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合读者不择手段 “鸡汤”状元之死让十万+的咪蒙凉了...

在朋友圈“刷屏”的文章《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起初被无数人疯狂转发:干了这碗“鸡汤”,并迅速收获“十万加”阅读。但也正因为“才华有限青年”的这篇自称“非虚构“的文章,咪蒙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这篇前一秒还引发大众情绪共鸣爆点的炮制文,下一秒就被各种质疑,文中讲述一名出身贫寒,后考入名校的市理科状元从高中到患病去世的经历。而关于文章的内容没看过的人也不必找了,文章已经被封。

内容大意讲的是一位1994年出生的高考状元,名为周有择,是“才华有限青年”负责人杨乐多的中学同学,他出身寒门,大学期间辛苦打工为妹妹攒学费,男主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最终考上了市理科状元。

在逆袭成功后,男主为了补贴家用选择了会计专业,在学校因为不肯给富二代作弊而遭群殴,在工作中“不肯走捷径”,不肯帮老板做假账 ,在经历了一系列人间的波折,最后不幸胃癌去世。而他去世时,还差4个月满25岁。

“寒门”,“状元”,“焦虑”,“胃癌去世”,“理想主义”,“不合群”……每一个关键词,都能戳动我们的痛点,文中透露出的每一个关键词都精准踩在当今社会的痛点问题上。

同时,故事也采用大量看似细致入微的描写来强调它的真实性,除了男主的经历外,作者还夹杂了自己反思和忏悔,在最后,作者留下一句“希望我们都能成为一个真正用力活过的人”。

“看哭了!每个人都用力地活着,然而,人间不值得……”

“寒门真的再难出贵子!这个社会@#¥%……”

“这个男孩真的太惨了!好人为什么都不长命?真希望这个故事是假的……”

看到这,是不是有种热泪盈眶的冲动?而转发这篇文章所添加的文字无一不是什么“人间不值得”啊,感叹“寒门再难出贵子”啊,或者再加上一路蜡烛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名人去世了....

被卷入的众生,仿佛赶了一趟宇宙间最宏大最热闹的庙会,见识着别人的热闹繁华,也加盟着自己的一点繁华热闹。

只可惜,这篇“爆文”的生命力似乎短了点,毕竟这种文章中太过的细节描写,反而暴露了它的刻意为之。

质疑声从文章发布当晚响起后开始不断发酵,内容里不断出现事实错误让人开始怀疑:这个让人流泪的周有择,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1. 文中说去世的死者,在2013年喜欢看的网剧,实际上2014年才播出;

2. 文中配图的学校有人查出来在2011年还没建好,但作者却放出来说是2011年拍摄;

3. 文中说死者是高考状元,但有人根据文中的种种线索来查阅资料,发现查无此人;

除了以上这些事实错误之外,文中还有很多常识性错误,比如在某段煽情处,作者写到:他笑得一脸正气,像个在接受诺贝尔奖的数学家。

而诺贝尔奖是没有数学奖的....

诸如此类的BUG尚可不谈外,《寒门状元之死》最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方,是把一篇杜撰创作文硬生生掰扯成纪实新闻,只为“迎合读者”,而这也是咪蒙一贯的作风,毕竟熟练掌握“真实故事更容易被转发,更打动人”是每个媒体人必备的要求。

所以这篇本质上的精心策划的产品,却打着理想主义的大旗,在轻易愚弄大众后,遭受网警的直接点名“对你来说 爱国只是一场生意”也似乎不是那么的表以同情。

今天,咪蒙也在微博发布道歉信:针对咪蒙团队在网上引发的负面影响,我们进行了认真深刻的反省。我们决定从今天开始,咪蒙微信公众号停更2个月、咪蒙微博永久关停。

而这次事件距离咪蒙上一次的滑铁卢,已经过去足足一年半时间。微信公众号咪蒙自2015年底开设,仅一年有余就已获得多篇阅读破百万,广告报价数十万的身价,虽然人气斐然,却也骂声不断,例如格调低下、功利媚俗,立场摇摆、唯利是图...

但咪蒙的成功也并不偶然,她能去迎合传播热点、利用媒体优势,将毒鸡汤文体打造成公众心理的安抚剂。

还记得2017年六月的高考前夕,咪蒙在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名为《嫖娼简史》的文章,在开篇第一句是这么写的:

“我嫖娼是为了破处,有错吗?”

这篇文章让咪蒙损失惨重,发布之后她的公众号被禁言一个月,媒体同行口诛笔伐,在第二个月解除禁言,她便迅速的开了个小号。

此次闹剧,虽然咪蒙随即致了歉,但也希望咪蒙能够意识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不再写通篇脏话的《致贱人》,还是尽可能多的写一些《永远爱国,永远热泪盈眶》吧。

都2019年了,梦想、初心和情怀也要被滥用成贬义词了,最怕的是我跟你扣细节想要脚踏实地,你却跟我大谈虚无的理想主义,求求你多一点实际,少一点矫情吧~