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報!首個退市股名單敲定,2019年或成A股“退市年”?

又有上市公司要被強制退市了。

近日,新年的首隻退市股名單已經敲定,即將被強制退市的大概率是*ST華澤。隨著新規威力漸顯,大批有著重大違規或者財務不達標的“帶帽”股徘徊在退市的邊緣,為投資製造新的“雷區”。

更有經濟專家發出警告,2019年或稱為A股的“退市年”!

2019年首隻退市股名單敲定

1月5日,*ST華澤發佈公告稱,公司股票可能正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而事實上,*ST華澤早就因經營上的問題而導致業績亮起了紅燈。翻開財報數據來看,從2015年度開始,該公司已經連續三年出現重大虧損。

與此同時,該公司管理層還因違規向關聯交易方提供資金交易以及虛假陳述而被證監會和公安機關給予重罰。

受上述影響,*ST華澤自2016年3月起停牌長達兩年之久,在2018年3月21日復牌後,*ST華澤迎來了26個“一”字跌停,股價從原先的12.5元/股一路跌至3.31元/股,下跌幅度為73.52%。此後公司再度停牌,直至2018年7月被實施暫停上市。

1月4日晚間,公司公佈2018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8年度淨利將虧損10億元-13億元。

公告披露了該公司目前可能面臨著5種被強制退市的情形。

按照目前的情形,*ST華澤大概率會因財務不達標而被強制退市。除了淨利潤已經連續第四年度處於虧損之外,該公司的淨資產也已是負值。截至2018年9月底,*ST華澤的淨資產已經是-16億元,已經處於嚴重資不抵債的狀態。

*ST華澤的退市也將導致眾多股東遭受損失。截至2018年9月30日,*ST華澤股東人數尚為6.77萬戶。

除了*ST華澤,*ST眾和、*ST上普、*ST海潤也已因連續虧損被暫停上市,隨時面臨被強制退市的風險。

大批個股在退市邊緣徘徊

Wind數據顯示,目前*ST類上市公司共有58家。目前,已有12家*ST上市公司預計2018年全年續虧。

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實現扭虧為盈的公司僅有30家,虧損超過1億元的有19家,超過10億元的有4家。這意味著,一旦2018年年報披露,這部分*ST公司可能存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除了財務上出現連續虧損之外,理論上來說,被立案調查的股票也均存在被退市的可能性。

例如已被啟動強制退市機制的金亞科技和*ST百特就在等待監管層的最終裁決。

2018年6月25日,金亞科技因涉嫌欺詐發行股票等違法行為,被中國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同年6月27日,深交所正式啟動對金亞科技的強制退市機制。無獨有偶,2018年7月4日,因涉嫌構成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ST百特被中國證監會移送公安機關。隨後深交所啟動對*ST百特的強制退市機制。

此外,像中弘股份這類的“仙股”也存在被退市的風險。

在2018年的最後一個月,A股明星公司——中弘退(原“中弘股份”)因連續二十個交易日股價低於1元/股而觸犯交易規則而被摘牌。

隨著新規威力漸顯,因業績出現連續虧損或重大違規而觸犯上市規則的企業都將面臨巨大的退市風險。

2019年或是A股“退市年”

2018年11月,滬深兩市交易所同時頒發了“史上最嚴退市新規”,新規成為了所有上市公司頭頂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退市新規除了要求堅決對欺詐行為“零容忍”,有一家退一家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特點,那就是要提高退市效率。具體表現如下:

1、將重大違法退市情形的暫停上市期間,由12個月縮短為6個月;

2、重大違法的公司被暫停上市後,不再考慮公司整改、補償等情況,6個月期滿後將直接予以終止上市,不得恢復上市

3、除欺詐發行外的其他重大違法退市的公司申請重新上市,時間間隔由1年延長為5年;

4、因欺詐發行而退市的公司不得重新上市,一退到底。

在退市新規頒佈之後,交易所在處理上市公司退市流程時的效率的確大大提高,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說退但很久都退不下去。就拿中弘退、ST長生這兩隻剛被退的企業,兩家都在極短的時間內便走完了退市流程。

一方面監管在趨嚴,退市效率在加快;而另一方面,市場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以往一些瀕臨退市的公司往往還會上演自救行動,但隨著這兩年股票質押的盛行,大股東往往是已經提前套現離場,是否保殼對他的利益影響不大。因此我們看到,很多被強制退市的上市公司也就爽快的退了。

一邊宏觀經濟環境悲觀,企業盈利將會更加艱辛;而另一邊制度的完善也在帶收縮上市企業違規的可容忍空間。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註冊制在科創板的率先試行,也預示著註冊制的步伐將加快。而要保證註冊制的落地,前提是退市制度的完善,這也倒逼退市制度需要進一步發力。

在繼2018年A股市場最“寒冷”之年之後,2019年或成為A股的“退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