉永福舉世聞名。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最終清政府戰敗簽訂了馬關條約,臺灣被割讓給日本,為了迫使臺灣人投降,甲午戰爭結束之後,日本軍隊開始大舉入侵臺灣。為了保衛國土完整,劉永福率領黑旗軍趕赴臺灣,在日軍的步步緊逼之下,臺灣被一步一步佔領。對於劉永福的拼死抵抗,臺灣鄉紳民眾十分感動,數次推舉劉永福為臺灣民主國總統,但都被他拒絕。1895年,在苦苦堅守了一年之後,臺灣徹底被日本人佔領。

臺灣一役,讓劉永福徹底認識到了清政府的昏庸無能,因此萌生了革命的念頭。1911年在別人的介紹之下劉永福加入了同盟會,為推翻清朝統治做出了重大的貢獻。1917年劉永福在欽州老家走完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從農民起義軍,到清政府官員,再到革命黨人。也難怪張之洞說劉永福是”為數千年中華吐氣”的“義勇奇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